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
陈仓初中胡多利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当今课堂的误区——“一切为了升学”
入手,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灰色”现状;其次,笔者主要从新课程的大方向提出了“绿色”教育,并尝试论述了几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做法:“绿”在目中有人、巧引文化、走向生活、开放求活、师生互动;最后借吕叔湘先生的话来总结全文。
[关键词]课堂绿色呼唤
清华大学附中特级教师赵谦翔说:“升学本无过,一切为了升学才有过;考试本无过,一切为了考试才有过:分数本无过,一切为了分数才有过。
”可悲的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便陷入这“一切为了”的灰色泥潭中而不能自拔。
多年来,亲眼见老师对学生的敬礼报以一脸的无动无衷;亲耳闻老师对学生的迟钝发出“弱智”、“笨蛋”的咆哮。
更有一些举止令人发指:羞辱学生,让学生互相掌嘴、用刀片刮脸——
殊不知,我们的课堂里是一群群活生生的人。
他们满脸天真稚气、满脑奇谈怪论、满身调皮不驯,然而历经一系列分数教育、升学教育后,一个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变得机械麻木。
在新课程正逐步实施的今天,我们应该大声为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
语文教学的绿色的课堂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追求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的是学生的整体修养。
语文教学的绿色的课堂到底绿在哪里呢?
一、“绿”在“目中有人”: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老师“满堂式”“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
许多中差生根本就
是“陪坐”,毫无思维可言。
而语文老师总是用显微镜看学生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学生的缺点。
造成学生不敢大胆的把自己的思想诉之视听。
长期以往,学生的创造力丧失了,思维枯竭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教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脑筋急转弯,说树上原来有十只鸟,有一位猎人“砰”的打了一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听了题目后学生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一位学生说:“老师,还有九只。
”老师严肃的说:“不对。
”又一位学生自告奋勇的站起来说:“老师,还有两只。
”老师问:“哪两只啊?”这学生说:“一只是聋哑的,他听不见;另一只是妈妈,妈妈爱孩子不肯走。
”老师说:“错了,鸟哪有聋哑的呀?——应该没有了,‘砰’的一枪鸟都逃走了。
”
这位学生的回答那么聪明啊,可是我们老师却用“不对”与“错”简单的评价加以了否定。
其实这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理在每一个孩子的幼小的心灵里,而这颗娇弱的种子只有在老师的精心培育、呵护下才能生根发芽,长大成材,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会使它没有发芽就腐烂在泥土里。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太阳红了,雪化了,地上变成了”我们的学生聪明着了:雪水、一潭水、一片泥泞、绿色、春天……
所以,教师要懂得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是一个有创造意识的“人”,不能目中无人,更不应该带上可怕的有色眼镜。
二、“绿”在“巧引文化”: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如果能在语文教育中,巧引文化,必能开源引流,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还能激活灵感,启迪悟性。
文言文教学是很枯燥的,要想让学生能欣然接受文言文的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此,我想如果用广博的中国文化——学生能具体感受到的文化,如:音乐、书法、绘画等,就可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美的熏陶中理解文言文。
譬如,很多学生爱好流行歌曲,时不时在走路的时候哼几句,如果
借助这种因素,既能投学生之好,又能协助学生学习课文,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这样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就巧用了音乐文化。
《愚公移山》有一首流行歌曲,上课前可以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唱,当学生感受音乐的愉悦时,再问学生歌词的重心是什么,学生一般能很快地抓住音乐的重点:“无路难,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然后让学生带着音乐的提示阅读课文,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无路难”指哪个句子?“开路更难”又指哪些句子?“后来人为你感叹”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
笔者认为,这样的教育一旦打动了学生的心,就仿佛揿动了灵感之门的开关,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性,也能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发挥个性。
灵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关键看老师是否是有心人,只要老师激发得法自然能使学生获得,从而让学生在“绿”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课文内容、题材,巧引文化,使各种文化艺术渗透在其中。
三、“绿”在“走向生活”:
就语文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书本占据了学生的全部空间,学生根本不可能下水实践,接触生活,语文与现实严重脱节。
绿色课堂,急需打开课堂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的活水流进课堂,滋润语文教学的田园。
有一位教师上《什么是生态平衡》时出示了这样两个案例:
案例一:六十年代,全国人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除“五害”运动中,把老鼠、蟑螂、麻雀等列入彻底消来的黑名单中。
人们敲锣打鼓追逐麻雀,让它们不停地飞,最后力竭身死。
在
人们庆祝自己从麻雀口中夺回粮食的第二年,人们惊奇地发现,农作物的收成反而更差了。
案例二:美国阿拉斯加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麋鹿,人们为了保护鹿群免受野狼侵害,于是捕杀了保护区内所有的野狼。
若干年后,人们发现,没有狼害的鹿群非但没有更加健壮兴旺,反而萎靡多病,数量不断减少。
你能科学地解释这两种现象并给出解决的方案吗?认真阅读课文,并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
捕杀麻雀、野狼,看似保护庄稼、麋鹿,实际上却是爱之反而害之。
本文以真切的生活中的事实教训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对生态平衡问题的强烈好奇,从而主动的钻研课文,寻求问题的答案。
走向生活,容纳生活,就会促进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课文,又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用实际生活中去。
当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动力。
与其大道理、小道理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们珍惜粮食,不如让他们自己到田里去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真正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后“听”出来的。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的悟出,语文内容无比丰富,她负载着人类文化、民族精神,涉及到政治、军事、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每一个领域。
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的学生,才能叫做“具备良好的素养”。
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学生才能理解生活的内涵。
四、“绿”在“开放求活”:
语文教学的“开放求活”,要注重阅读品味,而不是阅读分析;是学生自己的意会,而不是言传。
从前认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而学生一生不只需
要几杯水,绿色课堂要让学生找到取之不尽的“水源”,让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表现的舞台、发展的空间,使他们敞开心灵,发挥特长,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驰骋在幻想里、遨游在浪漫中,学会尊重和欣赏,体验失败和成功,从而灵性得到张扬,人生发挥完美。
有两个教师上《山居秋暝》,两种不同的教法就显示了两种不同的境界
有位老师说:
“一场新雨刚刚下过,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浣纱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回来了,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雨舟。
——这首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古代仕隐生活图……”
接着,老师放《山居秋暝》的教学磁带,再配上一副表现诗歌意境的图画,让学生眼看课文和注释,学生就自然地进入了词的境界,体会了诗歌清新静谧之美和作者自己的闲适隐逸之情。
另一位老师这样上:
一进教室,就叫学生翻开课本,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然后,逐句讲解……
两种教法,两种境界:第一种把学生带进了那个清新静谧的深秋。
学生体验、领域作者的心境,这就是美的境界,就能受到美的熏陶。
第二种,那是实实在在地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知道王维这个人、这首词,但这种方式,平淡枯燥,只有硬梆梆的知识传授,没有情感,没有形象,更没有情境可言。
在这种“灰色”状态下,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昏昏欲睡。
五、“绿”在“师生互动”: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老师要像春风一样对待学生”。
教师要热
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每一个学生必然热爱你,必然喜爱你所教的语文课程。
如果你能不断地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打动学生,不断地用自己对祖国语文的热受影响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会越来越浓。
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平等、真诚之心对待学生,以民主、尊重的方式接纳学生,便师生互动,让教学变得灵动起来。
“师生互动”可以表现在“小组合作探究”。
这个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新课改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小组主持—师生互动”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小组主持、学生学习、教师帮助,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程序。
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上,教师的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
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真正留下终身难忘的生命回忆。
在这里,学生与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的课堂出现了新型的教师与学生:“教师式的学生”与“学生式的教师”。
学生由台下走到台上,由幕后走到幕前,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他们不再是受制于师的傀儡,而是独立自信的人;他们不再是可怜的应声虫,而是一只只畅游的鱼儿;他们不再是人云亦云的一色鹦鹉,而是百花园中争鸣的群鸟。
在这里,教师角色是多元的,复杂的,新型的。
教师是组织者,组织学生公平选定课文,安排小组主持学习时间,组织全体同学积极支持与配合主持小组的工作,认真参与学习;教师又是指导者,指导各“主持小组”按学习要求充分阅读有关课文的资料,指导全体同学主动自学;教师也是帮助者,提供教学与学习的资源,帮助小组设计讲解或汇报的内容与方式,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存在的疑问,教师是学习的伙伴;教师还是参与者与促进者,无论在课堂下的准备与研究,还是在课堂上讨论与
交流,或是评价反思,教师不仅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参与,更以“学习共同体”的角色加入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师既是“盟友”,又是“对手”。
课堂不再是老师或学生的个人秀表演,而才老师或学生的群体秀表演,课堂是合唱,是群舞。
课堂像个大舞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互为演员与观众,互为主角与配角,大家互相使用,互教互学,共同演一出美好的人生舞剧,教学相长,师生双赢,大家同乐,携手共建美好的课堂人生。
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绿色”能给人心旷神怡,而课堂的“绿色”则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得到知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
”而他所说的“活”不正是“绿色”的体现吗?因此,在这“灰色”统治的时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我们应该大声为语文教学呼唤“绿色”课堂!
[参考文献]
1、《试论“小组探究模式”》(蔡敏)
2、《探究式学习的18条原则》(任长松)
3、《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4、《语文课程标准》学习30问
5、李建平《解读语文“标准”》
6、《实现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统一》(赵谦翔)
7、《“小组主持——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06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