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相关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和文字:
文化传播中的视觉叙事
与书籍文化重视抽象的语言符号不同,视觉文化主要以图像符号为中心,通过图像符号诉诸人的视知觉,形成艺术文化的意义传达。
由各种形、色、线所营构的图像符号,因为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符号更直观的意义表达,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同时,图像符号拥有比语言符号更弹性的语意解读范围与更广泛的想象空间,能以更大的艺术包容力感染受众。
一、图像符号的叙事之维
图像符号不仅仅是一种平面或立体的画面呈现,它本身承担着叙事功能,传统的叙事主要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实现的,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大众传媒的兴盛,以视觉诉求为主要特征的图像叙事已经开始渗透到当今的政治、教育、文化、文学等各个方面。
图像已成为当代文化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符号,图像叙事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的表达方式。
图像符号的叙事表现形态由图像生产、作品呈现、受众观看三个环节构成。
从图像生产上说,图像叙事体现出视像化的特点;在作品呈现上,表现出形式化的呈现方式;从受众角度来看,又表现出一种直观式的视觉效果。
视像化、形式化和直观化构成了图像符号的叙事之维。
1.视像化的图像生产
从艺术生产、流通、接受的流程来看,图像符号叙事的第一步是图像生产,艺术家依赖视觉进行艺术生产,创造出图像符号,生成视像,“视像”即视觉文化的影像或镜像,它与传统文学中所强调的“形象”有所区别。
传统文学依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有形的文字来唤起情感、无意识等深层心理,以抽象的概念塑造具体的形象;图像叙事则以生产“视像”为目标,使人们在观看视像的过程中,完成“视像”向读者理解的转化。
因此,语言符号叙事通过读者的理解产生文学形象,而图像符号叙事则是变目之可视的视像为读者理解中的形象,也就是使具体的视像转化为思维中抽象的形象。
综而言之,视像化的图像生产,就是将显现的视像升华为深层次的理解的过程。
视像化的图像生产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它通过视觉来思维,二是它以想象为前提。
图像符号的叙事与视觉直接相关,视觉把人类从语言文字中解脱出来,它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一种生物学的感性特征,而是具有认知及思维能力的理性意义。
视觉对图像符号的理解不是肤浅的表面理解,而是具备思维能力的深层理解,这种理解以想象为先决条件,想象使艺术家把客观世界的对象制作为视像,再把这些生动的视像营构成为一个有秩序的意义世界。
“当形状和色彩组成的式样被看成是‘形象’(即看成是表现某种内容的形象)的时候,便又产生了‘艺术创造’或‘艺术想象’的问题”。
2.形式化的作品呈现
从作品呈现的角度看,图像符号的叙事体现出形式化的特点。
图像符号的形式,即目之所见的形式,也就是眼睛的可见性,客观物象的比例、色彩、轮廓等直接诉诸于眼睛,使人知觉到美的意象,这是图像走向审美和艺术的先决条件。
形式化的作品呈现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写意性。
写意性指的是视像画面内部形式与外在镜头所呈现的形式之间的表现力。
图像符号在叙事的过程中往往突破传统静态的、平面的视觉表现方式,通过变换画面的运动节奏的方式,突出画面内部的形式感,以呈现图像叙事形式上的节奏之美。
图像叙事形式的写意性使得它比以往的语言叙事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以往缓慢的、缺少视觉冲击力的构图在图像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重视表义功能的图像叙事借助电子媒介的作用呈现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实际上,图像符号的叙事不仅是以具体的图像形态表现出来的纯粹的形式问题,更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表达。
图像叙事包含着主体对世界的理解,图像叙事在不放弃对内容追求的同时,更加强调对逼真的形式的追求,这种形式超越了内容又不排斥内容的方式,是图像符
号叙事形式化特性的根本意义。
3.直观化的受众观看
从受众接受的角度来看,图像符号的接受体现出直观化的特点。
直观即对事物的瞬间把握和整体生成。
受众在面对图像符号时,以直接观看的方式来“看”图,这就与传统语言叙事的“读”的方式不同。
传统语言叙事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在能指与所指上具有一定的任意性,由此决定了语言文字具有抽象性以及与现象界的间离性。
图像符号叙事则是以画面来展现现象世界和表象意义的,图像符号的能指和所指的象征性和隐喻性,远不如语言符号深刻,受众在“看”图时直面图像及所表现出的人、物、景的视像,并通过视像来达到表情达意的叙事功能。
因此,“看”图比“读”文字更加直观,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直观化成为图像叙事的基本特征。
因为图像符号在直观化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它以一种视觉的真实性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即以直观的、视像的、逼真的观看取代了抽象的、间接的阅读,使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图像符号的直观化在被诟病为浅白、通俗、直观的同时,实际上显示出来的是鲜明的大众立场和顽强的生命力,图像符号叙事增加了艺术的受众,并成为抵抗或消解语言话语霸权的主要力量。
二、图像符号的现实之思
图像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了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人们眼之所及都是图像布满的世界,从纸质媒体到电子媒体、数字媒体,从平面图片到动态图像,图像的数量倍增似乎标示着传统的文字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正如海德格尔所喻示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然到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④
“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积极意义在于,它释放了人类深陷于理性牢笼里的感性,还原了美学的感性本质,审美不再是理性的附庸,而日渐具备生动性与趣味性。
但是,图像的泛滥也渐渐显露其消极的一面,即审美活动的具象性、平面性、庸俗性等反理性特征。
当人们直面图像所营造的直观的缤纷世界时,感官的愉悦削弱了思想的深度。
理性的缺失使观看逐渐成为纯粹的感官享受,人们失去了思考,审美就呈现了平庸化的趋势。
图像符号的表达越是异彩纷呈,充满视觉美感,就越可能是远离了文字表达对于理性的深刻理解。
1.直观性与深刻性
读图时代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形象大于文字,形象大于意义。
直观性是图像符号最根本的特性,图像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传播手段,能够用简单的形式传递更为丰富的内容,这种直观性使受众沉浸在图像所营造的视觉奇观中,从而开始抵制语言符号,因为语言符号必须在阅读过后,经过人的大脑的综合之后才能形成总体印象。
人们趋于一种简单化的对图像不容置疑地认同,不愿经过抽象的思维去认知世界,而是依赖图像所呈现的直观内容去简单化地认知世界。
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思想的平面化。
语言符号对图像符号的补充表现为语言符号和图像符号彼此需要、相互吸吮。
2.大众化与精英化
图像符号有理由成为最大众化的一种交流的方式。
图像符号在表达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界性。
意思是图像符号的直观性、形象性,可以照顾到不同阅读能力的读者,可以在大众范围普及,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共同的交流方式。
图像符号的表达可以渗入到社会的广大阶层的民众之中,并且产生跨地区、跨民族的影响。
语言符号却无法大众化,语言符号对接受者的文化修养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等级秩序提了较高的要求,而且各种不同的民族,各个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语言,交流需要有转换的过程,不像图像符号那样具有普适性,因此,图像符号是趋于大众化的,而语言符号是趋于精英化的,“读图显然比读文字更加惬意直观,更具‘审美的’属性和意趣,它与当代社会中世俗化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一致的。
”⑤图像
符号似乎是大众话语最合适的传媒与载体,并且为大众化的意识形态表达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径,是对传统精英性的话语霸权的一种解构和颠覆。
大众化的积极效应是文化传播的普适性,消极作用是变文化传播为感官消遣,艺术失去了光晕,失去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本身就会濒临消失。
艺术存在的理由,是艺术的非正常性,是以社会常态为必要背景,是与正常秩序成对比的所谓“标出项”,是一种特殊的表意方式。
3.浅观看与深阅读
受众对图像符号与语言符号的接受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图像符号的接受是“观看”的方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接受是“阅读”的方式,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符号的招徕功能已远远大于语言符号。
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传统的语言符号的深阅读加重人们的生活负担,他们更渴望摄取直观、简单、形象的信息,于是将注意力转向了以阅读图像为主的浅观看。
“用图像符号代替非具象性的符号,消除了人们的知觉与符号之间的距离,因而也消除了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消除了从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
”⑥
浅观看的优势在于可以减缓受众的心理压力,缓解人们的心理疲劳程度,使受众可以用简单的心态去审视世界,且视觉的冲击使得人们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自觉地形成了从图像事实中接受大量信息的习惯,使得阅读变得轻松而快捷。
浅观看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视觉感官的享受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人们就不会再去潜心专注地阅读,从而导致对意义的认知过程变得过于直观化,受众也因此变得单向化与幼稚化。
也就是说,观看也是具备思维的能力的,这种能力不是指观看活动中理性参与到感觉之中,而是指视觉本身包含着思维的成分。
由此可见,观看不尽然是省略了抽象还原、缩短了思考时间的直接接受信息的方式,而是包含了知觉思维的一种感知事物的方式,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观看与深阅读并不矛盾。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院)
视觉文化的特点:
当代视觉艺术的文化品格
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图像的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建筑、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流,潮水般的视觉符号构成了我们的生活空间,视觉传播日益成为人类传播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而以影像与形象为主的视觉艺术已成为当今艺术的主潮。
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①所以,学者们惊呼,继20世纪哲学界“语言转向”之后,又发生了“视觉转向”。
视觉转向乃是由通过语言把握世界到通过图像把握世界,其实质是从语言范式向图像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视觉化。
以影像为主要范式的当代视觉艺术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它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品格,即品性和风貌。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大众性
视觉艺术是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播信息,排除了书面文字对大众的限制。
它无需将经验、体验加以翻译,无需借助于任何中介,而是以直接的视觉经验、体验为内容,以直接观
照的方式呈现于人类面前。
它去除了语言文字中介可能引起的误解歧义,强调直观地把握视觉艺术现象、反思视觉艺术现象。
所以,视觉艺术是一种典型的“直观”艺术。
在当代视觉艺术中,由于电视、电脑以及网络技术的大量使用,视觉艺术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通俗化;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对视觉形象不可能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更多地讲究视觉冲击力,讲究符号化和平面化。
另一方面,当代视觉艺术常常表现为感官的直觉性。
人们不仅拆除了认知艺术的桥梁,而且也突破了内容与形式的界限。
影像的可批量复制为视觉艺术的大众化、普泛化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本来是人们难以接近的对象,但是由于复制品,或CD,或印刷物,其传播范围大大地拓展了。
影像打破了印刷文化时代的文化等级的界限,甚至打破了国界,作为视觉艺术的影像是一种淡化了文化等级、淡化了国家区域的全民的甚至世界的共同语言。
2、综合性
传统视觉艺术形态的主要功能是在二维与三维(雕塑)空间里来完成物象的造型与展示。
在新型的视觉艺术中,造型与展示能力得以大大拓展和丰富,它不仅承续着传统视觉艺术对空间的占有欲望,而且还融合了影像艺术中运动与声音等多种传播媒介,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也就是说,在表现力上增加了听觉感知与时间流动两个新型的审美维度。
3、互动性
新媒体视觉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还体现在有无互动性上,参与者通过与作品联结,使其身临其境,融入其中,从而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
4、虚拟性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作为一项科技成就,它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很多现代艺术创作。
虚拟现实,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体验者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亲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借助于数字仿真技术,电脑网络建构了一个与以往经验世界迥然不同的虚拟世界,正如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指出的:当代文化是一种基于符号互动的“虚拟文化”,新的电子媒介不仅产生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更建构了一种“真实虚拟”(real virtuality)。
⑤事实上,虚拟现实不只是像电视那样进行视觉仿真、听觉仿真,而且将触觉仿真以至味觉仿真、嗅觉仿真都作为自己的目标。
有了灵境(虚拟现实的另一译名)技术,“人们也不必通过计算机屏幕的窗口观看电子游戏,而是可以进入虚拟环境中和里面的人物一起游戏玩耍了。
电影是通过演员们的表演,间接获得进入其他世界的体验,而灵境可以使我们自己获得亲身的体验。
”
世界图像:
理解与把握世界中的图像与语言
赵炎秋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曾预言“世界图像时代”的来临。
但他认为,“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
”.海德格尔将“关于世界的图像”与“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区别开来,对我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所谓“图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某事物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我们以图像的
方式来把握某事物,并不是一回事,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事物。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人了读图时代,也就是说,如果将图像与语言作为呈现世界的两种手段,那么,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科技的发展,使图像的制作和传播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导致了图像的急剧膨胀,从照片、广告到影视、网络,图像已遍及我们生存的各个角落。
而且,图像凭着它的感官直接性、形象具体性以及作用于视觉等特点,很快便博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接受信息、消遣娱乐,甚至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进人了读图时代,是一种雄辩的说法。
但是,上述的图像还只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关于世界的图像”,而不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更不是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
这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实质性的而且重要的。
所谓“关于世界的图像”,也就是说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人们呈现出来。
但是很明显,世界以图像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来,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将世界把握为图像。
比如早几年颇为流行的为“希望工程”作宣传的那位“大眼睛女孩”的照片。
照片显示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对读书的渴望,照片上的孩子所属的世界的贫穷与孩子对于学习的渴望、对于世界的诉求都在这张照片中表现出来了。
实事求是地说,这张照片在当时的确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
但是照片也就是图像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
它将世界表现了出来,但是这种表现并不能使我们将那张照片与它所表现的那个世界等同起来(或者一系列的照片)。
因为很明显,那个世界比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要复杂丰富得多。
如果仅仅把那个世界把握为那张照片(或者那一系列照片),把握者的头脑也就太简单了。
更进一步,把世界把握为图像也不等于用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
把世界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世界图像时代》,孙国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年版。
只是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世界最终以图像的形式对我们存在。
而以图像的方式把握世界则不仅指把握的结果,而且指把握的方式,把握的过程也完全是图像在运作。
而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
黑格尔认为:“艺术家须用从外在界吸收来的各种现象的图形,去把他心里活动着和酝酿着的东西表现出来,他须知道怎样驾驭这些现象的图形,使它们服务于他的目的。
”.别林斯基提出形象思维。
这说明人类是可以采用图像的形式来把握世界的。
但这只是他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相对而言不大重要的一种方式。
因为归根结底,图像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感性表现形态,而世界除了其感性表现形式之外,还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属性等,而这些,是很难以图像的方式理解,也很难以图像的方式表现的。
如圆的周长约等于其直径的3.14倍,你怎么用图像来表现?而这却是圆的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人们在把握圆时必须把握的东西。
即使在世界是用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在把握这个用图像表现出来的世界时,其方式与结果也主要不是图像的。
如前面提到的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
我们只是把它的画面印在了脑海里,还不能算是真正把握了它,我们还得理解它的意义、目的,理解那大张着的眼睛所传达出的诉求,并进一步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而这只能用语言的方式。
因为人虽然也需要对于世界的感性观照,更需要对世界的理性把握,这就需要将感性的东西转变为心灵的东西,将图像转变为思想。
这就需要语言。
因为很明显,心灵与思想虽然不排斥感性与图像的东西,但感性与图像却不是它们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这是因为一方面,感性的东西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把握世界,但只有理性才能使我们更完整、全面、准确地把握世界。
另一方面,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图像的长处在于表现世界的外在表现形态,世界的有些方面它是无法表现也无法把握的,这就只能依靠语言。
此外,感性的东西虽然直观、具体,但却缺乏思想的准确性与精确性,人虽然可以直观地观照世界,却很难同样直观地把握世界。
因此,人要把握图像,还得运用思维,运用思维的主要载体-一语言。
比如那张“大眼睛女孩”的照片。
不仅理解它的意义、目的,诉求,理解这张图像后面的世界,只能用语言,而且理解这张图像本身,也无法完全排除语言的因素。
由此可见,我们虽然可以将世界以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却很难完全将它把握为图像,更
无法主要用图像的方式来把握它。
要把握世界,主要还得借助语言的方式。
因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思维的主要载体。
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会认识到,图像的作用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样大,图像与文字之间的对立其实也没有人们所想象得那样严重。
它们的对立主要是在表现世界的层次,而在把握世界的层次上,它们实际上是互相合作,相辅相成并以语言为主的(自然,语言也是表现世界的一种重要形式)。
而既然这样,在图像狂欢的年代,我们就仍有理由相信,语言以及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是不会衰亡的。
文学也许不会再像在19世纪那样风光,但它仍然会发展下去,在艺术中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9页。
海德格尔将关于世界的图像与世界被把握为图像区别开来,对我们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它告诉我们,所谓图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东西。
某事物以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和我们以图像的方式来把握某事物,并不是一回事,而对于人类来说,更重要的是把握事物。
一般认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也就是说,如果将图像与语言作为呈现世界的两种手段,那么,图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占据了更为有利的位置。
继20世纪哲学界“语言转向”之后,又发生了“视觉转向”。
视觉转向乃是由通过语言把握世界到通过图像把握世界,其实质是从语言范式向图像范式的转变,其核心是视觉化。
什么是表征:
表征(representation)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入、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
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
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
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意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
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
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题形式。
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征的表征,也称表象,它只是表征的一种形式。
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术语,也是这一研究方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斯图亚特•霍尔与“文化表征”理论
斯图亚特·霍尔(1932- )是伯明翰学派的开创者和思想集大成者。
霍尔所建构的“文化表征”理论对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后殖民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文化表征”的内涵
表征(representation)和文化表征①是当下西方后殖民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中最具核心,最有影响力的关键词。
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一书中对“表征”理论从谱系学的角度作出了详尽的考察和阐释。
在他看来,以表征为代表的关键词长久以来都是复杂难解的。
表征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英文中,在其历史的发展中,表征所指涉的内容主要涵盖了政治、文学与艺术等方面的内容,表征最重要的文化内涵被阐释为“一个符号、象征(symbol),或是一个意象、图像(image),或是呈现在眼前或者心上的一个过程。
”②托尼·本内特等学者在威廉斯《关键词》的基础上于2005年出版了《新关键词:文化和社会修订的词汇》,这是对威廉斯《关键词》有力的补充和更深入的研究。
在他们看来,“表征”具有“象征”意义、“政治”意义和“认知”意义。
“表征主题已经成为知识哲学中一个标准性的问题,在当下的传媒和文化研究中拥有重要的位置。
”③表征所涉及到的学科众多,覆盖的面也非常广。
克里斯·巴克(Chris Barker)在思考表征理论时认为“表征概念最常见的意义是意指实践代表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