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新技术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栽培新技术
蘑菇
(一)双孢蘑菇
1、双孢蘑菇标准综合体的制定,使规范化、集约化栽培得以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
2、优质高产、适于制罐的“S-2796”、“3003”菌株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与质量。高蘑3号菌株的推广,使蘑菇的生产季节提早一个月,也延迟了一个月。
3、节能型二次发酵的普及与隧道式发酵技术的推广,
是目前蘑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性生产措施之一。
4、适于南方生产的多孔式菇房结构。
有利于通风透气、防止烧菌,为南方高温、高湿情
况下种植蘑菇创造条仵。
5、鱼网层架结构。
有利通风长菌,经济实用、省工节时、经久耐用。
6、整床有利于克服发生地雷菇与硬开伞的现象。
打扦有利于通风透气、激活因供氧不足钝化的蘑菇菌丝,
使出菇整齐、菇潮一致。
7、高效灭菌剂在覆土期的使用大大减少蘑菇疣孢病的发生。
8、蘑菇保鲜剂的使用、使蘑菇保鲜时间延长7—12天,为新
鲜蘑菇走进超市创造条仵。
9、升华速冻蘑菇干片生产线的建立,福建省产量已达3000吨。
是今后蘑菇出口的方向。
10、盐水菇循环用水系统的建立,加速了盐渍速度、节约了
成本。
*以上几项措施使福建省双孢蘑菇的产量在1997年达到顶峰,年产蘑菇达26.2万吨,年产值超过30亿元,创汇达2亿美元,科技贡献率为55%.
在第一次翻堆时每平方米加150克的食圤将使蘑菇增白。
(二)香菇
1、原始伐木砍花生产香菇为人工栽培香菇开创了道路。
2、段木生产香菇为改变香菇模式创造了条件。
3、古田畦栽香菇生产模式的建立,为香菇生产从段木生产转向袋式生产进行一场全面的改革。
4、寿宁花菇栽培模式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花菇产量,现已占我省香菇产量的三分之一。
5、长汀地栽香菇模式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夏菇保鲜菇的供应,特别是夏菇的供应。
6、建阳生料栽培香菇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省工节时、减少污染、提高了产量。
7、939、9015、135菌株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花菇的产量与质量。夏菇1、2号在
地栽香菇上的推广应用,使夏季在29℃情况下出菇得以实现;
8、在香菇长袋接种后外再套上2丝菌袋(0.1元),袋规格为15×33×0.028cm。烂筒率大大降低.
9、目前将茶花菇立即变为白花菇的技术已日趋成熟。
(三)银耳
1、银耳增白菌株“9901”的选育成功,克服了银耳熏黄带来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与对环境的污染;
2、古田银耳育种与栽培技术标准的制定,为银耳的规范化与集约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银耳的产量与质量。
3、小花银耳的加工技术,为银耳打入超市与出口创汇创造条件;
4、银耳节能型菇房与烤房的合理设计不仅使银耳周年栽培得以实现;加温与烘烤利用废弃菇筒作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与节省薪炭柴开僻了新路。
5、银耳系列产品的综合开发,如银耳茶、银耳即食冲剂、银耳八宝粥等产品的推出为其打开新的销路。
(四)毛木耳
1、毛木耳原料在发酵后装袋灭菌与接种,大大降低污染率,由原先的25—30%污染率降为3—5%。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
2、毛木耳墙式栽培模式(可增厚毛木耳耳片厚度)与相关的配套技术(半自动拌料机、送料机、转盘式装袋机、大型常压灶、落地式周转框、洗耳机、切丝机等),使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毛木耳得以实现,现最大的栽培场可一次性生产200万袋毛木耳。
3、台湾白背毛木耳菌种的驯化选育(台毛1、2号)与菌种的提纯复壮技术,使毛木耳出口达标有了保证。
(五)黑木耳
1、采用半地下坑道式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
2、采用无污染的3—5%漂白粉水喷淋与消毒刈袋将有利于黑木耳在出耳过程不受污染;
3、用竹条菌种接种使黑木耳的菌龄一致。产量大幅度提高。
(六)金针菇
1、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已十分成熟,特别是抑蕾吹风再生式出菇技术为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与出菇整齐度创造有利条仵;
2、冷藏抽真空或充氮小袋包装使金针菇鲜菇走进超市与出口各国创造了条件。
3、菌种质量的鉴别:
二、三级菌种的菌丝洁白、致密,略有爬壁。菌龄25—35天。如菌丝生长稀疏,则可能是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所致;若培养基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褐色班块,可看到螨的活动,应弃之。
4、菌龄的严格控制
将对金针菇长得十分齐壮十分重要,试管斜面母种的菌龄应严格控制在25~30天内。绝对不宜过长,更不能使用老化菌种,否则将使后期菌柄生长其长短不一。原种与栽培种的菌龄不得超过30~40天。在生长过程,同一批栽培种应强调接种时间一定要尽量同步,其生理成熟度力求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出菇整齐。
5、加入微量元素可增白:
在母种培养基中,添加125ppm的FeSO4 7H2O与300ppm 的ZnSO4 7H2O 将对金针菇菌丝生长有明显保进作用,使菌丝干重明显增加。另外,在栽培种的培养料中,应适量增加含钙物质。即添加3%的石膏粉,或0.1%的过磷酸钙或0.5%碳酸钙或0.3%的石灰。金针菇在出菇阶段,由于菌丝生长旺盛,代谢产物增加,培养料中酸度过高,钙离子能使培养料中的酸度予以缓冲与调整。除此之外,还将使菌柄早期色素积累得到明显的抑制,即达到催白作用
6、加入适量激素可增长:
在母种培养基中,添加2000mg/L的肌醇和50mg /L的生物素,将大大缩短移管过程的萌动时间,为食用菌的生长启动剂,使菌龄大大缩短。实践证明,在栽培种的培养料中添加8~10ppm的赤霉素,将明显拉长菌柄,即比对照的菌柄平均长3~5cm。
另试验表明IBA(吲哚丁酸),浓度以3×10–6最适宜,每次喷施量不得超过10ml/10袋(15×36cm对折袋),可增产17.88%。
7、墨鱼鳍鳔细粉增白效应
试验表明,在金针菇培养料中添加4%的墨鱼鳍鳔细粉(含丰富的藻酸钠与藻酸钙),将明显使金针菇菌柄健壮,不易倒伏,还能使菇体色泽趋白。
8、适度控制二氧化碳的含量
验表明,当金针菇缺氧时,将强化其趋光性,即对光的敏感度增加。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由0.48%提高至0.7%时,菌柄颜色趋白,绒毛细短,开伞推迟。但也应指出,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将使菌柄细软畸型。所以,后期也应适量增加通气量,使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维持在0.3~0.5%间。
(七)巴西蘑菇
1、用菌龄稍大的菌种有利于提高姬松茸的产量;
2、菌丝上冒、上爬不影响姬松茸的产量;
3、加大播种量与层播将有利增加产量与提早出菇;
4、采用一次性发酵料到位,有利于提高产量;
5、用袋栽埋土栽培模式生产姬松茸可不用二次发酵。
6、边缘效应明显,故袋栽一般不脱袋使朵型更大。
7、不出菇或少出菇时可用竹条正插或倒插菌床,若遇高温高湿时也可用此法。
8、已查明镉的浓度在60mg /L,菌丝生长被抑制,100mg /L时菌丝完全不长;镉在菌盖上佔74.16%;在菌柄上佔25.84%,姬松茸中的镉有81.87来自于培养料;18.13%,来自于覆土。
不同菌株对镉的吸收率不同,培养低镉菌株是定向选育新品种的方向;
一般土埌对镉的吸附率达80%以上;试验表明:沸石(Na2 S)降镉效果最佳。而
对其产量影响不大;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1%)钙镁磷肥,不但可以降镉还可提高产量。
福建各地巴西蘑菇的镉含量
莆田泉州顺昌仙游福州
土埌0.228 0.145 0.159 0.171 0.229
稻草0.069 0.019 0.043 0.059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