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导师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学勇,男,汉族,生于1953年,陕西乾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兰州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点负责人;兼任《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
学习工作经历 197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留该系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工作。1988年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评、聘为副教授,1994年评、聘为教授,2001年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教学情况
本科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流派》、《沈从文研究》、《中外电影史》(拟开)。
硕士生《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中国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代作家专题研究》、《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社会》、《中国当代小说研究》等。
博士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问题研究》。
科研情况
著作1.《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2 《中国现代作家与东西方文化》,参著(吴小美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
3.《沈从文名作欣赏》,参著(赵园主编),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参著(王瑶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新文学与乡土中国——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与西部文学研究》,赵学勇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参著(徐瑞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文化与人的同构——论现代中国作家的艺术精神》,赵学勇著,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学术论文
1.《在历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来沈从文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2.《中国新文学对自然生命形式的两次呼唤》,《当代文艺思潮 》1987年第 6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3.《鲁迅?乡土文学?生命主题》,《兰州大学学报 》1986年第 4期(1987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1993年《中国文学年鉴》对该文评述)。
4.《论“五四”文学创作的情绪特征》,《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论文摘登)。
5.《沈从文创作的哲学意识和审美选择》,《中国文学研究 》1989年第 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6.《“五四”精神与当代参与意识》,《甘肃日报 》1989年 5月 4日。
7.《现代文化建构的一个重要命题——论沈从文的文化观》,《吉首大学学报》1989年第 1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8.《20年代乡土文学与现代意识》,《兰州大学学报》 1990年第 3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9.《人与文化:“乡下人”的思索——沈从文与福克纳的比较研究》,《兰州大学学报 》1991年第 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摘登)。
10.《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北方论丛》1989年第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11.《文明与传统的交战——论沈从文的道德观》,《甘肃社会科学》 1992年第 1 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推荐论文)。
12.《论郁达夫创作的忧郁情结》,《兰州大学学报 》1992年第 3期。
13.《文化深蕴中的艺术营造——论周作人的审美观》,《兰州大学学报 》1993年第3期。
14.《在配套改革中全面提高〈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学质量》,《兰州大学学报 》1993年高等教育专辑。
15.《沈从文创作的民俗构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4年第 1期。
16.《论郁达夫的艺术个性》,《郭沫若研究》第 11辑(19 94年)。
17.《中国现代作家审美研究的突破》,《江汉论坛 》1993年第 10期(该文收入《国家八?五科研成果汇编》一书)。
18.《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兰州大学学报》 1994年第 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19.《中国乡土文学:从现代到当代西部》,《海南师院学报》 1994年第 4期。
20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中国文学研究》1994年第 3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文摘报》专评述)。
21.《吴立昌与沈从文研究》,《复旦学报 》1994年第 5期。
22.《当代中国文化“商性”管窥》,复旦《大潮》(经济?文化论丛)199

4年第3期。
23.《“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
凹创作心理比较》,《小说评论》 1994年第 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24.《中国现代文化人形象的自我塑造》,《兰州大学学报》 1995年第 1期。
25.《张爱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兰州大学学报 》1995年增刊。
26.《沈从文与民俗文化》,《吉首大学学报 》1995年第 3期,《沈从文研究》专号。
27.《探寻失落的生命之途》,《国风》1995年创刊号。
28.《路遥的乡土情结》,《兰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29.《守望乡土:经验与悲愤》,《小说评论》 1996年第 3期。
30.《文明交汇处的痛苦》,《社会科学探索》1996年第4期。
31.《论新时期作家的自我意识及其演变》,《当代文坛 》1997年第 2期。
32.《理想主义者的精神探索——张承志研究评析》,《兰州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33.《办特色教育 抓实践培养 创国内一流硕士点》,《西北高等教育》1997年第1期。
34.《鲁迅研究中的儒学阴影》,《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2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35.《反抗危机者的史学背影——前期“新写实”批评的一种再思考》,《兰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36.《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37.《自然?生命?历史》,《读书》1999年第3期。
38.《表现于洒脱背面的沉重——〈朝花夕拾〉与〈文化苦旅〉的精神联系》,《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9.《审美通合:东方的美丽与悲郁——沈从文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飞天》2000年第5期(人民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转载)。
40.《中国文学的本土化意义及前瞻》,《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
41.《重读 20世纪 50年代小说经典》,《兰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 6期。


李继凯
出生年月: 1957年10月
毕业学校: 陕西师范大学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

会副会长,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学年鉴》编委等
研究工作简介:?
主要从事中国
现当代文学及文学文化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及参与主持、撰稿的各类项目多项。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的心理分析》、《中国近代诗歌史论》(与史志谨合著)、《民族魂与中国人》、《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等,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社会科学战线》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4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或复印。曾获全国首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参与编写的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997年获曾宪梓高师教师奖三等奖,还先后获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0多次。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代表性成果:
?1? 《民族魂与中国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全人视境中的观照——鲁迅与茅盾比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 《民间原型的再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
?5? 《女性文化与艺术女神》.《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
?6? 《新时期文学比较批评概观》.《湘潭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新华文摘》1996年第2期全文转载.
?7? 《论秦地小说作家的废土废都心态》.《文艺争呜》,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5期转载.
?8?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创造》.《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99年第8期转载.
?9? 《著书亦为稻梁谋——略论物质文化视境中的鲁迅与茅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转载.
?10? 《文化习语:走向全球化的初阶》.见:《全国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11? 《胡风与茅盾的交往、冲突及比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12? 《西部文学与文化习语》.《唐都学刊》,2003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6期转

载.
?13 《方法、眼光及现代文学史建构》.《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4 《优化高校文科研究生学术环境的要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
第9期.
?15 《郭沫若:现代中国书法文化的创造者》,《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6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卢洪涛,男,生于1954年7月,陕西礼泉人。1978年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入西北大学中文系读研,1993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和鲁迅研究,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主修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研究
现任职务 文秘系主任
主 要 论 著 专著
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中国现代作家专题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主要论文 1、《佛教题材的世俗改写与历史文本的人性解读——论施蛰存佛教题材小说创作》,《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转载。
2、《文学文化批评的再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方法的回望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1期转载。
3、《<黄河>与西北大后方抗战文学》,《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4、《论鲁迅的当代启示意义》,《理论导刊》2003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 究》2004年第4期转载。
5、《影响与超越——鲁迅<野草>与屠格涅夫散文诗比较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野草>与波特莱尔》,《理论导刊》1999年第3期。
7、《鲁迅<野草>与夏目漱石<十夜梦>比较论》,《咸阳师专学报》2002年第5期。
8、《论萨特的自由伦理学》,《理论导刊》,2006年第12期。
9、《开放的视野与自由的空间——萨特自由哲学的伦理蕴涵》,《咸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4期
10、《从秦地小说看家族文化在乡村现代化中的作用》,《西安财经学院报》,2006年第6期。

程国君:1964年1月20日生于甘肃武威。陕西师大文学院教授,河西学院客座教授。1984年毕业于张掖师专(今河西学院)。西北师大学士、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开大学博士后。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著有《新月诗派研究》与《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等著作

,参编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多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陕西师大学报》、《南开学报》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北大学报?高校学报通览
》转载、使用。先后主持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和天津市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目前从事新诗艺术、现代散文和世界华文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新诗,台港暨世界华文文学
主 要 论 著 论著
1)《新月诗派研究》,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版。
2)《从乡愁言说到性别抗争——台湾当代女性散文创作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代表性论文 1)云鹤诗歌的思想和艺术——评《云鹤的诗100首》,菲律宾:《世界日报》,2006年3月11日。
2)“用哲学的态度面对人生”——论罗兰散文的哲思品质,《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4期
3)论朱湘《石门集》的诗体实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4)“以生命的眼光看艺术”——“新月”诗派的生命诗学,《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5)论“新月”诗派的诗歌语言美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6)论西部诗歌的悲情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浪漫诗人的“现代”诉求——论“新月”诗派的现代主义艺术实践,《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8)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新月派审美观念的主要形态及其古典寻求的诗学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比较视野中老舍小说创作的全方位审视——评《老舍小说创作比较研究》,《人文杂志》,2002年第6期。
10)“朦胧后”诗派的诗歌语言考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1)论郭沫若的小说艺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2)浪漫的根性和语言的策略——徐志摩诗歌艺术美探微,《文学评论》(青年学者专号),1999年。
13)论曹禺对女性命运的沉思与冥想,《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4)“体制的输入和实验”——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契机,《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6期全文转载。
15)艺术至上,生命最美——徐志摩的唯美艺术观和爱情诗创作,《甘肃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
16)《论〈城南旧事〉的叙事艺术》,《江汉论坛》,2006年12期。
17)《台湾女性散文的审美创造》,《陕西师大学报》,2007年1期。
18)《台湾、香港女性创作的人文情怀》,《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12月。
19)《〈死水〉的现代诗的精神的经验》,《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
社2005年12月。
参加或主持课题
1)中国新文学版本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要参加者(第三人)。
2)小教专业中文本科课程设置与整合问题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主持人。
3)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天津市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主持人。
4)台港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陕西师大校内重点项目,主持人。
5)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参加者。


冯肖华 男,生于1952年10月,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本科学历,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学院“高层次人才”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文艺学重点学科方向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思潮》、《艺术概论》、《陕西文学研究》、《柳青研究》、《秘书学概论》课程的教授任务。在“20世纪中国小说思潮”和“陕西文学”两个研究领域内成果丰厚。出版《当代批评家评介》、《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论纲》、《柳青人格论》、《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4部专著,参撰《新文学鉴赏文库》等多部书。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社会科学评论》、《晋阳学刊》、《名作欣赏》、《钟山》、《文学自由谈》、《当代文坛》、《郭沫若学刊》、《山西师大学报》、《甘肃社会科学》、《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全国30余种公开报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复印、转摘和题录。主持国家级、省级、厅级和院级科研项目共7项,获省、市、学院社科优秀成果奖、教师工作荣誉奖共23项。
冯肖华教授承担项目、出版专著、 成果引用、转载情况
一、承担项目7项
1.陕西地缘文学与历史文化渊源互文性研究,2005-2007,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项目,编号:050XZW008,经费7.5万元,主持人。
2.陕西地缘文学研究,2004-2005,陕西省哲学社科规划办项目,编号:04G02015,经费1.00万元,主持人。
3.宝鸡民间美术

的渊源流变及开发,1997-1999,陕西省教育厅重点专项,编号:97JZK19,经费3.5万元,主持人。
4.陕西地缘形态与区域资源研究,2005-2007,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04JK010,经费0.8万元,主持人。
5.陕西文学的地缘持征与差异研究,2003-2004,宝鸡文理学院项目,编号:JK232,经费0.15万
元,主持人。
6.陕西文学通史,2006-2008,宝鸡文理学院重点专项,经费2.0万元,主持人。
7.广告创意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发,2006-2007,宝鸡文理学院项目,经费0.2万元,主持人。
二、出版著作6部
1.《当代批评家评介》,22万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专著)。
2.《柳青人格论》,21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专著)。
3.《陕西当代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23万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3年6月(专著)。
4.《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论纲》,24万字,太白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专著)。
5.《多维视野中的文学景观》,30万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参撰)。
6.《中国现代文学辅导教程》,18万字,中国文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参撰)。
三、发表学术论文77篇,其中权威、核心期刊22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书报复印资料》题录、全文复印、转摘、索引共26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