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

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
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

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

正文共:7905 字预计阅读时间:20 分钟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2017年11月3-4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15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以“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构”为主题。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的国际课堂研究、学习科学、教育社会学、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2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一线教育工作者参与了本次论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试论核心素养的课程意义”的报告,以下为报告全文。各位新老朋友,欢迎大家!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主要是三个意思,到底什么叫素养?今天上午也听了,这几年也在思考。前年写了一篇《素养: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核心素养”与课程有什么关系?课程要怎么做?什么叫“核心素养”?英文是王涛博士翻译的,听了上午的报告更证明我两年前想的还是对的:不应该叫“素养”,应该叫“学养”,这样我们中文交流可能就没什么问题了。这个“素养”容易跟“素质”混在一起,“学养”还是我们教育学领域本身存在的一个概念,是

通过学习而养成的东西。我两年前就提出最好把它翻译成“学养”,但是大家都说“素养”了,我如果再讲“学养”,那么别人又听不懂了。我想这几年,包括我们跟(杨)向东教授一起,大家讨论过这个话题,最后发现这三个方面很重要: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这是我们希望课程、教育而达成的。如果说通过学校教育要留给学生什么东西,那么最好留给学生这三样东西。举个例子,开车这个例子很容易说明知识、技能、能力、素养是什么关系。首先是项目1交通规则考试,这是“知识”。之后考倒车、移库,这是“技能”。有了知识、技能,怎么能够到“能力”?一定要提供情境,所以有了小路考、大路考、夜考,知识越多不一定能力越强,知识、技能学了之后要给他个情境,才能表现出“能力”。能力怎么变成“素养”?还需要反思。驾驶员的驾驶素养有“安全驾驶”,这就是“关键能力”,“礼貌行车”叫“必备品格”,“尊重生命”就是“价值观念”。开汽车到底要必备什么东西?我想在美国考驾照,倒车是不考的,移库是不考的,是很容易通过的。只有我们这里考试整天考交通规则,整天考移库,但到后来能力都很强,但驾驶素养存在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美国会开汽车,但到了中国,就不敢开汽车了;在澳大利亚敢开汽车,但到上海不敢。差异在哪里呢?是美国驾驶员没能力吗?为什么在美国会开

车到中国不敢开呢?这里面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素养问题。一

般说来,我们在中国开汽车的许多人不具备驾驶素养,尽管现在都重罚,重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似乎效果也不灵,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酒驾,这就是我们教育问题。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整天教了那么多交通规则,考出来不会开有何用?反过来,技术很好,能力很好,没有素养那也很危险。这个例子能不能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在21世纪的教育要关注什么?还整天教知识,教解题技能吗?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21世纪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下面提到的一个公式,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用competence代替素养,其实也不一定合适,这个词本意是职业教育,不是我们想说的那个学养、素养,但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英语单词,暂且就先用吧。核心素养如何与课程发生关联?目前可能有三个误区。一是把核心素养当做目的、意图,就没下文了。这就是两张皮,现在讲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二是要求素养直接跟学科的知识点对应,这也是个误区。三是要求教师层面,就直接跟素养目标有关,没有上位的结构怎么行呢?课程设计要从素养出发,教学实践还是可能从知识技能出发。在这个背景下,核心素养怎么能够在课程领域起作用?再举个例子,造房子。我们把一幢房子当作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语文、数学、外语,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就像一栋大楼,我们原来都是按照知识点教学的。一扇门教一下,一扇窗教一下,水

泥教一下,钢筋教一下,这样的教跟整栋大楼难以建立关联。这是基于知识点教学的缺陷,现在要改成单元学习设计,单元就是一间房子,既有窗子又有门,把门、窗、水泥、钢筋等结构化就变成一个单元。当我们在设计一个单元时候,才能看到价值观念,学了运动才知道什么叫运动观念,学了细胞才知道什么叫生命观念,价值观念是这样出来的。所以这就是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变化。核心素养对我们课程发展的意义,有几层意思。第一,课程育人专业话语。我们必须讲专业话语,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体系,这就是专业话语。怎么从目的层到学科层,再到教学目标层,三层建构成一个育人体系?高中课程就是这样来建设的。第一层是国家意志,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第二层是学科专家或跨学科专家,如果有跨学科课程的话,组成一个科目课程的一个目标体系。最下面一层就是教师怎么依据课标,分解课标,把课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课堂上。用最新的话讲,怎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这里面有一系列的专业话语体系需要建构。怎么把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分解到单元,单元再怎么落实到课时,单元和学科核心素养不一定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单元可以是有一个主素养,两个副素养,或者说两个主素养,一个副素养,这就需要看话题,大观念,大任务,大主题,大项目,都是单元的形式,怎么跟上面的

素养对应,这样建立一致性的关系。再就是学科认知目标升级问题,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即双基好比剃头,三维目标就是理发,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美发。说个笑话,我前几天去理发(三维目标),结果理发师把我“美发”(核心素养)了,你看,我有发型了。理发师都在从事“核心素养”(美发)工作了,我们难道还要整天只盯住“双基、三维目标”(剃头、理发)?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从专业话语来讲,这个升级有助于把我们的业绩说清楚。教师的业绩不是教书,而是育人。教书容易,育人难。把我们教的东西,留在学生身上,留下的那个东西是“素养”,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难,所以我们这帮人聚在一起,有大学教授、有校长、有一线教师,坐在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国家50年前学苏联学了个“双基”,经过了50年,到2001年变成三维目标,从三维目标到学科核心素养只有15年。所以这里面就是从知识到人,从书到学生一步一步逼近,如果把0比作知识,教书,把1比作学生,育人,那么双基是0.3,三维目标就是0.6,学科素养就是0.7,我们说的故事越来越专业了,越来越说到点子上了。有了核心素养之后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两难问题,原来课程逻辑起点是知识、内容,现在课程发展逻辑起点是核心素养。什么叫主课,什么叫副课,这都要重新思考。什么叫分科,什么叫整合,这个都是我们课程改革碰到的问题。像中国的艺术课程推不动,国家有课标有教材没

人用,因为太麻烦。理科科学,浙江省坚持用“科学”,但其他地方极少用科学,国家也有课标有教材。还涉及到一个先学与后学问题,现在“抢学”现象非常严重。所有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立足于核心素养来发展课程,就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回过头来讲驾驶素养怎么评价,评价驾驶素养给我们课程有哪些的启示,没有评价就没有课程。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学校教育有课程,家庭教育没有课程。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是评价,学校一定要有评价,有目标有评价。学校教育是专业的教育机构,专业的重要标志就是课程方案,第一步就是方案设计。教之于学,犹如卖之于买,没有买走,怎能说已卖了。同理,学生没有学会,教师怎么可以说我教了?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学会呢?这就是评价问题。还有知识技能要不要评价?能力要不要评价?素养要不要评价?这里就涉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

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评价素养给我们什么启示?知识技能需要在情境中习得,否则就是符号,对学生而言,单是符号的传递,就感觉不到学习的意义。还有在情境中应用,知识技能当然要学,但学了之后一定要用,一定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从能力到素养给我们什么启示?一定要在体验、经验中学会反思,不会反思,记住知识技术就结束了,这样获得的东西不是知识,而是信息。我们学校课程一定要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德性就是我

们讲的素养。怎么在反思中养成一种态度习惯?在态度习惯中养成价值观?尊重生命这就是驾驶素养这个评价给我们

课程教学的启示。我的结束语一共有三句话:为课程,为儿童,为未来。我们用于谋生的东西就是课程,但是不是到课程这里结束,课程是为儿童、为学生,为学生是为未来,为中国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是条船,素养是彼岸,我们都是撑渡人。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我们只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在什么情境下做,这是我们从事课程的人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拓展阅读崔允漷素养: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概念近来,当你谈到有关教育的话题时,如果不提及“素养(competence)”,大概就算是out或太low了。世界各国早在20年前,就在讨论如何培育“有素养的人”,使得个体能够在新世纪“完善的社会中成功地生活”。我国自“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之后,教育部门的重大举措之一就是组建专家团队,集中研究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举措之二是组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集中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由此,我们经常感受到,大会小会言必称素养,新老媒体天天推送素养,论文课题全聚焦核心素养。甚至,有些习惯“起早”的学校声称已建构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并基于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仿佛“忽如一夜素养来,千学万校改得high”,以素养为标志的“教育梦”似乎马上

就要实现。可是,这种现象只表明人们的“向善”之心,关于“素养”的一些学理问题其实还远没有澄清。一、作为教育概念的“素养”是如何“膨胀”起来的?作为教育概念的“素养”一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个时髦的甚至有点“膨胀”的概念,这与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的一个项目有关。1997年底,OECD和瑞士联邦统计署(Swiss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 SFSO)赞助了一个国际性的跨界项目,即“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的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Foundations, 简称DeSeCo)”。该项目由社会学家、评价专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统计学家、教育学家以及决策者、政策分析师、贸易联盟、雇主、全国性和国际性组织代表共21人组成,于1999、2001、2003、2005年分别出版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报告。当时,正值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方向之时,该系列报告的发表,犹如让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人们看到了一盏航灯,凭借OECD在政治、经济、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核心素养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与全球化社会的教育指明了方向。随后,G8(八国集团)、UNESCO、EU(欧盟)等都相继采用21世纪的核心素养来设计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包括终身学习和成人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素养驱动的教育变革就在全球教育领域火了起

来。就我国而言,“素质教育”一词大概花了10多年才被大多数人艰难地接受,而与“素质”差不多同义的“素养”为何一下子如此“火热”?除了上述提及我国官方或政策的强势宣传之外,可能还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有认知基础。20多年来,特别是以素质教育为旗帜的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得人们在素质教育的价值层面上达成了最大的共识,因此非常容易授受“素养”一词。二是与传统接轨。“素养”一词在东方特别是中文语境中一直是比较称道的词,它本来就是一个教育概念,如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教育概念,“素养”要比“素质”更易被人认同,因为“素质”还包括先天、非教育的因素。三是国际影响。如上所述,国际同行自上世纪90年代起都在讨论“素养”问题,我国教育学者为与国际教育话语体系接轨自然也会改变自己的教育话语。四是时机合适。最近几年,OECD 在全球实施的、声称评估“阅读、数学与科学素养”的PISA 进入我国,代表中国参加的上海15岁学生取得“两次摘冠,三项全能”的素养佳绩,这一鼓舞人心的国际评估结果极大地刺激了国人对“素养教育”的追求,也激发人们想“讲好自己素养教育的故事”。于是,“素养”的话语就这样在我国“膨胀”起来了。二、如何界定“人人都在说着似懂实不懂的”那个素养?大家热衷于谈论素养,并不等于清楚何为素养,只是抱着“素养总是好的”的态度参与言说。素养即

competence本来不是一个教育概念,是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一直在用的一个术语。它有很多理论取向,但没有一个独立的概念框架。从英译中来看,按其原意,该词译成“素养”比较勉强,译为“胜任力或竞争力”也许更合适。该词能成为一个教育概念,且是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教育政策的高频词,是因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时最早使用过。1957年,当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的教育成为众矢之的,人们把美国科技领先地位的动摇归之于公共教育的失败,于是,美国发起了一场最后波及全世界的教育改革,强烈要求教育应该发展国家的竞争力(competence)。随后,英国国家职业资格理事会(National Councilfor V ocational Qualifications)于1986年提出基于素养(胜任力)的学习(competence-based learning),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澳大利亚则于90年代开始使用competence来设计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毕业资格(胜任力),强化能力取向的学习结果。英国著名的专业知识与素养研究专家埃劳特(M.Eraut)曾经总结过关于素养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学术传统:(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传统,它给我们提供了非常详尽的素养行为的具体清单,它只聚焦任务分析的技术过程,却忽略了素养发展的社会和政治维度。(2)素养的发生学取向,旨在结合工作表现的优秀程度确定行为的总体质量,它更聚焦素养行为或表现的选择而不

是培训或教育的目的。(3)基于素养和表现的认知建构,它起源于认知心理学的传统,旨在区分素养(competence)与表现(performance)。如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认为,语言素养代表引出言语所必需的认知结构和规则,而语言表现则代表当言语受外部因素影响时,言语实际上在发挥作用的方式。例如,工作记忆的有限能力可能会使演讲者忘记了一个长句子开始时说了什么,而引起该句子的中断是不合语法的,这里可以看出,语言素养可能是完美的,但语言表现是不完美的。OECD尝试从理想的教育目的——成功的生活和完善的社会——出发,来回答“每个个体需要什么素养”。经过跨界团队深入的研究,2005年在《核心素养的确定与选择:执行概要》中明确提出三大类核心素养:互动地使用工具、与异质群体互动、自主行动,同时承认,由于国家、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核心素养的选择可以是多样的。尽管这里所说的“素养”是competencies,但我们在该报告中还获悉,用来指称“素养”的词还有literacy,ability,skill等,这些词汇到底是什么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学理逻辑,其实还是不得而知。台湾学者蔡清田教授努力区分这些词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比较清晰的结论,但在课程视域下要真正理解“素养”,还是一件很难的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项目组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

能力。具体包括9大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项目组专家在素养本土化、课程化上的努力,但在价值取向与学理逻辑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澄清。列举了那么多的素养定义,只是因为还没有达成共识。如果此问题不解决,那么有关“素养”的话语即使丰富起来,那也只是“人人都在说着似懂实不懂的话”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三、除了素养的界定之外,作为教育概念的素养还面临哪些挑战?事实上,自从把competence作为教育概念以来,批评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威尔伯格(I. Willbergh)就认为,基于素养的教育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为考试而教、课程窄化、内容碎片化、知识再生产、不平等增加、个人主义膨胀、民主教育崩溃、教师能力丧失、师生关系更糟。在后来的官方出版物中,我们看到了的确有人用skill,而不用competence来指代“素养”。如美国,2002 年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该组织最后发表了《21 世纪技能框架》;就连OECD自己也在2012年颁布的《Better skills,Better jobs,Better lives:A strategic approach to skills policies》中改用skills (技能)了。此外,也有欧洲大陆学者强烈呼吁要用“教养(Bildung)”一词来替代competence,理由是“教养”作为教育概念有着更悠久的历史,更能体现教育的过程性与丰富性。如果从素养本土化的角度来思考,其实,中文原有的“学

养”或“修养”等词本来就是教育概念,从字面上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该素养是通过修习而获得的,而不是天生的”。它们与competence的内涵在个体素养层面是吻合的,因为它们既涵盖了一个人所拥有的学识、所持的态度,也包括外显的行为得体、举止有度。比较而言,competence除了个体素养,还包括社会素养的内涵,而学养或修养则侧重个体素养,而忽略了社会素养。如果我们要把“学养”或“修养”当作教育或课程概念,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借鉴英语世界那种分析思维,厘清其概念结构或分析框架,以使我们能够回答:何以说明并证明该“学养或修养中的什么”是通过后天的课程学习而习得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叙说自己的学养或修养理论的故事了。当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将素养作为教育概念、作为学习结果的概念,其实都存在如下的一些理论问题:一是素养作为学习结果的概念,是超越学习内容的,在问责制的背景下,可能会导致内容的窄化、虚化甚至虚无,这不仅会涉及技术问题,还会涉及政治、伦理方面的问题。二是所有的素养都是与特定情境相依在一起的,人类不存在脱离情境的素养,将学校学习与真实生活、未来就业、服务社会等同是有问题的;三是当素养进入学校课程之后,在课堂教学或考试评价时,就会被分解成具体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表现,这种分解与复合的、整体的“素养”概念势必带来一致性的问题。就评价而言,评价总是离不开具体的知

识、技能与表现,而不是整体的素养,也就是说,素养可能是不可测的,可测的是具体的学习结果或学业质量,素养只能是学业质量测评后的推论,是一种理论构念,而不是具体实在。从这个意义上说,PISA声称能够测评“个体面对未来挑战的核心素养”,如果说这不是大话的话,至多也只是一种教育梦。当然,这可能是课程思维导致的结果,我们不能否认素养在教育目的与价值层面的意义,也不否认PISA在技术层面的贡献,但这需要另文探讨。责任编辑|吴建伟文章审核|张建芳

历史与社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历史与社会: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现在使用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二、什么是课程三维目标? 课程三维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 空间感知——学生应通过运用地图等工具学会描述区域特征,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解决区域存在问题,形成空间视角,增进地理环境理解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成为对环境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历史意识——学生在学习历史之后能做历史性的思考,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更为整体地思考和有意义地理解历史。历史教学最突出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也就是形成历史理解、历史认同和历史评价。 综合思维——是基于综合学科的“综合思维”的素养,凸出体现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包括“古今综合”、“时空综合”、“中外综合”等。 社会实践——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历史信息的提取和应用;社会信息的提取和应用。包括“图表实用”、“史料论证”、“社会活动”等等。 综合文科教改要从关键问题入手 在新课标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承担着比以往更重的教学责任,其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各任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效果差异巨大,因此很多时候学科素养教育也成了一句空话。通过关键问题切入,我们找到了一条切实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案。 教学难点与关键问题“从群众中来” 在各类教学观摩中,我发现,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差异非常大。以“新航路开辟”这一内容为例,单一的知识性传授型课堂效果较差,而综合性学习式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这一差异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教师素养问题。有关“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剖析,涉及到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人文宗教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既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同时又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简言之,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教学难题。 目前综合文科担负着前所未有的重任,相关课程目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至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这既涉及综合文科课程的学科本质,又涉及具有普适性的公民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 在我看来,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就是指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教学目标而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或逾越的最基本、最紧要的教学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居于学科核心地位,是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容易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历史与社会认知体系的问题。如,帮助学生建构时空概念的教学问题,培养学生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就是怎样的关系 张绪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就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的到来,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接下来就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这就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就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就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就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就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就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就是2、0版,核心素养就就是3、0版。最近,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

高中课程标准,就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标准,包括 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素养就是教化的结果,就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与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与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就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 到底什么就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用胜任力,美国用21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就是一样的,都就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她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 这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题能力,也不就是指能做某一件生活小事,而就是个体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与必备品格,它就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习得的,就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第二,需要我们的课程观发生转变,重新认识课程的经典问题。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就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就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随着课程经典问题的转向,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

最新核心素养课程的学习心得资料

核心素养课程的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

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一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新)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 王中亚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带来了语文教育任务的深化与创新,这就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要求需要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新标准应重视对课堂质性的评价,宜确立动态的、发展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016年9月13日上午,历时三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成果发布会在北师大举行,会议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会议具体确立发布了六大学生核心素养,共含18个要点: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这些要素正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培养和发展,是所有语文教师应重视和努力探究的新领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势必带来语文教育任务的变更,新的任务需要采用新的语文教学新策略来完成,而“教学评价则是现代教学的决策手段”,研究、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课堂评价标准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语文教育任务的再认识 新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总之,新课程标准重视语文的自在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语文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考虑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引用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的观点来概括就是:“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又赋予了语文教育更深层次的任务,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构建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同时,深入探究,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成为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二、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求 语文课堂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完成教育任务的核心环节。新的语文教育任务,需要我们教师明晓核心素养理念赋予的课堂新要求,这样才能很好地操作并完成它。分析、研究新课程标准,结合核心素养的内涵,不难发现其对语文课堂大致有如下要求: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反思)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 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结果根本: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灵魂。 每一位教师对于培养什么人要有明确的正确的深刻的认识,真正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即不只是考虑学生一时的利益如考试成绩,而是立 足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把握好一时与一世的关系,为孩子的一生一世 负责。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确定 1、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 2、学科教学目标要直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 4、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概念是思维的单位。 5、学科核心概念理应成为教学的重点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育教学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中心,课堂上应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理念的共识。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学习研究的三大主题,是改变学生 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的一种途径。 五、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和作业设计 “评价”要回答“是否达成了既定目标”问题,是指依据学习目标,为 学生的学习活动持续地提供清晰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过程。 评价和反馈意见需贯穿学习活动的始终,反馈意见要详细、具体,应能根据每 个操作给予持续性的辅导。 评价内容和方式指向学生的理解和思维,因此应制定并运用学习活动的 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表现与方法,使不同的学习个体都能够获得成功感。

新课标和核心素养(反思) (一)“活动型课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行之有效的好模式。打造“活动型课堂”,要求学校变革政治学科课程结构,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以往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要求一线政治教师成为“活动型课程”的科学设计者、正确引导者、智慧组织者、坚定实施者。这是一个挑战。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与议题相关的实践问题,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感悟、发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选取的教学活动内容应更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选择的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食品安全、道路安全、居民搬迁、环境治理等话题,又可以是学生身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在校园穿校服、校园建设及学生关心的其他学校管理制度等。 (四)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全程要周密考虑。对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能够有效应对、机智灵活,从而增强活动型课堂的教学效果。那么,政治学科活动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我认为,学科活动一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重构知识;二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三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四要体现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五)注重课内外活动的一体化、系列化,使课内课外活动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今天,课程专家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就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动手实践、亲身活动中培养出来的,课堂上闭门造车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行在“做中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学生社会活动将首次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课程,课时上占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亮点。 (六)形式可以更多样更丰富。围绕议题的课内活动可以采取表演小品、观看微电影、分析微课、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辩论赛等多种形式;课外活动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兼论中小学课堂教 学改革的趋向 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根据这个要求,发展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主战场在课堂。只有把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各个学科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大显成效。 为了研究如何在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承担了陕西省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新常态背景下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案例研究》,目前已经顺利结题。在研究中,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是为了全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典型案例的研究,探索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发展的态势与优势,寻找一些急需解决的,存在于现实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首先,要继续落实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正确分析学情,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原则。《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科学依据,教学设计之前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课程标准》所承载的课程理念,及本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具体教学目标,体会《课程标准》中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涵描述及实施途径等。 2.科学分析学情,善于分类教学,因材施教。了解并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背景、兴趣需要、思维特征、学习状态、能力水平等,了解学生的客观需要,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最佳条件,为选择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要认真研究使用的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摆脱课堂教学“教教材”的局面,从而进入“用教材教”的良性状态。 3.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整合课程资源。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要让师生积极进入教学过程,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要认识到学生是资源,要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教师也是资源,要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学生经验、地方资源、社区资源、网上资源等有效课程资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创造性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内容。 4.制定科学而有层次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一是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宜,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有这样的目标意识: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二是要在“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梯次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好“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内在联系,既有高度又不虚化,形成一定的延续性和关联性,强调重点突出,允许有些目标在较长时间内逐步达成。三是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能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屋建瓴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它的提出,为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从而使课程与教学育人主阵地的形成成为可能。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从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

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

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1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但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充分展开,甚至出现了“假装学习”。

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解答

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 “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 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 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在我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从结构上看,基于中国国情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圆心来构建。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落到学校教育上,还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它同学科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 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一一有可能只

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一一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基于“核心素养”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还可能改变中小学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局面。一个具备“核心素养”的人与单纯的“考高分”并不能画等号。它还将对学习程度做出刻画,进而解决过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朱前树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任务。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见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实践能力是科学素养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同的人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自己的科学素养,对于生物课程来说,希望学生们能更多、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生命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精心整理 谈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搞清楚什么是核心素养之后,接着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课堂教学在此理念下,怎么转型的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核心素养和学科之间的关系,其次就是搞清楚核心素养和教学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再次就是核心素养和教育评价的问题,如果教育评价没有改,那核心素养通过课堂教学落实就是空的。 —课程内容 1从““双基””,人的知识,没有人也就无所谓知识。知识一经产生,就很难逃脱客观化的命运,这是人类保存、传播知识的策略。但,知识的主语终究是人。教育与学习,就是要促进知识“返乡”,进而使学习进入知识发生状态。这就是三维目标作为课程观的本质所在。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维度的表述只是分析性的,任何一个维度都包含着其他两个维度。从分析者的观感看,知识与技能维度,与对象化的、单向度的“双基”不同,呈现为三维目标的“固体”状态,蕴含着其他两个维度“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势能;过程与方法维度,

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液体”状态,表现为学生知识学习时思考与行动状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呈现为三维目标的“气体”状态,表现为弥漫在学生学习行为中的身体—心理、感性—理性交融的精神元素。 我们无法将“素养”客观化、对象化。“素养”是知识与技能的内化状态与水平,有着鲜明的具身性和整体性。这与三维目标的价值追求高度一致。从课程改革的工作推进来 ”,即 出的“ 2 性。但另一方面,这一正确到“足以自明”的理解和实践,仍然是有限度的。这可能才是需要特别关心、格外当心的问题。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不完全是上下关系,否则我们容易将学科核心素养视为是核心素养的“落实”工作;不完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核心素养不是学科核心素养层蕴叠加而成的;不完全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核心素养不是从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中抽象出来的。一方面,有通用性的如“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有特殊性的如“外语交

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

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 什么是“核心素养”?尽管我们对它的认识最初来自于西方的“21st century skills”、“ literacy ”、“key competence”等概念,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意味着我们挖掘出了“素养”背后除了“技术”、“能力”、“胜任力”之外的意涵——“品格”,也就是本书作者所说的“态度”。这就意味着,围绕那些西方课程概念建构开发的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国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应该设计、发展并实施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当然,随之而来的课程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台湾地区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一书的价值就在于其系统性、可操作性以及弹性。 系统性方面,本书谋篇布局遵循了课程设计与发展的逻辑理路,从课程设计的原点出发,揭示课程结构、课程意义、课程研究的基础性作用,进而梳理、划分不同的课程设计理论取向与相应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发展路径,以及课程评价的不同类型、模式和价值取向,最终指向课程的未来发展。 可操作性方面,本书借助台湾地区、西方各国课程设计与发展的实例,说明课程研究、课程设计、课程选择、课程组织、课程统整、课程发展、课程实施、课程领导、课程评价等诸多环节如何进行,特别是各项标准、原则、要素、步骤、模式、配套措施与行动策略,无一不具有可操作性。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分析了不同政策背景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研发者、课程领导者、课程实施者面对的不同问题,

给出了针对性的、中肯的建议。 弹性方面,本书曾细致论述了不同理论取向和课程发展路径中教师的“自主性”,而这一点也是本书所追求的。在作者所描绘的课程的未来图景中,课程设计与发展中的众多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与价值。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与发展依赖这样的“自主性”和不同课程主体间的相互合作。而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并没有一定的成式,在设计、发展、实施与评价中都强调“情境”的重要性,并鼓励课程在发展中不断修改、更新,以适应变化的现实。弹性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核心素养”对课程的统整并不是强制的,这个概念具体化为课程目标、发展实施的过程虽然可以借助国家政策的强力推行、外部课程研发团队的帮助,但归根结底,发生在学校与课堂,依靠校长、教师乃至学生本身,我们期待的是一种更加柔性的、更具适当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改革》观后感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改革》观后感 开发区第十小学刘凤2月21日,我有幸在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织下聆听了崔教授的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改革》。崔教授擘肌分理、循序渐进地向老师们阐述了自己基于教育规律与时下教育现状所建立的教育理论,令人犹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讲座的内容是抽象的,但崔教授将抽象的内容与自己的所见所闻密切结合起来,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使得看似深奥难解的概念具体生动起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场讲座中,崔教授着重讲授了两大问题,即“何为核心素养”与“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围绕这两个问题,崔教授详尽细致地向大家阐释了核心素养的本质,并对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法。以下,我便谈一谈自己在聆听过后所获得的几点感悟。 首先谈到的是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教育界频繁出现的一个热词。然而,很多老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理解其要义。对此,崔教授从三个要点出发,解读了核心素养的含义,剖析出核心素养的本质所在。核心素养是“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贡献”。因此,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学生,本质上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它面向全体学生,不可或缺。就此,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便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在

学习各学科中逐步形成学习技能、重要品质与正确的价值观,是受益终生的。对于我们教师而言,领悟核心素养,可以让我们对自我职业的定位从“教书匠”提升为“育人者”。在科技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既要“传道受业解惑”,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在学习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不断发展自我。 学科核心素养是与教学紧密相连的,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谈及“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时,崔教授简明扼要地罗列出六大要点,即:确立学科素养目标体系;实现深度学习;采用大单元备课;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探索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评一致的有效教学核心技术。毋庸置疑,崔教授的这六大要点为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育蓝图的展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其中,令我深受触动的是“采用大单元备课”。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习惯于教学的每一课作为孤立的个体,而忽略了其本是单元教学的一部分。这便使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教学内容也逐渐变得枯燥琐碎。崔教授以建筑楼房譬喻,鞭辟入里地指出,教师应当提高站位,将视野提升到单元教学的高度上来,立足学生本位,设计真正能有效推动教学发展的方案。我想,这正是一位教育家在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上所提炼出的教育智慧,弥足珍贵。 总而言之,这堂讲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契合教学实际的重要理论,更重要的是极富启迪意义的教育思想。立德树人,完善教学,这正是我们新时代教师在探索核心素养之路上孜孜以求的目标。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word文档)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共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势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目标中。调查表明,每门课程都可以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并且每门课程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例如科学类课程学科可以重点承载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素养要点。 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改善课堂教师教与学生学。引导教师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学生发展素养教学,要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 特别要探索跨学科学习、情境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发展为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如叶澜所说:“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每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使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21世纪国内外基础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专 题,而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不断借鉴、思考、实践、总结如何在课程目标、标准、实施等环节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 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 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 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 .回归学习本质一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 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 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 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关系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 张绪培(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崔允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的到来,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都在思考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就是希望在基础教育阶段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系统地描述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毕业形象,为进一步的课程设计提供方向或路径。现在基本上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确定为9个素养、23个基本要点、70个关键表现。接下来就是根据这样的框架,进一步设计不同阶段的课程标准,老师、学校基于课程标准的来设计教学、命题、作业、考试。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是怎样的关系?简单地说,我们的传统是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来觉得“双基”不完整,提出三维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最近,教育部组建了260多位专家,修订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就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编制课程标准,包括学业质量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素养是教化的结果,是自身努力、环境影响的结果,由训练和实践而习得的思想、品性、知识、技巧和能力。其中,尤其能促进人生命成长、人生发展,可提升、可进阶的就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四大方面:能判断会选择,能理解会反思,能包容会合作,能自律会自主。 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世界各国可能用词不一样,如OECD用胜任力,美国用21世纪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顺利地在21世纪生存、生活与发展”的问题。 这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题能力,也不是指能做某一件生活小事,而是个体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与必备品格,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习得的,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需要我们的关注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素养的养成?如何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第二,需要我们的课程观发生转变,重新认识课程的经典问题。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随着课程经典问题的转向,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

综合主题课程 发展核心素养

在综合主题课程中培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摘要】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指出:“做有灵魂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指明生命发展的方向,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意义。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贴近生命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生命的成长,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学校的核心素养教育就更应该排除一切功利追求,切实以育人为最终目的。 作为义务教育的中学阶段,学生面对的升学压力较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更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发展,不可否认的缺失了其它能力的培养。面对现状我们的教育该做些什么?我们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的能力?为此我校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现实生活情景时,运用所学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为了促进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实现综合课程育人目标,我校成立了以校委会、家长代表、老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规划组织,围绕“立体育人”的目标,从学校文化及办学理念出发,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规划出学校独具特色的综合主题课程《魅力葫芦》。该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在培养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核心素养方面的成效已经日益显现,逐渐被社会各界所认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6年我校被评为郑州市首批美育示范校;2017年我校被评为郑州市创客教育试点校;2018年我校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主题课程;文化理解与传承;创新;沟通合作;生命教育; 【正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我校《魅力葫芦》综合主题课程是在确保国家教育整体质量的基本前提下,自主开发的满足学校“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课程设计理念:扎根文化、艺术传承、学科融合、推陈出新、启迪人生、全员参与的课程理念,使孩子们在参与实践中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开发原则:民族性、实践性、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递进性、系统性。该课程能够融合国家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更为主动、灵活、有效的培养广大师生的核心素养。下面就我校在《魅力葫芦》综合主题课程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研究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扎根文化沃土,源源不断的滋养和发展学生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绵延五千年历史不断绝的重大支撑和灵魂。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流融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采取果断措施,人民群众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萧县实验小学申报的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和评价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于2017年9月由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小组正式批准立项。 本项课题研究得到了萧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萧县实验小学负责人的指导、支持和关心,以及课题组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经过近几个月的论证与研讨,今天正式召开本课题的开题会议。本人受课题组的委托,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及课题组全体成员作开题报告,请大家审议。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数学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中,一度成为全国数学教师的热门话题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数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它的形成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自主生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省、反证的

自我体验过程。它一旦形成必将超过数学学科知识畴,并发挥长期、实在的功效。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只有深化了课堂,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但纵观目前课堂教学,由于旧的教学观念和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潜力难以得到发挥,课堂教学失去了活力;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获得,而相对忽视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到至于只会计算不会运用。使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一句空话。 为此,我们必须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课堂教学成为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的温床。为此我们根据目前教育现状和本地实际提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