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教育学【课程代号】G091042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学时数】 54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间】 2小时
【适用年级】全校师范专业本科
【制定单位】教育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
第一部分《教育学》课程简介
《教育学》是研究探索教育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必修的师范类基础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乃至整个教育科学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主要反映了普通教育学中的最典型、最一般的基础理论问题。
本课程的内容突出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科学性和时代性。注重了作为未来的教师必备的新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了解教育最基本的规律的基础上,树立现代的科学教育观,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二是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首先,课程的内容集中针对中小学学校教育,不是泛泛而论。其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案例教学和教学反思,以帮助学生理解现实教育。再次,适量介绍古今中外史料和资料,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最后,课程教学中注意介绍国家颁布的最基本的教育文件。三是以学生能力的形成为核心,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拓展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包括技能训练),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初步训练,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探索和创新。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念,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提高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养成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的思想感情,懂得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加以运用;通过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激发学生研究教育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部分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标准
前言
一、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性质
《教育学》是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教育类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程之一,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教育的产生入手,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原理层面入手,把握教育本体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教育的前沿问题。《教育学》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教育观念、教育学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启发学生教育自觉,培养学生初步教育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课程开设于第4学期,建立在学生修习完心理学基础及适量的公共课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文化、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在社会系统中的教育现象,同时为第5或6学期学习学科教学法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公共课《教育学》课程基本理念
三、公共课《教育学》课程设计基本思路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启发情感,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由教师独立地整合课程资源,将课堂的主动性交给任课教师,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新课程理念下重视教师创造性和学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必备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观,包括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评价观等;强化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变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问题;培养热爱教师职业的感情;并初步具备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实际的能力。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技能与能力目标
三、知识目标
内容标准
本课程教学内容标准分为七个专题,各部分的学习目标如下图所示: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线索,以学生的教材为主要的参考资料系统讲授,学生通过听课、阅读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获得教育学学科知识;另一是通过学生的讨论、辩论、实践、反思等获得知识,形成正确
的教育观念。
教的方法:
(1)以讲授和指导学生实践为主,分析、讨论为辅。讲授专业术语、观点、具体方法等。教学中注意各章知识之间及与心理、文化、哲学等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强调对所学理论知识和从实践中所得知识的进一步整合。(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联系我国教育改革的实际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教育实际。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使其能适应教师职业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需要。
(4)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其初步形成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
人才观、教师观等思想观念。
2.学的方法:
学习《教育学》总的方法就是《中庸》中的那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
之、笃行之。”结合《教育学》课程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具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联系实际。深入领会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努力掌握《教育学》在发展中已
经取得的成果,尽可能到学校去接触教育实际,了解中小学教师怎样教书育人,怎样进行教育改革实验,中小学生怎样学习、成长,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努力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挂起钩来,力求运用学到的理论去回答、解决中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学好《教育学》。
(2)坚持学、思、行结合,重在实践。《教育学》中所说的原理、方法,有许多是可以用来
指导自己的自学、自我修养的,为了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也要自觉地运用于指导自己的学习和修养。学习时,一方面要认真读书,聆听教师的讲解,努力吸取前人已取得的教育科学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努力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教育学》还必须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研、访谈、实际作业等实践环节进行练习,既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掌握教育基本理论,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掌握理解教育问题所必需的有关学科知识。教育现象十分复杂,与其他社会现象、
自然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教育学》又是在不断地综合其他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展
起来的。为了深刻理解教育理论,就必须具有其它有关学科的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心理
学、伦理学、生理学、教育史等学科的知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学》不仅与
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而且还广泛运用数学统计方法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认识
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因此,努力掌握有关学科的知识,已成为学好《教育学》的客观要求。
二、评价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