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海洋神话了解不同的海洋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洋文化概论
结课论文
左宇
2014/11/18
中国海洋神话了解海洋认知
摘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掌握大量的知识也不再对广阔的海洋一无所知,同样的很难体会到祖先们对大海的畏惧。海洋像一位狂躁的母亲---天气变化无常无数人付出生命但又慷慨地给予人们无尽的资源。正是在这种爱恨交织下,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各自的海洋文化。自古流传的海洋神话正是这样的史书带我们了解每种海洋文化的形成。
关键词:海洋神话,海洋文化,理解尊重先民
正文
海洋文化是指相对于大陆文化而言的以海洋为生成背景的文化, 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 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 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仅包括涉及海洋的宗教、信仰、神话、喜剧、文学、艺术等; 广义上除包含狭义的内容外, 还包括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海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子系统, 它又包括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相连的微系统: 海洋物质文化系统、海洋精神文化系统和海洋制度文化系统
海洋神话反映了先民与海洋的亲密关系。从海洋形成神话、蓬莱传说到精卫故事,先民的海洋认知经历了想象、诠释、探求和征服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与其说海洋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客体不如说它是见证人类成长的重要参照物。先民了解和认识海洋的过程,也是逐步确立生存主体意识、不断进步的过程。
中国海洋神话分类
事实上,将西方海洋神话与中国的海洋神话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不仅海的神话比河的神话少,而且中国的海的神话比西方少得多。也许正是因为中西方海洋文化发展存在差异,中西方文明才被分别称为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但这并不意味着蓝色文明是西方的专利。尽管中国海洋神话少但其中的种类较为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认为海洋是由盘古的脂肪转化而来,根据任昉的《述异记》记载:昔盘古氏之死也,其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河;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盘古极其巨大所以其脂肪可以化为江海。《三五历记》曾这样描述盘古身体之巨: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
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但第二种说法并不认同,他认为海洋天地之初就已存在。《淮南子》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第三种就较接近百川终入海的基础认知,认为海洋是有陆地之水汇聚而成。《山海经》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简单的说就是共工与颛顼为地位开打,结果撞倒不周山以致天塌造成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顺势而流注入海洋形成汪洋大观。以上反映了先民对海洋的三种认知进而衍生出三类神话。
三类海洋神话及认知
第一类海洋是由盘古脂肪所化,究其原因,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时代,在浩瀚的海洋面前,先民总感到自身力量的渺小和海洋的强大。出于对海洋的畏惧,先民将海洋抬升到高于自身的地位进而将其神化奉之高台。这种认知并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北欧的神话认为天地之初无谓陆地与海洋,只有大神与冰巨人,后来冰巨人被大神杀死,其肉造成土地血则化为海洋。从此处看的话即使是在不同文化环境里,世界各地居民心理上还是有共同之处。
第二类神话认为海洋自古就存在。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生命何其短暂,对周围的事物都通过自己最基本的观察。这是一种静止的观点,是建立在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先民发现广阔无垠的大海并不会和人一样消失,海洋仿佛有无限长的生命。在庄子的《逍遥游》中以南冥北冥来代指大海,显示出海洋的自古就有。海洋为什么不会消失,在《列子》中: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为无底之谷,名曰归墟。古人用“归墟”来解释大海为什么不会消失。
第三类神话对海洋的解释比较符合实际,认为百川入海是海洋形成的原因。这时,先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力的提高已经对大海有一定的了解,通过长期的迁徙了解了中国的地理特点得出的观点。尽管百川入海,但大海的水量比陆地的总和多得多,这是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局限的。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缺乏科学依据,但这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考了。
终上所述,神话作为人类最初的符号,真实的反映了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对于海洋的种种自然现象,先民渴望给出自己的解释。在这种渴望的驱使下,先民们发明了大量的海洋神话。所以说海洋神话是先民对海洋形成的诠释是人类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积极努力。
神话与认知
四海龙王
先民对海洋的形成达成共识,但他们对海洋人不了解。对海洋的恐惧及自身的渺小,使他们信仰有神管理者这广阔无垠的猛兽,由此四海龙王的神话故事流
传开来。“龙”在我国古代书籍中的记载,一向是众说纷坛的《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鳞、凤、龟’,谓之四灵。”《说文》中说“龙”是鳞虫之长,能细能巨,能长能短。
《北大荒经》:“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谓之龙。”可见很早就把龙当作灵气的神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有九似:头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龙被想象成为一身具备各种动物之所长,成了一种神异之物。《疏引正义》说:“龙为岁星,岁星木也,木为青龙”;又说“天宫东方之星,尽为苍龙之宿”。说龙王就是龙属之王,对其眷属而称王也。所以《大云请雨经》上说:“有一百八十五龙王,为兴风致雨之神。”四海龙王是奉女娲娘娘之命管理海洋及人间气候风雨的龙神,龙王为上古之神。四海龙王,即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顺王,北海广泽王。通过四海龙王的故事展现了先民对大海的想象。
蓬莱仙岛与八仙过海
蓬莱山,又称为蓬莱、蓬山、蓬丘、蓬壶、蓬莱仙岛等。汉族神话传说渤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莱、瀛州、方丈,为神仙居住的地方,自古便是秦始皇、汉武帝求仙访药之处,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轩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山海经·海内北经》中就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记载中另外两座山被传说中的龙伯国巨人钓去了守护神龟,因此沉没于海中,“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也发生在这里,相传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八位神仙,在蓬莱阁醉酒后,展示各自的宝器,凌波踏浪、渡海而去,“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传说便由此流传。
与《山海经》故事相似蓬莱仙岛的虚构幻想也很显然。先民们面对浩渺无际的大海,认为海中及海外的世界一定别有洞天,于是想象了一个特别的存在——蓬莱仙岛。蓬莱仙山位于汪洋恣肆的东海之中,与大陆并无交通,认为欸如此仙境非凡人所及,只有本领高强的的神仙才能逍遥其间。许多人渴望去蓬莱仙岛寻找仙果,结果不是无功而返就是葬身海底。蓬莱仙岛究竟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现在已无从考证。先民对蓬莱山的虚构实际上是由于渴望了解大海而将大海神秘化.然而,蓬莱神话毕竟是先民渴望认识海洋,进而把握世界和自然的一种方式。反映先民竭力探求海洋奥秘的愿望。从此意义上,蓬莱神话是人类理性和幻想的结晶,既有幻想也有一定的真实性,是人类在海洋这面镜子面前对自己生存处境的观照。更为重要的是,蓬莱神话中幻化的自然景观将人的注意力引向海外,而那长生不老的果实又将人的注意力引向自身。这极具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