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_巴别塔_的后殖民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2006年,一部由墨西哥导演执导的电影《巴别塔》在西方世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后殖民角度分析,这部电影揭示了西方霸权文化对东方文化根深蒂固的压迫,导演的第三世界文化身份和美国文化认同的双重身份也显示出他反殖民和为殖民主义辩护的矛盾心态。

关键词:《巴别塔》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身份认同

引言

2006年,由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执导的电影《巴别塔》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并在美国一举拿下了七项奥斯卡提名,更荣获了“AFI 电影协会”、“全美影评人协会”、“广播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提名。这部电影取名为“巴别塔”,源于《圣经》第十一章中的一个故事:洪荒之后,幸免于难的人类妄自尊大,竟然想修一座通天塔与上帝见面。上帝非常生气,于是将人类分散于各个角落,并且分化了人类的共同语言,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人类思想无法统一,文化产生差异,分歧、猜嫉等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于是,修这座塔也便成了一个泡影。“巴别塔”这个词在希伯莱语中意为“混乱”。

电影《巴别塔》也讲述了“混乱”的四组人物的三个故事,中心故事是摩洛哥牧民的两个儿子购得一枝猎枪,出于好奇和争强好胜,往远处的旅游客车射击,不幸击中车上一名美国女游客。该游客和她丈夫为了消除婚姻危机出门旅游,他们把留在加州南部的一对儿女托付给墨西哥裔保姆照看。保姆为了参加儿子的婚礼,不得已带着主人家的孩子回乡。在返回美国的途中,为她开车的侄子,不顾边检人员的盘查,闯关逃行,差点酿成大祸。而肇事猎枪的源头是一名日本商人,他在北非打猎后把猎枪赠送给当地同伴(后来同伴又转卖给邻居),而他的妻子莫名自杀,女儿因聋哑在爱情上屡屡受挫,出现极端的怪异行为。故事同时发生在四个国家,反映了由于语言、文化的不同,冲突层出不穷,但最终似乎都得到了化解。在这样一个全球化背景下,讨论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的确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个主题。但是在影片深处,我们却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在他看来,文化交流的障碍不仅仅局限于语言的沟通,还有在后殖民语境下,西方霸权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压迫和控制,同时,作为具有第三世界文化和受美国主流文化认可的双重身份的导演,他也表达了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强烈渴望。因此,我们在赏析这部电影时,后殖民角度将帮助我们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第三世界妖魔化形象的建构

二战结束标志着殖民主义时代的终结,但并不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平等关系已经终结或正在终结,更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和压迫,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的贪欲也不会因此而举步不前,即使他们彻底地放弃了直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不平等关系和西化的趋势仍然会继续进行下去,因为虽然他们不再使用暴力、冷战等形式,但他们选择了更加隐蔽的文化殖民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著名学者爱德华·萨义德提出了“东方主义”这一理论,使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西方文化

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扭曲。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提出:“东方”和“西方”不是一个空泛的地理概念,而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深层内涵的文化实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方”可以说是一种观念,它由于具有极其漫长的思想、语汇等方面的历史渊源,而得以与“西方”相互依赖和相互反映。“东方”就是被东方化了的东方,它包括了第三世界国家和被边缘化了的所有国家。在东方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模式中,有着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的潜台词,是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电影《巴别塔》中就深刻地体现了“东方主义”的后殖民现象。

墨西哥和摩洛哥显然都被涵盖在“东方”内。在《巴别塔》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眼中的摩洛哥人、非洲人,甚至是他们所代表的伊斯兰文化都是落后的、野蛮的,对他们永远怀有无尽的仇恨、嫉妒,和他们的关系只能是对抗关系;但这种文化对美国人来说又是异质的,他们有着强大的好奇和向往,希望有机会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美国人对这种边缘文化从来就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优势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强大、自由、民主、文明,而边缘文化则落后、贫穷、专制、野蛮;他们认为自己有理性、爱和平、宽宏大量,而边缘文化则没有这些优点;他们带着这种“白人种族优越感”来到了这里,而这种带有偏见的意识是他们的前辈们一代代地流传下来,并使它深入到普通西方人的内心,这也通常是宗主国的策略。他们首先对边缘国进行类型化、妖魔化、概括化建构,然后把这一关于边缘国的建构物永恒化、普遍化、非历史化,这样,一种本质化的边缘国形象就被制造出来了。正是宗主国这种常年积累的类型化、妖魔化的定型思维,才使得《巴别塔》的故事并不显得荒谬:一次发生在摩洛哥的枪击事件,竟然引发了国际关系的紧张:美国政府一意孤行,未经认真调查,凭借他们对摩洛哥以往的“认识”就轻易地判定这是一次恐怖分子的恐怖袭击,而最后的事实证明这只是两个摩洛哥少年之间一次争强好胜的误射,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也最终让一个摩洛哥父亲失去了一个儿子。在事实揭露的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西方文化建构起来的东方形象在指导东西方交流时起到多么大的危害。而摩洛哥警察在追查凶手上的不遗余力和快捷高效(迅速找到并击毙疑凶,并顺着那支猎枪的线索一直追到日本),与美国政府在抢救受伤妇女上的冷漠低效,以及摩洛哥人的友善、热情,无不呈现出美国妖魔化思维的荒诞和无情。

在后殖民语境下,宗主国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是明显二元对立的。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边缘国往往是对仅仅作为宗主国“强大神话”的一个虚弱陪衬,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1]在萨义德看来,西方为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编造了一整套重构东方的战术,并规定了西方对东方的理解,通过文学、历史、学术著作描写的东方形象为其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统治服务。这意味着作为一种权力和控制形式的东方主义在内容上是有效的,这种有效是建立在“白人”优越论的种族主义思想上的。[2]在第一世界霸权主义的影响下,处于文化边缘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只能被动接受,他们的意识形态受到第一世界意识形态的冲击而发生嬗变。这种强权干预使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受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507)

电影《巴别塔》的后殖民解读

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