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理论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vegetative neve functional disturbance 植物神经系统亦称自主神经系统。它包括中枢植物神经系统和周围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皮质、下丘脑、脑干的核及脊髓各个阶段的侧角,周围植物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及内脏神经节。其功能主要是支配内脏器官(消化道、呼吸道、心血管、膀胱等)和内分泌腺、汗腺,调节内脏功能和腺体分泌。植物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受到损害和刺激均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全身各系统的症状,这些症状可为独立性疾病,亦可为某种疾病的伴随症状。 第一节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sympathetic hyperfunction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而引起效应器官表现出的一系列综合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周围血管舒缩障碍、多汗、瞳孔扩大、眼裂增宽、眼球突出、眩晕、灼性神经痛等。 【病因和机理】 1.全身病变:缺氧、窒息、感染、大出血等时机体外于应激状态,全身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同时发挥作用,使全身交感神经末稍释放肾上腺素增多,β、α受体兴奋,产生β效应和α应。 2.局部病变:(1)间脑病变:颅咽管瘤、垂体瘤、丘脑肿瘤、炎症、损伤、中毒、血管性疾病等。 (2)脊髓病变:肿瘤、外伤血肿、炎症、脊髓空洞症等。 (3)纵隔及颈部疾病:纵隔肿瘤、主动脉弓瘤、肺尖病变(特别是胸膜尖)、颈肋、咽后肿瘤、甲状腺肿大、颈椎病等。 (4)周围神经刺激性疾病:肱骨骨折、肩、肘关节脱位、多发性神经炎、骶髂关节炎、腰椎畸形(脊柱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盆腔肿瘤等。 上述病变刺激交感神经节或其纤维,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其末稍释放肾上腺或乙酰胆碱增多,α、β、M效应增强。 3.原因不明疾病 (1)雷诺氏病:机理可能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小动脉壁的发育异常,血管对寒冷刺激和血清中肾上腺素过度敏感而引起痉挛。长期血管痉挛可致动脉壁增厚,使血流更加不畅,若有其他因素使血流进一步减少即可发病。 (2)肢端青紫症:机理可能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或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出现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脑神经的可塑性:大脑不可思议的形成新习惯的能力 (2014-05-29 14:46:34) 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是最近心理学倍受瞩目的领域之一。神经可塑性涉及到大脑通过训练和练习后自我重构的能力。在许多方面,正是因为神经可塑性,使得个人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成长和发展。理解到了变化确实是可能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专注于你想要的成长方式,而不是其是否可行。科学证明,这是有可能的,就看你怎么做了。 亚里士多德说: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因此,卓越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神经可塑性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当你给经常练习小提琴的人做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时,你会发现他们的大脑开发出很大一个区域用于映射他们的手指。

这个变化的程度取决于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大脑以不为己知的的方式真实而有形地适应着。 关于神经可塑性有一个比较有趣的说法:“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串在一起......而不同步发射的神经元会相互分离”。这实际上意味着,当因为同一事件被激活的神经元,它们之间会相互联系并不断加深这种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通过增加练习“设定神经路径”,你练习的越多,路径越稳定或沟槽越深。反过来也是一样,当那些路径长期不被使用,它们的空间就会被那些需要生长空间的路径占据。使用它或者失去它! 你试着想象一下,水流过沙滩的情形(我是在考艾岛的沙滩写作本文,因此原谅我采用这样一个比喻,不过我觉得一个形象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当海水第一次来到沙滩,沙滩并没有一条现成的路,于是海水开始去建它的路径。当海水不断流过沙滩,在沙滩上会形成一条越来越深越来越固定的通道!它可能会岔开,并且必要的话会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需要的话,甚至在已有废弃的通路上建立新的通路。一旦通路建立,水流就很难改变,即便水流停止了,路径仍会保留一段时间以备不时之需。(这就是为什么重拾旧艺比重新学习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容易的多。) 有关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近来蓬勃发展,许多心理学领域的人们都在谈论神经怎样重塑以及为什么等话题,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完成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人脑及其自我重塑功能的研究。这已经不再被认为是有关脑科学的一种理论,而是不争的事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或者90年代初,大多数的科学家认为人脑在人的早期(整个童年阶段)发展,之后就如混凝土一般“固化”了。老话说“你不能教

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应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大系统组成,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内脏活动及腺体分泌,受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支配和调节,不受意志所控制,所以称为自主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常见症状:胸闷憋气、心慌、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失眠 常见病因:遗传、性别、生物、年龄和社会等因素 1.遗传因素 2.素质因素 素质里包含有心理素质和躯体素质两个方面。所谓心理素质就是指人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稳定性。临床上表现为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强度、速度、觉醒度和情绪指数。躯体素质是指个体反应潜力和决定个体精神活动方式的生物学基础。 3.性别因素 女性由于性腺的内分泌和某些生理过程等特点会引起情绪不稳、冲动、焦虑等临床表现。这与中枢神经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有关。因为女性如出现月经过少或泌乳等现象时,就会反馈到中枢神经而促使体内催乳素升高,这样就会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精力减退和对应激的

耐受力下降等症状发生。男性多受酒精和烟草的影响,体内血睾丸酮水平的降低会诱发男性的抑郁症的发生。 4.年龄因素 童幼年时期,由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发育并未成熟,所以缺乏自我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同时因为其保持着幼稚的情感、行为和原始反射,所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现在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压力增大,所以孩子们会因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情感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内分泌系统特别是性腺不断的发育成熟,会出现植物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表现有异常的情绪波动,对外界应激因素的影响极为敏感。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如强迫症、癔症、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5.社会因素 各种引起神经系统功能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都会成为该病的促发因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工业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拥挤,竞争激烈,失业、下岗,个人收入的悬殊,社会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等都会使人们的精神紧张。长期的精神心理创伤,如家庭纠纷、婚姻不幸、失恋、邻里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同事及上下级关系的不协调,也会使人们的精神过于紧张、心理负荷过重而出现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临床表现

神经

神经康复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功能障碍,并进行相关的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指导思想是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1.中枢神经康复的理论基础: 1)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中枢神经系统为了调节各种适应性反应是可变的,这种可变性又称可修饰性或可塑性。表现在短期功能的改变和长期结构的改变。短期功能的改变是突触效率和效力的变化。长期结构的改变是神经连接的数量和组织的改变。 (1)系统间功能重组(2)系统内功能重组:①突触的可塑性为核心,主要指突触连接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修饰:突触连接的更新及改变,突触数目的增加或减少,突触传递效应的增强或减弱;②神经轴突发芽③潜伏通路的启用④失神经过敏⑤轴突上离子通道的改变⑥内源性干细胞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压觉。 复合感觉:触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形体觉。 失语症常见类型: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失读。 急性脑出血CT检查为最佳,脊髓脱髓鞘性疾病MRI 为首选,彩色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查血栓 第二章脑卒中康复 1.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 分类:1)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2)脑出血;3)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因:可调控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改变因素:如不良饮食习惯、大量饮酒、吸烟等;不可改变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①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偏身感觉(浅感觉和深感觉)障碍、一侧视野缺失(偏盲)和偏身运动障碍;②交流功能障碍:表现为失语、构音障碍等;③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障碍、注意力障碍、思维能力障碍、失认等;④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⑤其他功能障碍:如吞咽困难、二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等。 2.功能评定 (1)脑损害严重程度的评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GCS<=8为重度脑损害,昏迷状态,9-12为中度脑损害,13-15为轻度脑损害; (2)运动功能评定: (3)平衡功能评定: ①三级平衡检测法::I级平衡——指在静态下不借助外力,患者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位平衡;II级平衡——指在支撑面不动(坐位或站立位)身体某个或几个部位运动时可以保持平衡;III级平衡——指患者在外力作用或外来干扰下仍可以保持坐位或站立平衡。 ②Berg平衡评定量表 (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①Barthel指数; ②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 (5)生存质量( QOL)评定:①生活满意度量表; ②WHO-QOL100;③SF-36 (6)其他功能障碍的评定:感觉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和心理评定等。 3.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预防并发症,改善受损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康复时机:通常主张在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进行。 (二)恢复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期:通常指发病后1-2周,相当于brunnstrom 分期1-2期,患者病情稳定48小时后开始进行:体位与患肢的摆放;偏瘫肢体被动活动;床上活动;物理因子治疗;传统疗法 恢复早期,又称为亚急性期,是指发病后的3~4周,相当于Brunnstrom分期2~3期,患者从患侧肢体弱的屈肌与伸肌共同运动到痉挛明显,患者能主动活动患肢,但肌肉活动均为共同运动。 1)床上与床边活动2)坐位活动3)站立活动4)物理因子治疗:5)传统康复疗法6)作业治疗:7)步行架与轮椅的应用 8)言语治疗 恢复中期:发病4-12周相当于brunnstrom 3-4期: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下肢治疗性活动;作业性治疗活动;认知功能训练 恢复后期:一般指发病后4-6个月,相当于4-6个月,相当于brunnstrom 分期5-6:上肢和手功能训练;下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言语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心理治疗;支具和矫形器的应用 肩锁综合征表现为肩痛、肩部运动障碍、手肿痛,后期出现手部萎缩、手指关节痉挛畸形 肩关节半脱位:表现为肩部运动受限,局部有肌萎缩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触及明显凹陷 下肢静脉栓塞:下肢血流速度减慢、血液呈高凝状态以及血管内皮破坏,血小板沉积形成血栓 第三章颅脑损伤 1.颅脑损伤(TBI):指头颅部、特别是脑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可导致意识障碍、记忆缺失及神经功能障碍,又称脑外伤(BI/BD)。 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生命体征的改变;眼部征象;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脑疝 3.主要类型: (1)脑震荡(2)脑挫裂伤(3)弥漫性轴索损伤(4)原发性脑干损伤(5)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 下血肿和脑内血肿 1)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全面评定项目 (1)医学方面;(2)感觉运动功能;(3)功能状 态;(4)认知 / 交流 / 行为方面;(5)心理学方 面;(6)社会方面。 2)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评定:主要依据昏迷的程度与 持续时间、创伤后遗忘(PTA)持续的时间来确定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分四列项目、实验、患者反应、评分 评定项目:见表 计分:3 ~15分;≤ 8分属昏迷,≥ 9分不属昏迷; 得分越低,昏迷越深,伤情越重。 根据GCS计分及昏迷时间长短,颅脑损伤分为四型: 轻型:GCS 13~15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之内; 中型:GCS 9~12分,伤后昏迷时间为20分钟~6 小时; 重型:GCS 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 时以上; 特重型:GCS 3~5分。 3.盖尔维斯顿定向遗忘试验(GOAT):满分 100,75-100为正常,66-74为边缘;少于66为异常。 一般认为达到75分才可认为脱离了PAT。 创伤后遗忘(PTA)是颅脑损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 忆恢复所需的时间。根据PTA时间的长短,将颅脑损 伤的严重性分为以下四级:①PTA ﹤1小时为轻度; ② PTA 1~24小时为中度;③PTA 1~7天为重度; ④PTA ﹥7天为极重度。 3)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认知(cognition):是指人们认识与知晓(理解) 事物过程的总称,包括感知、识别、记忆、概念形成、 思维、推理及表象过程。认知障碍的评定主要涉及记 忆、注意、思维及成套测验等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①Rancho Los Amigos(RLA)认知功能分级; ②认知障碍的成套测验: 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CSE):评估内容:定向、 专注、语言(理解、复述和命名)、结构组织、记忆、 计算、推理(类似性、判断)。。 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LOTCA):评定内容: 定向力、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检查,共20 项测验。 ③记忆功能的评定:记忆: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一 种反应,对获得的信息的感知及思考(又称编码)、 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分为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和瞬时 记忆三种。评估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 、 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 (RBMT),主要对具体行为 的记忆能力、临床记忆量表(20-90岁) ④注意的评定:注意:对事物的一种选择性反应。是 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使人们清晰地认 知周围现实中某一特定的对象,避开不相关的事物。 根据参与器官的不同:听觉注意、视觉注意。注意评 定:视跟踪和辨认测试:视跟踪;形态辨认;划消字 母测试;数或词的辨别注意测试;听认字母测试;背 诵数字;词辨认;声辩认 感知障碍评定 (1)失认症的评定:包括视觉、听觉、触觉、躯体 失认症。①单侧忽略:Albert划杠测、字母删除试 验(Diller测验)、高声朗读测验、平分直线测验; ②疾病失认;③视觉失认;④Gerstmann综合征:左 右失定向、手指失认、失写、失算。 (2)失用症(是指患者因脑部受损而不能随意进行 其原先能够进行的活动。这一情况并非因肌肉瘫痪、 感觉缺失、共济失调或理解障碍所造成,而是由于大 脑皮质受损,导致皮质所储存的运动程序的提取出现 紊乱,从而对其受到的外周刺激不能调动相应的程序 予以问答。包括结构性失用;运动性失用;穿衣失用; 意念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 5)行为障碍评定颅脑损伤特有 典型的行为障碍:①发作性失控;②额叶攻击行为; ③负性行为障碍 6)言语障碍评定:①言语错乱:颅脑损伤早期最常 见的言语障碍,答非所问但言语流畅,没有明显的词 汇与语法错误,失定向:时间、空间、人物等定向障 碍十分明显,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能配 合检查,且意识不到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②构音障 碍;③命名障碍;④失语。 失语症分型: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 失写,失读。 情绪障碍评定:淡漠无情感、易冲动、抑郁、焦虑、 情绪不稳定、神经过敏、攻击性、呆傻(罗马数字 分级8级) 6.康复治疗 1)康复治疗原则:早期介入、全面康复、循序渐进、 个体化治疗、持之以恒 2)急性期康复: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即 呼吸、心率、血压稳定,特别是颅内压持续24小时 稳定在2.7kPa(20mmHg)以内。 康复治疗目标:防治各种并发;提高觉醒能力;促进 创伤后的行为障碍改善;促进功能康复。 3)恢复期康复:急性期过后,生命体征已稳定1~2 周后可开始,3-6个月为恢复的最佳时期。 康复治疗目标: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运动、感觉、 认知、语言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 量。 6)后遗症期康复 康复治疗目标:使患者学会应付功能不全状况;学会 用新的方法来代偿功能不全;增强患者在各种环境中 的独立和适应能力;回归社会; 第四章脑性瘫痪康复 1.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 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 力低下、心理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功能异常。 3.康复时机: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4.临床特点:运动发育落后或异常;肌张力异常;姿 势异常;反射异常。 5.脑瘫的分类 (1)按临床表现: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 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按瘫痪部位: 单、双、三肢、偏、四肢瘫。 1)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临床检查 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 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阳性。主要表现为:肌张 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 表现。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由 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旋内 收模式。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易患,约占脑瘫患儿 的60%-70%。 2)不随意运动型:主要损伤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 可根据肌张力的变化程度,分为紧张性和非紧张性两 种类型。可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不自主运 动,颜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受累,手足徐动、舞 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也可同时具有上述几种表现, 约占脑瘫的20%。 3)强直型: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致,主要表现为:肢 体僵硬,活动减少。被动运动时,伸肌和屈肌都有持 续抵抗,因此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无腱 反射亢进,常伴有智力落后、情绪异常、语言障碍、 癫痫、斜视、流涎等。此型一般临床症状较重,护理 较难。 4)共济失调型:约占脑瘫的5%左右。主要损伤部位 为小脑,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 体感觉及平衡感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 5)肌张力低下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肌力降 低。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 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 6)混合型: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症状同时存在为 多见。 痉挛型脑瘫常在额叶、顶叶有低密度区,侧脑室扩大 或中间部异常。 5.功能评定:(1)身体结构与功能评定的内容:1) 姿势与运动发育评定2)反射发育评定3)肌张力评 定4)肌力评定5)关节活动度评定5)关节活动度 评定6)量表及其他方法(2)身体活动评定的内 容:1)作业活动评价: 1)运动方面2)感知方面3) 认知方面4)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2)功能独立 性评定(3)感知认知评定 6.反射性发育评定: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生后4 个月未消失为异常。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3个月未 消失将会影响爬的交互动作。紧张性迷路反射:4个 月不消失影响头的控制。 7.异常肌张力的几种主要表现:蛙位姿势(俯卧位或 仰卧位),W字姿势(仰卧位),对折姿势(坐位), 倒U字姿势(俯悬卧位),外翻或内翻扁平足,站立 时腰椎前弯,骨盆稳定性差而导致走路左右摇摆似鸭 步,翼状肩,膝反张等;肌张力增高时的异常姿势: 头后仰,角弓反张,下肢交叉,尖足,特殊的坐位姿 势,非对称性姿势等。 8.关节活动度评定:腘窝角正常4个月应大于90°、 足背屈角正常4-12个月0-20°、股角(内收肌角) 正常4个月应大于90°。 9.康复治疗: 一、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的基本原则:①遵循儿童运动发育的规 律促进运动发育;②在抑制异常运动模式的同时,进 行正常运动模式的诱导;③使患儿获得保持正常姿势 的能力;④促进左右对称的姿势和运动;⑤诱发和强 化所希望的运动模式,逐渐完成运动的协调性;⑥根 据需求采用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技术。 (一)Bobath疗法 1)基本原理:是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异常姿势 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3)基本手法:抑制性手法(控制关键点)、促进技 术、刺激本体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手法。 (1)抑制性手法(控制关键点):治疗师通过对患 儿身上的特定部位进行抑制,使患儿痉挛减轻,同时 又可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 (2)促通技术:通过促通技术可以引发患儿的潜在 能力,获得主动的反应和动作技巧。 1)从仰卧位至俯卧位的促通手法;2)从俯卧位至伸 腿坐位、四爬位的促通手法;3)从四爬位至膝立位、 立位的促通手法 (3)刺激本体感受器及体表感受器手法:1)关节挤 压;2)叩击手法 (三)引导式教育的原则:群体性教育。①以儿童需 要为中心;②疗育促通,创建有效功能;③诱发学习 动力,激发主动意识;④整体意识,全面发展;⑤循 序渐进,融会贯通;⑥极端负责,团队精神。 二、作业疗法: (1)目的:①增大患儿关节活动范围,掌握实用性 动作,促进运动功能发育(主要是促进上肢功能发 育);②改善及促进感知觉及认知功能的发育;③提 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④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中枢部为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成对交感于位于脊柱两侧,呈链锁状,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每侧有22~25个神经节称椎旁节,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各部发出分支至一定的器官。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在腹腔内,脊柱前方还布有椎旁节,分别位于同名动脉根部附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知识介绍: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详细)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持续应用中到大剂量的苯二氮卓类引起的下列现象中有一项是错的 A. 精细操作受影响 B. 持续应用效果会减弱 C. 长期应用突停可诱发癫痫病人惊厥 D. 长期应用会使体重增加 E. 加重乙醇的中枢抑制反应 2.应用巴比妥类所出现的下列现象中有一项是错的 A. 长期应用会产生身体依赖性 B. 酸化尿液会加速苯巴比妥的排泄 C. 长期应用苯巴比妥可加速自身代谢 D. 苯巴比妥的量效曲线比地西泮要陡 E. 大剂量的巴比妥类对中枢抑制程度远比苯二氮卓类要深 3.对惊厥治疗无效的药物是 A. 苯巴比妥 B. 地西泮 C. 氯硝西泮 D. 口服硫酸镁 E. 注射硫酸镁 4.下列不属于吗啡的临床用途的是0 A. 急性锐痛 B. 心源性哮喘 C. 急消耗性腹泻 D. 麻醉前给药 E. 慢消耗性腹泻 5.下列对阿斯匹林水杨酸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A. 阿司匹林剂量过大造成的 B. 表现为头痛, 恶心, 呕吐, 耳鸣,视力减退 C. 对阿司匹林敏感者容易出现 D. 一旦出现可用碳酸氢钠解救 E. 一旦出现可用氯化钾解救 6.下列药效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 二氢埃托啡、芬太尼、吗啡、度冷丁 B. 二氢埃托啡、吗啡、芬太尼、度冷丁 C. 芬太尼、二氢埃托啡、度冷丁、吗啡 D. 芬太尼、吗啡、度冷丁、二氢埃托啡 E. 度冷丁、吗啡、二氢埃托啡、芬太尼 7.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机制为 A. 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B.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C. 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D. 降低呼吸中枢对 CO2的敏感性 E. 激动κ受体

8.可预防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的维生素是 A. VA B. VB1 C. VB2 D. VE E. VK 9.氯丙嗪治疗精神病的机理是 A. 阻断脑内胆碱受体 B.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通路的爸爸受体 C. 激动脑内胆碱受体 D. 激动脑内阿片受体 E. 激动网状结构的α受体 10.下列对布洛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具有解热作用 B. 具有抗炎作用 C. 抗血小板聚集 D. 胃肠道反应严重 E. 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11.用的吗啡和海洛因所致的药物依赖脱毒治疗时重要的替代药是 A. 哌替啶 B. 二氢埃托啡 C. 美沙酮 D. 安那度 E. 强痛定 12.左旋多巴对何种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无效 A. 地西泮 B. 扑米酮 C. 氯丙嗪 D. 丙咪嗪 E. 尼可刹米 13.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机制为 A. 抑制外周PG合成 B. 抑制中枢PG合成 C. 抑制中枢IL-1合成 D. 抑制外周IL-1合成 E. 以上都不是 14.左旋多巴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椎体外系不良症状无效是因为 A. 药物阻断阿片受体 B. 药物阻断M受体 C. 药物激动阿片受体 D. 药物阻断多巴受体 E. 药物激动多巴受体 15.苯海索抗帕金森病的机制为 A. 激动中枢内的多巴受体

植物神经紊乱

植物神经紊乱 百科名片 植物神经紊乱是一种内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包括循环系统功能、消化系统功能或性功能失调的症状,多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人体部分生理功能暂时性失调,神经内分泌出现相关改变而组织结构上并无相应病理改变的综合征。 目录 基本概述 主要危害 相关病因 植物神经 主要症状 鉴别诊断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预防保健 植物神经紊乱特色疗法 ?植物神经紊乱应该看哪个科 ?相关疗法 ?其他相关 ?植物神经紊乱的临床治疗研究 ?植物神经紊乱会不会遗传 展开 基本概述 患者主诉繁多,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心悸胸闷、呃逆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焦虑烦躁等,但经一些客观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纤维胃镜等检查却又查不出客观病理改变,往往被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受损”等,而采用相应治疗效果不佳,需采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方能起效。 因此,对内科医生检查告之“任何部位均未见异常”,或对原因不明的症状要注意认真考虑。该病是一心身疾病,还要注意鉴别诊断与本病症状极为相似的疾病,如抑郁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主要危害 该病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特点为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常见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心血管、胃肠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症状。患者自觉症状繁多、精神负担重,十分烦恼,到处检查求治,是医疗费用高消费

者。且因长期不愈而致情绪紧张、焦虑、免疫功能下降,常可并发其他疾病。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造成一定负担,甚至影响家庭和睦,这又加重了新的社会因素,使疾病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对人们的心身健康与正常生活的危害是严重的。可引起睡眠易醒、次日疲劳、情绪不佳、颈部酸痛、肩背酸痛、头晕、头痛、心慌气短、手足麻木、胃脘胀满、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影响工作和生活。 相关病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不外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一经典的哲理,也是事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某些人在同样的紧张刺激下,患病概率却各不相同,即说明了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等到内因起了作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内因主要有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外因多者长期持久有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长期限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因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当人们面临各种困难时,个人易患因素、社会凶险因素及心理问题等多重因素均可使人产生应激反应,能过神经内分泌改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原因是什么?植物神经系统在生理上由大脑皮质神经进行支配和调节。正常情况下大脑皮质的兴奋、紧张交替进行,协调一致。大脑是人情感、思维的主体,当外界的情志刺激因素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的部分区域过度兴奋,统一协调功能失常,致使大脑的血管紧张痉挛,血行缓慢瘀滞,进一步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低氧,代谢废物淤积,从而使大脑神经调节能力下降。 由于大脑皮质对植物神经系统的统帅作用,大脑这一人体司令部混乱常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濒死感等心脏神经症;胃痛、胃胀、呕吐、腹泻等胃肠神经症;其他如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皮肤发麻、皮肤发痒、痛经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临床症状。其临床特点首先是身体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其次病情加重或反复,常伴随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变化,一般按冠心病、胃炎等器质性疾病治疗常无效。 临床上病人常有头晕眼花、头皮和肢体麻木及口误增多、视力恶化、健忘等脑缺血和低氧的表现。另外从临床治疗情况看,通过提高血液的含氧量,激光血管照射改善大脑血液循环,针灸百会、印堂、太阳等调节大脑神经血流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这些都从不同侧面证实了大脑缺血、低氧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理基础。 植物神经 植物神经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司理运动与感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

腹部按摩是凋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腹部按摩是凋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一、自主神经的功能特点 神经系统义名植物神经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干神经系统部分组成。所谓“自主”,是因为未受训练的人无法控制部分神经的活动。自主神经系统掌握着人体性命攸关的生理功能,知脏搏动、呼吸、血压、消化和新陈代谢,并参与调节体温、睡眠等。 内脏器官多数都受交感、副交感双重神经支配(汗腺和大多数血管则只有交感神经支配):这两类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具有拈抗性质:当交感神经使某器官活动加强时,副交感神经往往使之减弱;反之,副交感神经使之加强时,交感神经往往使之减弱一交感冲经的活动较副交感神经活动广泛,为机体应激状态下兴奋的神经,用可包括为产生应激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多数扮演休养生息的角色,当机体处平静环境下,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占优势。因此,在整个机体活动过程中,副交感神经为机体活动的建设性神经,而交感神经为消耗性神经。 正常情况下,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功能相反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很好地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 肠神经系统是由胃肠道壁内神经组成,调节和控制胃肠道功能的独立整合系统。它在结构和功能上不同于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类似,但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

部分。肠神经系统有自己的独立反射弧,也有简单的整合功能,因此有人把肠神经系统叫做“肠脑”。胃肠道运动功能(饲如小肠的分节运动发蠕动)主要受局部的肠神经系统调节,肠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机制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生,是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的各种压力,情感压抑,突发事件的刺激,各种慢性病的困扰,和对某些事情的恐惧等,引发大脑皮质下毛细血管痉挛,使大脑皮质缺血、缺氧(与此同时,其他部位的毛细血管也可以痉挛,缺血、缺氧),各种代谢产物淤滞,大脯皮质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脑内及全身各神经交接处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5-HT)分泌不足,致使支配各器官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不能很好地配合,因此出现了各神相关症状。 (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主要症状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 2情绪症状,表现为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多虑、多疑、多怒、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多梦、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 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头晕麻木。

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项目名称:神经环路的形成、功能与可塑性 首席科学家: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

二、预期目标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 在神经环路层面上解析神经系统发育、功能以及可塑性,同时了解与重要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环路异常的机制。建立从微观的分子/细胞水平研究与宏观的系统/行为研究之间的桥梁。力争在神经细胞的产生和分化、细胞定位、突触形成和修剪、感觉信息的传递、整合与储存、工作记忆和抉择的环路机制、环路形成与功能的异常等前沿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 五年预期目标: 1)在神经环路形成分子机制方面,深入认识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命运决定 的调控机制;揭示神经元迁移的动力原理和导向机制;进一步阐明神经元极化的胞内外机制;探索神经元树突和突触修剪的分子机制。 2)在神经环路功能及可塑性方面,阐明神经环路电信号的产生与调节机制、多 模态感觉信息整合的突触和环路机制、神经环路存储和提取感觉经验中的时序信息的突触机制、工作记忆和抉择行为的环路机制和工作原理。 3)在神经环路异常分子机制方面,将重点研究智障基因导致癫痫易感的环路形 成异常、抑制性突触传递系统调控与癫痫发生的关系、离子通道失常对神经元存活与突触和神经环路异常的作用。 4)五个课题有机联系、技术交叉。将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在以上三个研究方向 取得重要科研成果。具体表现为对神经环路的重要前沿问题有显著突破,在神经科学界取得领先地位。 5)开展与临床研究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扩展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基础研 究。 6)培养学术骨干的基础科研能力,使之成为他们所在的研究领域中享有国际声 誉的科学家。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研究团队。通过高质量的基础研究训练来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科研素质,为中国神经科学后备人才的储备作出贡献。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植物神经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司理运动与感觉。由脑和脊髓发出的内脏神经,主要分布在内脏,控制与调协内脏、血管、腺体等功能。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南昌军民医院吴春华专家认为在患者的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起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因不外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是一经典的哲理,也是事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某些人在同样的紧张刺激下,患病概率却各不相同,即说明了人格特征及行为方式等到内因起了作用。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内因主要有性格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缺陷,对外界刺激耐受性差,适应环境、应付事物的能力不足等;引起这种疾病的外因多为长期持久有强烈精神刺激,如家庭纠纷、恋爱挫折、事业失败或人际关系紧张,持久的脑力、体力劳动,睡眠不足等。在外界因素长期限作用下,高级神经中枢过分紧张,因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种: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表现为联想回忆增多,脑力劳动率下降,体力衰弱,疲劳感等。 (2)植物神经紊乱还可以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如没有食欲,进食无味,腹胀,恶心,打嗝,烧心,胸闷气短,喜长叹气,喉部梗噎,咽喉不利,有的患者表现头痛,头昏,头憋胀,沉闷,头部有紧缩感重压感,头晕麻木,两眼憋胀,干涩,视物模糊,面部四肢憋难受,脖子后背发紧发沉,周身发紧僵硬不适,四肢麻木,手脚心发热,周身皮肤发热,但量体温正常,全身阵热阵汗,或全身有游走性疼痛,游走性异常感觉等症状。 (3)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失眠、梦多、容易疲劳、精神不振、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反应迟钝等症状。 (4)头部不适感紧张性头痛,头部重压感、紧束感等。 (5)内脏功能紊乱胃胀、肠鸣、便秘或腹泻;心悸、胸闷、气短、肢体瘫软、乏力、濒死感;低热;皮肤划痕征阳性;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等。 (6)情绪症状表现为烦躁、焦虑、情绪不稳、多虑、多疑、多怒、紧张恐惧、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情绪症状。 (7)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常以自觉症状为主,虽然做过多次检查,但结果往往都比较正常,什么病也查不出来,上述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常被认为是精神病,脑供血不足,心脏病,胃肠病而进行治疗,往往疗效不高或无效,其实这些症状都与植物神经紊乱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你有上述症状而且久治不愈时,你可以考虑调治一下植物神经,很快症状即可消失。

三基考核试题答案(康复科)

2011年三基考核试题(康复科) 题号:1/100 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临床表现与X线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为颈椎病 B.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体查及X线片上未见异常者,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C.临床上无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X线片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病变者,应诊断为颈椎病 D.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颈椎病 E.隐性颈椎病也为颈椎病 答案:B 题号:2/100 强度-时间曲线(I/t曲线)-用于检查: A.有无失神经 B.有无感觉障碍 C.有无反射障碍 D.自主神经紊乱 E.交感神经障碍 答案:A 题号:3/100 小腿与足的外侧以及足底部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初步判定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为: A.腰3~4 B.腰4~5 C.腰5~骶1 D.腰1~2 E.腰2~3 答案:C 题号:4/100 植物状态的特征不包括: A.没有认知的体征 B.有睡眠/清醒周期 C.有正常的血压和正常的呼吸

D.语言刺激不能使之睁眼 E.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和产生有组织的、分离的运动反应答案:D 题号:5/100 神经源性膀胱最常见的原因为: A.泌尿系感染 B.脑卒中 C.脊髓损伤 D.泌尿系结石 E.尿道外伤 答案:C 题号:6/100 激光是什么性质的光 A.自发辐射光 B.受激辐射光 C.非相干光 D.激发光 E.激射光 答案:B 题号:7/100 容易发生缩短的肌肉群不包括: A.踝跖屈肌 B.髋屈肌和内收肌 C.肩关节内旋肌和内收肌 D.肘伸肌 E.前臂旋前肌 答案:D 题号:8/100 运动过多型构音障碍由: A.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B.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C.小脑病变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老年执行功能的认知可塑性和神经可塑性,, 杜新陈天勇约10966字 摘要执行衰退假说认为执行功能的特异性衰退是引起认知年老化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执行功能及其相关脑区(主要为前额叶)存在可塑性,通过训练执行功能的衰退可得到缓解,且相关脑区的激活水平、脑容量或神经递质都可发生改变;部分研究还发现执行劝能训练对其它认知能力有一定的迁移效应。这些发现对于认知年老化理论的继续探索和认知干预研究的实践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执行功能;老年人;认知可塑性;神经可塑性;迁移效应 分类号 B842;B844.4 长期以来,认知年老化研究延续的是传统的“衰退模型”,例如较有影响的加工速度理论、抑制控制理论和执行衰退理论,这些理论无一例外地强调年老化所带来的认知损伤。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逆转(Bares & Lindenberger, 1988;Thompson&Foth.2005;Willis et al.,2006),并且训练还可引发脑容量、脑功能激活等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认知可塑性(cognitive plastici)和神经可塑性(neutral plasticity)。《Psychology and Aging》在2008年末专刊介绍了老年认知可塑性的各类研究(Mayr,2008),表明“可塑性”已成为当前认知年老化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趋势。 从Baltes和Willis 1982年提出“认知可塑性”概念伊始,针对老年人的各类认知干预研究不断涌现,如对记忆、推理、加工速度等的训练。近年来,随着执行功能及相关理论的提出,执行功能成为认知干预的一个新的目标能力,对工作记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解剖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稀薄,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thorako-lumbales System)。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2作用 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