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清代宫廷绘画与18世纪西方洛可可绘画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清代宫廷绘画与18世纪西方洛可可绘画的异同

作者:李洁来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9期

摘要:宫廷绘画是传统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自古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可谓异彩纷呈。无论是中国美术抑或是西方美术,都是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其审美意识与艺术形态,带有各自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差异。它们在审美情趣、绘画题材、表现方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但世界美术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两者既风格迥异,也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互为理解与共鸣。

关键词:宫廷绘画;洛可可;异同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70-02

中国绘画有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宫廷绘画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占据着重要地位。自五代始,中国古代宫廷便设立了绘画机构。北宋的翰林图画院盛况达到空前。金、元时期的宫廷绘画机构相对分散,各司其职。清代在继承宋、元、明三朝画风的同时,又引进了西洋画家及其绘画风格,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清代宫廷绘画艺术。

一、清代宫廷绘画与洛可可绘画的差异

(一)审美情趣不同

清代宫廷画家在作画前要绘制稿本,在皇帝批准后才作样绘画,不敢随意造次,在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制约下,绘画风格、往往显得雍容华贵,讲究工整与细致。

洛可可艺术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无拘无束地尽情戏耍的乐趣,摆脱一切思索而获得感官快乐的乐趣,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中得到了或许是最完美的表现,这种轻松愉快在华托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完美。

(二)选材不同

在绘画描绘内容方面,清代宫廷绘画主要包括山水、花鸟、历史人物故事画或记录当时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纪实画以及宗教题材画等。记录本朝人物和事件的纪实性的绘画作品特别盛行,成为清代宫廷绘画在题材内容上的一大重要特色。《康熙南巡图》全图描绘康熙二十八

年第二次南巡的过程,将康熙皇帝一行从京师出发,沿途所经州县池、山川名胜,一一画出,场面浩大,人物众多,描绘细致,色彩鲜艳。《雍正耕织图》由清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而成,用笔精到、设色典雅,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描绘了劳动者辛勤耕作的场景。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上流社会男女的宴饮、游乐。男子盛装华服,女子全裸半裸不一,都身着精美的服饰,华丽而奢靡。《荡秋千》是弗拉格纳尔的代表作。通过这幅作品,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洛可可艺术中那赤裸裸的色欲主题。画面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的游乐场面,一个美丽的繁花似锦的花园,衣着光鲜的漂亮男女在尽情游玩。“裸女”在绘画题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浴后的狄安娜》表现出娇艳诱人的女人体,裸体女子也不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而是充满挑逗的趣味。

(三)表现形式不同

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是运用线条和笔墨,塑造成点线结构的艺术形象。对于神似和写意,笔墨可谓极佳的表现手法。中国绘画采用的是软毫毛笔。毛笔擅长于线条的创造。利用不同的用笔方法,可以画出长短粗细、轻重疾徐、繁简虚实、刚柔润枯的各种线条。

西方艺术相对强调客观的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提炼出对崇高的人性的追向,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面。西方绘画非常讲究光源、明暗关系的表现。《蓬巴杜夫人》这幅作品是布歇把“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一幅作品,画中的蓬巴杜夫人有着优雅的风度、高傲的表情,她呈现着斜坐的姿势,目光平静,有着一种供人欣赏的感觉。在构图上讲究通过一点透视或者两点透视的关系来表现画面。其绘画整体上强调展示空间同时注重细部刻画,重视局部的造型、图案、色彩本身的客观化美感。

二、两者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一)欧风对清代宫廷绘画的影响

清代初期,有一些精通绘画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成为清代宫廷的画师,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郎世宁和王致诚。郎世宁等人在清廷供职期间,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中西融合。画面风格写实,色彩采用明暗处理,层次分明,但体现的依旧是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丁观鹏作的《弘历洗象图》,人物面部用淡色晕染,富有体积感,尤其乾隆的面部,更具有写实的意味。但人物衣褶皆用战笔流水描,宛转卷曲,古拙奇趣,充分体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交融。

(二)中国绘画对洛可可绘画的影响

起初,法国人表现出了对东方工艺品的强烈喜好。蓬巴杜夫人就酷爱中国和日本式的花鸟漆器,喜爱穿有中国风格的服装。这种物质文化的交流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东方工艺品上的装饰图案和色彩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西方艺术家们的眼和手。在精致华美、充满生活情趣的洛可可艺术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洛可可”法国画家——华托。他除了把法国从巴洛克风格中解放出来之外,还是第一个在西方创作出具有东方风情绘画的画家。他喜欢在作品中用浅色表现烟

雾迷蒙的大气,如同中国山水画一样,整个画面浮现出一种气韵。华托的画与中国山水画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幽远的山,单色,与自然成为一体,体现了浓郁的东方色彩。

三、结论

清代宫廷绘画与18世纪西方洛可可绘画有着深刻的交流,这样的交流,使完全不同的东西方艺术相互影响、融合,体现出历史的逻辑,凸显出世界美术丰富多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史:第七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

[2]中央美院中美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聂崇正.清宫廷画家张震、张为邦、张廷彦.载《文物》,1987年第12期.

[4]陈绶祥.国画讲义.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

[5]张鹏飞.论东西方绘画艺术文化理念的审美取向.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6]朱丹.论东西方绘画的色彩.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聂崇正.谈“康熙南巡图”卷.载《美术研究》,1989年第4,北京.

[8]朱静编译.洋教士看中国朝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杨伯达.郎世宁在清内廷的创作活动及其艺术成就.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8年第1期.

[10]西方绘画史话权威版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