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分析
——以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为例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都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国际间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碰撞和融合。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电影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工具。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代表了典型的美国价值观,其中鲜活的中国人物形象也渗透着以好莱坞电影制作人为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物形象的认识。
本文以中国国际影星成龙在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主角人物为例,利用形象构建方面的理论对其在形象文本构建上进行分析,并用二度编解码、拟像论等有关传播学理论分析这种形象与中国人原型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文章最后将指出中国在自我形象塑造和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国人形象二度编解码形象文本构建
第一部分前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沟通渠道的增多,现实越来越验证了麦克卢汉“地球村”的假设。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充斥在人们眼前,各国受众也开始更加了解了异地文化的多样性。但是这种对外来文化的理解由于传播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们理解的外界往往同现实有所偏差,外国人对中国人物形象和中国现状的误读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了解这种认识偏差现状,改变本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塑造才是本次研究的真正意义。
二、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主角人物形象的分析。其中主要选取了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对其中成龙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进行形象文本描述。
好莱坞电影作为现代国际电影市场中的“标杆”,不仅是美国人某些意识形态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对整个国际层面也有代表性。在好莱坞名导演指导下的中国人,自然也渗透了外国人对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社会的模式化认识,好莱坞电影中对中国人形象特点的塑造自然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代表性。
在现代的好莱坞电影市场中,中国影星的数量逐渐增多,成龙、章子怡、巩俐、李连杰、周润发等影星在好莱坞也占有一席之地。不管是他们在影片中的形象还是自身形象,在外国人眼中都是代表了中国人的形象,影响着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和认识。其中,成龙在好莱坞的知名度和成就最高,是继李小龙之后普遍最被外国人看好和推崇的中国影星,在他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中塑造的中国人形象也被国际上大部分观众所认可。
三、相关理论
关于形象建构
这里的形象首先是对一种外来文化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在本土文化和意识形态下形成的,借助某一个形象或意象描述出来。本文对形象方面的分析主要从文本建构、原型和他者的对比入手,对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在电影中的体现进行描述和分析。
关于二度编解码理论
在同一语言系统下,符号传播的过程是一个编码、解码的系统,即从意义到符号,再从符号到意义的二次转换。霍尔认为,符号本身并没有意思,而是存在一些表征系统,通过符号构成意义。意义生产依靠于诠释的实践,而诠释又靠编码人积极使用符码将事物编入符码,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翻译或解码来维持。
本文中,将中国人的原型形象作为原始符号,由传播者进行一次编码,而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对这种形象的解读成为了一次解码;当他要将这种解读呈现在电影人物形象中的时候需要再次编码;通过观看影片,观众对其中中国人物形象进行了自己的理解,也就是二次解码。
编码与解码不可能得到必然的一致性,因为传播交流并不能做到“完全清晰的传播”,所以,观众理解的中国人形象也就不会与实际的中国人形象保持一致。
第二部分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人物形象分析
在成龙主演的好莱坞电影中,他塑造的中国人物形象特色反映了电影制片者和外国观众对中国人物形象的认识。本部分选取了成龙主演的8部影片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其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上加以描述,并且把中国人物形象与个别影片中扮演“搭档”的美国人的形象进行比较,以此来看在“异国”视角下中外人物形象的差异。
以下是对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对比和描述:
如以上描述,从电影类型来看,成龙主演的8部影片全为功夫片,其中7部是功夫喜剧片,《功夫梦》是唯一的一部功夫、家庭、亲情类电影,其影片类型的倾向和单一性显而易见。
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成龙扮演的中国人形象全部都是身手不凡的“功夫小子”,性格上主要有低调不张扬、老实本分、迂腐死板、脑袋迟钝、闹笑话、正直勇敢但平凡、愚忠、不自信、传统等特点,而外国“搭档”则是典型的美国现代人形象:自由、头脑灵活、伶牙俐齿、做事高调、自信。
通过以上对人物形象描述的关键词来看,外国人对中国人形象的看法是单一固化的,很多成龙扮演的角色都有相似的性格特点,表明虽然每部影片的导演、制作者不同,但对中国人的认识变化不大,即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有的影片为了达到喜剧效果,把中国人的角色设定成笨拙、闹笑话的“小丑”;相反,把外国“搭档”性质的人物塑造成睿智、思想敏捷、自由开放的形象,这与中国人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且在影片开始时都会对“中国人”持鄙视、看不起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对中国人形象认识的片面。即,忽略了中国人原型形象中思想深邃、有内涵的部分,夸大了传统保守、愚笨迂腐的部分,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异国”对中国人(原型)形象的误读。
当然,以上这种现象是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外国人对中国人形象认识的刻板效应造成的,并且这种刻板的认识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第三部分以二度编解码理论来分析某些误读现象及原因
本部分,将中国人物形象特点作为一种传播符号,根据二度编解码理论将形象生成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国媒介将中国人形象编码并且呈现给世界、外国编码人对这种形象的解码以及再度在影片中编码、观众观影后对中国人形象进行二次解码。其中,最为重要也是引起“原型”和外国人眼中的“他者”产生差异的关键部分为第二阶段,即外国编码人对中国人形象的解读和传播。
在第一次编码中,是中国媒介对复杂的中国人形象特点进行筛选与取舍,将某些特征作为传播符号进行编码,传递给了外国编码人。这一部分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本土文化和本土意识形态的影响,主导因素为中国人本身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所以在外国编码人眼前呈现的中国人形象很大意义上讲是由中国这个传者本身所决定的。
当符号传递到外国编码人那里的时候,他便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码和再编码。由于各自处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不同,在这个阶段最容易产生与“原型”之间的差异,即误读。以之上分析的好莱坞电影的中国人形象为例,外国编码人将中国呈现的正义、忠厚、单纯的形象塑造成了头脑迟钝、武功高强、笑话百出、笨拙的形象,并且与头脑聪明、睿智的外国搭档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成为了第一次误读。虽然当代传播和交流手段日益发达,但是外国受众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少之又少。人们往往靠大众化电影中塑造的形象来认识外来文化,更别说外国影片制作者为了达到剧情需要会增添一些荒诞情节,甚至是以假乱真、无中生有,这都为受众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导向,使其对外来文化形成错误的认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