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

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
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

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

王岳川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和文化理论家布迪厄思

想的分析,展示了布迪厄理论的学术图景,分析了场域理论和文化习性理论,揭示了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的新的思想维度,考察了学术人的反思性品格,进而对身体视域和诗学精神的独特关系作出了阐释。

[作者简介] 王岳川,1955年生。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邮政编码:100871。

一、理论空间与学术图景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1930~ )是当代法国

著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作为一位横跨众多领域的学者,布迪厄写了二十几部书,其中较重要的著作有:《实践理论概要》、《实践的逻辑》、《反思社会学的理论》、《自由交流》、《特性:对审美判断的社会判断》、《语言与象征力》、《学术人》、《教育、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语言与符号力量》,等等。总体上说,布迪厄打破了学科界限,从跨学科的角度入手,对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史学、美学、文学等都有所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范畴,建构了相当新颖的学术框架。

从对“普遍的文化理论”的反思到“文化实践理论”,布迪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品格,并努力克服那些“巴黎时兴的唯理论主义者的表现癖”和各种各样的“理论登场表演”。他力图超越传统对立关系的二分法,超越主观论与客观论的二元对立,拒斥那

种形而上学式的解决各种问题的“宏大理论”和“宏伟话语”,从而使得文化与社会、结构与行为等普遍存在的文化理论的对立得以消除。这样,布迪厄就提出了关于知识、实践和社会理论结构及其学术途径的轮廓,从而扬弃了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个人和社会的二元对立,并以理论生成性使自己超越了那种非此即彼的偏窄的理论思维和基本命题,从而能够反思自身,甚至能够跳出自身而反观自己,使得自己在不断打破思想封闭中走向自我精神的敞开。

布迪厄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从炼金术的思维方式过渡到化学的思维方式”一样,力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透视或思考一系列旧的问题和旧的框架,形成一种思维的飞跃。在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中,旧的问题得以消解,因为旧的问题是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相始终的,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

9

3—教学与研究 1998年第2期

如何在理论上抛弃总体性的形而上学理论,同时在实践上也以一种反体制、反中心话语、反理论与经验脱节的进入问题的方式,抛弃理论论坛上的结构与能动作用的对立,即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对立,进而明确地将那些对他人理论进行说明的分析者的活动也纳入到自身的研究范围之中,成为布迪厄思考的重要问题。这些流动变化的问题,使得布迪厄的著作内容始终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并在不断的螺旋式的思维时间和空间中展开。他在修正自己理论的同时,重审那些困难的问题和对象,并深入剖析它们。

对独断论和绝对论的抛弃,使布迪厄更注重社会关系论。就社会学而言,他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转换生成性关系”,而反对那种绝对论的模式。他既抛弃了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又拒斥了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以及以“方法论上的情境主义”(methodological situationalism )形式所出现的对二者的虚假超越。这构成了他的社会学立场的中心视角。正因为这种理论的自觉和视点的超越,使得布迪厄可以抛弃个人自发性和社会约束性、自由和必然、选择和责任之类的虚假问题,进而避免了在个人与结构、微观与宏观分析之间的非此即彼的选择。他倡导并实践方法论上的多元论,这种多元论既不同于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也不同于达达主义的所谓“怎么都行”,而是将实践向度恢复为知识的对象,重新将理论的实践方面看作一种知识的生产活动,使自己与概念的关系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的关系,即将这些概念仅仅作为一种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实用工具。

布迪厄的理论意向,使当今文化理论界不仅有可能克服德里达所张扬的后现代解构所体现的“虚无相对主义”,而且又可以重新审视哈贝马斯所捍卫的现代理性的唯科学主义的绝对论,从而建立一种可以调和解构与普遍性、理性与相对性的历史的理性主义。他剥离了哈贝马斯理论的意识或语言中的“元叙事”结构,并在削平德里达的虚无主义以后,又赞同德里达和福柯的“知识必须被解构”、“各种范畴都是具有偶然性的社会衍生物”、“都是拥有某种建

构效力的符号权力工具”等观点,从而使自己得以在

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保持一种稳健的社会实践主义立场。

布迪厄张扬理性,把理性看成是历史的产物,并强调真正的知识分子必得独立于各种世俗权力,独立于经济和政治权威的干预,而且知识分子必须确保这种独立自主,即要以各种制度化的有序性对话阵地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他坚决反对知识界中的地方主义和宗派主义,坚持要开辟一个自由平等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既排斥那些互相吹捧的小集团,又坚决取缔那些虚假问题在整个文化世界的以讹传讹。真正的知识分子以解放思想为己任,摆脱其职业性的弊端和为自己权力本位而争斗的狭隘性,从而成为一种集体性的对抗符号权力的力量。也就是说,既注意自己在社会化进程中的职责,又要独立于官方的政治;既自由解放,又具有价值关怀;既入世而关注现实,又不屈服于任何正统话语的教条。说到底,知识分子在塑造社会的同时,也在塑造自己,而他在塑造自己的同时也在塑造这个世界。

二、场域理论与文化习性

总体上看,布迪厄的文化社会理论的基本构架

是建立在三块基石上的,即“场域”、“习性”和“资本”。这三块基石直接承担了其反思社会学、观照现实各个领域和人生社会的基本指南,值得深入探讨。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的真正对象并不是研究单纯的个体,而是研究由无数个体所构筑的一种“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的综合性结构。因此,场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而个体则是作为场域中最活跃的、为社会建构的、不断更新自己的一些要素。从场域的角度思考,就是从社会总体关系角度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对社会世界的整个日常见解进行转换。布迪厄将场域看作是一个网络,一个不断建构的结构,在这个网络中,存在着占有者、行动者和体制性的多重权力结构。这样,就可以将那种简单地把社会分成阶级的社会分析方法,更细致地变成话语空间的再划分,即用微型化的分析方法,将场域的观点转化为一种圈层的逻辑。

4—

整个场域又可分成艺术场、宗教场、经济场、学术场、法律场、宗教场等。进一步说,每一个场域都是一个独特的空间,一个独特的圈层,同样也是一个具有各自不同规则的游戏,这种游戏使得艺术场和经济场以及法律场具有完全不同的游戏方式。但是,它们又因为资本种类的相通而具有相对统一的关系。场域的游戏性和游戏的规则性,使得“场域”更加准确而生动地把握了社会存在状态的千变万化和它的自身内部圈层的大小、兼并占有和区分。场域所具有的原动力原则存在于其结构的形式之中,尤其存在于各种势力、各种要素彼此冲突的力量之间的距离、差距的不对称当中。任何力量、任何权力,如果不在场域内,与场域的其他要素不发生关系,那么它就不能存在,也没有任何作用。在这种活跃变化的场域空间当中,那些权力的占有者通过获取资本权力来控制场域的生产与再生产,而其中的受控者或行动者的策略也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地位。

不妨说,场域概念既不同于机能主义和机体论,又不同于一般的制度性理论,场域是权力关系的场所,是不断变化的、具有连贯性的、在冲突和竞争中产生的新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场域不断改变着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形态,具有自己全新的逻辑规则。每一个场域都构成一个敞开的游戏空间,其力量的此起彼伏、权力的犬牙交错和游戏者的谋划策略,随时随地改变着场域的某些形态。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场域都包含在权力场之内,都与权力场有着控制与被控制、制约与反抗之间的关系。

场域具有一种普遍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处于一个特殊的场域的行动者,如知识分子、艺术家、政客等,并非直接承受外部的一些压抑,相反,所有外部权力的渗入,只有通过场域的独特形式的特征调解之后,才会间接地影响到行为者的身上。从这个角度看,场域具有了一种自主性,它的自我重构的特殊逻辑,使其对场域圈层具有特殊的历史积累性影响。同时,场域是一系列关系的系统,是各种不同关系之和。某一艺术家或哲学家之所以是以这样的方式思考,以这样的行为或这样的言说方式作为其存在的表征,是因为存在着一个知识分子场域,而场域的逻辑制约着圈层内的学者和艺术家的思维方式。

“场域”概念的确立,其主要功绩在于创立了一个必须重新思考的区分模式,并使我们可以这样提出问题:被考察的世界的局限性是什么?世界是如何被连接的?与什么连接?在何种程度上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从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的理论真空中和理论主义的话语真空中逃逸出来,而获得自身的理论的完满性。

场域是一种“资本”的垄断。在艺术场域中,资本的垄断是文化权威;在科学场中,资本的垄断是科学权威;在宗教场中,资本的垄断是主教。改变了不同资本形式的分布及其相对的分量,也就改变了这一场域的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场域又像一种“角斗场”,是一种权力、地位、力量的较量。

“习性”,即人的社会生态性,它既具有先天的因素,又不完全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化的个人境遇中逐渐习得,并逐渐演变的“第二天性”。这一问题在哲学上可以表述为“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个体的遗传或者个体本身所带来的东西,只是其生命发展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而不是其全部密码。人适应或塑造社会环境,人也被社会环境所塑造。人通过教育的提升,不断地改造着外部社会,同时也积淀而生成自己的新的天性。所以,人既是历史和社会的结果,又是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既是社会的客体,又是社会的主体,二者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中。

“实践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因为实践发于主体,在创造更新客体世界的同时,又创造更新着主体自身。当人不断地通过实践改变外部社会时,人本身的天性也随着实践活动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环境决定人,人也决定环境,人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又决定环境的发展。而这一环境或社会始终是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多重关系的,直接从这多重关系去看人自身的习性,才有可能真正发现人性的奥秘。

“习性”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structuring mecha2 nism),其运作来自行动者自身内部。习性既不完全是个人性的,其本身也不是行为的全部因素,习性是生成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个体与社会的互动

1

4

使习性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同时又包含着人的第一天性的内涵,那么就结构分析而言,习性即是一种小型的话语权,它不仅是个体自身存在的一种文化空间和心理积淀,同时也是一种小群体之间的话语通约。习性在布迪厄看来,首先是一种姿态、一种特殊的逻辑。习性的建构原则存在于社会性的构成中,或者存在于被构造了的和构造着的性情体系中。“习性”与“习惯”不同,习惯是外部社会使主体逐渐获得的适应性,而习性却具有一种能动性,不断创造自己的新本质的特性,所以它具有生成性、建构性,甚至带来某种意义上的创造性能力。作为人类第二天性的“习性”,它表明了主体选择的目的性和自身生成形态的预设性,所以,它要求一种普遍的、预先构成中的自我幻象。习性的逻辑展开,有效地回避了在个人与社会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且将个人和社会双向的能动性集中起来,宣称个体是不能逃离于社会、集体之外的。

习性,即一种在个体之上体现出来的社会化了的主体性。如果说,场域是一种大型话语权,那么,习性就是一种与个体紧密相关的小型话语权。就此而言,习性与场的关系是双重的,从习性的角度可以看到铭刻在人的躯体上的社会制度,而从场的角度,我们可以观察到客观关系的体系,它们是铭刻在事物或制度上的一种铭文。习性与场域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场域构造习性,习性体现场域的内在必要性;另一方面,二者具有一种知识关系,即认识的建构关系。习性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和价值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进行一种文化资本的估价。人的存在,是由社会现实赋予形体以习性。社会现实既存在于社会之中,又存在于思维之中;既存在于场域之中,又存在于习性之中;既外在于行动者,又存在于行动者的内心。

习性是社会世界的产物,在习性与场的关系中,历史进入一种与自身相关的“同谋”关系。习性是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习性不是命运,而是历史的产物,习性向个体的性情、好恶和经验敞开,并在实践系统中不断地迭加和删除旧有的习性,添进新的习性。因此,习性使得个人服从于某一个文化场、经济场,同时,习性又使人超越原有的场域而获得新的本质。就此而言,习性不是本质主义的,不是定义性的,而是在时间中的生命反思和对时间生命的反思,是在时间中生成的历史性延展,历史性和相对性是其徽章。总体上说,“习性”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系统,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自我延展性,它来自于社会制度,又存在于个体身体之中。在这种场和习性的关系中,存在着某种恒定的因素和可变的因素。人的生存,或者是以社会塑型的身体的方式存在的习性,包含了生存或习性世界的一部分。

三、文化资本与象征资本

受马克思的影响,布迪厄总将“实践”、“资本”等核心概念作为自己观察社会的重要角度。他指出

“资本”是以物化的形式或肉身化的形式累积起来的,这是一种铭写在客体或主体结构中的力量,也是一条强调社会世界的内在规律性的原则。资本表现为几种根本的类型,即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符号资本。这里主要讨论文化资本、符号资本和社会资本。

布迪厄认为,“资本”需要实践去积累,需要以客观化的形式或具体化的形式去积累。在积累中,在交换世界里,资本获得了当今世界换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以及坚持自身存在的鲜明意象。资本可以大体上分为物质形式的资本和非物质形式的文化资本或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在交换过程中可以表现出非物质形式,而非物质形式的资本也可以表现出物质的形式。

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不同之处在于,经济资本可以立即转化为金钱,它是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而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才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的特点在于,它是以受教育的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是构成社会符号力的基本条件。当人们在文化知识、教育中不断地通过文化资本的积累获得社会权力时,文化资本决定了大众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使新的习性的可能性得到了限制。

2

4—

文化资本有着具体的状态,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存在的。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获得呈现。就单个人而言,他的学术能力与学术投资之间的关系表明,其能力和才能本身,就是以其实践上文化资本的投资,即受教育的程度和时间为其代价的。

一般说来,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两种支配形式:一种是以经济资本为基础,是支配的主导形式;另一种是以文化资本为基础,是支配的从属形式。就具体状态而言,文化资本的基本状态与身体相联系,其积累是处于具体状态之中的,即通常称之为教育、文化、修养的形式而使其具体化、实体化的过程。它必须是受教育者经历许多时间和亲身体验,才能够获得其知识结构的质的飞跃。这种时间的投资、韧性的投资和意志力的投资,还包括经济资本的投资,使得文化资本的取得需要以相当长的时间作为衡量的标准。如何在这种文化投资的过程中保证其有效性和节约时间性,使得人才的合法性变得尤为重要。将文化资本集中起来,塑造成人的一种素质、气质和其整个文化习性,成为进入现代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砝码。

文化资本的积累不能超越个体及其表现能力,而只能随着个体的生物能力及生命的衰落而逐渐消亡,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可以作为遗产而流传。文化资本的传递和获取比经济资本具有更多的隐蔽性,文化资本越是具有稀有的符码,就越能获取更高的价值回报。文化资本的传递成了资本继承性传递最佳的隐蔽形式。当然,在一定的时间之内,经济资本不一定能完全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也不一定完全能够转化为经济资本。就客观化状态而言,被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如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在物质方面是可以传递的,所以,文化资本既具有物质性的一面,又具有文化象征性的一面。就体制化状态而言,文化资本的客观化往往以学术资格这一形式出现的,如此一来,就有一个文化身份“合法化”问题,即必须具有学术上可以认可的文化资本。整个现代社会是一个证书和学历的社会,学术资格和文化能力的证书是个体的价值标榜的符号,是其文化资本的合法保障的价值。体制化的、官方承认的、得到保证的文化资本与简单的文化再生产之间具有根本性的差异,也就是说,官方认可的体制化的文化资本,成为人们所力求获取的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保障,而简单的文化资本则要求人一生不断地去证明自身的合法性。在这种文化资本的标准格式下,人们逐渐抛弃了自己个体的、独特的成才或者获取文化资本的途径,而涌进了大学教育的羊肠小道,去获取社会所认同的各级证书,并被迫接受社会公认性的权力话语。正是因为文化资本的体制化和学术资格制度化,使得文化资格拥有者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把经济资本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策略,导致了现代学校教育的爆炸和资格膨胀的短期效应,同时,众多统一的人才成批地生产出来,也使这种体制化公认的权力日益巩固。

象征资本与文化资本有着不可忽略的内在联系。所谓象征资本,就是被人们承认和接受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资本。文化资本转化为象征资本之时,不断地被复制和模仿,尤其是在“现代性”成为当今神话的世界,文化资本更被化成了一种现代性的符号资本。

象征符号资本具有两面性,它既是一个权力话语系统,同时又面临自身的合法性问题,即在这一文化范围或文化秩序中,是否和为什么应获得其成员的忠诚和信任的问题。在“现代性”的神话中,异化、失范的经验和“合法性危机”,隐含在这种文化象征符号的更迭之中。“现代性”使一切“传统”都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因为现代性表明了自然的非神圣化、生活的契约化、制度的明朗化以及对合法性的重大修正。合法性理论因此试图恢复业已失去的世界的一些特征,力图将该秩序中的习惯和规范解释为与神意相连的一种传统,同时,还存在一种规范和标准的契约化,以及渗透于生活各个领域的制度。

象征资本又是一个“话语暴力系统”,它总是要将客观的等级制度、权力关系、社会结构再现成合法性、合理性的社会理想秩序。人的价值判断的认知结构都笼罩在一种权力的意识形态当中,社会的生存空间和话语空间转化成文化资本空间,而“教育”

3

4

就变成这种空间的转换中介。布迪厄在《教育、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暴力手段在从事社会的再生产,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资源的获得,而建立起一种权力支配与被支配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使人获得进入现代性社会的通行证,教育的多少、文化符号拥有量的差别,将人划分为具有不同学识和能力的群体和个体。教育和学术变成一种象征符号性资源,成为人们增强支配性地位和获得权威的途径。

布迪厄对文化象征资本的看法是,任何文化知识体系都有一种把社会权力体系引入并使之合法化的特性,而权力意识形态的结构化将社会限制和支配剥夺合法化了。文化资本是构成社会符号力的基本条件,具有不同的文化象征资本,就具有不同的文化符号支配和被支配的可能性。拥有更多的文化象征资本的人可以支配或控制文化资本少的群落,具有主导性权力话语支配力的群体,可以支配社会地位、身份和等级差异方面处于弱势的社会群落。在国际或地缘文化学中,处于文化弱势“国家—民族”的人,由于文化资本的匮乏和象征资本的相对处于弱势,而屈从或被排斥在世界中心话语的边缘。因此,对个人而言,通过教育、文化、知识、美感、情趣、语言等,象征符号性暴力为人们提供或剥夺其所需要的关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认同感。

人的创造离不开场域,离不开文化资本,离不开象征符号资本的差异性和趋同性。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纪,由于主导性文化资源的暴力体系的存在,使得所有非主导地位的文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文化危机、价值危机和合法性危机,为了消除这种合法性的焦虑,保存自我、发展群体、改变现实,文化符号的获取就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大的神话,或成为现代社会中的“现代巫术”。“社会资本”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或者潜在的资本集合体,也就是说,属于整个社会的为社会团体所认可的集体性资本。在这个网络中获得物质的或象征性的交换时,这些资本或许会通过一些为众人所关注的共有名称,而在社会的体制化中得到保证。社会资本主要是一种社会的声望、知名度及其占有文化象征和经济资本的数量的程度,它得到各方的普遍性认同,从而产生一种社会的价值增值效益。

任何个体都处于某一群体或某一关系网络当中,它都将获得一种维持其长久的、体制上得到保障的具体关系。因此,各种会员制、各种党派、各种氏族团体等,总是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垄断权和基本的体制性,通过一些机制的运作,尽可能将其相同性质的个体结集在一起,以保持团体的存在或延续。就此而言,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团体性的资本,其程度和分量远远超过了作为资本对象个人所拥有的个体资本。所以,为社会资本所关注所追踪,就可以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知名”的存在者。正如布迪厄所说,当这个社会资本群体内部的弱的成员的荣誉受到威胁时,扩散性的代理关系就会要求其领袖站出来维护集体荣誉,这种体制性的代理方式保证了社会资本的集中,而且还可以通过一致认可的集团发言人,通过驱逐或开除引起尴尬的个人来保护整个团体免受耻辱。这种社会资本以一种恒久的稳定的方式,保证了社会关系的一种相对稳定。

社会资本具有一种相当的合法性,是取得了合法性以后的稳定性的人格化的合法存在。处于一个显赫的团体中,因其不断地曝光,不断地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建构了权力的主要部分,因此,所谓显赫就是在具有重量级的社会团体中拥有了象征性权力,而获得普遍性的社会接受与认可。

布迪厄分析的“资本”,尤其是分析的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的相互运作和转化的关系,揭示了文化权力内部的机制及其隐蔽性。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他并没能揭示出文化权力的跨文化语境,以及不同文化群体、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的内在权力运作。因此,这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他在从事文化话语的微观分析中,忽略了跨文化语境的宏观文化分析。(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孔 伟]

4

4—

V alues of COMMUNIST MANIFESTO in Modern Times

Chen X ianda

COMMUN IST MAN IFESTO is a great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with theories of“two inevitabilities”as its crucial theme.It provid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for all the mature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and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Marxism.It also sheds light on how we should treat Marxism.The fact that the“two inevitabilities”have not come true in Western countries does not affect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Marxism.The turmoils in East Europe do not symbolize failure of Marxism.Instead,it indicates failure of betrayal of Marxism.As a matter of fact“two inevitabilities”have been and are still being realized in China.All this shows that the basic idea of COMMUN IST MAN IFESTO is not Utopian,but theori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On B lending and Inter-dynamism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 conomic Orders Today

Zhang X iaojin&Song X inning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separat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fixing their attention on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s alone.It was after1970s that they turned to approach the basic theories and realities from the angle of in2 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A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est stil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world economy,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after the Cold War. Power politics and hegemonism still exist.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2 ders,on the whole,will be a series of gradual changes moving in a more peaceful,more stable direction.However,facing the task of setting up a rational and peacefu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der of equality and fairness,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Perspectives of Bourdieu’s Cultural Theories

Wang Y uechuan

This article displays academic schema of theories of Pierre Bourdieu,a famous social theo2 rist and cultural theorist.It analyzes the theories of context and cultural behaviors,reveals cul2 tural capital and new dimensions of thought that symbolize the capital.It then explores the char2 acter of introspection 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 and therefore offers further analysis on the u2 nique 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view and poetic spirits.

中日新感觉派比较文学研究计划

中日新感觉派比较研究 研究背景 一、日本新感覚派 新感觉派是本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在日本文坛上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现代派。他们站在“从宗教时代到文艺时代”这一理念上追求新文学的创造。否定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主张崭新的拟人和比喻手法,特别注重描写意象新奇、感觉意象强烈的场面。代表作家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片岡鉄兵?中川与一?十一谷義三郎等。 新感觉派的始末兴衰是与《文艺时代》杂志的创刊停刊密不可分的。1924年10月, 《文艺时代》的创刊号由东京金星堂出版发行。《文艺时代》是个文学刊物,采取同人形式, 参加者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青年,不过并非完全的无名者,而是初登文坛的年青作家, 目的在于团结一致开拓自己的道路,打破文坛沉闷的气氛,创造所谓新型的文艺。《文艺时代》创刊不久,千叶龟雄便在《世纪》第二号(1924年11月)上发表文艺时评,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指出《文艺时代》青年作家的倾向是重视技巧和感觉,他们喜欢站在特殊视野的绝顶,从那里透视、展望和具体形象地表现隐蔽的人生全貌,通过小孔窥视人生内部全面的存在和意义;他们比迄今所出现的任何艺术家都具有更新的词汇、诗情和节奏感,在如今令人窒息的文坛空气中,作为某种新嫩芽的萌发期,他们的活动不能不令人关切,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新感觉派的诞生。从此之后,《文艺时代》的同人便获得了新感觉派的称号。 《文艺时代》在赞成与反对交织的呼声中支撑了不足四年,于1927年5月停刊,共 计出版了32号。 川端康成,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7年9月,他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系,他特爱读书,读得最多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契科夫等俄国作家和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尤其敬佩志贺直哉。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东大期间,他热心文学,积极参加编辑出版东大文科系统同人杂志《新思潮》。1924年春,他从东大毕业,决心走上文坛,同年10月,参与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发起新感觉派文、运动。短篇集《感情装饰》、和《伊豆的舞女》显示了其新感觉派作家的特色。《感情装饰》收入川端康成创作的三十五篇手掌小说,受到好评。在这些手掌小说中,作者进行了新感觉的尝试,是他文学创作的起点。这些作品语言简洁,形容奇特,文体新奇,构思特异,注重色彩对比配合,运用通感,给读者描写了一个奇异的主观性的新现实。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插曲,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的惊人之语。 脂砚斋评析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 香菱是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红楼梦》中出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公写作中也有、笔不逮意的情形。 《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出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者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B . 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 C .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D . 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 B . 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

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文学研究 新感觉派的文化透视 王 敏 [提要] 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有着思想文化的基础和现实的基础,而它迅速走向消隐,更反映出历史的某种必然。新感觉派强调主体的新奇感觉,注重心理分析,展示感觉外化的世界,在小说的审美形态、叙述角度、结构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创新度和开放度。 [关键词] 新感觉派; 借鉴; 创新; 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4145[2002]04 0098 04 王 敏,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山东 济南 250021 五四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空前开放的时期。在这个国门洞开、广为吸纳、弃旧图新的历史时期,西方各种最为流行的文学观念、艺术流派、创作方法、表现技巧等都被迅捷地介绍到国内,形成了当时新文艺、新思潮此起彼伏的壮阔景观。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思潮相比,现代主义思潮虽然是当时涌进国内的几个主要文艺思潮之一,但它在国内的影响及被接受的程度都远远小于前者。在诗歌领域,有人说真正称得上现代派的惟有李金发;在小说领域,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上海的新感觉派,其代表作家刘呐鸥、穆时英、施蜇存、叶灵凤、黑婴等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但他们的创作活动却形成了当时中国惟一一个自觉地借鉴现代主义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尝试的小说流派。新感觉派以它对都市生活的丰富感受、对人的心理感觉的敏锐捕捉与描绘、对于创作主体主观感觉的极力张扬,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同时,它来去匆匆的短暂的艺术之旅,也为人们留下了诸多的思索与回味。 一、新感觉派从萌生到成熟 从文化环境上讲,五四时期的开放背景是新感觉派产生的前提。此时,恰逢西方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发展的鼎盛阶段,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及意识流等文学流派,纷纷在各自的旗帜下有目标地构建反传统的艺术审美原则及价值体系,在小说、诗歌、戏剧、美术、音乐、电影以及建筑等领域都出现了一批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及传世之作,影响深远。这客观上为上海新感觉派的产生打下了深广的思想文化基础。 新感觉派小说起源于日本,是1924年以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片冈铁兵、今光东等人创刊文艺时代!、推出新进作家为标志的。新感觉派极力推崇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与实践,并汲取了日本传统的物哀心理小说特长,尝试着运用新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及现代都市生活,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充满主观感觉意味的世界。新感觉派标新立异的艺术实践在20年代的日本文坛产生了轰动性的影响。 刘呐鸥第一个把日本的新感觉派介绍到中国。刘呐鸥是生长于日本的台湾人,幼年在东京青山学院专攻文学,对西方及日本文学颇有了解,1925 1926年在上海的震旦大学法文班与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相识。1926年施蜇存、戴望舒、杜衡等曾创办了一个小小的刊物缨珞!,表现了他们意从西方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的创作意向,1927年时,三人酝酿创办同人刊物文学工场!,因内容激进而被出版商拒绝。此时,刘呐鸥回到上海,他不仅大力筹措资金,于1928年合力推出文学半月刊无轨列车!,而且还把大量日本新感觉派的作品、理论主张译介过来。无轨列车!虽如同一个从内容到形式 98山东社会科学?5/2002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 2014年03月11日10:45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作者:单波字号 内容摘要: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关系的总和、他者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本文认为,文化与传播同构是用来观察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的理论命题,我与他者的关系根本不是传播主体和传播客体的关系,而是同一传播活动中共生的两个主体,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差异性,在差异中理解自我的意义,在对话中建立互意性理解。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他者;传播关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与中国大众媒介改革” 跨文化传播如何可能?这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理解与沟通的难题(problems),以及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需要质疑的问题(question)。当我们寻找解决这些难题和问题的可能性时,跨文化传播理论也就被我们创造出来了。不过,跨文化传播研究史表明,所有的理论都只是一种相对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一种理论都与现实的其他问题相冲突,也与其他理论相矛盾。于是,我们感觉到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很不可靠,又回到文化、传播、语言、社会、陌生人、文化认同、文化多元化、文化适应等概念里寻找基础。其实,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不是什么概念化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世事变幻,我们不可能固守某种概念以及由概念形成的理念、规则去进行跨文化传播,否则就是“缘木求鱼”。我们只能创造彼此交流的基础,即共同面对跨文化传播的难题和可质疑的问题,形成可讨论、争辩的对象性问题(issues)。本文试图提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些集problems、question与issues于一身的基本理论命题,它们围绕文化与传播、人与人的传播关系、他者的意义等问题展开。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辨析这些问题,才能发现跨文化传播的可能路径。 一、文化与传播的同构 文化与传播的同构通常表述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这一观点被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表述过,也在爱德华?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一书中出现过[1],他们之后的许多学者也多次重复这一表述。有人据此从传播的角度把文化定义为: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又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2]。这种定义并不周全,可它让我们建立起一种真实的想象: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当我们注意画面时,必定会看到传播的偏向;当我们走进“工厂”时,可感受到传播创造文化以及文化间的关系,体会到在传播中按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去设计文化。这样一来,“文化与传播同构”所表现的难题就在于,当文化的偏向与传播的偏向互现的时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就会显得相当艰难。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文化与传播同构”的实际意义就变得非常可疑。 1.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 把文化与传播扯在一起曾经受到雷蒙?威廉姆斯和斯图尔特?霍尔的质疑和反对。特别是

跨文化比较研究(1)

社会人类学期末复习试题 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为了从具体的社区或个案通过田野工作的研究概括与归纳出一般原理与原则.(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从根本上说,这种方法在于力图通过相似现象的比较而求得某种概括.它力求从一大堆变项中抽取出一些公分母.) 游群 游群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政治类型,它是由具有亲属关系的核心家庭构成的30-150个成员的集团,实行外婚制,从事狩猎、采集经济,劳动分工属自然分工。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行轨道,控制他们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率,使之功能耦合、结构协调、相互配套、尽量使各社会运行系统同步运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互惠性交换 互惠性交换是交换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双方互惠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交换的动机并不是赢利,而是为了社会责任,有些互惠性交换还是为了在此过程中赢得声誉。 婚姻 婚姻的定义,如果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结合”。而男女两性的结合是最基本的形式。婚姻的真正内核并不只是两性的结合,而是对这种结合的公开认可和批准。 格尔兹 美国解释人类学家的代表人物,全名克利福德·格尔茲,主要著作有:《文化的解释》、《地方性知识》、《尼加拉:19世纪巴厘的剧场国家》等。在这些著作中,最鲜明地体现着解释理论的是《文化的解释》。主要观点:一,“深描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把文化看做这些网,因而认为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0 分,每空 1 分) 1 、1918 年周作人发表_____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 、1921 年10 月,郁达夫的_____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 、闻一多于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_____、_____、___ __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 、_____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 、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 、_____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 、《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193 7 年写了_____,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 、冷清秋是_____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选择题(10 分,每题 2 分) 1 、." 五四" 时,一些戏剧家提出" 爱美的" 口号,其意思是( )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唯美的戏剧 D. 职业的戏剧 2 、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 A. 《文学季刊》 B. 《宇宙风》 C.《水星》 D. 《文化评论》 3 、《女神》是" 火山爆发式" 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的诗集是( )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实践理论场域资本惯习 〔论文摘要〕场域、惯习、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下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一元对认。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下个核心概念。 作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坚决反对二元论,他毕生致力于克服社会学中流行的二元对立,他的理论旨在消除主观和客观、行动者个体与社会结构分析之间的分歧,力图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二者择其一的困境,达到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实践理论”,又叫“生成性结构主义”理论。 布迪厄认为,要有效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就不能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跳出现实生活之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应避免客观主义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世界和主观主义从‘局内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的做法,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这样,实践能使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达到一种和谐与整合”,而这种整合是通过“参与性对象化”,即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社会学的对象化 途径实现的,实践本身又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展开的。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是不存在也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实践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和不确定的。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实践更具有策略性。策略是实践之源。策略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的关系展开的。他因此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就说明了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要更好地认识布迪厄的实践观,就得认识他的实践理论中用来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的主要概念工具:“惯习、资本和场域”。 一、场域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关于场域的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种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结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位置的客观性才得以界定。布迪厄本人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能够揭示社会的真实结构,因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概念时,首先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不过,布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从场域的这一特征来看,行动者的策略正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也就是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最后,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人们深陷其中的实践信念并非一种心灵状态,也不是武断遵从一套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一种身体状态,是被各种社会秩序加以系统利用的体现在身体上的性情倾向,也就是“内在性的外在化”,即布迪厄所谓“惯习”。 二、惯习

魏晋风度(自由的历程)

自由的历程 ——魏晋风度的前世今生 在浩浩汤汤的历史长河中,有那样一个时代叫作魏晋;在卷帙浩繁的文学典籍中,有那样一种文学叫作魏晋文学;在文脉悠远的中华文化中,有那样一种气度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是一种向往自由的新的人格境界的开辟,是儒学与道学矛盾与融合的演绎,也是“风清骨俊”审美意识的彰显。魏晋风度在人格上,哲学上,美学上都独树一帜,反映了中华民族,尤其是士阶层,开始自觉走上追求自由的历程,开一代风气,长一朝精神,为时人感悟,为后人景仰。魏晋风度作为那个时代的标签,其意蕴却未止于当时,早已融入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历久弥新。 本文将从分析魏晋风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进而从人格,哲学,美学三个方面发掘魏晋风度的精神实质——追求人的纯粹的自由,从而尝试探讨魏晋风度对当今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一.先说个大概——魏晋风度的时代背景与代表人物 魏晋两朝所在年代为公元220—420,前后历200年。汉末以来,社会动荡,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军阀混战,人民死伤无数,白骨蔽野。降及曹魏,统一北方,然曹操多猜忌,文士多有折损。正始之后,司马代曹,以名教治天下,名士去其半,文人噤声。 这一时代充满了战争——三国鼎立互相征伐,政治斗争——曹植与曹丕的帝位之争,朝代更替——司马代曹,以及民族危机——五胡乱华。这一时代在历史学家眼里定然是不折不扣的乱世,但从另一角度去看,由于统治阶级忙于政治斗争,未对意识形态做出严格规定,于是造就了文学、艺术以及哲学的大发展,形成了风采熠熠的魏晋风度。 魏晋之时,有太多因素造成个体的非正常死亡——战乱、瘟疫、政争等等,因此魏晋文人把这种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体验转化,升华为诗歌、晏游、饮酒,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反映内心的忧伤和恐惧,表达向往自由和追求超脱的人生理想。 魏晋的故事须由魏晋名士来演绎,魏晋一代,大致包含了五个文人群体:建安七子、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王谢世家、桃源陶令。这五个群体虽然政治抱负不同,但在文脉上一脉相承,在人格追求上也以清隽飘雅而相契合。 二.师法自然,放诞不拘——魏晋士风与人格 在政治黑暗,礼教束缚的年代,出现了文人集体失语的现象,但魏晋文人的特点就是不说话也不会停止对假礼教的批判与反抗,不会停止对自由人格的永恒追求。在魏晋名士眼中,自由就是顺从自己的天性,任性而为,随心而动。这源于他们对生命最细致的体察,“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阮籍《咏怀诗》其四),这是对人世短促的感叹,既然人生苦短,那就顺势而为,出世隐逸,寄身自然;“乘云御飞龙,歔欷叽琼华”(阮籍《咏怀诗》其七十八),表面上游仙崇道,实则是追求自身从现实的解脱。从文学主旨看无论是感叹,忧伤亦或游仙,都归结为对自然无为的复归,对自身解放的呼唤。 然而,让魏晋文人成为魏晋名士,让魏晋士风成为魏晋风度,师法自然还不够,真正让魏晋名士别具一格的是他们放诞不拘的人格特质,魏晋的名士无论从仪容仪表上还是从生活践行上都体现了这一点。刘义庆的小说《世说新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魏晋名士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境的绝佳材料。 魏晋名士大都注重仪表,男子傅粉也不是奇事,但真正的雅士绝不粉饰。“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容止》),明帝怀疑何平叔傅粉,便亲自试验,发现其出汗后面色更为皎白。美男子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世说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试卷 五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卷五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1、1918 年周作人发表《》和《平民文学》,反对非人的文学,强调平民文学要写世间普通男女的悲欢成败。 2、1921 年 10 月,郁达夫的《集》的出版,标志着创造社自我小说的兴起。 3、闻一多于1928 年一月出版的《死水》,真正体现他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三美”、、奠定新诗格律理论的基础。 4、是丁玲早期作品中一系列“五四”退潮后小资产阶级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中最重要的典型。 5、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朝花夕拾》流畅清新,表现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6、《》标志着矛盾创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 7、《雷雨》、《日出》以后,曹禺于 1937 年写了《》,这是一部描写农民向地主的复仇的悲剧。 8、冷清秋是《》里的重要角色,这是作者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的一个核心人物,让她走进金府,去见证这个大家庭的腐败与衰落。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五四”时,一些戏剧家提出“爱美的”口号,其意思是 A. 浪漫的戏剧 B. 非职业戏剧 C. 唯美的戏剧 D. 职业的戏剧[ ] 2、指出下列属于论语派的刊物 A.《文学季刊》 B.《宇宙风》 C.《水星》 D.《文化评论》[ ] 3、《女神》是“火山爆发式”的诗集,之后郭沫若又陆续创作了四本诗集。其中留有 " 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 " 的诗集是 A.《星空》 B.《瓶》 C. 《前茅》 D. 《恢复》[ ] 4、下面不属于巴金以家为题材创作的小说的是 A. 《春》 B. 《寒夜》 C. 《灭亡》 D. 《憩园》[ ] 5、在下列作品中,具有鲜明主观抒情性的作品是 A. 《华威先生》 B. 《骆驼祥子》 C. 《荷花淀》 D. 《潘先生在难中》[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郭沫若的历史剧中,具有反抗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有 A、《聂嫈》 B、《南冠草》 C、《卓文君》 D 、《湘累》 E 、《王昭君》[ ] 2、庐隐的中篇的小说《海滨故人》的内容包括 A、下层劳动者的悲剧命运 B 、女大学生的生活与追求 C 、对女性婚姻问题的探究 D 、知识女性露莎的苦闷与彷徨 E、知识女性投身革命洪流[ ] 3、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剧作有 A、《原野》 B 、《赵阎王》 C 、《终身大事》 D、《上海屋檐下》 E 、《屈原》[ ] 4、下列可以用来描述曹七巧的词语有

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人的主体(李泽厚《美的历程》) 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经历了转折。这是继先秦之后第二次社会形态的变异所带来的。战国秦汉的繁盛城市和商品经济相对萎缩,东汉以来的庄园经济日益巩固和推广,大量个体小农和大规模的工商奴隶经由不同渠道,变而为束缚在领主土地上、人身依附极强的农奴或准农奴。与这种标准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分裂割据、各自为政、世代相沿、等级森严的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中国前期封建社会正式揭幕。 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烦琐、迂腐、荒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谶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终于垮台。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种新的观念体系。 本书不同意时下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广泛流行的论调,把这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作为它们理论形态的魏晋玄学,一概说成是腐朽反动的艺术东西。实际上,魏晋恰好是一个哲学重解放、思想非常活跃、问题提出很多、收获甚为丰硕的时期。虽然在时间、广度、规模、流派上比不上先秦,但思辨哲学所达到的纯粹性和深度上,却是空前的。以天才少年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不但远超烦琐和迷信的汉儒,而且也胜过清醒和机械的王充。时代竟是前进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突破数百年的统治意识,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的解放历程。 确乎有一个历程。它开始于东汉末年。埋没了一百多年的王充《论衡》被重视和流行,标志着理性的一次重新发现。与此同时和稍后,仲长统、王符、徐干的现实政论,曹操、诸葛亮的法家观念,刘劭的《人物志》,众多的佛经翻译……从各个方面都不同于两汉,是一股新颖先进的思潮。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压抑了数百年的先秦的名、法、道诸家,重新为人们所着重探究。在没有过多的统制束缚、没有皇家钦定的标准下,当时文化思想领域比较自由而开放,议论争辩的风气相当盛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与颂功德、讲实用的两汉经学、文艺相区别,一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产生了;一种真正抒情的、感性的“纯”文艺产生了。这二者构成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哲学上的何晏、王弼,文艺上的三曹、嵇、阮,书法上的钟、卫、二王,等等,便是体现这个飞跃、在意识形态各部门内开创真善美新时期的显赫代表。 那么,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它们构成《十九首》一个基本音调: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怱若飘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出

汉学跨文化研究外文文献翻译

汉学跨文化研究外文翻译 英文 Sinology: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ranscultural Studies Pablo Blitstein, Ruprecht Heidelberg The guest editors of this journal issue have kindly asked me to provide a short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ranscultural studies and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in Euro-American academia. There was a certain risk in accepting this request, as it might be either too small or too big a task. It would be too small if I narrowed it down to a review of explicit references to transcultural studies withi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but it would be too big if I extended it to a study of all the question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that the two fields have developed in the last few decades. To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I decided to focus on the legacy of one shared methodological point: the critique of so-called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that is, of the assumption (explicit or not) that the nation is the ultimate framework of research.1 This critique has become a constitutive principle of transcultural studies, while it came to represent only a particular approach withi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Still, the two fields have developed a shared agenda in this regard. This essay limits itself to pointing out the presence of this critique in both fields—which might be as much a sign of open scholarly exchanges as evidence of the parallel adoption of common references— and offers an

跨文化传播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https://www.360docs.net/doc/f31995469.html,。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是个体性的表现。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霍氏跨文化研究理论

霍夫斯戴德的文化价值理论 Geert Hofsted’s Cultural Value Theory (太原工业学院外语系张晓玲) 摘要:荷兰文化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戴德教授的跨文化研究理论总结了反映民族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五个独立维度,并且计算出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五个维度上的量值,基本上描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从而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量的差异性。本文从霍夫斯戴德提出的“洋葱式”文化里论入手来阐述他的文化价值理论,同时强调其理论无论是对于跨文化研究这门学科或是社会实践都有着诸多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霍夫斯戴德文化理论文化差异 Abstract:In the early 1980s, Geert Hofstede analyzed a large data base of employee values scores collected by IBM between 1967 and 1973 covering more than 70 countries. From the initial results, and later additions, Hofstede developed a model that identifies four primary dimensions to assist in differentiating cultures: Power Distance (PDI) , Individualism (IDV), Masculinity (MAS), and Uncertainty Avoidance (UAI) and Long-Term Orientation ( LTO).In his opinion, culture is like the layers of an onion around a core that consists of values. This paper briefly explicates the research method, results and limitations of Hofstede’s theory. Key Words: Geert Hofstede,cultural value theory, cultural differences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导致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跨文化研究就是指跨越文化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交流,从而使得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都能得到同等的尊重和理解。与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相比,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偏重于语言教学。虽然学者们一再呼吁其他学科的参与,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发表的论文质量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队伍持续扩大,开课的学校逐年增加,但是,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理论建构的工作还有待加强,研究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宽,特别是研究的模式需要大力改进。演绎性、思辨性的文章居多数,而系统收集数据作出分析研究的文章为数很少,许多文章都沿袭这样的路子:某个观点或理论十一些例证+结论,以大规模抽样调查为基础的文化价值理论框架目前尚不多见。1而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astricht)跨文化研究学者吉尔特·霍夫斯戴德(Geert Hofstede)的研究为我们进行跨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框架。 一、霍夫斯戴德的文化理论 霍夫斯戴德把文化比喻成洋葱,有很多层。2最外表的一层称象征物(Symbols),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Heroes),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英雄的性格代表了此文化里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了解英雄的性格很大程度上也就了解了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Rituals),礼仪是每种文化里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示方式,如中国文化中,重要会议、就餐时的位置安排等,很有讲究,又比如日本人的鞠躬和进门脱鞋;最里面的一层是价值观(Values),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 二、霍夫斯戴德文化价值理论中表现民族文化差异的五个维度 霍夫斯戴德的跨文化研究理论基于他从1968年至1972年间对IBM公司分布于全球64个国家的子公司中的雇员在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差异方面进行的一项大型研究项目。这个研究项目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涵盖了23个国家的学生,19个国家的社会精英,23个国家的商业航空公司飞行员,15个国家的高消费者,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评析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评析 何乃英 近年以来,由于日本新感觉代表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被大量译成中文和与日本新感觉派有密切联系的中国新感觉派代表作家的作品被重新出版发行,所以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来龙去脉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浓厚兴趣。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对日本新感觉派文学予以评析。 一 新感觉派是本世纪20年代中期出现在日本文坛上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日本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现代派。 新感觉派的始末兴衰是与《文艺时代》杂志的创刊停刊密不可分的。1924年10月,《文艺时代》的创刊号由东京金星堂出版发行。《文艺时代》是个文学刊物,采取同人形式,参加者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青年,不过并非完全的无名者,而是初登文坛的年青作家,目的在于团结一致开拓自己的道路,打破文坛沉闷的气氛,创造所谓新型的文艺,据说最初的发起人是jiān ①忠雄、今东光和石滨金作三人,以后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片冈铁兵等人参加进来,逐渐形成一个具体方案。他们所选择的同人,大多是对既成文坛势力表示不满的人,对马克思主义持有戒心的人。按照这个标准,最后形成一个14人的集团。其中川端康成、石滨金作、今东光、铃木彦次郎等四人是从第六届《新思潮》到《文艺春秋》的编辑同人,横光利一、中河与一、佐佐木茂索、佐佐木味津三等四人是《文艺春秋》的编辑同人,此外伊藤贵麻吕、加宫贵一、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管忠雄、诹访三郎等六人则与《文艺春秋》无关(其后同人队伍又有变化,从第二号起岸田国士、南幸夫、酒井真人加入,第二年今东光退出,第三年稻垣足穗、三宅几三郎加入)。刊物编辑采取同人轮流负责的办法,创刊号由川端康成和片冈铁兵编辑。 《文艺时代》创刊不久,千叶龟雄便在《世纪》第二号(1924年11月)上发表文艺时评,题为《新感觉派的诞生》,指出《文艺时代》青年作家的倾向是重视技巧和感觉,喜欢站在特殊视野的绝顶,从中透视、展望和具体形象地表现隐蔽的人生全貌,通过小孔窥视人生内部全面的存在和意义,他们比迄今所出现的任何感觉派艺术家都具有更新的词汇、诗情和节奏感,在如今令人窒息的文坛空气中,作为某种新嫩芽的萌发期,他们的活动不能不令人关切,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新感觉派的诞生。从此之后,《文艺时代》的同人便获得了新感觉派的称号。 对于新感觉派这个称号,《文艺时代》同人的反应各有不同。有人表示,为了清楚地显示与既成作家的对立,“甘心接受千叶氏的命名”;有人表示,《文艺时代》大多发表新感觉派式的作品和主张,所以认为它是“新感觉派的机关刊物”并非没有道理;但也有人表示,《文艺时代》同人并不全是新感觉主义者,这个名称仅仅适用于几个人,而且这个名称也不见得好,因为它没有说明问题的本质,并且容易使人产生短命文学的误解。 不过,客观地说,这个称号的确抓住了《文艺时代》同人作家的主要特点,指出了他们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到这时为止,横光利一所发表的作品只有《太阳》(1923年5月)、《蝇》(同上)、《碑文》(同年6月)、《马克思的审判》(同年8月)、《被丢弃的恩人》(同年11月)、《头与腹》(1924年10月)等屈指可数的几篇,体现了这种风格;川端康成虽发表了《招魂节一景》(1921年4月)、《参加葬礼的名人》(1923年5月)等作品,但却未必适合千叶龟雄的评语,至于体现出这种风格的小说(日后收入小小说集《感情装饰》里)则大多从1924年12月以后才陆续问世;他如中河与一、片冈铁兵、今东光等人的情况,也与川端康成大体相近。因之,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千叶龟雄敏锐地发现了他们的潜在特征,鼓舞了他们的探索,强化了他们的倾向。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传播学理论第八讲跨文化传播测试题与答案 总计: 4 大题,48 小题,共100 分答题时间:120 一、单选题(该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失语群体理论的提出者是?() A.切瑞斯·克莱默雷 B.Edwin Ardener C.Shirley Ardener D.南希·哈特索克 2.下列哪项不是立场理论的前提假设?() A.物质生活(或阶级地位)建构或限制了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B.当物质生活被分化为两个独立的群体时,任何一方的理解都会与对方完全相反 C.处于统治地位的群体的观点决定了物质关系的结构 D.被压迫群体很难拥有自己的观点 3.失语群体理论的中心主张是()被迫沉默,并被认为是无法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人。 A.男性 B.女性 C.少数群体 D.弱势群体 4.下列哪些不是女性主义立场理论的基本特点?() A.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是理论的关注焦点 B.理论的目的是理解性别与不平等和矛盾之间有什么关系 C.生物性别或社会性别关系是无法改变的 D.如果现状贬低或贬损女性,女性主义理论可以被用来挑战现状 5.下列哪个不是立场理论的关键概念()。

A.立场 B.适应性知识 C.劳动的性别分工 D.社会等级 6.提出立场理论的学者是()。 A.黑格尔 B.卡尔·马克思 C.南希·哈特索克 D.唐娜·哈拉维 7.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性经常处于()地位。 A.主导 B.统治 C.从属 D.平等 8.南希·哈特索克提出的立场理论是为了研究哪类议题?() A.阶级 B.性别 C.种族 D.年龄 9.失语必须通过有权者和无权者双方的社会理解才能够达成。下列哪项不属于权力分配结果和失语的方式?() A.嘲笑 B.打断 C.插话 D.安慰 10.立场理论对其他的主流理论和研究进路的态度如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