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批评结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批评》结课论文
以访谈节目为例浅谈电视节目的受众“真实参与性”
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年级:2013级研究生
专业名称:广播电视艺术学
科目:《媒介批评》
指导老师:***
摘要
电视媒体因其特有的直观参与性与受众建立了密切联系。受众既是电视节目形态本身形成的主体,同时又是电视节目接收的主体,理应受到重视。尤其是在访谈类节目这种双向交流的节目形态当中,受众的参与性显得尤为重要。在节目的制作、传播、接受的整个过程当中,都要凸显受众的主体地位,使之更深入的参与其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受众,参与性,访谈类节目
目录
前言 (1)
一.关注电视节目“受众参与”的必要性。 (1)
1.何为电视节目“受众参与性”。 (1)
2.“受众参与”的重要性 (2)
二.强化访谈类节目中“受众参与性”的基本策略。 (3)
三.存在误区与盲点。 (5)
四.小结。 (8)
前言
众所周知,电视作为当代大众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有信息传播、社会服务、大众娱乐等功能。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也随之进步和变迁。我国的电视艺术已经有了一个世纪的历史,期间随着时代和政治环境的变化,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我国电视艺术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受众群。节目类型也愈见多样,题材丰富,看电视已经成为最受我国广大观众青睐的休闲方式。
一.关注电视节目“受众参与”的必要性。
1.何为电视节目“受众参与性”。
电视因其特有的直观参与性与受众之间建立了唇齿相依的密切
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过程中,受众产生的被动或主动的参与意识,在行为上表现出的对节目制作、传播过程的间接或直接的参与和共同完成。”①因此,受众既是电视节目形态本身形成的主体,同时又是电视节目接收的主体,理应受到重视。“所谓电视节目的观众参与,就是普通电视观众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表演,从而一定意
①金明琦.嬗变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J].声屏世界,1994(04):12.
义上改变了电视节目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有利于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①
2.“受众参与”的重要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志峰曾经在谈及“超女”给我们的启发时说道,“参与性”应该成为电视节目的一个评价标准,过去我们一直把“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奉为评价电视节目的金科玉律,但是现在看来,一个参与性弱的电视节目,即使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也很难满足受众的审美诉求。同时,电视这种媒介和电影相比,从受众的接受方面分析有着天然的区别。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受众接受的互动性越来越得到发挥,受众变被动为主动。受众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自己喜欢的电视内容并且随时了解节目背景、相关评论甚至自身也参与到电视节目当中来,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直接制约着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发展电视艺术,就必须把握受众。他们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关键环节。文学领域中,姚斯曾提出“文本接受论”观点,他认为研究文学史,不应该只对作家和文本做纯客观的分析和描述,而应该研究文学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也就是把读者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在电视文化学领域,我们也应将受众的接受状况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
电视还有社会沟通的强大功能。通过多种社会观点的的相互碰撞讨论,从而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人的交流需要双向流通性,只有有
①肖兵艳,周智芳.参与性——电视节目新追求[J].新闻天地,2007(03):86.
反馈有互动,交流过程才算完整。而由于电视媒体空间上的束缚,节目演播者无法看到观众的真实反映,这样的双向性也就得到了束缚,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做了很多思考和努力。例如现场连线电话等方式的运用都在逐步的完善这种流动性。在电视这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发现电视的社会沟通潜能正在逐渐被激发。对于广大受众来讲,传统意义上的观看电视节目已不再有吸引力了,受众可以通过现场参与,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直接参与到电视节目当中去,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的参与心里,表达受众的直接情感体验,拉近与受众之前的心理距离。
二.强化访谈类节目中“受众参与性”的基本策略。
在这种双向交流的形成过程中,一种新兴的节目形式谈话类节目应运而生,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且逐渐成为高收视率的热门节目。“一般来说,谈话节目是正常谈话的过程中,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人际传播,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到更广的范围内,让更多的受众观看到的一种大众传播活动。”①访谈类节目通过把观众搬进演播室,让受众真正参与进来,听他们现场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来实现电视的强大的社会沟通的功能。“它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全国性的谈话系统,通过让
①隋思雨.情感题材谈话类节目的受众分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2.
人们在其间自由讨论某些问题而引起全社会对这些问题的关注。”①电视行业正在努力着使节目的内容与形式都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从电视节目制作者的角度看,首先应关注的是受众的前期心理参与。这就要求电视节目要面向观众,面向显示,拨动观众的心弦,激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访谈类节目的选题、内容、人物、方向等都必须从受众的实际需要角度出发。策划者需要考虑,什么选题的紧跟时代形式和社会脉搏的,什么是大众所关注的,我们就选择什么。例如2013年9月《杨澜访谈录》策划了一个名为“正青春”的走进校园
特别系列节目,主题是梦想和思想。这与今年以各种方式火爆荧屏的“青春热”相契合,同时它也与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求生存的广大青年朋友的情感诉求相契合。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开始习惯思考,用理智的眼光评价社会,反省个人,一些国家和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也就成为了谈话类节目的主题。谈话类节目的确造就了一种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创新的民主社会的景象,通过受众的参与性来拓宽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的途径,它确实给广播电视业带来了新气象。这种已经成为一种更民主,更亲民的节目风格,这种节目为公众提供了更多的节目空间,使他们能够思考当下的社会议题,以及他们会如何影响自己的日常生活。第二点应该是受众的现场参与性。这个现场可以指节目录制的现场观众的参与性,也包括节目播出过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的现场参与性。很多访谈类节目,尤其是新
①肖兵艳,周智芳.参与性——电视节目新追求[J].新闻天地,2007(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