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有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老子》有感

《老子》又名《道德经》虽五千余言,却是字字珠玑,意蕴深远。初读《老子》只能领略其大意,其行文简短精赅,包含的道理玄奥而深刻;欲得其精华,非细心研读、反复研读、对照研读不可。然若真要学懂悟透,谈何容易!唯有细品慢酌,方可渐入佳境,一窥全貌。

《老子》全篇共81章,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深刻阐述了治国齐家、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哲理,寓意精深。吾辈虽通读多遍,却只得其皮毛,略有心得,与大家共享。

《老子》开篇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一直理解为“道理是可以说的,但并不是你说的这样;名字是可以取的,但你取的名字不一定对”。可是反思之下,这样理解似乎又有些片面、前后矛盾,既然道理是可以说明的,不是你说的这样,那是谁说的那样呢?名字是可以取的,你取的不对,那谁起的是对的呢?带着这样的疑团,我从互联网上参阅了一下他人的研究,得到这样的注解“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目前,这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注释,或许是因为老子的话太过玄妙深奥,谁也不敢妄下定论,因此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样一对照,令我茅塞顿开,“道”可以理解为道理或是规律等等,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说出的道理也不同。如家长拿10块钱给孩子吃早餐,有的人认为这是家长懒惰,不愿做早餐就让孩子自己买着吃;有的人则认为这是家长很忙,赶早上班没时间,只好让他自己去买。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各说各的道理,看似都有道理,又都不是能包容一切的道理。“名”可理解为名称等,可名称也是不同条件下形成的,如我们穿的鞋,古代人叫履、屐等等;我们用的手机,最早出来的时

候是叫手提电话、大哥大等;我们在学校的角色是老师,回家以后就是儿女、父母等等,角度不同、条件不同,我们的“名”也不同,所以都对又都不对。

那么,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可以用语言描述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命名定义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事实上也没有永恒的道理和名称,因为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但老子阐述的“道”是根本,是万物运转的本源之力,无法用言语描述,你可以看做是事物不断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规律,你可以去体察、感知,唯独不能言明,言明的就是“常道”或是“常名”。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老子》思想之博大精深,我等无法企及,难怪鲁迅先生都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对照之下,吾辈还需努力钻研,早点领悟人生大道。我相信,每个人都坚持走好自己的“道”,生活一定处处充满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