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对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
郑州北站站长 尚书亭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企业长期以来两级法 人、四级管理的陈旧模式,克服了职能交叉,工作重叠,相互掣肘, 效率不高的弊端,有利于提高组织管理效能,优化运输组织,提高 运输效率;有利于发挥铁路新技术装备的作用;有利于减少运营管 理成本;有利于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铁路新 的管理体制;有利于铁路局更好地履行安全责任主体的职责,提高 安全管理效率,有利于基层站段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生产 经营效果。可以说,这是铁路企业管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巨大进步。 一、对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看法 分局撤消,路局直管站段,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 化、新局面和新气象。从基层站段的角度讲,我们感受比较深刻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局在管理站段上出现了“三快”。一是管理思路调整快。直 管站段后,路局对基层站段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来 的宏观管理迅速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转变,由整体上的指导向具体、 细化的系统管理、专业管理转变。几个月来,路局先后制定出台了
—3—
更广阔的活动空间,为站段自主发展创造了政策上的优势。要充分 利用好、发挥好这种优势,就必须打破“等、靠、要”的思维定势和 行为习惯,找准自身在新体制中的战略定位,牢固树立新的自主发 展观,强化独立作战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整合改革观念。路局直管 站段后,我们密切关注各类媒体、网络舆情动态,利用各种形式加 强正面宣传,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改革的 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消除对改革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调整 对改革结果的期望值,提高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提高对改革的心 理承受能力,从而为保持职工队伍稳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适应新体制,必须整合管理方法。路局直管站段后,我们根 据新的形势,提出了“四个适应”的工作思路:即:完善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机制,适应新的生产格局;强化系统管理、优化专业管理, 适应新的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理顺工作关系,适应新的管理 职能;合理配臵资源,扩大既有优势,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围绕这 个总体思路,我们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进行了重新整合。 在具体操作上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重点是各项工作衔接。保持工 作的连续性,防止出现延误和疏漏。首先把确保安全第一重要的位 臵,为对安全管理和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重点环节和重要细节都进 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六个方面12项强化措施。如进一步明 确、细化了车站安全值班室职能,包括台帐、表格和处理问题的程 序,强化干部上岗制度和重点作业监控制度,完善安全问题应急处 理程序,加强设备故障维修,明确各种文电的收发、传达及反馈程
—7—
一是各类媒介、特别是互联网信息鱼龙混杂,民间传递的信息良莠 不齐,对个别干部职工造成了误导。二是干部职工思想呈多元化趋 势,部分干部职工对改革的看法较为现实、带有较强的功利性质, 对改革结果和自身利益产生较高的预期,一旦不能满足可能会挫伤 积极性。 2.管理权责界定要进一步细化。发挥新体制优势的当务之急是 尽快理顺管理关系,对路局和站段的管理职责和权限进行重新界定。 作为站段而言,由于自主管理权力增大,必将相应增加车间、部门 直至生产班组的职权。如何放权、放什么权、放到什么程度,以及 如何保证下放的权力与承担的责任相匹配,是需要周密研究、认真 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虽然已经有了界定路局和站段管理权限的方 案,但不够具体细致,一些相应的操作办法和程序尚未明确,执行 起来有一定难度。 3.制度完善需要加快步伐。作为一级管理主体的分局撤销后, 站段围绕其建立的各类规章制度随之失去依托。而新体制需要一套 完整的、系统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运作,并在运作过程中进行检验、 修改、补充和完善。但目前规章制度还没有形成体系,还存在一些 缺陷点和空白点,存在一些结合部衔接不上的问题。因此,规章制 度修订作为管理的源头性、基础性工作,需要加快进度,尽快到位。 4.站段独立作战能力亟待提高。路局直管后,站段在思想意识、 思维方式、自主决策能力、处理问题效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 差距,与新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与自身的地位、任务不相适应。
—2—
且我局人员较多、工资压力较大,全局整体效益和职工经济利益将 受到影响;担忧长期以来形成的路局宏观管理、分局具体指导、站 段细化执行的格局打破后,站段失去指导和依托,且路局标准更高、 要求更严,基层单位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限,在贯彻和领会路 局战略意图上可能存在诸多不适应;担忧路局直管站段后,管理幅 度拓展、深度增加、难度增大,站段必将面对更大的运输、安全和 经营压力。 二、对站段如何适应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体会 路局直管站段后,站段经营管理自主权扩大,为站段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这是一种机遇,也是对站段 独立作战能力的一种挑战。怎样才能适应好新的变化,解决好新的 问题,承担好新的责任,利用好新的资源,发挥好新的优势,这是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通过半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了一 些初步的体会。 1.适应新体制,必须整合思想观念。一是要整合安全观念。新 体制下,站段的自主权扩大,但责任也相应增加,首当其冲的是安 全的责任。尤其是路局生产力布局调整北站接收9个中间站以后, 安全管理的难度更大、压力更重。针对这种形势,我们在全站范围 内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大讨论、大反思”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教育 引导大家从新的高度重新认识自己的安全责任,重新反思自己的安 全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进一步增强安全生 产的责任感和危机感。二是要整合发展观念。新体制为站段提供了
—5—
纳和整合管理方法。如重新修订了干部月度政绩考核办法,对各级 干部工作过程与工作质量效果提出了更加具体、量化的考核评价标 准;把原车务段对中间站的考核内容加以补充完善,并纳入到车站 零缺陷综合考核办法中,每月统一组织平推检查,考核结果与车间、 中间站的工资挂钩,并实行了差点车间、差点中间站公示制度,形 成了竞争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3.适应新体制,必须整合自有资源发展的 关键所在。路局直管站段以后,尤其是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后,我们 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措施,整合运输资源,挖掘内在潜力,以追求安 全效益的最大化。一是对中间站分组编挂,缓解中间站运输压力。 车站发挥技术作业的组织优势,充分加强调度统筹指挥,一改过去 对南阳寨、海棠寺混编的规定,变为成组集结,按站顺挂运,结束 了海棠寺站内改编作业的历史。每班可节约改编时间及压缩停时2.5 小时左右。有效缓解了东双桥咽喉作业压力,减少了中间站调车机 切割正线调车和甩挂作业次数,压缩了中间站调车机非生产作业时 间,缓解了中间站调车作业压力。二是对中间站合理配空,提高车 辆运用效率。生产力布局调整后,郑州北站一改往日中间站为维护 局部利益遇空车不放的现象,中间站货物卸空后,有货源装车,无 货源及时排出,如遇中间站空车紧张情况,郑州北站采用摘挂列车、 小运转列车、单机代车等方式,及时给中间站配送空车,有效压缩 了中间站作业车停留时间,加速了空车车辆的周转速度,提高了车
—4—
序,确保信息畅通等等。第二步,重点是工作关系的调整、理顺。 增强整体的协调性和有序性。尤其是生产力布局调整、北站接收9 个中间站以后,我们根据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及时对机关办公 室、财务科、技术科、安监室等科室的部分管理职能进行了调整和 重组,成立了货运业务科,组建了新的计财科;重新调整了经营口 的管理结构,成立了“装卸及专用线管理办公室”,对全站(含中间 站)装卸业务以及专用线使用实行归口统一管理;组建了新的运代 公司,下设北站站区、西站、海棠寺、南阳寨、铁炉、广武车站六 个经营部;进一步扩展了实业开发中心的经营管理职能。通过调整, 进一步理顺了工作关系,强化了系统管理和专业管理。第三步,重 点是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整合、优化。一是修改、补充、完善规 章制度。以安全、运输、经营管理为重点,组织专门班子,对108项 基础制度、办法、措施、规定进行全面的“修、废、补、建”,确保 上、下管理制度有序衔接。二是界定职责权限。建立了76个管理岗 位、171个生产岗位的岗位作业规范,制订60项管理工作和现场作业 程序标准,明确车间干部日常管理必须做好的8项具体工作、现场巡 视必须检查的29个作业项目,确保重点岗位权责明确。三是优化人 才资源。结合部分原分局8名机关干部以及生产力布局调整后原车 务段35名机关干部分配至车站的实际, 本着“人尽其才, 发挥作用” 的原则,科学调配人才资源,充实机关职能科室和生产车间的专业 技术力量;出台班组长和生产骨干年龄结构、文化结构“双优化”方 案,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确保一线作业效率和质量。二是梳理、归
—1—
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尤其是明确界定了路局和站段的管理权限, 初步理顺了路局和站段的关系,为路局对站段的管理从“间接”走向 “直接”、由“中转”走向“直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二是工作作风 转变快。路局直管站段后,上至路局领导,下到路局各部室一般工 作人员,都走出去,沉下来,深入到基层站段、车间,了解情况, 调查研究,工作上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使我们受益很大。三是 协调关系到位快。路局各部室积极主动地加强和基层站段的联系和 沟通,结合站段实际情况有对性地采取了一些强化措施,使路局和 站段在各项工作上及时对接,确保不出现空挡,不出现断层,不出 现延误,大大压缩了改革过渡期和磨合期的时间。 2.基层站段日常工作出现了“三少三多”。体制改革后,站段出 现的最直接、最显著的变化是:上级例行性的检查、调研活动少了, 站段干部深入一线加强现场作业控制的时间多了;临时性上报材料 少了,开展专题调研解决具体问题的时间多了;重复性的文电、活 动少了,结合实际开展活动的自主权多了,干部职工对此评价较高。 3.基层站段干部职工对改革思想上存在“三个期待”、“三个担 忧”。目前干部职工对改革前景的预期普遍较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 面:期待工资福利待遇提高,认为铁路职工的收入近年来基本没有 太大变化;期待办公、生产条件提高,认为近年来站段经营压力日 趋增大,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不足;三是期待铁路行业形象提高,认 为目前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对铁路行业的误解较多,造成一定的负 面影响。同时也有“三个担忧”:担忧路局枢纽地位的优势可能削弱,
—6—
辆运用效率。三是狠抓中间站卸车,大力压缩运用车。改变其中五 个有装卸作业能力的中间站早6点汇报内容和汇报部门。把站存车、 待挂车、待卸车、装车去向、需配空车、空重分类等内容充实,集 中在8点前向值班站长汇报,修改了值班站长岗位标准,扩充其生产 管理职能至中间站,有效地实行全站一盘棋、步调一致抓畅通。这 使中间站每日比生产力布局调整前压缩运用车近100车,压缩停时4 小时,调车机腾出能力5.5个工作时。四是优化中间站作业程序,强 化行车作业安全。由过去海棠寺站开车北牵经两个区间至东双桥三 岔口咽喉区,再调头拉至下到场,改为海棠寺站向下发场直接开车, 每班可节约走行距离30公里,减少东双桥切割正线2次,压缩待避客 货列车等待时间3小时,大大减轻了东双桥站和行车台的作业压力, 提高了调车作业效率,减少了中间站切割正线调车次数,保证了正 线行车安全。 三、对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时间的推移,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正在逐 渐地浮出水面。这些问题有些是属于改革过渡期磨合不到位的问题, 有些则属于新体制尚未理顺、完善的问题。我们认为,有下几个方 面需要加以改进和加强。 1.宣传引导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除铁路内部媒体外,干 部职工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体、民间信息交流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改 革信息,对本次改革的关注程度、思维角度和评论深度,都远远超 过以往任何一次。除正面评价外,一些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8—
必须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各种方式加快自我学习、自 我提高的步伐,早适应就能争取主动,晚适应就会陷入被动。 四、对管理体制改革具体问题的几点建议 1.关于路局向站段的授权问题。路局直管站段以后,相应地扩 大基层站段的管理自主权,有利于调动站段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站 段的驾驭能力。但根据站段目前现状,为了避免过去“一收就死, 一放就乱”的现象,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第一,授权应 该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第二,相应的权利必须要有相应的监 督相伴随,因此必须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完善监督制约措施;第 三,要分层次、按步骤组织对站段各级干部进行系统的管理培训和 综合素质培训,为授权打好能力基础。 2.关于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问题。从总体上讲,路局直管站段 后的安全管理应该是客观与微观相结合。在客观管理上,一是要对 基层站段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给予指导;二是要不断地 修订完善一系列安全管理法规,建立新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明确 站段的安全管理责任及相应的工作标准,加强考核监督。在微观上, 应从“面”向“线”和“点”转变,强化系统管理和专业管理。一 是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注重培养专业人才,不断优化路局和 站段的专业管理队伍;二是要和基层站段互相配合,从各个系统、 各个专业的角度,修订完善具体细化的安全管理措施,形成各系统、 各专业的安全考核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