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中共高邮市委党校曹丰汉王殿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面临着部分组织凝聚力下降、组织运转不畅、干部队伍难稳定、党员年龄结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组织活力和后备力量不足的困难,应通过把培养选拔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放在农村党建工作的第一位、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教育体制等办法加以解决。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能否尽快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直至富裕行列,是实现21世纪战略目标的关键。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整个组织系统伸向农村的神经末梢,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最直接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因此,建设好农村基层组织,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关系到现代化的成败。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有效发挥了党在广大农村的阵地作用,成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最积极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路人。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发展进步程度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密切相关,什么地方基层组织凝聚力大、战斗力强,什么地方农民增收致富就快,发展后劲就足。可以说,农村发展成就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就的直接反映,我国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整体上反映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一些基层组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必须直接面对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对策。

一、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变革和思想观念更新的加快,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之后,一些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因素仍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组织凝聚力下降

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部党员、干部之间的团结协作

力量;二是组织对其外部非党员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组织凝聚力下降直接影响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的有效发挥,更重要的是导致党的政策在向农村推进过程中既缺乏终端推动力,又缺乏吸纳力和渗透力,使政策效应大打折扣。分析起来,有以下诸多原因:

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转型,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对农村一些党员干部集体主义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弱化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相应强化了个人利益观念和个人主义思想,反映在组织内部就是常常追求个人政绩,或各自为政,或互相拆台;在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农民方面,自己走在致富的前列,很少顾及到身后的群众,造成了群众对部分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信任,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远。近年来很多地方乡镇党委十分注重选拔能够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干部充实村支书、村委会主任和基层其他干部队伍。但其中部分党员干部个人主义思想占了上风,在实践中不自觉地将“双带”变成“单带”,只管自己带头致富,不仅拉大了自己同群众间的贫富差距,更拉开了组织同群众、干部同群众人心间的距离。

2.一些农村基层干部间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部分干部缺乏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能力。前几年,全国一些乡镇曾实行过撤村并组改革,个别撤并形成的新的行政村中存在着村“两委”关系理得不顺、工作相互拆台、闹不团结的现象,以致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个别村党组织书记依然把“党领导一切”错误地理解为“党包办一切”,不清楚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对工作揽得过多,统得过死,导致农村中小两口闹矛盾都要村支书出面解决,村委会主任和其他干部应有职能被严重削弱,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书记同其他干部之间的关系;农村部分年龄大点的村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但文化偏低,部分年轻村干部虽然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是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且有部分干部不安心在村级工作,工作浮于表面,这些都从整体上削弱了村干部服务农村,致富农民的能力,从而降低了农民对组织、对干部的信任度。3.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仅存在,还有加重蔓延之势,影响了干部之间的关系,更影响了干群关系,进一步拉大了干群之间的距离。农村基层干部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存在和蔓延,一是受农村环境中较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认为“官”就得高人一等;二是由于部分基层干部文化素质和党性修养较低,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自律意识不强,他律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是“一些干部的头发和皮鞋亮了,走近田间地头、走进农舍同农民谈心的机会少了;一些干部带头致富了,同农民谈话时的胸部和语调抬高了;一些干部在城里的时间多了,在乡村的时间少了,向农民宣传政策时越来越简明扼要了;干部的车换了,跑得快了,办事的速度慢了;干部在会上话题多了,遇到农民的困难没辙了……”结果是“干部觉得农民越来越刁了,农民觉得干部越来越不管用了”……

(二)部分组织运转不顺畅,正常的活动难以开展

近年来,一些村级党组织的正常运转发生了困难,组织的日常活动难以开展,

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究其原因,首先是缺乏经费保障。近年来,农村经济虽然

有了很大发展,但集体经济仍很薄弱,仍有不少村至今没有集体经济实体,村级党

组织缺乏发挥作用的物质支撑,少数村甚至成了集体经济“空壳”村,没有一点集

体收入,正常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不仅如此,很多村还背着沉重的难以消化

的历史债务。经济条件的薄弱,造成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

能单一、服务能力弱或缺乏场所的问题,不能适应组织建设的需要。尽管一些地方

各级党组织大力推广党员现代远程教育,但购置设备需要投入,加之村级党员的文

化素质普遍不高,在操作上有难度,行政村虽然都按照上级要求,连接电脑终端,

购置了电视机、影碟机,部分村缺乏活动室,只能放在支部书记家中,使用率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其次是对党务工作认识不到位。农村基

层工作繁杂,干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经济工作和维稳工作上,很少顾及党建工

作,存在着忙时无暇抓党建,检查时突击抓党建的现象,造成党建工作不扎实,效

果不理想。再次是党员分散难集中。农村许多党员尤其是青壮年党员外出打工的多,

流动性大,在家的多数为年老体弱党员,居住又不集中,行动不便,难以参加支部

组织的活动;另外村组撤并,小村并大村,大村中的党员相对分散,活动难集中,

组织活动难开展,党员得不到长期教育,部分党员抛弃了信仰,背弃了党的宗旨,

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低级的、腐朽的、封建的迷信思想。这些都成了农村基层

组织建设的一大隐患。

(三)村级干部队伍难以稳定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干部所承担的任务也随着日益加重。在这关键时刻,村级干部队伍不稳定,势必影响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如下:

1.村级干部报酬相对偏低,有的还无法保障,造成思想动荡。计划经济时代,村干部的工作是单一的上传下达,“发号施令”,从集体收入中稳定地获得同农民相差不大的报酬,农民是机械般地悉数接受干部指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利益诉求已经多样化了,村级干部的工作方式也要随着改变,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了,可一年忙到头,工资却拿不到多少,甚至还不如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基层政府想增加村干部工资,可财力又十分有限,无能为力。村干部从而产生心理失衡,造成部分同志不愿意当村干部。

2.对个人前景充满忧虑,工作缺乏积极性。部分村干部悲观地感叹:前无出路,后无退路。他们认为,村干部缺乏升职的机会,在村里最多干到村支书,既不能进事业单位编制,又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年老离职后生活无可靠保障,因而思想波动,工作缺乏热情。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地方实施了一系列村干部激励措施,如从村支书、村委会主任中通过考试选拔地方公务员,村干部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觉得有了奔头,但是仍有一部分村支书和村主任或是年龄较大,或是文化程度低,无法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队伍,这部分干部思想波动更大,思想更复杂,悲观、羞愧、失落甚至厌世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对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另外,大部分地方的村干部除了村支书、村主任、主办会计仅享有养老保险外,其他村干部都不能享受养老保险,更谈不上医疗保险,退职后生活难有保障,很容易产生“黑发交给共产党、白发留给子女养”的灰色心理和失落感,使得有些在职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甚至干脆“撂担子”。这种思想同时也影响着后备干部的培养,使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想回来,哪怕是在外打工也不愿做村干部,造成一些村青黄不接、后继乏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