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研究——课堂教学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研究——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在研究范围上有大有小,大的有一个地区或一个学校的教学评价、激励等,我这里只说课堂教学现场上的管理,范围很小。

管理,有各种不同的意义和理解,有的以所谓的纪律问题为主要注重点,有的以知识的传输效率为主要注重点,等等不一而足。我所理解的管理,是对人的才能的管理,即,发挥出人做事的活力或能动性、发挥出人潜在水平。

就课堂教学来说,使全体成员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无疑是具有可操作、可量化评价的,就是说,提升学生的课程生成参与率是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显然,只有学生学,他才可能学会,只有他参与(不但仅指外在的行为上,也指人的精神上即思维上),他才可能成为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而不是游离于学习之外的看客和秩序的被管理者。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其实是我们管理困惑的根本点,很多不必要的争执和不准确的见解、不准确的做法、不准确的评价都源于此。这似乎和我所说的管理是发挥或解放人的能动性或潜能的观点相左,其实,这不难理解,后者是“道”,前者是“术”,术是可操作、可量化评价的,而道不能,它更多的是质性的。

将人的能动性和潜能激发出来,在课堂这个时空内,就是促使他们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课程生成参与率无疑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对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也是一个可量化操作的标准。

这里的有效学习还涉及到一个课程知识和课本知识的关系问题,学生是积极参与了,不过学习和生成的内容跟课本内本节课的知识差别较大算不算有效学习呢?这里涉及到了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跟整个一个学段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认为,虽然学生在一节课上学习的、探讨的内容跟课本内容有较大差异,但,显然没有超出这个学段的学习内容,或虽然不直接是这个学段的学习内容,但,显然关联非常密切,就理应视为是有效学习。

有了判断事物的标准,就能够对事物实行评价了,否则,就只能瞎说瞎评,使当事人和评价者自己受害非浅。因为,不当评价束缚了当事人手脚而不敢做事,评价者自己也因为拿了一把锤子(而不是尺子)来量别人而不自觉、从而失去成长为明白人的机会。

在过去是四十节课上,我不遗余力的营造一个全体参与的环境,我看到有的学生只当“听客”总是微笑着对他们说:“大胆的站起来表达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你说出来,自己心里痛快,别人也从你这里学到东西,多好的事啊。”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有的班级的积极主动参与课程的学生达到三分之一要多。我想,只要努力的方向对头,全体参与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我现在思考的问题之一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学习组织——小组。我过去的努力已经得到了回报,但,在这个方向上显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为什么还没看到胜利

就要更弦易张呢?不是这样,我知道,我过去的教学形式,还是“以一(一个教师)对众(全体学生)”,学生内在的教学资源在这种教学形下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但是,我也明白,在学生还没有形成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的氛围和态势时,想要做别的研究或努力,是多么愚蠢。当然,这个断语是和我现在没有充足的条件去做那些事相关。

但是,我想,问题明摆在那里,如果我不去研究,等到我有了条件,那些事也不可能做好。思想和研究先行,还是有好处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