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东北大学辗转迁校始末及其原因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期间东北大学辗转迁校始末及其原因探析

作者:郭晓亮姚远

来源:《关东学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年,是立足于东北三省的一所高等学府,亦是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首个内迁的高等院校,其迁校之路格外崎岖辗转,先由沈阳迁北平,继而迁西安、开封、三台,抗战后又将分部迁回沈阳、长春,其间又有再迁北平之举,可谓峰回路转、治学维艰。作为东北大学主体院系之一的工学院在抗战期间乃迁西安与西北联大同院办学,此后并人西北联大并一直作为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组成部分,再未迁回东北。全面梳理东北大学辗转迁校的历史及其与西北联大的密切联系,认为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国民党为维护政治统治推行的党化教育、抗战形势的发展与保存高等教育火种的需要、学生运动的风起云涌是其辗转迁校的深层次历史原因。东北大学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抗日保种的历史紧紧联系,其迁校过程亦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关,展现出全校师生爱国求知的优良传统,是抗战期间全民族奋起抗击侵略者的缩影,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东北大学;西北联大;西安临大;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张学良;抗战;迁校

东北大学创立于1923年,是立足于东北三省的一所高等学府,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其历史没有京津沪一些大学悠久,但是由于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与东北大学的创立背景,该校从建校伊始就担负着弘扬爱国主义、振兴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提升国民素质的特殊历史使命,并在发展过程中将其不断传承与发扬光大。因而,东北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史,尤其是抗战期间的发展史,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抗战期间,受战局影响高等院校大多内迁,处于日本侵略者人侵中国的肇始之地,东北大学在1931年即成为首个内迁的高等院校。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东北大学迁校之路格外崎岖辗转,先由沈阳迁北平,继而迁西安、开封、三台,抗战后又将分部迁回沈阳、长春,其间又有再迁北平之举,可谓峰回路转、治学维艰。作为东北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厘清东北大学迁校始末并探讨其历史原因,对深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为抗战期间中国最大的两个大学联合体,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作为东北大学主体院系之一的工学院在抗战期间乃迁西安与西北联大同院办学,此后并人西北联大并一直作为西北联大及其后继院校的组成部分,再未迁回东北,因而东北大学与西北联大亦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有鉴于此,本文意在厘清东北大学辗转迁校之脉络,探索其与西北联大的联系,追溯其爱国求知的优良传统,并在历史与時代的视角下探究其辗转迁校的深层次原因。

一、建校初衷与“九一八”后迁校北平

东北大学于1923年4月26日正式创立。当时,“日本以其地理条件的便利,将魔爪伸向东北,不仅进行残酷的经济侵略、资源掠夺,还进行文化控制。东北大学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地方人才,建设东北,保卫东北。”为此,校长张学良提出“教育兴国,抵御侵略”,“振兴东北,培养各种人才乃当务之急”,并指出创办东北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人才,建设新东北,以促成国家现代化,从而消弭邻邦的侵略野心。”可见,东北大学从建校伊始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具有其特殊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抵御外来侵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地方人才是其基本任务。

东北大学初创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亲任校长,逝世后于1927年11月8日由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短暂接任,并于1928年8月16日由张学良继任,从此与具有传奇色彩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结下不解之缘。“至‘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子弟就有387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开办之初,全校分设文、法、理、工四科。”可以说,初创时期的东北大学校长规格之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政府对其非常重视,力图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东北落后的面貌,并力争实现建校初衷。

1923年7月录取学生共310人,合沈阳高师、公立文专未毕业学生480余人,10月24日举行开学典礼。建校期间,张学良对一手创办的东北大学非常重视,一直给予大力扶持和大量投入,不仅投入巨资建设“大楼”,而且重金延聘“大师”,促成了东北大学的快速发展,使得东北大学虽然创立较晚,但“论规模、设备和教授阵容方面,与关内历史悠久的大学相较,毫无逊色。”及至1931年9月1日,“本校第九年度开学,有文、理、法、工、教育五学院及农科,计中国文学、英文、俄文、哲学、史学、物理、数学、化学、生物、法律、政治、经济、机械、电工、土木、采冶、建筑、纺织、教育、农艺、园林、畜牧二十二学系及法律、政治、国文、英文、英文、数理、博物、公民、史地、体育八专例科。学生两千余人,教授多为海内名宿,循循善诱,弦歌时雍。……除附设工厂、农场,专供学生实习兼事生产外,又设置理工各学系实验室,……各学系研究室多间。图书仪器设备均及齐全。”可见经过短短8年的发展,东北大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学科体系,学生规模较大,且教学设施已经较为齐备,可以比肩创立较早的关内大学。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沈阳校园被日军侵占,成为日军的兵营。全校师生连同教职人员家属1000余人“乃于同月二十六日集团乘北宁路专车西上,仓促就道,校中印信档卷,以及公私图书衣物,均未及运出,全部损失,不可亿计。车行三日始抵北平,师生中多囊空如洗,沿站乞食,有忍饥数日而未得一饱者,其颠沛情况实难罄述。”据统计,由于校中的档案、图书、仪器设备等均未及运出,合计损失793 134 191.74美元。

1931年10月18日,东北大学在北平开学复课。张学良指出:“保持东北大学,不是由于封建思想,而是因为东北土地亡了,要用东北大学做联系东北的生命线。在国家可借此以维系东北人心,在东北人民可借此知道国家不忘东北;在国内同胞,借此睹物份情,痛鉴前车,可愈知效忠国家。所以东北大学除了它的本身使命之外,实具有最深远的国家民族意义,一定会

受政府的维持及国人的捐助的。”因所至匆匆,东北大学在北平的校舍散在多处,大都是借用的。“十一月八日,借南兵马司税务监督署旧址复课。当时教室兼作饭厅宿舍,而师生犹不嫌简陋。……民国二十一年春,借广安门大街前农商部国货陈列所旧址作校舍。……至翌年五月,热河被陷,平津吃紧,东北师生相率逃往晋省暂避,塘沽协定成立后,又再返北平,以西直门陆军大学旧址为总校,广安门大街校舍为第二分校。”1932年2月,此前流亡关内的冯庸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先后并人东北大学。

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在北平期间一些系科相继停办。1932年夏,数学系、法律专科、政治经济专科、采冶系、体育专科学生毕业后停办。1933年,文学院俄文系、哲学系,理学院物理系,工学院建筑系,教育学院公民史地系停办。1934年,农科各系全部停办,理学院生物系,工学院纺织系停办。1935年,教育学院、交通学院、理学院停办,英文系、法律系、机械系停办。此时,文学院只有中文、史地系,法学院只有政治学、经济学系,工学院只有电工、土木系。及至1936年5月,“东大现有文法工三院,……共有学生六百余人。”“东北大学的经费,每月由政府拨款二万五千元,一切费用均出此区区数目。”“东北大学的学生一般的生活情形,是太潦倒了,原因是他们都是省亡家破的流浪者,……他們的家庭再没有钱来供给他们的子弟来读书。……他们的生活太潦倒了,但他们的精神却也因为国难家愁的关系而异常振作呢。”可见东北大学在北平的办学规模日益缩小,与5年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但学生依然饱含报国热情努力学习。

193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指出:“该校近年经过重大变故,仍能于短时期内,移地集合复课,在困难环境中,勉力维持,并实施严格教育,苦心孤诣,良用嘉慰。”并令整理院系:“工学院机械、电工两系,合并为机电系,纺织系本年暑假结束,应即停办,该院暂定设土木、机电两系。”充实设备:“该校工学院实验设备,颇多借用,应即设法添置,文、法、工各学院图书极形缺乏,亦应择要次第添置。”加强教学管理:“该校教授,多系兼任,与学生学业妨碍甚大,应即提高其待遇,同时增加授课时数,并限制在外兼职。”可见当时国民政府较为重视东北大学的办学与发展,且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很多政策并未如愿。

二、迁校西安与工学院并入西北联大

“民国二十四年初,……张校长汉卿,以北平环境险恶,乃主迁校西安。二十五年二月,工学院和补习班首迁西安,以西门内前陕西农专旧址为校舍,成立了西安分校。”此时正值张学良在西安主持军务,迁校有利于保证东北大学的师生安全。张学良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1936年1月东北大学接收完毕,又略加修整,2月将工学院(5个班级107人)和补习班(3个班级156人)合计260多名学生先行迁人,并于2月24日正式开课。”

正在西安任职的张学良特别重视东北大学西安校园的建设,1936年5月,他将旧东三省官银号结余款15万元现洋拨给东北大学西安分校作为兴建新校园之用,并于校内组织建筑委员会,加速进行绘图、买地、烧砖、购料等事宜。9月初新建校舍开工,按文、法、工三院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