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通感高三语文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通感》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高中语文适用对象:高中生

一、教学背景:高一学生对修辞手法不陌生,尤其熟悉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入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学习。但由于通感和比喻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混淆这两种修辞手法,因此需要对它们加以区分,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掌握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能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从课本中的句子引出新的修辞手法——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通感的定义: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所以又叫“移觉”。

表达效果: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3、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讲解:“缕缕清香”是嗅觉,“渺茫的歌声”是听觉,由嗅觉

向听觉转移,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通感和比喻的区别: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道理。其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朱自清写静态荷花,连用了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描绘出月下荷塘荷花的静态美。“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写出月光洒向满池荷花荷叶上的露珠,发出晶莹剔透的闪光;“刚出浴的美人”,给人以荷花妖艳却不染纤尘的美质。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比喻是用听觉来写嗅觉。因此,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而通感主要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

4、分析例句

(1)、你笑得很甜。

分析:“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是味觉,“笑”是视觉,这

里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2)、她的声音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分析:“柔软”是触觉,“声音”是听觉,也是通感。(3)、雪像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分析:把“雪”来比作“鹅毛”,轻盈洁白的“雪”和“鹅毛”有相似点,“雪”和“鹅毛”都是看到的实物,是用视觉来形容视觉,所以应该是比喻。

5、作业:学生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五、教学总结:首先,以课文里的句子为例子引起学生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重视;其次,讲解通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通感;然后,指出通感和比喻差别,让学生明确区分两者;接着通过三个例句,强化学生对通感的理解。最后通过用通感造句子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