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明度与作业效率没有单纯的直接关系。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福利 实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与普查 (访谈实验)(1928-1931)
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不是福利,而是职工的 士气和心理满足感。
影响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员工的情绪。
第四阶段: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群体实验)(1931-1932)
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工人对不同级别 的上级持不同态度,存在非正式组织。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应把工人看成“社会人”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人”。 •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人的关系。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贡献
导致了人们对组织中的人的重新认识,使 西方管理思想在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之后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4
• 霍桑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是为了研究 ): • (1)员工满意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2)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4)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霍桑实验中的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是为了研究 ): • (1)员工满意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2)工作环境的物质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非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4)正式群体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霍桑实验
行为科学理论
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1、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 Ehon Mayo,18801949) 美国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 主要试验:霍桑试验(1924-1932年) 主要贡献:创建人际关系学说
2
2.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
Leabharlann Baidu
第一阶段:照明试验(1924-1927)
Thank you
个人整理,仅供交流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