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禅诗的禅疗及其心理保健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第4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14,2005 第24卷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G eneral N o.96

(总96期)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 ol 124

收稿日期:2004-12-15

作者简介:李迎春(1969—

),女,河南开封人,文学硕士,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论禅诗的禅疗及其心理保健意义

李迎春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14)

摘要:禅诗是随着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兴盛起来的,它携带着禅的信息,具有禅疗和心理保健的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体现在禅诗宣扬的四个方面的禅理中:自性即佛、空观世界、无念为宗、随缘任运。仔细体悟禅诗中蕴涵的禅理,可以调整认知结构,改变不合理信念,化解不良心态,疗愈心理痼疾。

关键词:禅诗;禅疗;心理保健

中图分类号:I207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5)04-0126-03

禅宗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的欢迎,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化的佛教,而且还因为它为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提供了一整套非常有效的疗心方式。这种以修禅来化解心理问题的方式简单易行、风格高尚、超越物我,在今日发达国家备受瞩目,被称为禅疗。事实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禅宗理论就对当代心理治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就是在禅宗理论的启发下创造出来的。最近二十年里,禅疗理论更是影响深远,在禅疗理论影响下西方掀起的静默疗养运动已经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且有迅速推广之势。

禅宗在中国出现以后,随着影响的扩大,大量的诗人以禅入诗,也有大量的僧人以诗传禅,于是禅诗大为兴盛。这些诗歌因为携带着禅的信息,因而对读者会产生禅疗和心理保健的效果。笔者认为,这种禅疗和心理保健效果主要是通过禅诗所蕴涵的禅理以改变人的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结构、把人引向泰然状态、建立积极的自我意向而实现的。这些禅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自性即佛

试看皎然的《戏呈吴冯》:

世人不知心是道,只言道在他方妙。还如瞽者望长

安,长安在西向东笑。

[1](P2001)此诗旨在阐述自性即佛、见性成佛之理,说明世人多数不解此中三昧,只一味虔诚地拜佛念经、东觅西寻,以为佛在身外,不异盲人望长安,长安在西却向东笑,还以为这便是真理。岂知“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

[2](P102)

此,摆脱心理迷雾,治疗心理疾病,关键靠自己开悟。佛陀渐进寂灭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

[3](P1)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博士谈到这件事时说:“这正是

上座部佛经复述佛陀的临别训词时所说的———没有恩典,没有外力的救赎。如果有所谓救赎的话,那救赎也只有来自自

己本身。”[3](P2)

他的意味是,寒冷的时候,我们心中就有一团

柴火,相信自己,点燃这堆柴火,就会自己温暖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人就会如禅师所言“贪看天上月,反失掌上

珠”。[4](P1)轻易地放弃自我,现代空心人就是这样产生的。

因此,心理治疗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是帮助患者“识自本

心,见自本性”,[2](P72)实际上就是自我发现,这也是最困难的

工作。

怎样做到识心见性呢?见性后的境界是什么呢?皎然《宿法华寺简灵澈上人》诗写道:

至道无机但杳冥,孤灯寒竹自青荧。不知何处小

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

[1](P1998)

首句“至道无机但杳冥”,“机”指契机,是说解脱之道茫然无觅,只有契机的引领,才能抵达悟的境界。因为佛性虽然人人本有(禅的真理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但由于自身的心眼关闭着,滋生的妄念覆盖了真如本性,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2](P112)去除妄念不仅需要艰苦的修炼,力求做到“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2](P153

)同时还需要悟性,所谓顿悟成佛。显然,悟才是禅宗全部的意义,悟其实是真我的觉醒。禅宗认为达到悟的境界,需要艰苦的历练。所谓历练就是经历一件事,悟出一个道理。所以由历练而能生悟,是因为在历练中会产生悟的契机。一个人有了足够的人生体验以后,才可能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所以每个希望自己心理健康的人,都应该把自己融入火热的生活,加强历练。《碧岩录》记载:有一位僧人多年集中心智参研《心经》中的“无眼耳鼻舌身意”的句子,不得了悟。一次外出行脚,不小心给石头绊倒,脚趾甲坏了,疼得直跳。忽然,他豁然大悟了。“无眼耳鼻舌身意”中的“无”原来不是没

621・

有,而是虚无———把事情看虚![5](P102-103)第二句“孤灯寒竹自青荧”承上写悟后的境界。当悟后,便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日常生活中极其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流溢出无限的妙谛。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5](P103)因此,孤灯寒竹无不闪烁着佛光禅影了。末二句“不知何处小乘客,一夜风来闻诵经”,是说那些未参透禅之至理的人,只知耽于诵读佛家经典,枉受辛苦。暗示人们成佛只能靠自我的觉醒,“自性自度”,[2](P82)靠知识的说明,别人的示范,终是隔靴搔痒。所以禅宗不但反对烦琐的经典教义,而且反对礼佛、坐禅,甚至逢佛杀佛、逢祖杀祖。

禅诗宣扬禅宗的自性即佛主张,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讲,具有精神解放的意义。这是一种反权威的思想,相信佛性就在自己心中,只须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不假外求。这种观念对于去除心理压抑、保持心灵自由,过一种富于诗意的生活,在美感之中化解软弱、空虚、自卑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空观世界

试看王梵志诗《我身若是我》: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6](P210-211)

这是一首破除我执与法执,以断定客观世界的绝对虚妄性,即万法皆空的诗歌。“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是从诸法无我的反面来发问:我身若是属于我之所有,那么在是死是活的问题上,应该由我自己做主。然而客观事实却是,我并不能主宰自己的死活。自古至今有谁能在死生问题上自己做主,只活而不死呢?由此可见,众生之身包括诸法在内是无我的。既然自身并不由自我主宰,那么自我之外的钱财、权势等,还有何价值去孜孜以求呢?佛教以为世上的万法皆有生、住、异、灭,即皆有其产生、存在、变异、消灭的完整过程。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恒常存在的事物或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诸法无常。而事物的生灭并不是自生自灭,而是皆由因缘聚散所致。诸缘和合而法成,诸缘离散而法灭。正因为诸法包括众生在内,皆随缘生而生,随缘灭而灭,所以世上一切事物和现象无我亦无常。明白了诸法缘起、无我无常的道理,佛教教义的核心命题———万法皆空,也就容易明白了,因而就再也不会被各种境域困扰了。这首禅诗所表达的思想对于治疗现代心理疾病中的强迫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强迫症之所以强迫自己无休止地重复某一种自己不期望的行为或想引起自己不安的心事,根源在于过分执著于有,对于这种患者,需要帮他破我执和法执。

再看王梵志《世人重金玉》诗:

世人重金玉,余希衣内珍。细细辞名利,渐渐远尘嚣。贪痴日日灭,智境朝朝新。语你世上汉,阿堵是良田。[5](P41)

此诗讲的是空观名利的感受。看重金钱富贵、惟利是图是世俗之人的见识,而诗人却是一个觉悟者,他深深懂得万法皆空,惟有佛性即“衣内珍”才是最为真实、最可宝贵的东西。大乘佛教以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一般世俗之人因

为被贪、嗔、痴三毒迷住了心窍,因而不去修习培养清淳自性,而在人性异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实际上,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拒绝名利的侵扰,就会杜绝尘劳污染,日日扫荡三毒,光明智慧之境就会一天天地发展起来,这就是佛性的培养过程。“语你世上汉,阿堵是良田。”佛教认为行善崇法,可获福果,故称行善崇法的行为叫“良福田”,这句告诫世人,善良行为、善良心地才是真正值得护持的人生宝藏。

三、无念为宗

试看皎然《禅诗》:

万法出无门,纷纷使智昏。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

元。实际且何有,物先安可存。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

源。[1](P2011)

此诗讲无念是破除执心、去愚求真、觉悟本源的法门。诗中说:“万法出无门”,无门,指佛心。据《宗镜录》五十七:“楞伽经云:一切诸度门,佛心为第一。又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5](P106-107)而佛心,只是平常心而已,因为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徒称谁氏子,独立天地元”,是借用佛经典故,《五灯会元》卷一载,释迦牟尼才生下,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自顾四方曰:“天上天下,唯吾独尊。”[5](P107)这并不是佛祖的狂妄,而是对世间万物具有的同一的佛性的肯定,佛性只有一个,而这个佛性就在众生心中,因此,只要静观自性就可以看到佛性了。可惜,芸芸众生不悟此理,“纷纷使智昏”,人们的本来面目被各种妄念蒙蔽,看不透“实际且何有”,丧失了辨别现象、判断是非善恶的认识能力。因此,诗人说:“须知不动念,照出万重源。”不动念,使本心清净,才能见到作为万法之源的清明自性,进而从物境与物欲的困扰中得到真正解脱,做一个无牵无累的快乐的人。据《祖堂集》卷二《第三十三祖慧能和尚传》记载:“印宗……一日正讲经,风雨猛动,见其幡动。法师问众:‘风动也?幡动也?’一个云风动,一个云幡动,各自相争,就讲主证明,讲主断不得,却请行者(慧能)断。行者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讲主云:‘是什么物动?’行者云:‘仁者自心动。’从此,印宗避席座位……”[5](P69)可见,风动、幡动,皆是因为心动。而心动是因为有念,如果涤除了杂念尘虑,自然能够不受外物侵扰。这就是三伏天心静自然凉的道理。

再看白云守端的《蝇子透窗偈》:

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

路,始觉平生被眼瞒。[5](P194)

这首诗以蝇子透窗写通过无念排除智障的道理。“为爱寻光纸上钻”,这里的寻光,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不能透处几多般”是寻不到真理的苦闷。为什么寻不到真理?是被窗纸透亮的假象所骗,也是被逻辑思考和常识局限了。“忽然撞着来时路”则是冲出了常识的局限,达到了瞬间的顿悟。试想蝇子如果仍然沿着逻辑思考的方向努力,它可能还在焦头烂额呢!“始觉平生被眼瞒”暗示人们,人会经常被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对外界的反映局限,感觉器官被本来无常的外物蒙蔽后,产生种种妄念,而种种妄念又进一步遮蔽着清明自性。所以解脱的办法就是无念,无念才可以超越物我,排除干扰,以清明之心应物,从而豁然开朗,进入自由

7

2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