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登朝仕途顺雨余书屋紫藤香_述论清乾隆朝名臣于敏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 tal Normal University

2009年增刊

(Social Sciences Edi

tion)

古史考辨

早岁登朝仕途顺雨余书屋紫藤香

)))述论清乾隆朝名臣于敏中

张 旋

摘 要: 于敏中是清乾隆朝相当有影响力的名臣。出身名门,早岁登朝,因其办事纤悉周详,为人稳重谨慎,入仕途不久便成为军机处重臣,参与朝中重要决策的拟定;他精通满汉文字,且文才过人,先后任5四库全书6正总裁,文华殿大学士,国史馆、三通馆总裁等要职,并参与编纂多部官修巨制;凭其超群的记忆力,负责将乾隆帝所吟诗作编辑成集。在军机处为官的近20年中,/懋著勤劳,巨细无遗0,深得上眷。但卒后被追遣的/甘肃监粮0一事,使其辉煌的一生画下了不完满的句号。关键词: 于敏中;清朝;文献编纂;甘肃监粮案

中图分类号:K24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9)增刊-0040-05

收稿日期:2008-12-18

作者简介:张旋,女,北京市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北京 100089)

于敏中,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县人。乾隆二年状元。官至军机大臣、文渊阁领阁事、文华殿大学士。因其担任乾隆诗集编修,文才甚得乾隆帝赏识,命其充5四库全书6正总裁,而后又充国史馆、三通馆正总裁等要职。平定金川役立功,赏双眼花翎,画像紫光阁,附黄马褂,此种际遇在为官的汉员文官中可谓/百余年来无公比肩0[1](卷七,5于文襄公墓志铭6)。就是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朝廷重臣,在卒后却被查实与/甘肃监粮0一案有牵连,乾隆帝命其牌位撤出贤良祠,且剥夺其世袭罔替。这使得于敏中辉煌一生顿时黯然失色。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查阅,对于敏中的出身、为官以及纂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于敏中。

一、出身名门

于敏中出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江苏

金坛人。金坛于氏宗族可谓是进进士名门,/从明朝以来直至清雍正年间,家族中屡出进士0[2](p.

146),而且多为在朝官员。于敏中的曾祖父于嗣

昌为/顺治辛丑(1661年)进士,时任山西襄垣县邑0;祖父于汉翔为/康熙壬戌(1682年)进士,曾召入内廷充武英殿纂康熙字典,任山西提督0[3](卷九,p.18);其父于树范任过浙江宣平知县,被百姓封为/典衣县令0[1](卷七,5于文襄公墓志铭6);叔父于枋为/雍正甲辰(1724年)进士,,,敏中曾过继叔父于枋,后于枋得子,回0[3](卷九,p.18)。于敏中出生在这样的官宦家庭,从小耳濡目染,为他之后走上仕途埋下伏笔。章学诚在为于敏中作

的墓志铭中便有这样一段故事:/方六七岁,有族姑,苦节家贫,不能自达,且悲。公曰:-姑勿悲,儿他日成名必显物。.0[1](卷七,5于文襄公墓志铭6)可见于敏中当时的高远理想,立志好好读书,走上仕途。于敏中自幼聪颖过人,/年十三,从宣平县官舍会赈饥,已能经画部署,老吏巨猾悚息不敢为奸0[1](卷七,5于文襄公墓志铭6)。家族先祖传承研习孔孟程朱之学,于敏中受益匪浅,加之好学力行,于雍正七年(1729年),举于乡试,时年16岁。乾隆二年(1737年),24岁的于敏中作为/一甲一名进士¹,授翰林院修撰0[4](卷二十一,p.1545)。正是这一举高中,于敏中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仕途。

二、平步青云

于敏中在翰林院修撰这一职位供职七年。其间他/独优裕分习国书,即究谐音辨字,洞彻精蕴,即入词苑大肆力于诗、古文词,讨论典籍,求古今沿革利病,熟研朝章国政,切磋究之达于实用0[1] (卷七,5于文襄公墓志铭6)。足见于敏中十分好学,不仅精通了满语,而且熟悉了朝中典章制度和职官职能,他的远见卓识也为今后的仕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八年(1743年),于敏中充日讲起居注官。此职位从康熙朝设立之日起,便属于天子近臣,所记皆圣躬一言一行,因其内容机密,所以责任重大。将此职位授予于敏中,可见乾隆帝对他的信任和赏识。九年(1744年)二月,迁左中允;七月,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十二月,提督山东学政。十一年(1746年),迁侍讲。次年九月,典山东武乡试;十一月,调浙江学政。十四年(1749年)八月,转侍读;此年十一月,因本籍生员未参加三考者有七十余人,因人数众多或因考虑到读书人的不易,上奏请定限咨催回籍补考。乾隆帝允,谕曰:/朕前降旨,生员欠考至三次以外者,皆行黜革。但念其尚系初次,且有七十余人之多,若尽行除名,情由可悯。著加恩免其黜革,勒限催回原籍补考一次。0[4](卷二十一,p.1545)十五年(1750年),于敏中返京,入直上书房。次年三月,迁侍讲学士;九月,充武会试副考官。十七年(1752年)九月,转侍读学士;十一月,迁少詹事。十八年(1753年)二月,迁詹事;七月,受内阁学士;九月,提督山东学政。十九年,擢兵部右侍郎。次年(1754年)转左,同年七月,充经筵讲官。二十二年(1757年)六月,起署刑部左侍郎;十一月上奏,建议/村庄道路设汛分防。或以阻远偷安,或以偏隅生玩。请令防兵,昼则望稽查,夜则支更巡逻,往来络绎,击析相闻,俾征途倚以无虞,奸宄望而敛迹。并责成汛弁,按季轮巡,统辖之副、参、游、都等员分年巡查0[4](卷二十一,p.1546)。下部议行,对防汛和治安确有一定作用。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于敏中生父故去,奏请归宗持服。二十三年(1758年)五月,嗣父于枋在籍病故,奏请回籍治丧。次年正月,御史朱嵇便弹劾于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赴任0 [4](卷二十一,p.1546)。乾隆帝则认为,首先,于敏中两次归宗,是人子至情,此外,虽未经具折奏明,但/于敏中才力尚可造就,刑部侍郎缺出,一时未得其人,是以降旨起用0[4](卷二十一,p.1546)。由此可见,乾隆帝十分肯定于敏中是可塑之才,也就没有深究,反而予以重任。同年闰六月,授于敏中刑部左侍郎,调户部右侍郎。而这仅仅是他仕途的起点,他的勤勉好学,稳重谨慎得到圣上的赏识,这使得他之后的为官道路异常平坦,而且很快便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于敏中达到权利的极致是在踏入军机处担任要职直到故去的这20年中完成的。军机处作为清朝的权力中枢,军机大臣必为皇帝心腹,深受皇帝宠信。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于敏中奉命在军机处行走,充任方略馆副总裁。次年,充会试副考官;十一月,转左侍郎,仍兼钱法堂事,充经筵讲官。二十七年(1762年),获得在紫禁城内骑马之隆恩。三十年(1765年),擢户部尚书;七月,充国史馆副总裁。三十三年(1768年),加太子太保。三十六年(1771年),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于敏中深得上眷,国事常问计于敏中,无论在京城或出巡,于敏中常随侍皇帝左右并出谋划策,许多重要决策也是采纳参考他的意见做出的。是年,金川之役爆发,谕旨的拟定和传送则尤为重要,内容不可差之毫厘,责任尤为重大。此重任便落在于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