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恨歌》主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长恨歌》主题思想
[摘要]自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有爱情说、讽谕说、讽喻主题说等等。

本文简要介绍各种说法,然后阐释自己的《长恨歌》主题是爱情说的观点,摆出论证。

[关键词]《长恨歌》;白居易;唐玄宗;杨贵妃;爱情主题
《长恨歌》是中唐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虽是叙事长诗,但有浓烈的抒情色彩,全诗融情入景,借景传情,具有极高的写作技巧与艺术成就。

然而虽为千古杰作,却令学术界长期以来为之争论不休,其焦点在于主题思想方面,曾引发过较大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其要者,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和“双重主题说”。

“爱情说”观点认为:《长恨歌》即“歌长恨”,是歌颂唐明皇与杨贵妃矢志不渝的坚贞的爱情的。

“讽喻说”的观点认为:这篇长诗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行径,揭露了中唐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

对他们的爱情悲剧只是稍有同情态度。

“双重主题说”观点则认为:全诗既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爱情,也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从某一方面说,各种说法均有其言之成理的一面。

但是,总揽全诗,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主张后,笔者认为:“爱情说”更符合作者的原意。

《长恨歌》是一首婉转动人、哀怨缠绵的抒情诗。

原因有几:其一,从全诗的倾向性来看,也可看出作者是批判少而同情多。

这与其它讽古诗(言古讽今诗)有本质上的区别。

其二,从白居易自己给诗歌的分类来看,不应该是讽喻诗。

《长恨歌》被白居易分为“伤感诗”一类,则明显是对于李杨爱情悲剧表示同情进而颇为感伤。

自居易《与元九书》曾定义感伤诗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的,而《长恨歌》的内容正与此合。

但《长恨歌》吟咏爱情,并同情李杨的悲剧,故大类应为感伤,而实际主题则是“爱情说”。

其三,从唐宣宗《吊白居易》中“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以看出,《长恨歌》在当时是妇孺皆知的,而《长恨歌》与《琵琶行》都是属于感伤诗一类的。

故而从以上几个方面参证,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基调是感伤的,而主题应该是爱情说。

其四,从白居易的生平经历可以推出,诗人实际上是在借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来表达自己对往昔美好爱情的追忆。

《长恨歌》作于公元806年,而在公元803年白居易作官返乡,临别自己的恋人时,写下了《潜别离》:“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
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长恨歌》明显有此诗的痕迹。

甚至到了中年,也就是写作《长恨歌》的多年后,白居易都不时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初恋情人,仍禁不住思绪翻腾,感叹再三,赋诗抒情,并为此惆怅。

同时,全诗的结尾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可谓读来使人肝肠寸断,作者非有轻身经历不可为此句!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长恨歌》歌颂了李、杨之间的真挚爱情,对他们那种因特殊的时代原因而被迫生离死别的爱情表达了极大地同情和伤感,同时也是对自己曾经美好爱情的惋惜。

【参考文献】
[1] 张中宇.自居易《长恨歌》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 2005
[2] 胡可先.白居易《长恨歌》爱情主题考论 [M]. 江苏:东南大学学报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