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抉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缔造一个知名品牌,是许多企业家的梦想。但企业最重要的是赚钱,而不是做品牌。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赚钱重要还是做品牌重要?相信理性的企业家会有明智的选择。但想做大,制定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品牌还是必要和必须的。

商界一些人士有这样的认识误区:唯有建立企业独立的、完美的品牌,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盲目打广告,不切实际搞“造名运动”,或者是超越自身发展阶段、忽视自身产品的特点,一味追求“品牌战略”,结果不仅未能获得预期收益,弄不好还可能为所谓的品牌拖累。一家企业是走品牌路线还是非品牌路线,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走在十字路口的中国企业家们需要认真反思。

1992年以前,格兰仕仅只是一家以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1993年格兰仕开始进军小家电,并将微波炉选为主攻方向,试产微波炉1万台。格兰仕当时并未走“为品牌而品牌”的路线,而是低调地傍上了国际知名品牌,在做“世界的家电生产车间”的同时,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在国际市场上,更多由格兰仕制造的微波炉并没有打上“格兰仕”的品牌。也就是说,格兰仕走了一条既“做工厂”又“做品牌”的道路:在国内市场,以“成本”与“技术”为武器,全力打造格兰仕“低价格高品位”形象,赢得了国内市场垄断经营的地位;在国际市场,超越先期为跨国公司简单定牌生产(OEM)的作法,将这些跨国公司的生产线搬过来,实现对全球家电制造生产力的整合,使格兰仕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一个生产环节。

这种把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巧妙结合,把社会化大生产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巧妙结合的战略,使格兰仕大获成功。到2001年,格兰仕微波炉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大大超过了国际产业界、学术界确定的垄断线 30% 。不仅如此,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市场优势→销量优势→规模优势”的良性循环,格兰仕进一步将微波炉的营销网络覆盖到欧、美、亚、非、大洋等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已占欧洲市场的40%,南美市场的60%,非洲市场的70%,东南亚市场的60%,全球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微波炉生产企业。凭借巨大的生产规模,格兰仕已在微波炉市场筑起了一道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价格壁垒。格兰仕之所以能够做大,与其将品牌战略和非品牌战略灵活运用,将定牌加工(OEM)与自创品牌有机结合密切相关。广大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遇到选择何种品牌路线的问题,格兰仕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

放弃“品牌”:非品牌战略

每个企业创业起步都很艰难,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上都得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财力。创品牌同样是一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奋斗过程。一些企业不顾自身的实际,一味争创名牌,结果是所谓的品牌如“流星”一般,快速升起又快速陨落。如此“造名”得不偿失,甚至会加速企业的衰落。因此,某些创业或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不妨选择放弃品牌战略,以价格优势或其他核心竞争力构筑自己的市场地位。

适合放弃品牌战略的中小型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难以形成产品差别,用户对产品的品牌要求并不高的机械制造、中间部件制造的企业;二是质量难以统一保证和衡量,

或消费者对质量要求不高,无需进行特别辨认的企业,如电力、采矿、供水企业等;三是制造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不需要特别专业知识就能够辨别其真假好坏商品的企业,如低档服饰、食品企业等。

我国消费者的主体是广大的工薪阶层和农民,物美价廉的商品则是他们的首要选择。实施放弃品牌战略的企业,大多可以省却不菲的广告费或其它促销成本,以低廉的价格出售产品,往往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据资料分析,同样质量的商品,采取放弃品牌战略的企业可降低售价20%-40%,通过大批量生产,薄利多销,同样也能为企业赢较好的经济效益。浙江相当部分的小企业采取放弃品牌战略获得成功,便是最好的佐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放弃品牌不是主张企业永远抛开品牌,更不是对品牌的否定,而是建议企业先将宏大的品牌梦想暂时放在一边,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大做强,以便积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企业强大了,本身就是一种品牌。同时,实力雄厚的企业才有能力全面实施细致的品牌计划,才会舍得投入巨资构将筑品牌的每一块基石夯牢,从而形成长久不衰的“金字招牌”。从这种意义上说,暂时放弃品牌是一种时间后延式的品牌策略。

“寄人篱下”:贴牌“打工”战略

走进商场,你可能会选择一款国际名牌皮鞋、西服,或一台功能、造型俱佳的名牌音响,可你是否想到,这可能就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某个企业制造的?这种接受国际或国内知名品牌的委托,为他们制造合同规定的产品,并打上委托方的品牌,也就是所谓的OEM(俗称“贴牌打工”)。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OEM战略,说白了就是希望通过大批量贴牌生产,积累相应的“打工资本”。我国最早开展“贴牌打工”战略的是服装业、制鞋业,现在扩展到IT业等不少行业,加入WTO后,这种战略已成为一股席卷中国的热潮。

以“贴牌打工”战略运作的企业,好比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热血青年,他还没有积累创业资本,他只能凭借学士文凭这块“敲门砖”,找一家名气较大的公司打工,暂且“寄人篱下”。这时候,他需要忘却母校著名品牌的光环,把自己当作一个从头学起的小学生,从“社会大学”中获得更多的生存本领和实践经验,积累个人的财富和无形资产。待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才能,便可以考虑另立门户。

中国人往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其实,甘于为大品牌“打工”,并不一定是一辈子去“为他人作嫁衣裳”,而是一种权宜之计。你在为在大品牌“打工”的过程中,借大品牌的商誉共谋发展,待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后,自然可以自撑旗帜独闯天下,在你所处的行业中“鹤立鸡群”。

在现阶段,“贴牌打工”对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务实的战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①“贴牌打工”可使许多企业闲置的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且大批量的加工订单能保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下降;②为世界著名企业“贴牌打工”,可以了解、学习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推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③“贴牌打工”可以促进职工业务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技术人才的培养;④“贴牌打工”能够让企业接受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⑤“贴牌打工”完全是以销定产,有利于克服盲目生产导致库存积压的现象,有利于有效防范市场不确定风险;⑥“贴牌打工”可以为今后自创品牌集聚资本、市尝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