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_丁厚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5期黄冈师范学院学报Vol.33No.5 2013年10月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Oct.2013国内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综述
丁厚春,姜丽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综阅国内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献可知,相关研究集中论述了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开发对象、开发理念和开发项目,但这些研究在研究层次上,宏观和理论色彩较浓;在研究方法上,个案和定性研究较多;在研究视角上,没有凸显“需求原则”,从而,其研究成果的普遍性、针对性不足。建议后续从“市场”和“管理”两个角度,兼顾水库地域、类型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展开多案例、定量、比较研究,以提高相关成果的针对性,切实促进我国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水库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078(2013)05-0093-04
收稿日期:2013-06-23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3.05.28
作者简介:丁厚春(1979-),男,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讲师。
水库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水利工程形成的人工水域,其功能通常被界定为灌溉、发电、供水和防洪[1],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正突破其传统的功能定位,水库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效益逐渐得到重视。2004年水利部出台的《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水综合[2004]143号)就明确提出“水利风景区以培育生态,优化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目标,强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2]”。在综合效益的驱动下,我国水库风景区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据《2010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评审公布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已经达到了423个,其中,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就有237个,所占比例达到了56%。[3]然而,我国从2001年起才开始“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评审,以此来推动水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国外对水库旅游开发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7年世界旅游组织就出版了一本水库旅游开发技术指导手册———《综合规划》,汇集了全球水库旅游规划的成功案例。[4]可见,我国在水库风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起步较晚。另外,水库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要涉及山、水、树木、建筑物、文物、生态、交通等众多方面,就会关联到建设、林业、环保、文化、文物、宗教、国土、海洋、交通、水利、旅游等不同的管理部门,而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能有效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以及政府与经营企业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这使得我国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并没有形成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国内对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凸显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意义,引领水库风景区开发和建设方面未来学术研究的思路,促进水库风景区建设的良性发展来说显得很有必要。
一、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针对水库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主要是在开发的原则、开发内容、开发范围以及适合开发的产品项目等方面展开讨论,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关于“水库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水库开发必须遵守以“水库安全为前提”(宋建友[5],孟秋莉[6]),水库的社会利益永远优先于经济利益(张西林[7]),要保持水库生态效益的主体地位,实现生态上的可持续发展(毛佳心[8])。在此基础上,做到工程的建设管理和水库旅游发展的统筹兼顾,在满足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前提下,为水库风景区提供必要的基础开发条件(林越英[9],刘世华等[10])。开发要“以水体保护以及水边绿地等生态涵养区域的保育为前提,以观赏游憩休闲娱乐等功能的建设为带动,以适量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3卷
设施开发为辅助,形成相对完备的岸线利用总体发展思路”(杜河清、彭瑜[11]),而1990年,我国学者闻致中就提出了“优先开发”、“沿岸整体开发”的原则,即“大中城市附近、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的”优先开发,并号召实行“路上五类、水上三类”整体开发[12];张西林、傅蓉、曾宪文[13]提出“三大效益并重”和“区域开发”的原则,认为在水库旅游开发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缺一不可,且相辅相成;并且,还应将水库景点与毗邻的其他景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点———线———面———网络”的发展道路,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大旅游网络。而对于承担城市供水的水库,水库旅游开发则必须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李弘华[14]基于“库区上下游生态矛盾突出”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开发外延和下游风景区”,实现“库区建设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步”的综合目标。另外,对水库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价被看成水库风景区建设的重要前提。张西林[15]、孟秋莉[6]的研究认为水库风景区的建设要建立在对风景资源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基础上,李会琴、侯林春[16]以湖北省丹江口市为例,基于RS、GIS 技术提取评价因子对丹江口市旅游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生态强敏感区与旅游活动高发区具有空间耦合性,这些研究都彰显了“水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价值评价”的重要性。
(二)关于“水库旅游资源开发的对象”构成水库的各要素,水体、水生生物、水库库岸、水库附属人工建设物都有其独特的旅游价值,都应该纳入水库风景区的范畴(张西林等[13]),因此,开发水库旅游资源,在保持以“水”为核心的前提下,有必要将开发范围从水面、水下、上空、岸滩等常规区域扩展到水库延伸部分(张西林等[13],孟秋莉[6]),做到“层次开发”,充分利用水景观视觉层次,既要有平行水岸景观,也要建设垂直水岸景观,既要有水上景观,也要有无水鸟瞰景观(李弘华[14]),实现水上、水面、空中、陆地的全方位立体开发局面(廖培、李霞[17]),以充分利用库区内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来开发非水体类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产品类型,从而完善旅游产品体系,最终增强水库旅游的吸引力。
其中,水利工程作为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特别关注。应该将水库附属人工建设物,大型水工建筑(或建筑群)纳入水库风景区建设的规划中(闻致中[12]),将旅游开发与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工程的建设增加人文景观,为旅游业创造相应的基础条件(刘世华、阚文蔚[10];廖培、李霞[17])。特别是大型水库,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库区旅游的重要看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就证明了这一点,也给水库风景区水利工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借鉴。
另外,消落带作为水库风景区特殊的构成部分,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人们认为,观光旅游是消落带利用的重要方式(何再超、郑钦玉、马杰[18]),旅游景区消落带的生态重建应该考虑旅游观赏休闲功能(谢红勇、扈志洪[19]),梁福庆[20]、陈婷[21]等也将水库消落带应该列入水库旅游开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华、王洁[22]还分析了三峡库区消落带对旅游业的有利影响,认为其“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和多功能利用性,为发展包括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多种旅游利用等带来了可能的契机”。
(三)关于“水库旅游资源开发的理念”在水库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上,“文化路线”和“生态路线”是实践和研究流域关注较多的两个方面。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始于1980年代后期,作为我国对旅游文化较早的研究者,晏亚初[2]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库区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视。2007年,巴芒[24]明确提出库区旅游要打“文化牌”,孟秋莉[6]认为文化内涵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才具有生机和活力,水库风景区的发展一定要挖掘水库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并且,库区旅游文化包括“生态文化、水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石文化、草药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这些都可以可使水库旅游内容更为丰富多彩(张丹、高广路)[25],可以以民间传说故事、川江号子、歌舞戏曲、建筑风貌、特色小吃等多种形态为载体,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元素可以衍伸为单独的行业,形成出版、表演娱乐、饮食文化业等,从而延伸库区旅游产业链(武光、罗仕伟[26]),袁宏、卢文风、袁磨子[27]还特别指出,“移民文化”应作为库区重要旅游资源。
“生态牌”被认为是水库风景区发展的另一选择。现在人们向往清新无尘的空气、清洁纯净的水质和自然风光优美的居住环境的愿望日益强烈(孟秋莉[6]),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重视,以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卖点的水库旅游区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胡卫华[28]),因此,充分利用“库内湖岛优势明显的生
·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