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药物代谢动力学(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1.逆浓度差,由低到高 2.耗能,需要载体 3.有饱和,有竞争性抑制(青霉素和丙磺舒) 4.是少数药物转运方式
膜动转运
大分子物质的转运都伴有膜的运动,称作膜动转 运。膜动转运又分为胞饮和胞吐两种情况。胞饮, 又称入胞,是指某些液态蛋白质或大分子物质可通 过由生物膜内陷形成的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如 垂体后叶素粉剂。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7、经皮给药
经皮吸收; 脂溶性药物可以缓慢吸收。透皮吸收促进剂如氮酮可促进 吸收。
分子量小、脂溶性高、 非解离型、极性小的容易 透过 细胞膜
简单扩散
1、不耗能
2、不依靠专一载体蛋白
3、顺浓度梯度
被 动 转 运
1、需要离子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扩散
2、不耗能 3、顺浓度梯度
协助扩散
易化扩散(载体)
1、需要载体蛋白 2、不耗能 3、顺浓度梯度
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药物靠生物膜中特异性蛋白载体 (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由低浓度或低电位的 一侧向较高侧转运的过程,又称逆流转运。
达峰浓度Cmax
一次用药后的时 效曲线
效 应
有效浓度
潜伏期
持续时间
达峰时间
作用残留时间
药物主要通过 被动转运从胃 肠道黏膜上皮 细胞吸收。
药物分别通过 口腔、直肠和 结肠黏膜吸收。
口服药物
因胃内吸收表面积较小,且药物的胃内滞留时间 较短,所以许多药物在胃内的吸收量很少。而小肠表 面有绒毛,吸收面积大,肠蠕动快,血流量大,因此 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药物从胃肠道吸收 后,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再进入血液循环。
第四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PK)是研 究药物包括其代谢产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应用动力学原 理和数学处理方法对这一过程进行定量描述。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第一节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机体产生药效,然后再由 机体排出,其间经历了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四个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称为药物的体内 过程。此过程对药物起效时间、效应强度和持 续时间等有很大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4、口服给药
从胃肠粘膜吸收; 最常用,方便、经济和安全,但吸收慢而不规则,受 首过消除等许多因素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5、直肠给药
经直肠粘膜吸收 无首过效应,应用于不能口服或注射的病人及对胃有 强烈刺激或首过消除大的药物。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6、呼吸道给药
经呼吸道粘膜吸收; 雾化吸入,吸收迅速,用于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 物或气体。
包括贴剂、软 膏点剂击、添硬加文膏本剂、 涂剂、气雾剂 等。经皮肤敷 贴、涂抹、喷 洒等方式给药。
注射药物
给药后,药物首先向周围含水丰富的组织扩散, 然后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药物的水溶性和注 射部位的血流量影响药物注射给药时的吸收速率。水 溶性高的药物易于在注射部位扩散,增加吸收面积, 有利于吸收;混悬剂吸收慢而持久。
吸收(absorption, A) 分布(distribution, D) 代谢(metabolism, M) 排泄(excretion, E)
ADME研究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关联但不等同,一般情况 下将ADME研究包含在PK研究之中。
药物代谢和排泄都是药物在体内逐渐消失的过程, 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 药物的分布和消除又统称为处置(disposition)。
吸收、分布、排泄如果仅是药物发生空间位置上 的迁移,统称为转运(transportation); 如果在此过程中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上发生了变化 则称为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其产物称 为代谢物(metabolite)。
生物转化过程
第一步,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作用,在分子结构中引入( 氧化)或暴露出(还原或水解)极性基团,如:-OH,-COOH ,-SH,-NH2等。氧化作用有可能形成活性产物如环磷酰胺 就是通过氧化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而发挥抗癌作用的;也可 能产生毒副作用。
Baidu Nhomakorabea
舌下给药或直肠给药
虽然吸收表面积小,但这些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 药物可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不必首先通过肝。在 胃肠道易被破坏或在肝中可被迅速代谢的药物,可以用 这两种途径给药。如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控制支气 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异丙肾上腺素,可用舌下给药。
注射给药包括 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和静脉 注射给药等方 式。
脂溶扩散 孔膜扩散
易化扩散
胞吞 胞吐
细胞外
脂溶性 水溶性
细胞内
被动转运
简单扩散 滤过 易化扩散
主动转运
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药物跨膜转运的最重要方式,药物 根据膜两侧的浓度差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对 侧仅此那个扩散性转运,又称为顺浓度转运。
被动转运(passive diffusion)
1.顺浓度差,由高到低 2.不耗能,不需要载体 3.无饱和,无竞争性抑制 4.是大多数药物转运方式 5.受药物理化性质和PH影响
第二步:极性基团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或谷胱甘肽 共价结合,生成极性大、易溶于水和易排出体外的结合物。 这是解毒过程。
药物代谢对药学性质的影响 药物代谢的结果是药物的 失活、活化或产生新的毒性。
一、药物的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 环的过程。
除直接静脉给药外,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与药 物的给药途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有关。
经皮药物
给药后,药物主要透过角质层和表皮进入真皮, 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再进人体循环。角质层细胞间是 类脂质分子形成的多层脂质双分子层,药物主要通过 皮肤表面的药物浓度与皮肤深层中的药物浓度之差以 被动扩散的方式进行转运。此外,少量药物通过毛囊、 皮脂腺和汗腺等附属器官吸收。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1、静脉注射
直接注入血液,无吸收过程,起效快; 用于急救,昏迷病人,剂量易控制,易出现不良反应 ,应注意注射速度 。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2、皮下注射、肌肉注射
经毛细血管壁吸收, 吸收迅速而完全,受剂型和局部血流影响。
不同给药途径药物吸收特点
3、舌下给药
经口腔粘膜的毛细血管吸收; 可避免首过效应和胃酸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