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

摘要: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未成年人犯罪直接有着直接的联系,家庭的不良教育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不良的家庭环境,不当的教育方法等因素都会引起未成年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其心理产生畸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家庭因素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尤其是未成年,他的好与坏大多取决于家庭教育。

引言:家庭环境是影响未成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是未成年人所依赖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们身心都很健康,而畸变的家庭不仅对未成年人没有积极作用,饭会让他们的身心畸变,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因而研究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心智还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更是重要,做这个课题的研究是希望更多的未成年能走上光明大道,而不是让年轻的生命逝去本该拥有的光彩。

关键词:家庭,犯罪,心理

根据犯罪心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就是说犯罪心理和犯罪是其研究对象。犯罪主体的心理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简单地说,它只研究犯罪人的个性缺陷及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广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除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之外,还包括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如预防犯罪、惩治犯罪以及教育改造罪犯的心理学问题;还包括有犯罪倾向(即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心理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还包括被害者心理、证人心理、侦查心理、审讯心理、审判心理以及犯罪的心理预测等等。简单地说,广义的犯罪心理学既研究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又研究与犯罪作斗争的对策心理学部分,即被认为是司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在了解了犯罪心理学的相关基础后,以下是我组对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影响课题的研究,注意,我这里所指的犯罪主要是未成年的犯罪。当然,我们也得稍微了解以下家庭犯罪的相关概念。

家庭犯罪因素(family faetors in crime)是一种影响犯罪的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的微观社会群体,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孩子一生,就被家庭的环境气氛所熏陶,接受父母有意无意的教育与影响,形成早期的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社会态度等,因此为个体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不良的家庭环境是个体犯罪心理特别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下几种家庭类型与个体的犯罪心理形成关系密切:

(l)行为不良家庭。家庭主要成员特别是父母有不良行为、不道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其有意的教唆或无意的言行示范,对子女发生有害的影响。

(2)有缺陷的家庭。家庭结构遭到破坏,如父母早亡、离婚、再婚等,使亲子关系遭到破坏,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教养,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健康发展。

(3)不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经常发生矛盾冲突,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是造成成年人犯罪的因素之一。

(4)教养方式不当家庭。家长的教育水平低,教养方式失当,如溺爱、专制、放任,以及态度不一致、奢望等,导致儿童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相关资料中搜索到了一些有关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1.不完整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夫妻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如果夫妻关系好,孩子出生在一个相对和谐的家庭,其心智就会比同龄人高些,思考问题也会全面些,面对犯罪事件就会拒而远之。

2.家长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家长的生活习惯、态度、品行等都会对子女缠身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由于好奇心较强,容易受到暗示,而模仿力又极强,对于家长所做的很多事都有极大的模仿力,如果此时家长不做好榜样,走上歧途,对孩子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冲击,此时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未成年人极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而家长对未成年的犯

罪心理有着极大的影响。

3.家庭经济造成犯罪

很多未成年对生活中的欲望较强,而此时家庭经济较差的孩子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在他们心中,由于金钱的诱惑,受社会的影响,未成年就会选择犯罪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他们并不知道这让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让生活从此以后都有一道黑斑。但我个人觉得这是那些本身对经济看法畸变的孩子所拥有的心理,如果是个健康的人,他不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法来改变现状。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家庭因素对犯罪心理的影响之后,我们应道向前看,找到解决问题的啊不能发,让孩子们原理犯罪,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以下是本组成员所搜集的相关资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应从家庭抓起。1980年联合国第三届预防犯罪及罪犯处理大会的有关材料指出:“家庭在所有国家中都是影响青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力量”,“家庭是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媒介。”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教育得当,能够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为的产生。

搞好家庭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

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同时,这也是社会有关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要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

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邪路。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武汉一酷爱玩网络游戏的16岁少年徐某,拿起菜刀向熟睡的母亲砍去,其目的是索要8000元钱。母亲的脸、腰上被砍了6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当他逃离现场时,母亲还追着喊:“伢,你把毛线衣穿上,莫冻着了!”(26)可怜天下父母心!这都是娇惯、纵容种下的苦果。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给以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而不管,放任自流。

3、教子不力,应承担相应责任。

我国《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都规定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所承担的教育义务和预防未成年犯罪的职责,但并未规定父母教育不力所应承担的严厉的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第49条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放任未成年人有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责令其严加管教”,但不管教怎么办?尤其是对父母已经离异(且已另外组合新的家庭)的孩子。法律应增加规定教子不力的“拘留”、“罚款”等行政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英国就有“孩子逃学、父母坐牢”的做法。一位母亲因为女儿经常逃学,而被判监禁60天,她上诉后,尽管刑期减半,但仍要执行30天的监禁。(27)在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有委员就曾提出建议:针对青少年犯罪,建议在法律责任中加入对父母的处罚条文,以督促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28)看来,完善这方面的立法,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