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课件压铸模总体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为了限制分型面Ⅰ和分型面Ⅱ的分型距离,达到定距分型的效果,还 分别设置了限位杆1和13,以及对各模板分别导向的动模导柱5和定 模导柱8。这种结构有时还应设置顺序分型脱模机构,按先后顺序, 按一定的定距程序分型。
上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wk.baidu.com的设计
• 10.2.1 动、定模套板的边框厚度
定模座板,其厚度H可按经验数据选取,如表10-3所示。表10-3
还列出了不同型号的压铸机用的定模座板与压室的配合孔直径D
和配合深度h的尺寸与公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4 动模模座的设计
• 动模座板与垫块组成动模的模座。模座与动模套板、动模支承板及
上一页
返回
10.3 压铸模的冷却
• 10.3.1 压铸模的冷却方法
• 压铸模的冷却方法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
• 1.风冷
• 风冷冷却的风力通常来自鼓风机或压缩空气。冷却的方法是将压缩空
气对准压铸模动模和定模的成形部分进行反复喷吹,以使模具的热量
尽快散发到空气中,从而降低模具的温度。由于不需要在模具内部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矩形套板边框厚度的尺寸计算 • 矩形套板如图10-7所示,其边框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 • • •
式中 F1——边框长侧面受的总压力,F1=pL1H1,N; F2——边框短侧面受的总压力,F2=pL2H1,N; L1——型腔长侧面的长度,mm; L2——型腔短侧面的长度,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3.导柱的布置 • 压铸模的外形通常是矩形,个别也有圆形的。除了很小的压铸模可设 置2根导柱外,矩形压铸模一般设置4根导柱,如图10-14(a)所示, 通常都布置在套板的4个角上。为了防止装配或合模时搞错方位,也 可将其中一根导柱作不等距布置。圆形的压铸模一般可设置3根导柱, 如图10-14(b)所示,其分布的角度可以略微不等。
置冷却回路,因此模具的结构大为简化。
下一页 返回
10.3 压铸模的冷却
• 2.水冷 • 水冷是指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将冷却水循环通入成形镶块或型 芯内,从而实现冷却。水冷速度比风冷速度快得多,因此能有效地提 高生产效率。一般可以通过测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温度以及模具型腔 或型芯的表面温度来控制冷却水的流量,从而调节冷却效率,以达到 压铸生产工艺的要求,所以在压铸过程中水冷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 • 水冷法的冷却介质除了主要用水外,还可采用其他一些冷却介质以 提高冷却效果,这些冷却介质如表10-4所示。 • 除了风冷和水冷外,国外还广泛地采用热管冷却。热管是一种密封的 利用液体的蒸发与冷凝原理和毛细管现象来传递热量所设计的管状传 热元件,如图10-15 所示。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型腔不通式套板的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 型腔穿通式套板的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受力时弹性变形量δ按下式计算
• 各式中 S——套板边框厚度,mm; • p——压射比压,MPa; • [σ]——许用抗拉强度,45号钢调质后取80~100 MPa; E——材料的弹性模量,取2×105 MPa; • D——型腔直径,mm; • H1——型腔深度,mm; • H——套板厚度,mm; • δ——受力后弹性变形量,m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导柱与导套的配合 • 导柱与导套的配合如图10-13所示。图10-13(a)为B型导柱与B型导 套相配合的形式;图10-13(b)为A型导柱与B型导套相配合的形式; 图10-13(c) 为A型导柱与A型导套相配合的形式;图10-13(d)为 B型导柱与A型导套相配合的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3)导柱的尺寸。当导柱为4根时,导向部分的直径按下面的经验公 式选择
• 式中 d—— 导柱导向部分的直径尺寸,cm; • A——模具分型面的表面积,cm2; • k——系数,一般在0.07~0.09内选取,当A>2 000 cm2时, k取0.07,当 A=400~2 000 cm2时,k取0.08,当A<400 cm2时, k取0.09。
第10章 压铸模总体设计
•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3 压铸模的冷却
• 10.4 压铸模模体的常用材料
• 10.5 压铸模典型实例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1.不通孔的二板式结构 • 定模板2和动模板6由整体形成,如图10-1所示。成形的定模镶块1和 动模镶块5分别镶嵌在定模板和动模板的盲孔套内,用螺栓紧固。模 体由两组模板组成。开模时,由主分型面分型。推杆7推出压铸件, 复位杆8复位。 • 2.通孔的二板式结构 • 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分别由定模座板1、定模板3和动模板5、支承板 8组成。成形的定模镶块2和动模镶块4分别装入定模板3和动模板5的 通孔模套内,用螺栓压紧。开模时,由主分型面分型,推杆10推出压 铸件,复位杆9复位,如图10-2所示。
支承板和动模座板之间设置与垫块等高的支柱;也可以借助于推板上
的导柱加强对支承板的支撑作用,如图10-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3 定模座板的设计
• 定模座板与定模套板构成了压铸模定模部分的模体,由于定模座板与
压铸机的固定模板大面积接触,故一般不作强度计算。卧式压铸机用
下一页 返回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3.带卸料板的结构 • 如图10-3所示,带卸料板的结构是在二板式结构的基础上,增设推出 压铸件的卸料板5。动模部分由卸料板5、动模板8和支承板9组成。 开模时,首先从主分型面分型,使压铸件脱离型腔后,推板16推动卸 料推杆10、卸料板5以及推杆11共同作用,使压铸件脱模。合模时, 定模板推动卸料板及卸料推杆带动推出机构复位,不必另设复位杆。 卸料板由于推出力均衡,压铸件在脱模时不易变形,是薄壁压铸件常
• 动、定模套板一般受拉伸、弯曲、压缩3种应力,变形后会影响型腔
的尺寸精度。因此,在考虑套板的尺寸时,应兼顾模具结构与压铸工
艺。
• 1.圆形套板边框厚度的尺寸计算
• 圆形套板分为不通式和穿通式两种,如图10-6所示。图10-6(a)为
套板不通的形式,图10-6(b)为套板穿通的形式。
下一页 返回
用的脱模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1 模体的基本类型
• 4.二次分型的三板式结构 • 在卧式压铸机上采用中心浇口时,为取出浇口余料,必须设置可移动 的模板,如图10-4所示。即在主分型面分型前,模具从辅助分型面Ⅰ 处分型。压铸件包紧力在压射冲头送料的推力作用下,定模板5与浇 口余料一起与动模板移动。继续开模,限位杆20阻止定模板的移动而 拉断浇口余料(或采用其他切料机械切断余料)。从主分型面Ⅱ处分 型,并使压铸件脱模。为支承定模板5,应设置定模导柱2。 • 5.多次分型的多板结构 • 当一次分型不能使压铸件完全脱模时,应采取二次分型或多次分型的 结构形式。图10-5 所示为采用三次分型的结构形式,增加了型腔板9 和11两块可移动的模板,形成分型面Ⅰ和分型面Ⅱ两个辅助分型面和 主分型面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导柱的固定。为了取件的方便,压铸模的导柱一般固定在定模 部分。如果模具采用推件板脱模,导柱必须安装在动模部分;而卧式 压铸机采用中心浇口的模具,则导柱必须安装在定模座板上;若卧式 压铸机采用中心浇口模具的同时又采用推件板脱模,则在模具的动、 定模部分都要设置导柱。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10.2.5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 1.导柱和导套的结构 • (1)导柱的结构。压铸模导柱的典型结构按照国家标准分为A型 (带头导柱)和B型(有肩导柱)两种。图10-11(a)为A型导柱, 固定部分的直径d1与导向部分的直径d基本尺寸相同,只是偏差值不 同;图10-11(b)为B型导柱,固定部分的直径d1比导向部分的直径 d大,且其大小和与之相配用的导套外径一致,这样可使导柱和导套 的安装固定孔大小一致,以便两孔同时加工,保证它们的同轴度。
推出机构组成了动模部分的模体。压铸时,动模部分模体通过动模座
板连接固定在压铸机的移动模板上,因此动模座板上也必须留出安装
压板或紧固螺钉的位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小型压铸模的模座一般采用图10-10(a)所示的形式,垫块与动模座 板的平面接触,用螺钉连接和用销钉定位;小型压铸模的模座有时也 设计成支架式模座,如图10-10(b)所示,这种结构制造方便、重 量轻、省材料;对于中型压铸模,常常将垫块部分镶入动模座板和动 模支承板内,如图10-10(c)所示;大型压铸模的动模座板和垫块合 为一个整体,采用铸造方法成形,如图10-10(d)所示。模座通常 采用铸钢或球墨铸铁,这样既减少了零件数,提高了模具的刚性,又 节省了原材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3 压铸模的冷却
• 10.3.2 冷却通道的设计计算
• 1.需要用冷却水传走的模具热量 •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压铸模在每个循环的正常工作中,熔融金属传 给模具的热量、模具传 • 走的热量以及冷却系统传走的热量应保持平衡。热平衡的表达式为 • Q=Q1+Q2+Qw(10-7) • 式中 Q——单位时间内熔融金属传给模具的热量,kJ/h; • Q——单位时间内模具通过自然对流和向周围辐射传走的热量,kJ /h; • Q2——单位时间内通过压铸机上的特定部位传走的热量,kJ/h, 特定部位指模具的动、定模座板与压铸机的移动模板和固定模板的接 触部位,以及压铸模和压铸机上原来常设冷却通道的部位,如浇口套、 分流锥、喷嘴、压室、压射冲头等; • Qw——单位时间内需要用冷却水传走的热量,kJ/h。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4)导套的结构。导套的结构按照国家标准分为A型(直导套)和B 型(带头导套)两种。图10-12(a)为A型导套,它主要用于动、定 模套板较厚或套板后面无支承板或定模座板的情况,常安装在推件板 内;图10-12(b)为B型导套,它通常用于动、定模套板后面有动模 支承板或定模座板的场合。 • (5)导柱与导套的技术要求。导柱和导套通常都可采用20号钢表面 渗碳处理或采用T18、T10钢进行淬火处理。导柱应有良好的韧性和 抗弯强度,其工作表面应有较高的硬度且耐磨,热处理硬度一般为 52~56 HRC。导套的表面硬度应比导柱略低,便于磨损后更换导套。 导套有时也可用铜合金等耐磨材料制造。导柱和导套的固定部分的表 面粗糙度Ra为0.8 μm;导向部分的表面粗糙度Ra为0.4~ 0.8 μm。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3.套板厚度的经验数据 • 动、定模套板边框厚度的经验数据推荐值可如表10-1所示。
• 10.2.2 动模支承板的厚度
• 1.动模支承板厚度的计算 • 动模支承板的受力情况如图10-8所示。支承板的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92 MPa。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0.2 结构零部件的设计
• 2.动模支承板厚度的经验数据 • 动模支承板厚度的经验数据是按支承板所受总压力的大小选取的,具 体推荐值如表10-2所示。
• 3.动模支承板的加强
• 当压铸件、溢流槽及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较大而垫块的间 距L较长或动模支承板厚度h较小时,为了加强支承板的刚度,可在
• 式中 h—— 动模支承板的厚度,mm; • F——动模支承板所受的总压力,N,F=pA,其中p
为压射比压,MPa,A为压铸件、浇注系统和溢流槽在分型面上
不重合的投影面积之和,mm2;
• L——垫块间距,mm; • B——动模支承板的长度,mm;
• [σw]——钢材的许用弯曲强度,MPa,正火态45号钢,[ σw ]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