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第2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
课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时安排共( 1 )课时课程标准
标注课程标准页码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挖掘“人和”渗透的圣人哲思和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1、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挖掘“人和”渗透的圣人哲思及作者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熟读精思;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作业通读课文,搜集作家作品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节一
导入新课
以“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杼”引出孟子。
课中作业
听故事,辨人物
环节二自学和讨论,疏通文意
1、学生展示搜集的作者和作品的有关材料,师作补充。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 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
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
四书。
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师范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来理解文章的内容。
3、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首先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然后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4、通过小测,反馈理解。
课中作业
1、展示预习。
2、朗读课文。
3、疏通文意,
环节三探究写法,突出重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是什么?
3、找出文中排比句并体会其作用。
课中作业
学生针对以上问题同桌或前后桌之间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