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的觉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主义的觉醒,所谓女权主义就是不甘心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和霸道作风的气,在当今又无法让男人启蒙去弊改变男权习俗的条件下,就只能启蒙去弊女人,让不喜欢大男子主义的一切女人离婚或不结婚。
自由主义最根本的一条(之一)就是迁徙的自由,也就是人人有权利离开自己感觉不舒适的环境。
所以,倡导不能在婚姻中忍受的女人离婚,本是“女性自由主义”思维的合理逻辑推理。
如果女权主义者都这样劝导女人的话,有大男人主义思想或“事业优秀”的男人便十分欢迎。
可以说是两头讨好的事情。
女权主义者和男人斗,根本赢不了,以为赢了,其实是男人们的圈套。
因为女人们要维护她们的女权意识,就要维护她们的自尊心。
这样以后离婚,往往不用男人费事,男人制造点事件,女人自动上钩离婚。
女权主义者理论最后变成男权主义逍遥派的最好武器。
女权主义者对于女人所做的事情正好是唐吉珂德所做的事情。
女权主义者跟男人斗很吃亏,因为男人有一个最大的本能,就是花心,除非女权主义者也告诉广大妇女跟着也学花心,那这婚姻制度一定垮台。
而等婚姻制度垮台了,那男人更容易花心了。
男人到处甜言蜜语沾花惹草是本能,他不在乎其他男人是否花心,更不在乎其他女人是否花心了。
女人越花心对花心的男人而言是资源越多,越有利。
不管怎么说,这是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死穴,因为从理论上就想不出怎么对付花心,喜新不厌旧的男人的办法,从而在男女关系中得不到优势和实惠,更得不到平等。
就像和尚所说,女人的幸福和平等全靠男人的赐予。
我有这样一种需要验证的直觉:欧美的女权主义和中国的女权主义有着间接的师承关系。
在查了一些资料之后,我的这种直觉并没有找到例证(或许是我囿于视野的狭隘),因此,我有些失望。
逻辑上讲,在正面求证一个命题时感到山重水复时,反证法往往可以柳暗花明。
假如西方女权主义和中国女权主义不存在师承关系,那么中国的妇女运动只有产生于本土文化。
五四运动之前,更确切地说,新文化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化生态依然带有浓重的封建父权色彩,在小农意识封闭性和保守性以及家国同构社会体制横行的土壤中要长出女性解放的青苗几乎是天方夜潭。
经过这样的逻辑推演,西中女权主义的师承关系应该是存在的。
中国的女权主义尚处在对老师的借鉴和模仿阶段,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孩子,摇摇晃晃,腿骨还不够硬朗,脚跟还不够稳当,我们应该用心去矫正和呵护。
中国的女权主义产生是晚了点,但“Better late than never”女权主义产生于欧美,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女权运动阶段和消除两性差别运动阶段。
女权运动阶段约始于19世纪末左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争取政治权利。
当时争论的一个焦点是两性的平等,强调男女在智力上和能力上是没有区别的也要求公民权、政治权利,反对贵族特权。
消除两性差别运动,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其基调是要消除两性的差别,要求各个领域对公众开放。
长久以来,在社会上是一个以男权意识为中心的社会意识形态。
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形成的概念使得人们从男权的角度来描述这个世界,并且把这种描述混同于真理,就是说,这种描述是千真万确的,是天经地义的。
消除性别差异运动对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挑战,导致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学术研究兴起。
基本点是争取两性平等,改变女性受歧视压迫的现状。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女权主义,大致孕育于新文化运动兴起于于五四运动时
期,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成为一个时代的主导气象。
中国式的女权主义是缺乏女性自觉的思潮运动,无论“五四”运动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妇女解放,它均是被动性的社会运动:前者在于“强国救亡”,后者在于“政治标兵”。
这种历史境遇下的女性运动局限于女性群体行为表达并受制于社会政治价值向度的引导。
从而忽视女性自我价值和独特魅力的展示。
在这里,我之所以说中国式的女权主义缺乏女性自觉,既非对两个时期的女权运动进行批判,更非试图否定掉两个时期本身的社会历史的意义,而只是透析一下中国女权运动的局限:历史对人的一种规定性。
这种局限是无法超越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放在女权运动发展的线条上来看依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女权主义都存在这样一种缺陷:平民视角的缺失。
在西方,它的倡导者主要是白领阶层,在中国主要是知识女性,因此,找到广泛的群众基础很难。
同样的,女权主义理论本身也有问题。
因为“女权主义”的说法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给人这样一种假象:女人与男人对立、决裂,甚至要统治男人。
用温和一点的“女性主义”的提法或许让人更容易接受。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集各流派所长的理性而包容的女权主义。
在女性写作领域,女性意识觉醒的最早,比如诗人翟永明,作家林白等。
但她们写作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是私人化的,把过多的书写聚焦于身体感官体验和性体验。
这种书写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也受到许多人的诟病。
坦白地说,我同情她们的这种对父权的反抗方式,自怜式的,甚至有点决绝。
在阅读林白小说的时候,我不自觉地想到了武则天的坟墓和无字碑。
贵为一代帝王的武则天,她的坟墓是一个女体,她的无字碑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历史的沉痛,一种无言的反抗,或许还夹杂着反抗的乏力和无奈。
女体的喻象透露出一个女人对男权反抗的底线:女人反抗男人的最后一个武器往往是自己的身体。
林白的小说也是这样,面对父权的限制,她无法在广阔的社会境况中找到突破口,只好缩回自己的心灵深处关注肉身,由此得到一点自怜式的安慰。
在我看来,这些女性抒写有它特殊的意义,代表的是女性身体的觉醒,但更高的层面上应该是一种展现性别魅力的文化的觉醒:非自怜式的、非偏执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自觉抒写。
所以我们要更理性的看待女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