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陆智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体验学习,是一种探究学习。
那么,如何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得到发展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并应用于生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抓住关键,顺向点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选择尝试点,编成问题,在学生头脑中掀起波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遇到问题急于求解的紧迫感,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老师引入这
样一个实际例子.
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破成如图(1)所示
的两块,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都带
去?
这一问题,来自生活实际,立即像磁铁一样引
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议论纷纷,有说带I去,有
说带II去,有说两块都带去.
老师:其实,只需带一块就行了,那么带哪块
去呢?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学生的思路进入了活跃状态.
老师:让我们看带I去行不行?
学生从图形易知,由I不能恢复到原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所以不能带I 去.
老师:再让我们看带II去行不行?
由II可以恢复到原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只需带II去.
老师:为什么带II去行,而带I去却不行呢?
这样,利用学生求新、求异与渴望成功的心理,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创设出蕴涵数学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联系实际,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生活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色彩。
如在教学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手机通话交费问题时,老师先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甲、乙两家通讯公司进行调查:“甲公司规定月租费25元,另外每通话一分
钟收费0.4元;乙公司规定不收月租费,但每通话一分钟收费0.6元”.得出两家通讯公司手机收费信息后,学生争论不休:“有的说选甲这一家通讯公司交费,有的说选乙这一家通讯公司交费,有的说选哪一家通讯公司交费都可以”。
于是老师说:“不争论了”,那就到教室里把你们的话费教给这两家通讯公司收费代理员(本班两名同学代表),交费时两家通讯公司收费代理员就问:“同学,你们为什么这样选择呀?”然而,各位同学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计算出自己每月的通话时间,当通话时间在125分钟之内时,选乙合算;当通话时间超过125分钟时,选甲合算;当通话时间等于125分钟时,选甲或乙都可以。
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在体验过程中教师不但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三、关注生活,提炼数学
从生活入手,使数学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完全投入在生活这一大背景下完成。
如在教学“用字母的表示数”这节课的导入时,从“青蛙跳水”入手。
师:微笑着提问:“一只青蛙几张嘴,几眼睛,几条腿,扑通几声跳下水?
生:“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
师:马上追问:“两只呢?三只呢?......。
”
课堂气氛越炒越热。
“那么,当青蛙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表达?”
教室里一下没了声音,每个学生都在思考。
过了半分钟,一名成绩不太好但很喜欢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勇敢地举起了手,我马上抓住了这棵“救命草”(主要为了打破课堂的沉默气氛)。
但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答的却是:“很多只青蛙很多张嘴,很多只眼睛,很多条腿,‘扑通’很多声跳下水。
”
“哈哈哈……”,还没等他说完,同学和老师们都笑作了一团:
我问:“你们笑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呀?”
“不同意。
”
“那么,谁还有别的意见?”
举手的人多起来,大概是受了刚才那个同学的启发。
一个学生答道:“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
”
刚才举手的那些学生都放下了手,表示同意。
就这样引出了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这样生动、自然而且成功地将学生从小学具体的算术世界带入从初中开始的抽象的代数世界中。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同时又使生活成为感受数学存在、提炼数学知识的平台,使生活中的问题自然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实际操作,把握数学的本质。
教师应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形成课堂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内容是真实的,可用的,可学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生活需要和享受。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选择生活中富于情趣和意义的材料,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富有特色的学习方式。
例如,教学“对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切片苹果,先将苹果切两半,取其中的一半用手摸一摸切开的面,让学生体会“面”。
然后沿着这个垂直的方向再切一刀,切出两个面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切两个面相交的边,让学生体会“棱”。
最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点,让学生体会“顶点”……通过让学生切一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这样让学生亲自动手的过程中边玩、边学、边思、边说、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还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学习是真实的、亲切的、可以触摸的,确实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数学。
五、注重生成,深化探究.
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对学生来说,具有挑战性,学生探究的过程,就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的过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时,教师随时关注活动中的生成,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利用生成使探究得以继续并不断深化.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用“边角边”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当这里的角不是两边的夹角,而是其中一边的对角时,两个三角形还是全等的吗?
学生开始在自己的作业纸上画图、尝试,并和同桌交流很快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方法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突然,有一学生大声道:“是全等的!”
师:你说说看.
生1:我是利用我作业本的拐角来画的(如图2),我让AC=DF, AB = DE,这样画了几次都是全等的.
师:是吗,那我们大家也利用作业本的拐角来试
试,好不好?
学生画的三角形验证了所画的两个三角形确实是
全等的.
生2:我觉得这样画不好,画出来的都是直角三角
形.只能说明对直角三角形中是成立的.
师:说得好,我们这样画的确实都是直角三角
形.那至少我们可以说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
图(2)
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那么接着想
下去,如果两个三角形都是钝角三角形,“边边角”能
说明全等吗?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呢?
学生继续探究,结论都是肯定的.
师:如果不指明两个三角形是哪类三角形,“边边角”能说明全等吗?
生:不能.
在这个案例中,本来按照教师的教学预设,只需让学生动手得到用“边边角”可以画出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得到不能用“边边角”来判定三角形全等.但是学生的一次特殊操作改变了教师对探索的预设—得到了全等的三角形!教师及时抓住了这个宝贵的生成,决定调整原来的预设,非常自然地让学生探索“边边角”在什么情况下是成立的,在什么情况下是不成立的,使得课堂的探索有了深度,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有心人,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多收集学生喜欢的趣题,多留意身边的数学,扩大知识面。
在教学中善于动脑子,善于创新,就会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