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民族村寨旅游内容丰富,自成系统,而与此同时,它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独立单元,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
因此,加强对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保护及相关影响研究,探索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当前旅游学界和民族学界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民族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从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到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旅游年,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下,民族旅游的热潮似乎一浪高过一浪。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内容丰富,自成系统,涉及到民族旅游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类特殊而广大的地区,少数民族村寨有着一些共同特点:长期封闭,生产力水平低,文化构成单纯,经济落后且结构单一,人口素质低,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等,其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十分脆弱,很难承受外来强势文化特别是旅游经济大潮的冲击,因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更让人忧虑。
由于主客接触和相互作用的不平衡性,加上双方巨大的经济势差,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令人堪忧。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每个民族都有其共同珍视的价值取向,
随着村寨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朴素美好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退化,如民风不再淳朴,有的村寨出现商贩围追堵截游客,商品短斤少两等现象。
不仅破坏了旅游的气氛,也影响了村寨的形象。
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价值,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一般都认为丰富的民族文化石民族村寨旅游业得意发展的原因,比如聂泽龙等(1999)认为民族村寨旅游比如秀丽的热带风光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价值。
简王华(2005)提出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
民族文化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件法宝。
在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寻求差异,尤其是文化上的差异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挖掘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有了文化,就有了生命力和竞争力。
二.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较晚
大多的民族村寨处于比较独特封闭的地理环境,现仍保留着数千年来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精髓,即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民风纯朴、环境优美,这也构成了当地主要的旅游资源,但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因素,民族村寨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
(二)传统风俗受到强烈冲击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游客的增多,作为一个本来封闭,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受到了外界强烈影响,现代设施的运用,
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受到强烈的冲击,并且在日益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渐丧失。
(三)利益分配不均衡
村寨旅游开发涉及地方政府、当地居民、企业、旅游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旅游业的受益面较为狭窄,分配不均衡。
无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采取哪一种开发模式,其中主要利益的只是归于主要的小部分,民族村寨大多数村民参与旅游的层次比较低,比如村寨的卫生保洁,小商品的销售,一般性的劳务服务等,收入较低。
由于利益的分配不均,导致民族村寨的旅游业发展中造成了村民与村民之间,村寨与村寨之间以及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四)管理水平低,服务意识淡薄
很多民族村寨的管理不是由专业的管理公司负责,而是由村干部或者当地村民担任,采用家庭式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旅游业专业的运作与管理,管理能力较为有限,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旅游服务意识不高。
三.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围绕民族文化,旅、农、工、贸联动发展
应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和拉动功能,以旅游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其它行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进行,建立旅一农一工一贸联动发展。
一是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
六大问题,兴建旅游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二是发展第一产业,兴建农副产品基地、农业观光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三是发展第二产业,开发各种旅游食品、饮料、纪念品等,对当地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上规模、上档次;四是发挥旅游的牵线搭桥作用,让旅游市场带动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引进,让民族文化转化为产品,形成文化产业,加速民族村寨经济的发展。
(二)开发中的利益协调措施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贯穿着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包括规划、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等三个环节,因此,协调好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需要从这几个环节中进行。
1.规划环节的协调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不应只是一种规划团队(受托方)的行为,还应该是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为此,上金贝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建立“开放式”的规划体系,允许多重决策权威——政府、公众、专家、企业的协调参与。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还应建立一种灵活的机制,使规划者有能力在各部门的决策者之间进行协调,最终产生一个好规划。
这就要求做到:政府要高度重视当地民族村寨旅游规划,做好协调配合工作;规划者要立足民族村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综合各方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发挥其专业优势,探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途径和方法,为
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2.投资开发环节的协调
旅游投资开发是旅游开发的关键环节,是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实际存在的主要体现。
围绕着投资赢利问题等问题,投资开发环节主要体现为旅游企业及投资人是否乐意前来投资以及以何种形式投资旅游产业、各旅游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中如何分工和如何分红等实质性问题。
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而言,这个环节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各利益主体进行协调:创造良好的旅游投资环境、协调政府、投资方与民族村寨居民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民族村寨与周边村寨的关系。
3.经营管理环节的协调
首先明确各利益主体在经营管理中作用和地位
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经常会发生多头经营管理的现象,从而造成经营管理的混乱。
通过利益主体的利益分析,了解各利益主体在旅游开发中利益诉求,为建立利益协调机构奠定基础。
其次建立有效的经营管理协调机制
对于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政府、开发商、规划者都有利益表达的权利和机会,而当地居民的声音往往被淹没,但是,当地居民在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样的一个经营管理协调机制中,应该赋予当地居民的权利表达,加强当地居民在经营管理体系的比重。
最后以股份合作制为基础的收益分配
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兼有资本合股和劳动联合的经营的组织形式”,“是在所有制性质既定的前提下,对属于不同所有者的各种生产要素加以组合和经营的形式”[24]。
利益分配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公众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经营和保护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保证股份合作制经营企业长远发展、股东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实现的重要机制。
这样,国家、集体和个人可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按照自己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调动社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保护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目的,实现民族村寨旅游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环境一一社区参与一一经济发展一一管理监控持续调控措施
以保护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为中心,以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由民族村寨社区共同参与旅游的开发与建设,以达到提高当地人口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当地社会发展为目标,在管理体系的监控、协调下,实现旅游经济与社区经济互动持续发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保护民族村寨旅游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不仅仅是指自然旅游资源,更重要的是保护民族文化及孕育此文化的环境,因为这是民族村寨旅游的灵魂所在,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
发展的根源所在。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站,由学者及当地居民组成,收集、整理并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村寨中具有绝技、特殊工艺的老艺人、老工匠,记录这些无形的民族文化并使之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培养民族文化自己的传承者,因此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注重当培养地居民的文化感情,实现文化自觉,建议在民族村寨中开设民族文化传习馆,从小抓起,保障民族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四.结语
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充分调动村寨村民的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推动村寨、经济、旅游和文化的协调发展。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是一个系统开发的过程,由于民族村寨的特殊性,更应该加大对其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以便能更好的指导实践。
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促进当地村寨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作者简介:于会霞,女 1982.10 河南平顶山河南城建学院467363 助教,研究方向:会展管理,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