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形而上学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形而上学的认识
摘要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对形而上学的认识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形而上学的思想进行浅显介绍,最后总结对该学说的看法,认为存在即合理,尽管形而上学存在不少弊端,但其价值不可磨灭,仍有其重要存在意义。
[关键词]: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局限
对形而上学的认识
自从人类诞生文明起,人们在谋生之余总会思考这世界的奥义。人们总是希望以更普遍、更简单的答案来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世界的组成是什么?万物为何如此又将如何演变?人类在自然中是否特殊又是否肩负着某些使命?人类首先归纳出万物都趋向于下落——这是生活的经验。后来人们又继续寻找下落的原因——也许在牛顿之前还没有人能系统地说明引力——但却已经诞生了最早的“物理学”。此时此刻,必定还有人要刨根问底,探寻物理背后的原因,也就是物理学的基石。然而一旦至于此,问题便变得玄乎起来。一是这种学问必须来源于现实事物的观察与总结中,不能空空而谈;二是这种学问必须高于物理学的层面,必须能够充当物理学的基础而不是物理学的补充。显然,这种学问应该是我们这个世界最为高级的、最为统一的,它能为所有一切的规律提供理由,能为所有一切的现象提供解释,而它本身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学问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本身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无论如何,尝试系统地说明这种学问是必须的。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未将这种学问命名,后人整理其著作,统称这一方面的文章为“物理学之后——metaphusika”。在中国,由于《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汉语和日语中译为“形而上学”。
《易经·系辞》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形,顾名思义,指物质的存在形态。形而上学,气就是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简而言之,就是承认物质,而不承认运动,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2]比如有观点认为,社会的进步是个人——比如英雄努力的结果,这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忽略了客观世界的存在与人类发展史的变化。唯物主义的提出者——马克思认为,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它把事物看成是彼此孤立、绝对静止、固定不变的,看不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忘记了它的产生、消灭和运动以及点动的相对
趋势,把变化仅仅归结为位置移动和单纯数量的增减,视为外力推动的结果,有似于物理学中的矢量(位移)。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因此形而上学也可以表示教条主义,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眼光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孤立的永远不变的。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这种定义。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第2 章中,即《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批判了蒲鲁东滥用黑格尔辩证法,随意杜撰政治经济学的非历史的抽象范畴,指出概念、科学抽象不是精神、意念的产物,而是现实过程的构造。不是范畴、概念规定历史,恰好相反,人们按照生产方式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并非永恒的存在。把范畴自身看作永恒不变的教条,自我产生、运动的真理,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上来,就会得出政治经济学的逻辑学和形而上学。[1]
根据相关文献,可得到对于形而上学如上理解,但是政治书告诉我们在康德、黑格尔之后,形而上学这一词汇有了更多的涵义。它渐渐演变成为与辩证法相对立思想的代名词,并在黑格尔、马克思哲学中被全面否定,目前大部分书也采纳了这一观点。关于“形而上学”的部分解释中明确指出此前后两者的方向不同,并非同一事物。但查到更多的解释认为是辩证法指出了自古希腊以来形而上学的弊端。从古至今,思想一直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应该去否定形而上学及之后有关这门学科所取得的成果,也不应该因为形而上学的局限性而去否定这种思想。既然形而上学思想存在过,那就一定有其先进性,都有它独一无二的价值。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使用的最主要的理论工具就是“四因论”,即任何事件的发生都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寻求解释:质料因、形式因(本因)、运动因和目的因。例如我在上自然辩证这门课上,首先要有课堂和老师作为质料,二要有知识体系这种形式,三要有我作为动力去学习,最后还必须有完成论文作为目的。似乎这四因是缺一不可,而且对于大多数情况这四因都被可以找到。首先,它肯定了质料,也就是肯定了物质的存在。形式和运动是我们看来事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也容易被肯定。问题纠结在目的因这一项上:是否任何事件都有其目的?有学者因此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归结为唯心主义,认为坚持目的因就是在肯定一种超出自然规律之外的支配力量。如果万
事万物都有其目的,那么宇宙诞生的目的是什么这种问题只能通过结果才能反推目的,这样那么万事万物便冥冥之中都有了一种即定的归宿,它既能为现在提供目的,也早已为未来设定结局——这显然无法站住脚。然而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不应被归为纯粹的宿命论,也并不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关于目的因的论述确实存在着疏漏,而且其本人或许并没有发现这些漏洞,自然也没有去解释这些问题。在“四因”中,亚里士多德着重点实际上在于质料与形式的对立。他之后将形式因、运动因、目的因统归于“形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界的本原就是质料与形式。其中,质料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东西,而形式是质料背后真正支配的世界发展变化的。从这一点上来看,亚里士多德其实有潜在的二元论倾向。虽然他并没有像笛卡尔那样将物质与精神完全并立,但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尊重了物质世界的存在与客观规律,另一方面继承了其师柏拉图的某些唯心主义观念。关于“本原”、“原因”、“元素”等名词,作者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严格地解释这些词汇的涵义。但也许是由于语言方面和世界观的隔阂,我们可能还是会觉得其论述存在概念混淆的情况。比如我们会觉得“本原”是从“原因”概念中摘录出并补充的,但是作者又将本原作为原因之前的概念。按照作者的解释,本原的涵义应包括事物的始点、生成点、基本部分、来源、认知基础。然而如果把质料与形式作为世界的本原是不能涵盖这些所有方面的。因此原文中“质料”、“形式”、“运动”、“技术”这些词汇是拥有更为广泛内涵的,只不过在翻译中受汉语词汇所限被简化了。
形而上学之所以直到今天仍然尚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类理性不可能不关注所谓“终极关怀”的问题,而这正是产生形而上学的根源所在。换言之,即使以往的形而上学走错了路,形而上学的问题却依然可能是有意义的。在这个问题上,康德的态度也许更合理。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他指出:以往的形而上学虽然是虚假的,但是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理性的一种自然倾向却是实在的。就此而论,“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因为世界上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形而上学,每个人尤其是善于思考的人都需要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