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造数学模型之后,根据已知条件和数据,分
析模型的特征和模型的结构特点,设计或选择 求解模型的数学方法和算法,然后编写计算机 程序或运用与算法相适应的软件包,并借助计 算机完成对模型的求解。
1.2.5 模型分析
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重复获得的可能性)
系统参数灵敏度分析,或进行误差分析
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优化等方面的分析
类比分析法:如果有两个系统,可以用同一形式的数学 模型来描述,则此两个系统就可以互相类比。类比分析 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系统某些属性或关系的相似, 去猜想两者的其他属性或关系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方法。 例:在聚合物的结晶过程中,结晶度随时间的延续不断
增加,最后趋于该结晶条件下的极限结晶度,现期望在
1.2.1 建模准备
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的目的。
建模筹划:深入生产和科研实际以及社会生
活实际,掌握与课题有关的第一手资料,汇
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1.2.2 建模假设
原型抽象和简化,准确把握本质属性。 简化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形成对建模有用的信息资源和前 提条件。 假设合理性原则有以下几点:
关系是符合实验事实的,但事实上空位形成能大约只 为结合能的1/2到1/4。
模型应用
根据自由能最小的条件,可以求出在热力学平衡状态
下的空位浓度。
对原型进行适当的抽象、 简化,把那些反映问题 确立建模课题的过程, 本质属性的形态、量及 就是要了解问题的实 其关系抽象出来,简化 际背景,明确建模的 掉那些非本质的因素, 目的。作为课题的原 使之摆脱原来的具体复 型往往都是十分复杂 杂形态,形成对建模有 的,具体的。 用的信息资源和前提条 件确立建模课题的过程。
参量与炉气碳势之间的理论关系式。
模拟方法:如果模型的结构及性质已经了解,但是数 量描述及求解却相当麻烦。如果有另一种系统,结构 和性质与其相同,而且构造出的模型也是类似的,就 可以把后一种模型看作是原来模型的模拟,对后一个 模型去分析或实验,并求得其结果。 钢铁材料中裂纹在外载荷作用下尖端的应力、应变分 布,采用环氧树脂制备成具有同样结构的模型,并根 据钢铁材料中裂纹形式在环氧树脂模型加工出裂纹, 借助实验光测力学的手段来完成分析。
目的性原则:从原型中抽象出与建模目的有关的因素,简化那些与建模 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因素。 简明性原则:所给出的假设条件要简单、准确、有利于构造模型。 真实性原则:假设要科学,简化带来的误差应满足实际问题所能允许的 误差范围。 全面性原则:对事物原型本身做出假设的同时,还要给出原型所处的环 境条件。
1.1.2 数学模型的分类
按照对实体的认识过程分:描述性数学模型、解释性数学模 型;
按照建立模型的数学方法分:初等模型、图论模型、微分方
程模型、随机模型等; 初等模型:采用简单而且初等的方法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模型:在所研究的现象或过程中取一局部或一瞬间,
然后找出有关变量和未知变量的微分(或差分)之间的关系 式,从而获得系统的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通常由前处理、数值计算、后处理三 部分组成 前处理 实体造型、物性赋值、定义单元类型、网格 划分 数值计算 施加载荷、设定时间步、确定计算控制条件、 求解计算 后处理 显示和分析计算结果、分析计算误差
1.4.1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是数值计算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方法。 其实质是以有限差分代替无限微分、以差分代数方 程代替微分方程、以数值计算代替数学推导的过程, 从而将连续函数离散化,以有限的、离散的数值代 替连续的函数分布。 差分方程的建立:首先选择网格布局、差分形式和 布局;其次,以有限差分代替无限微分,即以代替, 以差商代替微商,并以差分方程代替微分方程及其 边界条件。
构造模型
设想晶体为fcc结构,
原子间的交互作用 限于最近邻。
空位形成能被定义
为在晶体内取出一 个原子放到晶体表 面所需要的能量。
模型求解和分析
在fcc晶体内取出一个原子要割断12个键(配位数为
12),而在表面台阶处置放一个原子,要形成6个键。
模型检验
模型得出的结论:空位形成能和结合能之间有密切的
按照模型特征分: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离散
模型和连续性模型等; 按照模型的应用领域分:人口模型、环境模型、 水资源模型、污染模型等; 按照对模型的了解程度分:白箱模型、灰箱模 型和黑箱模型等
1.1.3 数学模型的作用
科学预见、科学预测、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驾控市 场经济乃至个人高效工作和生活等众多方面发挥着特 殊的重要作用。 材料科学从最早的试错法的手工操作成为当代科学重 要支柱,数学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代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数学模型的 方法如虎添翼,加速了数学向各个学科的渗透。 计算机模拟来部分代替实验,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 财力,还可以避免发生故障或危险,甚至完成实验不 可能完成的任务。
1.2.7 模型应用
模型应用是数学建模的宗旨,也是对模型的最
客观、最公正的检验。一个成功的数学模型, 必须根据建模的目的,将其用于分析、研究和 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数学模型在生产和科 研中的特殊作用。
以金属材料中空位形成能为例研究建模过程
建模准备
原子能的发展对于金属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高能粒 子对于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 固体受到辐照后产生的效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电离、蜕变和 离位(产生空位和间隙原子),其中空位是金属中最主要的 辐照效应,金属中空位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要研究空位,必 须要研究空位缺陷形成能。 空位形成能:空位的出现破坏了其周围的结合状态,因而造 成局部能量的升高,由空位的出现而高于没有空位时的那一 部分能量称为空位形成能。
理论上描述这一动力学过程(即推导Avrami方程)。 聚合物的结晶过程包括成核和晶体生长两个阶段,这与
下雨时雨滴落在水面上生成一个个圆形水波并向外扩展
的情形相类似,因此可以通过水波扩散模型来推导聚合 物结晶时的结晶度与时间的关系。
数据分析法:当有若干能表征系统规律、描 述系统状态的数据可以利用时,就可以通过 描述系统功能的数据分析来连接系统的结构 模型。回归分析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有利工具。
在建模假设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其内容,区 分各物理量的意义,明 确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选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和 构建模型的方法对其进 行表征,构造数学模型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据, 分析模型的特征和结 构,设计或选择求解 模型的数学方法和算 法,随后编写计算机 程序或运用与算法相 适应的软件包,借助 计算机对模型进行求 解。
1.4 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
许多力学问题和物理问题已经得到了它们应 遵循的基本规律(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定解 条件。但是只有少数性质比较简单、边界比 较规整的问题能够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得出 其解析解。大多数问题很难得到解析解。 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我们所建立的方程进行 求解
解决这类问题通常有两种途径:(1)对方 程和边界条件进行简化,从而得到问题在简 化条件下的解答;(2)采用数值解法。 第一种方法只在少数情况下有效,因为过多 的简化会引起较大的误差,甚至得到错误的 结论。 目前,常用的数值解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法。
2T T (i, j ) T (i, j 1) T (i, j ) 2T (i, j 1) T (i, j 2) 2 y y y y 2
和探讨。
1.2.6 模型检验
模型分析符合要求之后,还必须回到客观实际中去对
模型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若不符合,就 修改或增减假设条款,重新建模。循环往复,不断完
善,直到获得满意结果。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为进行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提供了 先进的手段,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可以节约大量的时 间、人力和经费。
第一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求解
1.1 材料科学研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
计算材料学(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正是这些数学手段使使材料研究
脱离了原来的试错法(Trial or Error)研究,
真正成为一门科学。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 型来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 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1.1.1 数学模型基础
广义:凡是以相应的客观原型(即实体)作为背景加以
一级抽象或多级抽象的数学概念、数学式子、数学理论 等等都叫做数学模型。
狭义:利用数学语言对特定问题或特定事务系统的特征
和数量关系建立起来的符号系统。 数学模型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是对现 实世界的抽象、简化而又本质的描述。它源于实践,却 不是原型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抽象。
建模准备
建模假设
Leabharlann Baidu构造模型
模型求解
F
模型应用
F T
模型分析
T
模型检验
对模型求解的数字结果,进行分析, 例如稳定性、灵敏度或误差分析。 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修改假设条件 重新建模,直到符合要求;如果符 合,还可以进行评价、预测或者优 化等方面的工作。
模型分析符合要求之后, 还需要回到客观实际中 进行检验,若不符合, 仍需对模型进行修复, 重新建模,直到获得满 意的结果。
1.差分方程的建立
合理选择网格布局及步长 将离散后各相邻离散点之间的距离,或者离散 化单元的长度称为步长。
y
(i,j+1)
dy
(i-1,j) (i,j)
(i+1,j)
(i,j-1)
dx x
将微分方程转化为差分方程
向前差分
T T (i 1, j ) T (i, j ) x x
模型应用是数学建模的 宗旨,也是对模型最客 观、最公正的检验。
1.3 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
理论分析法:应用自然科学中的定理和定律,对被 研究系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演绎、归纳,从而 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方法是人们在一切 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
例:在渗碳工艺过程过程中通过平衡理论找出控制
向后差分
T T (i, j ) T (i 1, j ) x x
T T (i, j 1) T (i, j ) y y
2T T (i, j ) T (i 1, j ) T (i, j ) 2T (i 1, j ) T (i 2, j ) 2 x x x x 2

1.2.3 构造模型
首先区分哪些是常量、变量;已知量、未知量;然后
查明各种量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选 择恰当的数学工具和构造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表征,
构造出刻画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构造模型时采用数学工具,要根据问题的特征、建 模的目的要求及建模人的数学特长而定。
1.2.4 模型求解
1.2 建模步骤和原则
数学建模的过程包括:建模准备;建模假设;构造模 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数学模型的建立,要求研究者不仅对材料科学有关专业知识有非常深入 的了解,而且要求其对工程数学、计算机编程以及算法等方面也有全面的 了解。可以这么说,它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具体的建模 过程并不单纯是上面几个步骤的顺序实现,往往需要循环多次才能确保建 模工作的正确性,能够真正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对于建模过程的理解,是重点内容,为便于了解,利用下图说明。
T T (i, j 1) T (i, j ) y y
2T T (i 1, j ) T (i, j ) T (i 2, j ) 2T (i 1, j ) T (i, j ) 2 x x x x 2
2T T (i, j 1) T (i, j ) T (i, j 2) 2T (i, j 1) T (i, j ) 2 y y y y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