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物质的变化

【内容来源】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一章

【主题】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相互作用。

能够判断出一些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固体物质加热的探究,养成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接受物质变化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

(二)新课教学

1.物质是不断变化着

教师活动:请描述下列有关“变化”的四幅图(下雨、木材燃烧,灯泡发光、植物光合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举手发言,让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投影:图1-1 下雨

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

教师提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图1-2 木材燃烧

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投影:图1-3 灯泡发光

分析:电能转化为光能

投影:图1-4植物的光合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教师提问: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灯泡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结合ppt)

观看视频: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思考: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进一步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微观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水分子电解的模型

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学生回答: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

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同学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联系吗?

同学思考:......(教师指导)

总结: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习题训练:ppt展示10道习题,进行理解巩固。

过渡: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

2.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过渡: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

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

学生回答: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

投影:钢铁厂的高炉

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学生演示实验1: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

教师活动: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学生回答:物理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2: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

教师提问: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有

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

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总结:物质变化的证据有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

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思考: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学生回答:在变化过程中,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

在变化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过渡: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

实验:1.观察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混合的变化。

实验步骤在书上第四页,引导学生思考哪只试管会发生化学变化?依据是什么?

2.氯化铁和硫氰化钾的反应

步骤:在盛有10毫升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溶液浓度配置的稀一些)

现象:黄色溶液变成了红色溶液

结论:根据这个性质,我们可以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3、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思考: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分析:根据白色的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的性质,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可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课堂小结:

要想知道某一种物质是什么物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变化中有沉淀、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对各种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物质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三)习题巩固

1.下列能判断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