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
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构建
郑 颖 李 放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
摘 要:基于胜任力模型基本理论,以高校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编制胜任力特征指标问卷,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 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六个维度,分别是个人素养、领导能力、应变能力、表现能力、掌控全局和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构建出 高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模型。 关键词:高校 中层管理者 胜任力模型
三、建议 本文基于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基本理论,构建了由六个维 度组成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任何模型都必须结合实际工 作才能体现其价值。胜任力模型可以应用于高校干部的选拔、培 养和考核工作。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的干部选拔和考核较之传统 干部工作最大的进步就是用胜任力模型取代了传统的分析结果, 不再仅仅关注工作职责的履行,而是使选拔和考核更加注重干部 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选拔和考核方式能 够对个人成绩进行量化,清晰地使组织和个人看到优势、认清不 足,有利于激励大家不断提高胜任力,为实现工作目标奠定良好 基础。 胜任力模型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和 研究,本研究建立的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一个 各岗位的通用模型,如果将高校的性质和定位进行细分,可以 分为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教学科研型高校等等,如果将 高校的中层管理者按照岗位性质进行细分,可以分为院长、书 记、副院长、副书记等几种不同的类型主体,不同的学校定 位、不同的岗位性质对中层管理者应具备的胜任力因素是不一 样的,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不同高校、不同岗位性质的中层管 理者的胜任力模型,为高校干部选拔和考核工作提供一定的理 论和实践指导。
现代 学 术 · 理 论
企业 教育
经过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量表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确定题目20个,提取公因子六个。
(三)公共因子命名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20个胜任特征指标可以归为六个公共 因子,根据高校中层管理者的特点和20项胜任特征指标的定义, 对6个公因子进行命名。 公因子1中包含了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判断决策 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这几项,将其命名为:领导能 力。公因子2中包含了战略思维、大局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这几 项,将其命名为:掌控全局和开拓创新能力。公因子3包含了人格 魅力、关注下属发展和成就意愿这几项,将其命名为:团队管理 能力。公因子4包含了政治素质、责任心、廉洁自律这几项,将其 命名为:个人素养。公因子5包含了压力承受能力、危机处理能 力、工作效率这几项,将其命名为:应变能力。公因子6包含了语 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科研水平这几项,将其命名为:表 现能力。 (四)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本研究最终得出了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包含 了6项胜任特征、20个胜任特征指标,分别是个人素养、领导能 力、应变能力、表现能力、掌控全局和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管理 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知人善任能力 判断决策力 人际沟通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
战略思维 大局意识 开拓创新精神 人格魅力 关注下属发展 成就意愿 政治素质
责任心 廉洁自律 压力承受能力 危机处理能力 工作效率 语言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 科研水平 贡献率 累积贡献率
1 0.856 0.786 0.692 0.666 0.704
29.763 29.763
2
0.835 0.804 0.704
11.521 41.283
Component
3
4
0.814 0.794 0.683
0.631 0.782 0.839
8.694 6.965 49.978 56.942
5
0.801 0.771 0.764 6.110 63.053
6
0.749 0.680 0.769 5.082 68.135
192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012年·1月·下期
值为0.825,Bartlett检验卡方值为1732.962(自由度为190),P< 0.001,达到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剩余20个胜任特征指标进行因子抽 取,旋转后根据因子分析中设定的以因子变量在原始变量上的载 荷高于0.5进行归类,剩余的20个题目可以很好的归因到6个因子 当中,不需要再删减题目。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193
低。 2、统计分析 (1)信度分析 信度通常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
是Cronbach α信度系数。用软件SPSS15.0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 示,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 0.877,可见整个量表信度良好。
(2)效度分析 效度即有效性。在评价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量表时, 本研究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其效度。在内容效度方面, 由于问卷主要是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参考了大量以往该研 究领域内的研究量表和项目指标,在最终确定胜任特征指标的时 候,采纳了专家的意见,因此,可以判断本研究的问卷设计具有 较好的内容效度。接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结构效度分析。 (3)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共同因素,再以最大变异法进行正 交旋转处理,使转轴后每一个共同因子内各题项因子负荷量大小 相差尽量达到最大,以利于共同因子的辨认与命名;为了保证项 目区分度,根据每一个项目在各共同因子上的因子负荷量来挑选 题项,保留因子负荷量在0.50以上(或接近0.50)的题项以保证题 项的鉴别力,并更清晰的看清因子结构,最后删除题项后重新进 行因子分析。 ①第一次因子分子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运用SPSS统计软件提供的检验 方法对原始变量进行KMO及Bartlett's球形检验。量表的KMO值 为0.824,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1943.187(自由度为 231),P<0.001达到显著,说明适宜进行因子分析。 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2个胜任特征指标进行了因子抽 取,对各题目进行极大方差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有效因 子。 根据因子分析中设定的以因子变量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高于 0.5进行归类,根据每一个题项在各共同因素上的因素负荷量来 挑选题项,保留负荷量在0.50以上的题项以保证题项的鉴别力。 “B20学习能力”指标在公因子5的因子负荷为0.446,“B3工作 原则”指标在公因子4的因子负荷为0.451,小于标准0.5,且与其 在其它因子上的载荷较接近,因此删除“学习能力”和“工作原 则”两项原始变量,此时原有变量修正为20个。 ②第二次因子分析 第一次因子分析后指标删除后的因素结构有可能发生改变, 需再次进行因子分析以检验其结构效度,第二次因子分析KMO
表1 第二次因子分析(旋转后)
③碎石图 碎石图用于显示各因子的重要程度,其横轴为因子序号,纵 轴表示特征值大小。它将因子按特征值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从中 可以非常直观的了解到哪些是最主要的因子。前面陡峭的对应较 大的特征值,作用明显,后面的平台对应较小的特征值,其影响 不明显。从第7个因子开始,坡度变缓,说明第二次因子分析后, 剩余题目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二、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一)胜任力指标的确定 胜任特征指标主要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结合文献分析法来确 定。本研究选择了8位大学中层管理者进行访谈,并对文本以高建 设的“胜任特征编码词典”为蓝本进行编码,再根据文本中胜任 特征重要程度,最终确定10个胜任特征指标。 本研究以学术界公认比较权威的学术论文库CNKI为文献检索 平台,有针对性地选择51篇跟高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相关的 论文作为本文胜任特征指标的原始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统 计,分析、归纳和整理,以此来确定高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 指标。 将以上两种方法得到的特征指标进行数据的整理、归纳与 合并后,最终确立了22个胜任指标条目,即:政治素质、人格魅 力、工作原则、责任心、战略思维、大局意识、成就意愿、开拓 创新精神、科研水平、文字表达能力、关注下属发展、工作效 率、信息获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组织协调 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判断决策力、语言表达能 力、学习能力、廉洁自律。 (二)问卷调查与分析 1、问卷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向江苏省内的六所高校的在校高层管理者、中层 管理者、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发放问卷250份问卷,回收的有效 问卷217份,有效回收率为86.8%。217名研究对象中,研究对象以 21岁-30岁和31-40岁所占的比重最大,分别占35.94%和39.17%;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硕士所占的比重最大,为47.00%,其次为博 士和本科,分别占25.35%和21.66%,高中和专科所占的比重较
一、引言 高校中层管理者是高等学校中重要的社会角色之一,他们是 学校决策的参与者、执行者,采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和培养高校中 层管理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上世纪七十年代,胜 任力理论产生并得到了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不仅 可以为组织发展提供人才培养、选拔和考核的理论依据,还对组 织实行有效管理做出了不小贡献。如果能建立科学的高校中层管 理者胜任力模型,并用于高校干部管理工作中,可以为选拔、培 养和考核管理者提供依据和测量工具,大大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本文以高校中层管理者为对象,以构建胜任力模型为核心。 首先确定高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特征指标;然后根据指标设计调 查问卷,发放问卷,取得相关数据;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并 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构建高校中层管理者的胜任力 模型,并进行相关分析验证。
注:本文第一作者郑颖是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 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本文第二作者李放为通讯作者。
图1 高校中层管理干部胜任力量表第二次因子分析碎石图
参考文献: [1]Boyatzis R.The competent manager:A model for effective performance[M].New York:John Willey&Sons,1982. [2]高建设.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构建与应用[M].北京: 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 [3]黄勋敬.赢在胜任力——基于胜任力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 体系[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7. [4]李博.大学高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8.25-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