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与心血管病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两种相互关联的疾病,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血糖升高,而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糖尿病导致的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2-3倍。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不简单。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它会导致心脏和血管的损伤,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包括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首先要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和减轻体重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其次,还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和降压治疗等。

最后,要进行定期的心血管评估和监测,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超声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检查治疗之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坚持定期锻炼、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让糖尿病患者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疾病,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和检查治疗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糖尿病患者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变 的 作 用 尚未完 全 明确 。虽然 D C 研 究 发现 降 低 容易通过饮 食控制 或药物治疗达标者需要调高他 C T 血 糖 可 减 少心 血 管 事 件 的发 生 ,但 1 型糖 尿病 患 者 们 的 血 糖 控 制 目标 值 , 目前 对 糖 尿 病 人 群 仍 推 荐 b %为 降糖 目标值 。 同时 ,2 型糖 尿病 患者通 大 血 管 病 变发 生 率 本 身就 低 ;而UKP 研 究 中强 H A <7 Ds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研究进展及展望
卫生部 北京 医院 内分泌科 鲜彤章 郭立新
糖 Biblioteka 嵩 妻 率 与 常 规 治 疗 组 相 比 ,在 磺 脲 类 一胰 岛 素 组 和 二 甲双 胍 组 分 别降 低 1 % ̄ 3 % ,全 因死亡 率 分 别降 5 D3
病 大血 管 病变 所导 致 的死 亡约 占糖尿 病患 者死 因的 低 1 % ̄ 2 %,具 有统 计学 意 义 。在ACCORD 究 3 17 1 研
控 制血糖是否能降低大血管病 变风险
— —
( b %) ,以 免增加 死亡 率 。AC OR 研 如H A。 <6 C D
究 强化 治疗 组 死亡 率升 高 的原 因 尚不清 楚 ,亚 组分
流行病学研究
DCCT 研究  ̄ UKP 研究 已经证 实血 糖控制 可 析 推测 可 能与 低血 糖 发生率 高 、体 重增 加 、药 物相 H DS 明显 减少 糖 尿病 微血 管病 变 的发 生 ,但 对大 血管 病 互 作 用和 不 良反应 有 关 。但 这 并 不表 明对 于血 糖很
23 / 。流行 病 学研 究 发现 2 糖 尿病 患者 心 肌梗 死 和 f V 型 D ADT 究 中 ,患者 的平均 年龄 约 比uKP 患者 研 Ds

2_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2_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梁金花1,陈图刚21.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广东湛江524000;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湛江524000[摘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和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两者共病发生率逐年升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患者常合并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预后较差,疾病负担日益加重,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本文综述了T2DM合并CHD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案,总结了临床相关研究的进展,对如何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一步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冠心病;危险因素;机制;治疗[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2(a)-0189-05 Research Progress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LIANG Jinhua1, CHEN Tugang21.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China;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00 China[Abstrac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are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in clinic, and the incidence of their comorbidit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re generally com⁃plicated by diffus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increasing disease burden,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health of patient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plans of T2DM with CHD, and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clinical research,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early intervention and further improvement of disease prognosis.[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Mechanism; Heal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所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其成因复杂,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

糖尿病与心脏病的共病管理策略

糖尿病与心脏病的共病管理策略

糖尿病与心脏病的共病管理策略在当今的医疗领域,糖尿病和心脏病这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同时存在于患者身上,给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心脏病患者也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因此,对于糖尿病与心脏病的共病管理至关重要,这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糖尿病和心脏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糖尿病会导致血糖水平长期升高,这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之一,它会使冠状动脉变得狭窄,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糖尿病还可能引起自主神经病变,影响心脏的节律和功能。

反过来,心脏病也会对糖尿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损,身体的代谢能力下降,可能导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而且,治疗心脏病的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影响血糖的调节。

对于糖尿病与心脏病共病的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是管理的基础。

首先,饮食方面至关重要。

患者应该遵循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减少精制谷物、糖和油脂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瘦肉、鱼类和豆类的比例。

合理控制每餐的热量,避免暴饮暴食,以维持理想的体重。

运动对于共病患者也具有重要意义。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同时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建议患者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还可以结合一些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但在运动前,患者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运动造成心脏负担加重。

血糖的控制是共病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使用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合并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

一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像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 抑制剂等则具有一定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风险评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患者血糖浓度过高导致内分泌、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功能异常。

如果不及时控制血糖水平,患者可能会发展出多种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并阐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体内微血管,导致多种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致盲因素之一,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疾病的主要原因。

2. 心血管并发症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高血糖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还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进一步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3. 神经系统并发症高血糖损害神经系统,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减退和肌肉萎缩等症状。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胃轻瘫、性功能障碍等。

4. 其他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多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足、感染、胰腺炎等。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下肢溃疡、感染和坏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与健康。

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糖尿病的并发症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早发现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确定高风险人群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患者的年龄、病龄、家族史、生活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他们是否属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

这有助于医生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 早期干预和治疗高风险人群一旦确定,应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例如,对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进行监控和调节,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等手段维持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糖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糖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

糖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它对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心血管系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

一、饮食调控:合理的饮食是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

此外,还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体育锻炼: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控制血糖,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强肌肉的稳定性,提高血糖的控制能力。

三、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胰岛素等。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降脂药、降压药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应用。

四、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这些并发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接受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控制并发症的发展。

五、定期复诊: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监测和指导。

定期做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非常重要。

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同时,医生还可以提供合理的生活建议,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心血管疾病。

六、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对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对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第一章:糖尿病及其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概述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腺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的慢性疾病。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约有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此外,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诊断2.1 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 mmol/L或随机血糖≥11.1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同时,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检查血糖,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内,预防慢性并发症。

2.2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常用的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学、血脂检测、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评估,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控制心血管风险。

第三章: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3.1 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血糖的目标应根据年龄、病程、合并症和个体因素等综合考虑确定。

一般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

3.2 血脂控制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易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3.3 抗凝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对于高危患者,如有房颤等心脏病变,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等药物。

3.4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非常重要。

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

烟草和高热量、高脂饮食会加重血管硬化、内皮功能障碍等,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第四章:结论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早期干预和预防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就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就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就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陈亮(四川省雅安市德仁医院内科,四川雅安625000)摘要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可归纳为内分泌代谢类疾病,且伴有多种慢性并发症㊂心血管病变则属于该类并发症中最为典型的病类之一㊂大量研究考证,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引发心血管病变的关键因素㊂而上述慢性并发症也正是导致糖尿病死亡率不断攀高的原因,严重威胁着该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健康㊂而他汀类药物则是目前临床总结治疗糖尿病合并一级㊁二级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药物,其应用于糖尿病疾病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脂㊁血糖水平,减轻疾病对机体心血管功能的损伤,疗效显著㊂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血管保护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20)10-0191-02随着我国社会人群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糖尿病高发国家之一,且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㊂可靠研究资料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至2025年可剧增至3.30亿人次㊂高血脂症是糖尿病主要临床特征之一,若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心血管疾病负担,还会导致病情恶化㊂据调查显示,未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数量仅为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的一半,且多数患者死于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这严重影响了患者健康㊂遗传因素㊁胰岛素抵抗㊁血小板活化㊁凝血系统功能异常㊁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及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均可加大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㊂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水平,调节患者血脂水平,达到稳定斑块㊁抗炎抗氧化的效果[1]㊂近年来大量经验表明,该类药物对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㊂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就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进展进行汇总归纳,总结如下㊂1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据调查显示,亚临床期的糖尿病患者即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问题,其机体内极低密度脂蛋白(V L D L)㊁血浆三酰甘油(T G)水平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和游离脂肪酸(F F A)水平显著下降,经用餐后其L D L-C及高血脂症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升高,S L D L和H D L水平也轻度增加㊂1.1 T G脂蛋白(T R L)代谢紊乱G脂蛋白包含中密度脂蛋白(I D L)㊁V L D L和乳糜微粒等㊂患者T G脂蛋白代谢紊乱后因V L D L数量增多和清除障碍作用,其血浆T G水平将显著升高,是临床常见的血脂异常问题㊂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作用不足的问题,用餐后胰岛素对抑制脂肪细胞释放F F A的作用受限,小肠和肝脏过量生成的T R L,导致肝脏过度分泌V L D L,影响脂蛋白脂酶(L P L)的正常激活动能,减轻了V L D L颗粒的清除作用㊂1.2 H D L颗粒结构及数量变化异常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浆H D L-C水平低下的血脂异常问题,该异常现象与T R L代谢紊乱息息相关㊂研究证实,当机体循环血液中T R L浓度增高时,其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 E T P)发挥显著作用,致使胆固醇酯与T G交换过度,进而导致H D L-C水平异常降低,而H D L内T G含量增多,H D L颗粒糖基化明显,降低胆固醇逆转运功能中H D L的作用,从而引发H D L颗粒结构和数量变化异常㊂1.3 L D L颗粒结构及数量变化异常L D L颗粒结构及数量变化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之一㊂而引发L D L结构改变的主要元素是糖尿病患者肝酯酶活性增加㊁血浆内T G水平升高所致㊂当患者血浆内T G数量增加时,其浓度随之增高㊂机体内肝酯酶活性增强,机体内L D L颗粒的T G分解加速,分解为颗粒较小的S L D L㊂由于疾病影响导致L D L结构改变,其与L D L受体的亲和力显著下降,进而减弱清除功能㊂同时,S L D L易氧化,加大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㊂2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血脂水平异常目前,糖尿病病发已呈现逐年增加且不断年轻化的严重趋势㊂由于糖尿病极易导致众多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较大,患者的恢复也不容乐观㊂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导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不仅有血糖㊁血压升高的影响,还与血脂异常息息相关㊂因此,要严格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减轻血脂异常所致的动脉内皮功能受损等问题,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㊂众所周知,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往往会引发其他并发症㊂其中,心肌缺血坏死等严重病变是导致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㊂受动脉硬化影响,患者冠状动脉处是常见病变部位㊂血流受阻,糖尿病病心血管患者的微血管循环功能受阻,血液运输能力进一步下降㊂糖尿病患者因疾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其病情状况将更为严重㊂研究证实,血脂代谢异常㊁血糖异常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是导致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㊂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以把控血糖㊁血脂和减轻细胞受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为治疗理念㊂3他汀类药物在治疗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3.1基于降脂效应的治疗作用糖尿病血脂异常不仅会促使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还会导致病情恶化㊂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见降血脂类药物,应用于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防治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硬化斑块内的脂质沉淀,逆转或延缓斑块的形成作用,从而降低病变风险㊂目前,有关糖尿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实验逐渐得到重视及深入研究㊂在S h e n g X的研究中,根据是否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实验追溯T C 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㊂结果显示,无C V D患者和C V D患者的T C水平均降低,且T C每下降1m m o l/L 可使突发的心血管事件及复发心血管事件分别减少37%㊁39%㊂同时,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有效减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降低患者死亡率,避免出现中风问题㊂实验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心血管病变风险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证实了他汀类药物在保护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有效性㊂研究证实,经4年随访调查,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心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结局获得了绝对优异的效果㊂张婷婷在其研究中将患者分为2组,即他汀类治疗组(观察组)和未用他汀类药物(对照组)㊂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甘油三醇㊁总胆固醇水平㊁L D L-C水平等方面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表明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效果显著,可减轻缓解期脂质代谢异常问题,调节血脂水平趋于正常,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㊂研究证实,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L D L-C水平呈正相关性,L D L-C每降低1mm o l/L,患者死亡率减少9%㊂严格控制L D L-C水平能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使血脂水平趋于正常,维护患者心血管功能㊂因此,合理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平衡患者机体内的血脂水平,安全性更高,疗效更优[2]㊂3.2基于降脂效应外的治疗作用3.2.1抗氧化应激作用近年来,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氧(R O S)水平异常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㊂糖尿病患者因体内血糖水平较高,多种信号途径激活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 A D P H)氧化酶的活化,导致活性氧生成速率加快,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加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性㊂他汀类药物具有较优的抗氧化应激效果㊂V e c c h i o n e C等学者经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管R a c-1活性和氧化应激反应,以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的效果㊂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损伤不仅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事件的共同致病机理,也是阿托伐他汀的治疗靶点㊂氧化应激反应发生后,氧自由基数量升高,经与细胞膜上的脂质发生氧化反应后会大量消耗体内S O D等抗氧化物质并产生M D A㊂在马海滢学者研究中指出,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 O D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M D A水平则显著低于治疗前㊂E T-1和N O是调节内皮功能的一对分子,E T-1是缩血管因子,能够造成内皮损伤,N O是舒血管因子,能够保护内皮功能㊂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 O含量显著升高,而E T-1含量显著降低㊂研究证实了塔托伐他汀在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内皮损伤中的显著效果㊂3.2.2抗炎症作用糖尿病属于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炎症机制不仅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还促使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群㊂张晶露在其研究中指出,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问题,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硬化问题㊂同时,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处Y K L-40蛋白活性,抗炎症作用明显㊂近年来,有研究证实超敏C反应蛋白(h s-C R P)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临床诊断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在糖尿病风险预测及临床诊治中应用价值显著㊂而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体内C R P水平,减轻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达到改善病情,保护机体心血管的效果[3]㊂3.2.3改善心功能由于糖尿病患者凝血水平较高,其游离脂肪酸水平也较高,进而引发血脂代谢问题㊂同时,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其代谢水平会进一步受到影响,血脂水平日益增高,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和治疗,则有发展为冠状动脉硬化的可能㊂而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冠心病㊁心绞痛等症状,进而保护患者心血管功能㊂4总结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很大的关联性,2种疾病的发病相辅相成,更易造成叠加效应,增加患者病情㊂而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因脂质代谢紊乱,心血管系统受损,大大加重了其死亡风险㊂而他汀类药物在调节患者血脂水平,延缓动脉硬化进程方面作用显著㊂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管病变问题有所缓解,抗炎抗氧化作用明显㊂他汀类药物在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改善心血管功能方面临床价值显著㊂参考文献[1]刘思宁,田学峰,王政,等.不同品种他汀类药物对非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9,14(2):41-44.[2]张荣,杨鑫泉,王大新.他汀类药物致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及线粒体在此过程中的作用[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3(9):991-993. [3]林德洪,陈漠水,杜子君,等.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 413-416.作者简介:陈亮(1981-),男,汉族,四川雅安人,主治医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为糖尿病㊂。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护理进展PPT课件
冠脉造影发现糖尿病患者弥漫性或多支性冠脉 病变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狭窄程度较重。
2019/11/1
7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
约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CAN,CAN 可引起糖尿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猝死。 其临床特点有:休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大于 90 次 /分.常较固定,不易受各种条件反射影响; 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不典型,可无痛,仅有恶心 呕吐、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仅表现疲乏等;体位 性低血压;在低血糖、服用ß-受体阻滞剂、补液等 因素诱发下,易发生心力衰竭。
干果等 饮酒 :如果酒瘾较大,只可饮少量红酒
2019/11/1
50
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
是目前流行的一种减肥饮食
指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低于35克或小于2030%
对脂肪没有特殊限制
减少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蛋白饮食可能是减少心 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危险的最合适的饮食
高碳水化和物饮食为获得相同的益处,必须增加富含粗 纤维食物来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019/11/1
51
规律运动
运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运动 达到一定负荷时,能增加胰岛索敏感性,降低血糖。并发轻 中度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应坚持长期、适量、有规律的有氧 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调解脂肪及糖代谢,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血栓形成,还能产生降压和稳压的 效果,对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2019/11/1
33
微量元素:铬缺乏时可造成糖和脂肪代谢异 常,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含铬丰富的食物 有酵母、牛肉、肝、粗粮、蘑菇等。锌缺乏时 血中游离脂肪酸升高,动物性食品是锌的可靠 来源.特别是精瘦肉。硒能保护心血管和心肌 的健康,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海味及海产 品中含硒量较高。

糖尿病伴器官损害 名词解释

糖尿病伴器官损害 名词解释

糖尿病伴器官损害名词解释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而导致血糖水平的异常增高。

长期高血糖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可逆的损害,这被称为糖尿病伴器官损害。

本文将就糖尿病常见的器官损害进行解释。

1. 眼部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最常见的视觉障碍之一。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内血管的损伤和渗漏,进而造成视力模糊和视野缺损。

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引发视网膜脱落,甚至致盲。

2.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患心肌梗塞、心衰和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血管内壁的损伤会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心血管事件。

3. 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外周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

外周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体内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如心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4.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

早期糖尿病肾病可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5. 皮肤病变: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和感染。

长期高血糖会引发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皮肤血流不畅,从而影响皮肤的保湿和修复功能。

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蜂窝织炎、坏疽和糖尿病足。

6. 骨关节疾病: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骨骼中胶原纤维的糖基化,使骨骼失去正常的强度和弹性。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患上关节炎和坐骨神经痛。

7. 其他器官病变:除了上述常见的器官病变,糖尿病还与其他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伤相关。

例如,糖尿病患者易患上口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和阴道念珠菌病。

高血糖还会降低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伴器官损害,早期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2024

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2024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不断上升。

除了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外,糖尿病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本文将重点探讨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从身体健康、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眼部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身体健康:1.1.高血糖对身体器官的直接损害: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系统,引发各种并发症。

1.2.免疫功能下降:糖尿病患者易患感染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伤口愈合困难。

1.3.病情进展:糖尿病未得到及时控制,会引起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

2.心血管疾病:2.1.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病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2.2.心衰:糖尿病会导致心肌功能减退,增加心衰的发生率。

2.3.中风:糖尿病是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增加中风的风险。

3.肾脏病变:3.1.糖尿病肾病:高血糖会损害肾小球,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3.2.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最终可能导致肾衰竭。

3.3.透析治疗:糖尿病患者发展到末期肾脏病时需要接受透析治疗,给患者带来重负同时也增加了医疗系统的负担。

4.眼部病变:4.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能导致失明。

4.2.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内障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4.3.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糖尿病性青光眼,损害视神经。

5.神经系统病变:5.1.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

5.2.高血糖性昏迷: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导致高血糖性昏迷,危及生命。

5.3.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自主神经失调,引发心血管病变、消化系统病变等。

总结:糖尿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

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并进行相关的治疗非常重要,以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的并发症及治疗进展一、糖尿病的并发症1. 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且分布广泛的系统之一。

患有糖尿病的人常常面临与神经相关的并发症。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周围神经损害(peripheral neuropathy)、自主神经损害(autonomic neuropathy)和内脏感觉异常(visceral sensory dysfunction)。

这些并发症造成了患者在运动、感觉和自律性方面出现问题,并可能导致足部溃疡、危及生命的低血压等严重后果。

2. 微血管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以导致微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从而产生多种微血管并发症。

其中包括: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肾脏损伤(nephropathy)以及周围组织缺血等。

视网膜是眼球内的关键组织之一,受到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其他一些心血管因素影响时,有可能导致失明或丧失视力。

此外,肾脏的病变形成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等严重治疗措施。

3. 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这些并发症包括: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高血压是多种并发症中最为常见的,它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心脑血流障碍的风险。

4. 其他并发症:糖尿病还可能导致其他身体系统的并发症。

例如,皮肤问题包括感染、湿疹和色素改变;消化系统中出现胃轻度麻木(gastric neuropathy)导致呕吐、便秘等;骨骼系统方面易出现骨质密度减少(osteoporosis)和骨折;阴道感染也是常见问题之一。

二、治疗进展针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医学界不断在寻求治疗进展和解决方案。

以下介绍一些糖尿病的治疗进展:1.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由于每个人对药物和治疗的反应都有所不同,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特定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这包括个体化药物选择、用药量、饮食指导等方面。

2024“糖心”共病管理:从指南和共识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

2024“糖心”共病管理:从指南和共识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

2024〃糖心〃共病管理:从指南和共识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摘要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居全球首位,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慢性病是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风险之一。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和《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为我国糖尿病和心脏病(简称"糖心")共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笔者基于上述指南和共识,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即"糖心"共病管理进行阐述,在“糖心"共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机制和相互影响、防治、多重干预和综合管理进行总结,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规范化提供思路。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

预计到2040年,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约37.5%[1]。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1ardisease,CVD)是造成我国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11itus,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

一项纳入多国T2DM患者的非干预性横断面研究(CAPTURE研究)发现,在中国亚组研究数据中,T2DM患者的CVD患病率为33.9%,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1eroticcardiovascu1ardisease,ASCVD)占比高达94.9%[3]。

我国CVD的流行病学特征与欧美人群不尽相同,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慢性病是导致我国CVD患者死亡的风险之一[4]。

因此,制定适用于我国人群的心血管病防治策略十分重要。

2023年11月,我国首部《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发布,强调了糖尿病等CVD危险因素的检出和诊疗在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5]。

2023年发布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为我国糖尿病和心脏病(简称“糖心")共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规范化提供了进一步参考[6]o笔者基于上述指南和共识,对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策略,即"糖心"共病管理进行阐述,在“糖心"共病流行病学的基础上,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防治、干预和综合管理进行总结,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规范化提供思路。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探究在当今社会,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

其中,糖代谢异常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不仅影响着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对糖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是指机体内糖的利用和代谢发生异常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关键因素。

糖尿病就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导致血糖控制失常而发生的疾病。

除了糖尿病,糖代谢异常还包括高血糖、低血糖、血糖不稳定等。

这些异常状况会导致血糖过高或过低,进而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并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出很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肥胖症之间也有很大的关联。

肥胖者的胰岛素分泌往往比正常人要高,但却无法完全降低血糖水平。

这种反复的高血糖状态会破坏胰岛β细胞,并加速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循环反馈加剧了肥胖和糖尿病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糖代谢异常与脑血管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糖代谢异常还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罹患中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2到3倍,且糖尿病患者中的脑血管疾病也更重。

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中的脂质含量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这些因素都会破坏脑部血管,加速脑血管硬化的进程,并促进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

五、如何改善糖代谢异常对于糖代谢异常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

首先是改善饮食习惯,少吃主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高糖血症、高糖饮食和急性血糖升高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高糖血症、高糖饮食和急性血糖升高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高糖血症、高糖饮食和急性血糖升高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糖尿病可以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高糖血症能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一氧化氮生成的减少和生物活性的降低,最终造成血管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的减弱。

另外,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能引起机体内细胞黏附因子的激活并能增加循环炎症因子和活化氧自由基,最终降低血管平滑肌的舒张功能并引起心血管疾病。

目前国外医学研究表明,高糖饮食可能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心动过速,但并没有研究报道表明高糖饮食会增加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概率。

根据目前的研究可以推断急性高糖血症和高糖饮食都可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Abstract]A close interrelation between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en confirmed in various populations.The presence of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a markedly increased risk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death due to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Around 75% of diabetic patients die as a result of macrovascular problems,such as atherosclerosis that contributes to cardiovascular incidents such a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In diabetic patients,type 2 diabetes increases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2-to4-fold.Hyperglycemia caused by type 2 diabetes can lead to 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 and cause the reduction of endothelium-dependent dilation due to the reduced produc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nitric oxide.Moreover,endothelial dysfunc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enzymatic de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and result in the increased release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Endothelium dysfunction can also cause the release of cytokines.The cytokines TNF-alpha,IL-6 and PAI-1 are recognis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iteratures,acute hyperglycaemia can cause an activation of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and increase of oxidative stress and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cytokine such as TNF-α,IL-6 and PAI-1.Moreover,the availability of nitric oxide can be decreased by acute hyperglycaemia.Excess dietary glucose may cause hyperinsulinemia,insulin resistance,hypertension and tachycardia.It can be hypothesized that both acute hyperglycaemia and excess dietary glucose can influenc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Key words]Diabetes;High blood sugar;Coronary artery expansion;Cardiovascular disease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概述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概述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会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 佳的治疗效果。这包括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 物、制定最合适的饮食和运动 计划等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糖尿病概述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 系
-
1 糖尿病概述 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PART 1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 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 分泌不足或组织细胞对胰岛 素反应不足,导致血糖过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 计,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
超过4亿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1 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 糖尿病是免疫系统对胰腺β 细胞的错误攻击,导致胰岛 素分泌减少。2型糖尿病则是 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 应下降,导致血糖利用率降 低。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亚 洲地区尤其普遍,由于生活 方式的改变,如不良饮食和 缺乏运动,导致肥胖和代谢 综合征的风险增加
自我管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管 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学 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如何 正确地饮食和运动、如何监测 自己的血糖和血压等。通过良 好的自我管理,可以有效地控 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
XX XX X XX
全局管理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全局管 理非常重要,包括血糖、血脂、 血压、体重等各方面都需要得 到有效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
PART 2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 并发症之一,包括冠心病、心肌
梗死和中风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 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原因
持续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增加血液粘稠度,形成血栓 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胰 岛素抵抗会导致脂肪堆积,增加血管炎症和动脉硬化的风险 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常常与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相关联。这些因素 共同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可能导致自主神经病变,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

糖尿病及其不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及其不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及其不良并发症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代谢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长期高血糖会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导致一系列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近年来,糖尿病及其不良并发症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为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过去认为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肥胖和慢性低级炎症也是糖尿病的重要病因。

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的炎症反应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

此外,一些炎症因子还可以直接破坏胰岛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这一发现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通过控制体重和减少炎症反应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分泌功能。

其次,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糖尿病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最新的研究发现,高血糖会通过多种机制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引起肾脏疾病。

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这些研究结果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法。

此外,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手段,对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和代谢特征,可以预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和治疗反应,从而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糖尿病的预防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表明,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例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保持健康体重等措施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一些药物如二甲双胍和胰岛素敏感剂等也可以用于糖尿病的预防。

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些天然产物如苦瓜、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可以作为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的候选。

血糖波动异常致心血管不良预后的研究进展_谢亮

血糖波动异常致心血管不良预后的研究进展_谢亮

XIE Liang,LIU Tingsong,GONG Jianbin
(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Jinling Hospital,Medical Schoo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under Nan-
在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方法来量化血 糖波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绝 对 的“金 标 准”。现在普 遍 认 为,目 前 过 多 的 变 异 性 指 标 可 能 会
基金项目: 2012 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 2012T50897) 作者简介: 谢亮( 1990—) ,在读硕士,主要从事代谢心脏病学研究。Email: kongfu723@ gmail. com 通信作者: 刘挺松,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冠心病防治研究。Email: ltsnjzy@ 163. com;
临床研究中,血糖波动与心血管疾病有较大的相 关性。多年以前,已经发现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的总 体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率主要和空腹血糖水平的稳 定性有关,与其绝对值无关。
在 1 型和 2 型糖尿病中,前瞻性临床研究已经显 示血糖平均值[以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的平均值来 衡量]和糖尿病并发症之间有强烈 的 相 关 性[8]。但 是,近 年 来,人 们 认 为 血 糖 不 稳 定 性 对 于 心 血 管 的 影 响可能比 HbA1c 更大[9]。目前大量的临床证据支持血 糖变异性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作用。
血糖波动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多变量 分析显示,血糖峰值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一个显著 独立的 决 定 因 素[13]。Casella 等[14] 研 究 认 为 颈 总 动 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紧 密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血糖状态是动脉 粥样 硬 化 发 展 的 一 个 影 响 因 素,而 在 糖 尿 病 中,餐 后 时期的特点就是血糖浓度会发生快速和大幅的升高, 餐后的血 糖 高 峰 可 能 和 心 血 管 并 发 症 的 发 病 有 关。 流行病学和初步的干预型研究已经表明餐后高血糖 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直接和独立的危险因素。 4 血糖波动致心血管不良预后的可能机制 4. 1 氧化应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谢综合征的各种组分
微量白蛋白尿 BP↑ HDL-C ↓
PAI-1
脂联素
CRP
胰岛素抵抗
TG↑
腹型肥胖
ApoB
OGTT
IFG & 糖尿病
小而密LDL-C 临床代谢综合征( 根据IDF定义)
胰岛素抵抗根据HOMA、正糖钳夹、空腹胰岛素水平等进行判定
内容提要
高血糖诊断的细化是对其危害的进一步认识
高糖毒性与氧化应激、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等— 基础研究
SOCS3
(-)
P13K
ERK
ERK
STAT
脂联素的作用
消瘦 女性 男性 肥胖 胰岛素敏感 胰岛素抵抗 心血管疾病
炎症 1型糖尿病
脂肪营养障碍 PPARγ 激动剂治疗
2型糖尿病
3q27 易感性位点与 X综合征相关 脂联素基因突变/多态性与糖尿病有关
脂联素具有非常强的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抑制内皮的炎症反应 •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 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的转化
OGTT 2小时血糖 (mmol/L)
7.8
11.1
Shaw JE, et al. Diabetologia 42:1050,1999 Resnick HE, et al. Diabetes Care 23:176,2000 Barrett-Conner E, et al. Diabetes Care 21:1236,1998
IFH--Isolated Fasting Hyper-glycemia
CH
7.0 6.1 5.6
I-IFG Isolate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IGT
I-IGT
IPH
Isolated PostChallenge Hyperglycemia
Euglycemia
Isolated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隐性遗传-瘦素缺乏 食欲亢进 高效代谢
胰岛素抵抗
神经内分泌障碍
大多数肥胖的人瘦素水平升高而且没有 明确的遗传损伤
血 清 瘦 素 水 平 (
ng/ml)
体脂含量(%)
SOCS3 对抗瘦素和胰岛素的信号
瘦素 胰岛素 细胞因子 抵抗素 FFA JAK2 IRS
瘦素 受体
胰岛素 受体
STAT
P13K
(-)
The Euro Heart Survey on diabetes and the heart,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 25, 1880–1890
欧洲心脏调查结果-汇总
12 31 22
已确诊DM NGT IFG IGT 新诊断DM
3
32
The Euro Heart Survey on diabetes and the heart,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 25, 1880–1890
Ferrannini E, DeFronzo RA.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5 ;90(1):493-500.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全球统一代谢综合征定义
• 中心性肥胖+以下4项中的任意2项 华人:腰围≥90厘米(男性) 腰围≥80厘米(女性) • TG水平升高: ≥150mg/dL (1.7mmol/L) • HDL-C水平降低: < 40mg/dL (1.0mmol/L) 男性 < 50mg/dL (1.3mmol/L) 女性 (或者已经接受相应调脂治疗) · 血压升高 (收缩压≥130 或舒张压 ≥85mm Hg) (或者已经、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 空腹血糖升高(FPG ≥100mg/dL (5.6mmol/L)) (或已诊断糖尿病) • 如果FPG ≥100mg/dL (5.6mmol/L), 强烈推荐进行OGTT ,但是不必要采用OGTT来 确定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
由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看脂肪细胞、脂毒性的危害
关于胰岛素抵抗原因的争论
• 来自脂肪细胞的 肽类物质通过复 杂的机制影响组 织的胰岛素作用 • 脂肪细胞是全身 胰岛素抵抗的罪 魁祸首 • 细胞内脂肪酸 的代谢失调启 动肝脏和骨骼 肌的胰岛素抵 抗 • 应减少这一代 谢过程来逆转 胰岛素抵抗
ob/ob 小鼠的特点
从循证医学证据看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发病危 险的关系
高血糖—线粒体超氧化物生成过多
• 葡萄糖诱导的反应性氧化产物(ROS)产自线粒体电子转运系统
Brownlee M. Nature. 2001,13;414(6865):813-20.
山梨醇
果糖
6磷酸葡糖胺
N-乙酰葡糖胺
三磷酸甘油醛 丙 酮 醛 二磷酸甘油
丙酮酸 乳酸
过量的过氧化物抑制了催化糖分解的GAPDH(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使代谢途径转向糖的过度利用。 6-磷酸果糖和葡萄糖增加激活己糖胺和多元醇途径,此时细胞内二羟丙酮(DHAP)转变为二酯酰 甘油(DAG)增加,激活PKC;丙糖过多转化为AGE的前体甲基乙二醛;
Brownlee M. Nature. 2001,13;414(6865):813-20.
欧洲心脏调查
(EHS,EURO Heart Survey) • EHS纳入欧洲25个国家,110家医疗中心,共4961例冠 心病患者 • 2107例由于急性心血管事件入院接受调查,2854例病情 稳定而接受调查 • 除已知糖尿病患者(n=1524)外,其余均采用FPG检测,其 中1920例接受OGTT检测糖代谢状况 • 2004年8月底欧洲心脏年会(ESC)首次发布 • 2004年11月正式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
• 研究方法:
– 胰岛素敏感性测定:正糖胰岛素钳夹 – 胰岛素分泌速率:对OGTT过程中的血浆C肽计算得出
Ferrannini E, DeFronzo RA.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5 ;90(1):493-500.
肥胖NGT阶段 β细胞葡萄糖敏感性和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即已显著下降
高血糖引起的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后果
营养过量摄入 缺乏运动 细胞内葡萄糖 和FFA超载
线粒体内氧化应激
内皮细胞 受损
肌肉、脂肪组织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胰岛素 分泌减少
心血管事件
代谢综合征
糖耐量低减(IGT)
Antonio Ceriello ,ATVB. 2004;24:816
2型糖尿病(DM)
细胞内氧化应激的结局
Adapted fro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Center (IDC) Minneapolis, Minnesota
胰岛素抵抗的个体极早期的变化
• 研究对象:共188例
– 非肥胖NGT个体(BMI≤ 25):19例 – 肥胖NGT个体:42例 – IGT个体:22例 – BMI配对糖尿病个体:105例
UKPDS(观察性研究) 血糖与心肌梗死的关系具有阶段性
80
Incidence per 1000 patient-years
60
40
心肌梗死
20
0
0 5
6
7 8 9 10 平均 HbA1c (%)
11
Stratton ,et al. UKPDS 35. BMJ 2000; 321: 405-12
DECODE研究
心血管死亡危险与餐后血糖具有线性曲线关系
4
4 3 2 1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OGTT 2-hour 血糖 (mmol/L)
Tuomilehto J. Diabetes Care. 2003 Mar; 26 (3) : 688-96.
样本人数 (x1,000)
3
2
1
0
相对危险
•过度热量摄入/运动减少引起细胞内葡萄 糖和游离脂肪酸增高,引发氧化应激
–β细胞氧化应激→功能降低,发生糖尿病 –肌肉、脂肪组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 –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内皮功能失调\动脉粥样硬 化,发生心血管疾病
•3者之间的互动加重损害
Antonio Ceriello ,ATVB. 2004;24:816
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土壤
炎症
炎症致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胰岛素抵抗的选择性
炎症
选择性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受体
Shc MAPK 激活Ras/Rho
PI-3K
IR
IR
代谢作用 eNOS生成 VSMC分化
其它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AngⅡ
IRS-2丝氨酸/苏氨酸磷酸化 导致B细胞凋亡
ROS通过激活聚(ADP-核糖基)聚合酶(PARP)抑制GAPDH
高血糖
线粒体 ROS↑
细胞浆
PARP↑ GAPDH↓ 细胞核
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多元醇通路 性↑

PKC激活 AGE形成↑ NF-κ B↑
己糖胺通路活性↑
血管并发症
Adapted from presentation of Michael Brownlee,64th ADA,2004
从2型糖尿病的发生看胰岛素抵抗的过程
肥胖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250 200 150 100 50 0 -10 -5 糖尿病诊断 未控制的高血糖
餐后血糖
血糖 (mg/dL)
空腹血糖
相对功能 (%)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水平
0 5 10 15 20 25 30
糖尿病病史(年)
谢谢!
脂毒性
高脂摄入 脂肪细胞功能异常
血FFA升高

肝脏TG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