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片绿色的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学生一片绿色的天空
分类: 管中窥豹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依我的理解,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种庄稼,而不是做产品;语文课堂是庄稼地,而不是流水线;语文教师是农夫而非工人;语文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师生间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与热情,而非工人与车床对零部件的冷漠。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及人们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往往比较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人文底蕴。人文价值流失,人文关怀缺失较为普遍。这既丧失了教学的人文色彩,更背离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悲哀地看到,语文课成了学生讨厌的课,甚至有学生认为,读书苦,读语文最苦。怎样让语文这块荒芜的园地成为一片绿洲,让语文教育成为学生心灵的一泓清泉呢?
我们的答案是,在教学中多一些人文关怀,给学生创造一片绿色的天空。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分开来说,就是“人”与“文化”。人是文化中的人,文化是人的文化。因此,人文性包括人的文化性和文化的人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等。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就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作出探索。
一、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
我们当前语文教学实现人文性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因此,建构充满人文关怀的语文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课程改革所呼唤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式的课堂。语文教学的过程,教师从人文关怀出发,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我。
在人文理念指引下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灵,沟通接纳,吸引包容,互动分享。师生的交往活动应该充满尊重、宽容和关爱。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不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设计者和领路人;语文教学也不再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共同开发课程,互动双赢的过程。
二、开发和利用文本资源,教学突现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构筑了新语文教育的理想。这种理想的实现,得益于语文的人文性,特别是语文教材这一学习的主要载体对人文性的彰显。《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显然,这段话指出了培育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强调指出了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日常的教学活动,基本的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语文学科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倡导人文性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方式有这样的表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的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段表述所折射的理念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过程需要摒弃的是“他律”方式下的谆谆说教,需要的是“自律”意味上的生命体证。教学中强调师生的“双主体性”,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上。在语文课堂中倡导一种人文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从学习的三个维度入手。首先,要在学习时间上体现人文性。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地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感悟、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而不能仅仅是走过场,使学生的小组学习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合理把握师生之间的时间比,多给学生一些时间,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合作,多探究。其次,要在学习空间上体现人文性,改变以往封闭式的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的、鲜活的、充满人文气息的、富于生命活力的语文课程空间。再次,在学习程序上倡导人文性。教师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变被动的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理念。四、关注人的发展,教学评价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评价存在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评价目标狭窄,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式单一。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长期定位在“社会本位”上,片面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课程改革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作了重大的调整,定位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既要注重对结果的评价,也要注重对语文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倡导用成长记录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和激励性评语。这种评价方式的变革无疑会给教学带来重大的革命,特别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学生在语文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进行人文性的评价,如在朗读课文后或是学生质疑时,教师一句:你读得真棒!把我们都感染了。这个问题你提得真有价值等等。诸如此类的课堂激励性评价无疑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更是师生之间感情的营养剂,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教师驾驭课堂。
最后,我想用一名学生的高考作文片段作为文章的结尾。也许,你能从中体会点什么。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着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岗的青石板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