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凌保卫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化网络的蓝天

——反网络欺凌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网络”已成为在E时代背景下出生的新生代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可随着网络跟青少年生活的密切联系的加深,网络带来的弊端也随之而来。例如最近不时有“网络欺凌”案件见诸报端,在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个人隐私被通过网络的形式公开传播、网络骚扰···“网络欺凌”是现实“欺凌”的升级。加强青少年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二、活动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本课程以E时代面临网络欺凌背景为基础,采用视听链接、分组调研、联盟立约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型探究活动,搭建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构建开放、互动、合作与探究课堂,促使学生树立网络自我保护安全意识,培养处理网络欺凌的能力,提升网络素养。

三、活动对象及时长

1.适合范围:五、六年级学生。

2.课时计划:全部课程约16课时,每周4课时左右,实地考察与参观的课时,教师和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取舍。

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框架

(二)具体实施:

子主题一:冷暖数据知现状

师:在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个人隐私被通过网络的形式公开传播等,对于网络陪伴成长的“00”后的你,也许或多或少都有过这些经历。对于网络欺凌你有多少了解呢?它是否就潜伏在你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做一次探究活动,解开网络欺凌的神秘面纱吧!

预设:

生1:老师,我只听说过校园欺凌,可从没听说过网络欺凌呀,网络欺凌都包含什么方面呢?

生2:究竟我们同学当中有没有人正遭受着网络欺凌而不自知呢?

······

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吧!

一、设计调查表

生: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欺凌的现状,我们讨论设计的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分别是对网络欺凌的了解以及是否遭遇过网络欺凌。在设计问卷时,我们还适当加入了一些干扰项,以便更好地体现学生网络欺凌的现状。

二、发放问卷,搜集数据。

我们采取每个年级一个班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进行法法,截止到10月12日,我们一共收集了()份问卷。

三、分析问卷结果

预设:

我们组利用条形图和饼状图进行问卷结果分析和交叉分析,对网络欺凌现象和现状进行总结。

根据调查数据画出网络欺凌现象比例曲线图

遭受辱骂照片被传播隐私被泄露

生:我们小组还想采用另外一图表来反映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的比例。根据调查数据画出网络欺凌现象比例饼状图

四、总结受欺表现

通过统计,我们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对网络欺凌现在有直观的了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铺垫。)

子主题二:微型访谈知危害

一、案例分析知危害

案例分析:《看不见的拳头》《开平七姐妹网络欺凌事件》《贾君鹏事件》《人肉搜索》

师:以上案例中的受害人身心受到巨大伤害,访谈是有条件的,首先要被对方接受,愿意配合才行。所以,问卷设计要充分尊重被访者的个人感受和隐私。

生:老师,我们小组问卷调查受害者,这是我们设计的问卷,你看可

以吗?

关于对网络欺凌的危害的调查

二、撰写报告知成因

师:问卷和访谈是调查研究常用的方法。通过以上两个环节,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接下来可以根据所掌握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目的是发现网络欺凌发射鞥的规律和产生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科学地预防。

预设:

生:我们小组要完成一份我校同学发生网络欺凌成因分析报告。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总结

五、参考资料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强调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环节通过微型访谈和成因探索,构建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进一步认识网络欺凌的危害。)

子主题三:亲身体验拒伤害

一、“黑网络”和“绿网络”

1.分小组收集:“黑网络”现象

“绿网络”现象

2.了解绿色网络词汇

图标族、qq靓号、绿钻......

二、观看视频知对策

播放网络安全警示片,懂得自救的完善措施。

子主题四:网络素养大提升

师:懂得了原因,了解了对策,我们有责任向更多的人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反欺凌保卫战”

任务:制定反网络欺凌计划

年级班关于开展反网络欺凌活动计划

二、提升素养我能行

开展“提升网络素养,共建清朗网络”论坛活动。

论坛议程:1.打造网络宣传平台

2.开展网络文明志愿行动

3.中国好网民工程

(设计意图:借助小组合作探究,亲身参与体验的方式,力求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科与社会实践结合,是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反网络欺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根植于学生心中)

评价方式:

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主题和活动方式会不断生成。

活动方案的预设是为了有效地生成,有效地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方案的预设就是为了使生成性更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要根据活动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