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的影像诊断 PPT
合集下载
肾上腺结节的鉴别诊断PPT课件

02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检测肾上腺相关激素水平,如皮质醇、醛固酮等,有助于判 断结节性质。
尿液检查
检测尿液中儿茶酚胺等激素代谢产物,有助于诊断嗜铬细胞 瘤等病变。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
高分辨率CT扫描可清晰显示肾上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MRI检查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肾上腺结节,如髓质脂肪瘤,MRI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VS
恶性结节
生长迅速,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 强扫描强化不均匀,常伴有淋巴结转移等 表现。
04
治疗与预后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肾上腺结节的辅助治疗方 法,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 展。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 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醇类药物、抗感 染药物、免疫抑制剂等,需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随访是确保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随 访计划,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05
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腹部CT等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上腺 结节。
控制慢性疾病
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
尽量避免长期暴露于有害化学物质、 辐射等环境中。
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降低肾上腺结节的发生风险。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肾上腺结节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 能与遗传、内分泌、免疫等多种因素 有关。
病因
肾上腺结节的病因可能与长期慢性炎 症、内分泌失调、基因突变等因素有 关。
临床表现与症状
临床表现
肾上腺结节的临床表现因结节的性质和大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腰痛、腹部 肿块、高血压、低血钾等。
肾上腺转移癌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
手术方式多采用单纯肾上腺切除,腹腔 微创手术是目前肾上腺肿瘤的金标准 。
Schomer等报告双侧肾上腺同时发生转 移癌时,可行一侧全切,另一侧部分切 除,以保留肾上腺生理功能。
肿瘤切除困难时,瘤体无水乙醇注射亦 可取得良好效果。
预后
肾上腺转移癌切除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0 个月,5年生存率为25%~40%,文献 报道为31%。
醛固 酮腺 瘤
高血压、乏力、 血尿醛固酮升高,血 肾上腺肿瘤直径
夜尿增多
钾降低,肾素活性低 1-3cm
于正常
嗜铬 细胞 瘤
头痛、多汗、 心慌、高血压
尿儿茶酚胺或24h香 草扁桃酸升高
最小为 1.0x1.0x0.5c m,最大为 20x19.6x18c m
库兴氏 高血压、向心 综合症 性肥胖、皮肤 (腺瘤 紫纹 型)
肾上腺转移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解剖基础
肾上腺供血动脉丰富,肾上腺动脉进入 肾上腺后,血管扭曲,粗细分界清楚
肾上腺毛细血管网呈网格状,血管内皮 由利于癌细胞附着。
转移途径
血行播散(主要) 经淋巴转移或直接蔓延
临床表现
多无特异表现 肿瘤较大时可出现同侧腰背部不适 晚期患者可出现肿瘤恶液质表现 常常在原发肿瘤诊治过程中或在肿瘤治
血尿17-OH、17KS升高,小剂量地 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 抑制
肾上腺肿瘤直径 1-3cm
比例
肾上腺是人体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 仅次于肺、肝、骨居第四位
原发癌以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肾 癌、黑色素瘤,亦有尚不知原发癌病灶 却首先发现肾上腺转移癌。肺癌占15%
在肾癌根治标本中发现肾上腺转移癌为 1.2%~10%,但在扩散的肾癌病例中 尸检发现肾上腺转移者高达7%~23%
治疗
手术方式多采用单纯肾上腺切除,腹腔 微创手术是目前肾上腺肿瘤的金标准 。
Schomer等报告双侧肾上腺同时发生转 移癌时,可行一侧全切,另一侧部分切 除,以保留肾上腺生理功能。
肿瘤切除困难时,瘤体无水乙醇注射亦 可取得良好效果。
预后
肾上腺转移癌切除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0 个月,5年生存率为25%~40%,文献 报道为31%。
醛固 酮腺 瘤
高血压、乏力、 血尿醛固酮升高,血 肾上腺肿瘤直径
夜尿增多
钾降低,肾素活性低 1-3cm
于正常
嗜铬 细胞 瘤
头痛、多汗、 心慌、高血压
尿儿茶酚胺或24h香 草扁桃酸升高
最小为 1.0x1.0x0.5c m,最大为 20x19.6x18c m
库兴氏 高血压、向心 综合症 性肥胖、皮肤 (腺瘤 紫纹 型)
肾上腺转移癌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放疗科
解剖基础
肾上腺供血动脉丰富,肾上腺动脉进入 肾上腺后,血管扭曲,粗细分界清楚
肾上腺毛细血管网呈网格状,血管内皮 由利于癌细胞附着。
转移途径
血行播散(主要) 经淋巴转移或直接蔓延
临床表现
多无特异表现 肿瘤较大时可出现同侧腰背部不适 晚期患者可出现肿瘤恶液质表现 常常在原发肿瘤诊治过程中或在肿瘤治
血尿17-OH、17KS升高,小剂量地 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 抑制
肾上腺肿瘤直径 1-3cm
比例
肾上腺是人体肿瘤转移的好发部位之一, 仅次于肺、肝、骨居第四位
原发癌以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肾 癌、黑色素瘤,亦有尚不知原发癌病灶 却首先发现肾上腺转移癌。肺癌占15%
在肾癌根治标本中发现肾上腺转移癌为 1.2%~10%,但在扩散的肾癌病例中 尸检发现肾上腺转移者高达7%~23%
肾上腺疾病最新PPT课件

患者日常管理与教育
01
02
03
04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 免疫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肾上 腺疾病的相关知识,提 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 自我管理能力。
随访计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 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 评估,确保治疗效果的 持续性。
地域与种族差异
不同地域和种族的肾上腺疾病发病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肾上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同时,随着医 疗技术的进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肾上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02 肾上腺皮质疾病
皮质醇增多症
临床表现
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紫纹 等典型症状,及糖代谢、蛋白质代谢、 脂肪代谢、电解质等紊乱。
影像学检查可见肾上腺区肿 块,血皮质醇、醛固酮等可 能升高。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辅 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
疗。
预防措施
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 物质,保持健康生活方
式,定期体检。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临床表现
根据酶缺陷的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 常见症状包括性分化异常、电解质紊乱等。
肾上腺切除术
肾上腺肿瘤剜除术
对于肾上腺肿瘤、增生等病变,可采 用肾上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包括开放 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适用于较小的肾上腺良性肿瘤,通过 剜除术将肿瘤从正常组织中分离出来。
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对于部分良性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可 采用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保留部分正 常肾上腺组织。
肾上腺腺瘤与嗜铬细胞瘤的影像表现

影像表现
不典型腺瘤的CT表现
高强化腺瘤: 平扫密度较高,CT值常>10H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增强早期迅速高强化,短期内密度迅速
下降,强化最高CT峰值达+100HU以上,绝对值>60HU 大腺瘤:
肿瘤最大径超过4cm,密度不均,可伴纤维化、钙化、出血、囊变、坏死, 而脂质含量少
女 21岁 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占位一周
嗜铬细胞瘤 可见下腔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邻近脏器浸润的表现
鉴别诊断
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大多无症状 肿瘤含有丰富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 病灶边界清,可见钙化及出血 肿块呈混杂密度,由不等量的低密度脂肪灶和
软组织密度灶组成 增强:动脉期软组织部分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
及平衡期呈轻度至中度强化
鉴别诊断
节神经细胞瘤
CT平扫密度低(与瘤内黏液基质含量有关) 肿瘤质地较软, 可见其沿周围器官间隙呈嵌入式生长(钻缝样生长), 为
其特征性表现之一 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
小结
肾上腺腺瘤
发生于肾上腺皮质的最常见良性肿瘤
典型腺瘤的影像表现
有功能者最大径多数<3cm
平扫CT值<10HU,密度均匀
大体:切皮多呈灰皮、或灰红皮;可有完整包膜;肿瘤大小不一,较皮者常伴有坏 死、囊变、出皮及钙化
镜下:瘤细胞为大多角形细胞,细胞呈巢状分布,瘤细胞浆内含大量嗜铬颗 粒;肿瘤内血管丰富,富含水分,周围有丰富的血窦
影像表现
CT表现
肿瘤大小与形态:直径常为3-5cm,小者1cm左右,大者可达15cm,呈圆形 或椭圆形,边界清 肿瘤的密度:较小肿瘤密度均一,类似肾脏密度;较大肿瘤密度不均,可 有出血、坏死、囊变;少数肿瘤的中心或边缘可见点状或弧线状钙化 强化方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呈“快进慢出”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总结词
皮质醇增多症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肾上腺切除术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
详细描述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状包括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需要定期监测激素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病例三:无功能腺瘤的外科治疗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目录
• 肾上腺疾病概述 •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肾上腺疾病概述
肾上腺的生理功能
01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主要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 、醛固酮等,参与调节人体的代 谢、免疫和血压等功能。
药物治疗在肾上腺疾病中的辅助作用
激素治疗
对于肾上腺肿瘤引起的激素分泌 异常,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缓解症
状的作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 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攻
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 使用药物进行精准治疗,提高治
疗效果。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02
肾上腺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应激反应等方面也发挥着重 要作用。
肾上腺疾病的分类
功能性肾上腺疾病
由于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 的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皮质醇 增多症等。
器质性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组织结构异常或病变导致 的疾病,如肾上腺肿瘤、肾上腺 皮质增生等。
肾上腺疾病的常见症状
高血压
代谢紊乱
总结词
手术切除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难度大,需 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皮质醇增多症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肾上腺切除术和垂体瘤切除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激素水平。
详细描述
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皮质醇引起的病症,主要症状包括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等。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例,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后需要定期监测激素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病例三:无功能腺瘤的外科治疗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目录
• 肾上腺疾病概述 • 肾上腺疾病的诊断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肾上腺疾病概述
肾上腺的生理功能
01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主要分泌多种激素,如皮质醇 、醛固酮等,参与调节人体的代 谢、免疫和血压等功能。
药物治疗在肾上腺疾病中的辅助作用
激素治疗
对于肾上腺肿瘤引起的激素分泌 异常,药物治疗可以起到缓解症
状的作用。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 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攻
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 使用药物进行精准治疗,提高治
疗效果。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一: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02
肾上腺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应激反应等方面也发挥着重 要作用。
肾上腺疾病的分类
功能性肾上腺疾病
由于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异常导致 的疾病,如嗜铬细胞瘤、皮质醇 增多症等。
器质性肾上腺疾病
肾上腺组织结构异常或病变导致 的疾病,如肾上腺肿瘤、肾上腺 皮质增生等。
肾上腺疾病的常见症状
高血压
代谢紊乱
总结词
手术切除是嗜铬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手术难度大,需 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肾上腺的影像诊断第二节

持续性,三联征:头痛、心悸、多汗(敏感性及特异性 >90% )
医学ppt
33
嗜铬细胞瘤
10%肿瘤
–恶性 (10%) –多发 (10%) –肾上腺外 (10%) –家族史(10%) –儿童发病 (10%) –术后复发 (10%) –血压正常(10%)
医学ppt
34
嗜铬细胞瘤 CT、MRI
• 单侧或双侧肿块,圆形或椭圆形.
为示踪剂的中等摄取 • 延迟扫描CT可对假阳性病例作出正确诊断
医学ppt
55
医学ppt
56
医学ppt
57
医学ppt
58
肾上腺基本病变的CT分析
水样密度类圆形肿块见于含液的肾上腺囊肿,也 可为脂类含量丰富的肾上腺腺瘤如Conn腺瘤,不 同点在于前者不发生强化
均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并发生不同程度均匀强化, 可为肾上腺腺瘤或转移瘤,后者廓清延迟且常为 双侧性
医学ppt
7
肾上腺MRI检查
• 具流空效应,便于分析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 对比剂为Gd-DTPA,副作用少,可用于碘过敏、肾功能不
全者及嗜铬细胞瘤的增强 • 空间分辨率不如CT • 常用序列
–SE序列的T1WI、T2WI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T2WI –化学位移的同相位和反相位技术 • 增强扫描期相同CT
• Cushing腺瘤多2~3cm大小,同侧残肢和对侧肾 上腺萎缩
• Conn腺瘤多<2c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5cm,可更大
医学ppt
23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医学ppt
33
嗜铬细胞瘤
10%肿瘤
–恶性 (10%) –多发 (10%) –肾上腺外 (10%) –家族史(10%) –儿童发病 (10%) –术后复发 (10%) –血压正常(10%)
医学ppt
34
嗜铬细胞瘤 CT、MRI
• 单侧或双侧肿块,圆形或椭圆形.
为示踪剂的中等摄取 • 延迟扫描CT可对假阳性病例作出正确诊断
医学ppt
55
医学ppt
56
医学ppt
57
医学ppt
58
肾上腺基本病变的CT分析
水样密度类圆形肿块见于含液的肾上腺囊肿,也 可为脂类含量丰富的肾上腺腺瘤如Conn腺瘤,不 同点在于前者不发生强化
均一软组织密度肿块并发生不同程度均匀强化, 可为肾上腺腺瘤或转移瘤,后者廓清延迟且常为 双侧性
医学ppt
7
肾上腺MRI检查
• 具流空效应,便于分析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 对比剂为Gd-DTPA,副作用少,可用于碘过敏、肾功能不
全者及嗜铬细胞瘤的增强 • 空间分辨率不如CT • 常用序列
–SE序列的T1WI、T2WI –预饱和脂肪抑制技术的T1WI、T2WI –化学位移的同相位和反相位技术 • 增强扫描期相同CT
• Cushing腺瘤多2~3cm大小,同侧残肢和对侧肾 上腺萎缩
• Conn腺瘤多<2cm,对侧肾上腺无萎缩
• 无功能腺瘤直径常小于3~5cm,可更大
医学ppt
23
肾上腺腺瘤 MRI
• T1WI和T2WI上,信号接近与肝实质信号(T2WI上, 转移瘤为高信号)
• 最佳方法: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在反相位上信 号较同相位显著降低(敏感性80%,特异性100%)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和 治疗
肾上腺肿瘤诊断
局部症状不典型、自诊困难
1. 高血压、头痛,特别是药物难控制 2. 四肢无力、血电解质异常 3. 满月脸、水牛背、座疮等 4. 巨大肿瘤的局部压迫症状,腹痛、胀
内分泌科首诊发现 定期体检发现
肾上腺肿瘤的治疗
腹腔镜手术是肾上腺肿瘤(<7cm)的金标准 治疗
乳头状肾细胞 癌
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 CRCC)
定义 肾嫌色细胞癌的癌细胞大而浅染,细胞膜 非常清楚。 临床特点 平均发病年龄60多岁(27~86岁),男女发病率大致 相等,无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影像学上常表现为大的肿 块,无坏死和钙化。 死亡率不到10%
61-70年
71-80年
81-90年
91-2000年
膀胱 肾 睾丸 阴茎 前列腺 输尿管
顾方六.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23:88-92
泌尿生殖肿瘤并不可怕,早期发现、 积极和正确的治疗,可以获得理想 的治疗效果
尿的诊断价值
注意尿的色、速、束、舒(4S)
1. 血尿 2. 尿中断和等待 3. 尿线细 4. 尿痛和排尿困难
1. 损伤小、恢复快 2. 瘢痕小、美观 3. 治疗效果相同
巨大肿瘤开放手术 恶性肿瘤比例低
早期极其重要,外科可治愈,对放化疗敏感 度低
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天津市20年泌尿系肿瘤发病特点
肾脏恶性肿瘤发病率激增
❖男性发病率年均增加6.84%, 20年累积增长235.97 %,位列全部恶性肿瘤增幅榜首
CT 3CM以上肾癌CT诊断率90%以上 常见症状:血尿、肿块、腰痛、消瘦
肾癌的病理分型
肾上腺髓质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
因肿瘤含有神经母细胞成分,在影像学大致
与神经母细胞瘤相似
鉴别诊断
肾上腺髓质肿瘤以儿童的神经母细胞瘤和成
人的嗜铬细胞瘤多见。神经节细胞瘤少见。 根据年龄大致区别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是关键 形态学特征
MRI鉴别
肿瘤大小 神经母细胞瘤最大,6-8cm,神经
T1平扫
T1平扫 压脂
肾上腺骨髓脂肪瘤 女32岁 超声示肾上腺占位
TI平扫
T1增强
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
精品课件,你值得拥有!
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嗜铬细胞瘤
Adrenal neuroblastoma 神经母细胞瘤 Adrenal gangliocytoma 神经节细胞瘤
Adrenal ganglioneuroblastoma 神经节神经
母细胞瘤 Adrenal bone marrow lipoma 骨髓脂肪瘤
早期增强
漩涡征
延迟期强化
神经节细胞瘤2例 p0141982男 66岁,右侧肾上腺区占 位
T2WI
早期增强 平扫 延迟增强
(四)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
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
1/3发生于肾上腺,其余位于腹膜后、纵膈区 多见于年龄较大儿童和成人
组织学 由神经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神经节
细胞瘤混合而成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分为体部,外侧支,内侧支 右侧稍高于左侧,位于肝右叶内下缘,右膈肌 脚与下腔静脉之间,呈人字形 左侧位于左侧肾上极前内方,其前外侧是胰体 尾,脾动静脉,内为膈肌脚,呈半月形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在任何序列上均为中等信号,比脂肪
信号低,但其信号强度高于膈肌脚,与肝脏 信号大致相仿。肾上腺体积小,目前MRI难 以分辨皮质区与髓质区界限。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 轮廓与质地不能可靠鉴别肿块良恶性
• 与以往比较
– 6个月内体积增大提示恶性肿瘤 – 随诊6个月内体积无变化,当无恶性征象时可诊为良性 • 正常肾上腺是否可见,肿块与肾上腺的关系
左侧非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双侧肾上腺转移瘤
肿瘤的大小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 他征象同样重要
左肾上腺巨大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 2)密度或信号:肿块密度 类似肾脏、T1WI上为低信 号而T2WI上呈非常高的信 号;较大肿瘤易发生出血、 坏死和囊变,可明显钙化
✓ 3)强化:强化明显,较大肿瘤多不均匀。
腹膜后富血供、有明显缺血坏死的肿瘤,即使无高 血压、低血钾表现,嗜铬细胞瘤也应列为诊断中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内容提要
➢ 一、概述 ➢ 二、影像检查技术 ➢ 三、肾上腺CT、MRI正常表现 ➢ 四、肾上腺基本影像学概念 ➢ 五、肾上腺疾病诊断步骤 ➢ 六、肾上腺肿块推荐诊断流程 ➢ 七、常见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一、概述
✓ 肾上腺疾病分为原发和继发性,前者又分为功能性和 非功能性
✓ 肾上腺肿瘤是较常见的肿瘤,尸检肾上腺肿瘤发生率 为1.4%-8.7%。腹部CT检查中肾上腺偶发瘤约占4-6%
80kvP时CT值差别,大于6HU提示含脂病变 • 4)能谱CT成像:准确的脂质定量评价
4、肾上腺静脉CTV:肾上腺静脉解剖成像,肾上腺静脉取血 生化检查的影像导向。
(三)MRI检查
✓ 1)普通检查:轴位 T2WI(f/s)、in/out phase GRE T1WI;冠状位T1WI或 T2WI;层厚3mm
肾上腺皮质醇腺瘤:
✓ 富含脂质腺瘤:平扫CT值小于10HU ✓ 乏脂腺瘤
3、无功能腺瘤 ✓ 肾上腺偶发腺瘤,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 较大腺瘤可出现坏死、出血及囊变,CT密度和
• 与以往比较
– 6个月内体积增大提示恶性肿瘤 – 随诊6个月内体积无变化,当无恶性征象时可诊为良性 • 正常肾上腺是否可见,肿块与肾上腺的关系
左侧非功能性肾上腺腺瘤 双侧肾上腺转移瘤
肿瘤的大小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 他征象同样重要
左肾上腺巨大非功能性皮质腺瘤
✓ 2)密度或信号:肿块密度 类似肾脏、T1WI上为低信 号而T2WI上呈非常高的信 号;较大肿瘤易发生出血、 坏死和囊变,可明显钙化
✓ 3)强化:强化明显,较大肿瘤多不均匀。
腹膜后富血供、有明显缺血坏死的肿瘤,即使无高 血压、低血钾表现,嗜铬细胞瘤也应列为诊断中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内容提要
➢ 一、概述 ➢ 二、影像检查技术 ➢ 三、肾上腺CT、MRI正常表现 ➢ 四、肾上腺基本影像学概念 ➢ 五、肾上腺疾病诊断步骤 ➢ 六、肾上腺肿块推荐诊断流程 ➢ 七、常见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
一、概述
✓ 肾上腺疾病分为原发和继发性,前者又分为功能性和 非功能性
✓ 肾上腺肿瘤是较常见的肿瘤,尸检肾上腺肿瘤发生率 为1.4%-8.7%。腹部CT检查中肾上腺偶发瘤约占4-6%
80kvP时CT值差别,大于6HU提示含脂病变 • 4)能谱CT成像:准确的脂质定量评价
4、肾上腺静脉CTV:肾上腺静脉解剖成像,肾上腺静脉取血 生化检查的影像导向。
(三)MRI检查
✓ 1)普通检查:轴位 T2WI(f/s)、in/out phase GRE T1WI;冠状位T1WI或 T2WI;层厚3mm
肾上腺皮质醇腺瘤:
✓ 富含脂质腺瘤:平扫CT值小于10HU ✓ 乏脂腺瘤
3、无功能腺瘤 ✓ 肾上腺偶发腺瘤,无临床症状和体征 ✓ 较大腺瘤可出现坏死、出血及囊变,CT密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