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婚俗
•炮火入洞房 •背字 •新娘过河
歌圩、歌会

三月三和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 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 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 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 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 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 歌圩、歌会 可形成临时歌圩。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 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一说为纪 念一对坚贞情侣。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 还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 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 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 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 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
建筑 风格
• 居住在坝区和城镇附近的壮族,其房屋多为砖木结构, 外墙粉刷白灰,屋檐绘有装饰图案。居住在边远山区 的壮族,其村落房舍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 建筑式样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 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 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 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 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百度文库壮族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称 为西瓯、骆越(雒越)、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 始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僮”与“壮”同音),直 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为“壮”。1990年人口1548万。根据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16178811。2005年, 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 壮族人口超1700万人。现在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壮族 州等省区。 大多居住在广西。
壮族
壮族服饰
壮族妇女擅长纺织和刺绣,所织的壮布和壮锦,均 以图案精美和色彩艳丽著称,还有风 格别致的“蜡 染”也为人们所称道。在服饰上男子与汉族无多大 区别,,女子则多姿多彩,特别喜欢在鞋、帽、胸兜 上用五色丝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花卉,五花八 门,色彩斑斓。
风族习惯
• 建筑 风格 婚俗 • 婚俗 新娘过河 • 踩高跷进村 • 陀螺节、陇端节 吃立节、壮年 • 歌圩、歌会
歌会
饮食、特产
桂林米粉
壮文
壮文和英文一样采取拉丁字母形式,它以壮语北部方言为基 础方言,以壮语武鸣音为标准音。 壮文字母采用的是和英 文一样的26个字母。 壮文有22个声母,108个韵母,壮文 有8个声调,第一调不标,第2、3、4、5、6调分别用字母 z、j、x、q、h来表示声调符号;第七调是用字母的p、t、 k结尾来表示,第八调用字母的b、d、g结尾来表示。 壮文是拼音文字,它的书写次序是声母+韵母+声调,即 “声母—韵母—声调”。壮文有的音节没有声母,有的音节 不标音调符号,但是韵母是不能少的。壮文的声调符号和汉 语拼音声调符号标的位置不同,汉语拼音声调符号标在韵母 上面,而壮文的声调符号标在韵母的后面。 例如:n+a+z=naz(田)、c+a+x=cax(刀)、 n+a+j=naj(脸)。 Dwen ngoenzcog mbouj dauq, Dwen ngoenz laux ndang saenz. Dwk fiengz roengz naz aeuq, Ndei gvaq bwnh haexm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