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

摘要:学会阅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理解文章和作品内容的前提。对小学生来说,怎样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呢?结合教学实践,本文笔者提出“对比读”和“联系读”这两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阅读;对比读;联系读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没有用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看无聊低级的漫画,阅读文字都是能入心的,关键在于怎么看待这个“有用”。“用”应该体现在书本中蕴含的信息融入生活,化为日常言谈,提升儿童的文化品位,滋长人性。“用”的层次有区别,越是很明显地显露出来,特别是很快地体现在作文中的,那不是“用”,而是炫耀,这经不住考验,很快会土崩瓦解。不少文章写得好的小学生到了中学就写不出有水平的作文就是因为文字“撑门面”的太多。所以我主张:阅读,它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其文化品位,但要强调一点:阅读,绝对不是为了用在作文上,特别不能功利地用在作文上。

有效的阅读不能轻易在文字表面滑过,仅仅“了解内容”的阅读是最浅层的,其收效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家长最好不要满足于孩子阅读后能讲故事,会复述。小时这么做值得鼓励,到了高年级还停留在这个层面就要提出新要求了,但凡能看懂汉字,都应该达到这样的水平。有两个个办法能让阅读“上位”:

一是对比读。读的时候多对比,越读越有味。例如读《水浒传》,

不要只顾着读故事,可以尝试做同类对比。可以将梁山好汉中同样以杀戮闻名的做横向对比: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比较读出四人的特点。李逵是逢人就杀,遇神杀神,遇鬼杀鬼,杀时只有一条原则──挡我者死;鲁智深是为“义”而杀,率性而为,真正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出手时还能顾忌“打击效果”──震慑对方即可,点到为止;武松杀人虽师出有名但又带有些作秀的色彩,杀时摆场,杀后留名,杀的过程像一出戏;林冲则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一个“逼”字,被逼无奈时方才出手,出手往往又留有一手,实在没有活路了才下手,而且大多是“按套路出牌”,不蛮干。这么一比较,人物的性格特点就一清二楚,人物的命运以及发展脉络就清晰可见且有真实感了。

当然还可以做纵向对比。及时雨宋江的人生发展轨迹就值得对比。上梁山之前是个刀笔小吏,仗义疏财,遇事遇人皆舍得花钱。后遭逢凶险落难牢狱,沦为阶下囚,但不变的仍是花钱消灾,再次变化时成了梁山好汉的头领,不变的仍旧是他名字宋江中的“送”字:送部下妻子,送部下钱财,送部下光明的未来,送梁山一个美好的归宿。阅读宋江时可以从这变与不变中发现他的人生信仰,也能预测出宋江期待朝廷招安梁山的鸿篇规划与思路,当然还能预感到他悲凉凄惨的结局──回到平民的原点,为朝廷、为贵族、为正统所摈弃与排挤甚至是屠杀。

对比,会让你在平淡中看见神奇,在雷同中发现惊奇。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对比,亦或是交叉对比,甚至刚开始的时候为了对比而

对比,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至少,阅读时脑子是活的。教师可以通过谈话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对比阅读。

二是联系读。所谓联系,源于季羡林的三贯通思想。季老曾提出做学问的三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阅读时若能主动将阅读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联系,就能读出与众不同的意味。百家讲坛的名嘴鲍鹏山先生读水浒时就很善于联系。例如中西联系。他读林冲的悲情人生时,发现林冲在发配之前和岳父张教头与娘子道别,却意外地写下休书,好像要将娘子推向高衙内的怀抱。鲍先生联系了西方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效应,认为这是高衙内以及高衙内所代表的巨大势力对一直妄图委曲求全的林冲那不堪一

击的心理产生的典型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听众从鲍先生的联系中感受到了趣味,产生了强烈的认同,于是就留有深刻的印象。这是单纯阅读所不能及的。还有一种雅俗联系,鲍先生品林冲时也留下经典案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中的著名桥段,入选中学语文教材。鲍先生在这个部分就狠下功夫做联系读。他将林冲守护草料场时的雪景讲解得淋漓尽致,居然还联系起了张学友的《吻别》中的“我的世界开始下雪”一句,说:“歌词作者一定是读过水浒的,否则不会有此意境深远的词句。”高雅文字和通俗歌曲的联姻让人浮想联翩,产生一种难以言表却能意会的感受,全场皆笑叹鲍先生品味之独到妙趣。

又如赵玉平博士将《西游记》中四个取经人形象和当今的管理学进行了超时空的联系。唐僧就是团队的领导人,坐镇中军,不怒自威;

八戒是俗人,俗不可耐但趣味生动,行路、创业的过程中绝不能缺少;沙和尚是凡人,默默无闻,活脱脱一个老黄牛的形象,多他不多,少他不得;悟空则是能人,事情要做,过错要当,功劳减半……很有趣味吧。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其一,不管是怎么读,囫囵吞枣,一味求快、求量,这是徒劳的;浪费时间不说,还破坏了阅读这件事本身的美感,阅读过程都成了味如嚼蜡的不具审美价值的无效过程;其二,只读一类书是狭隘的、局限的,阅读时不容易产生联想、对比、拓展,阅读的增值效应就不能形成;其三,大家一致推崇的静读也是可以商榷的,且不说思维的活跃就是“动”,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审视文字、感受内涵的过程,是动态十足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鼓励儿童读书说三句话:哇,太好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