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长应具备的学校领导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校长应具备的学校领导能力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不再只

是军事、经济、自然资源等物质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总体实力的竞争,核心是科技力、人才力、教育力的竞争。“以人为本”成为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面对现代教育的要求,处于学校管理系统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的校长应具有哪些领导能力,才能把学校引领上可持续发展、优质发展之路?

一、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引领能力

办学思想是校长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对于每一所学校来说,校长的办学思想既是管理之魂,更是立校之本。学校中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员工的教育观念干差万别,校长必须在思想观念层面上进行整合。这就要求校长首先要具有坚定的教育理想信念、执着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校长要有前瞻性的办学思想,这样才能引领、团结学校的每一份力量,为学校发展共同努力。

大到国家的教育方针,小到一个学校的校训都是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1983年,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三个面向”的题词所蕴含的深刻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针,“三个面向”的思想,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旗帜和灵魂。

笔者十分注重学校发展理念的培育,提出了“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校训,“学会做人、主动发展”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面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及“德育为首抓方向、教学为主抓质量、五育并举抓全面、个性发展抓特长”的治校方略。强调“规范+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确立“层次管理、赋权经营、既严格又充满浓厚的人情味”的学校管理模式,并总结出学校教师应具备的5种精神,即:“终身从教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以校为家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形成了从“政治素养、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业务技能、教育科研、适应环境、服务社会意识”等8个方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的思路,构建了一整套思想建设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办学思想,承载着校长对教育的追求和理想。它既要符合现实,又要引领未来。校长前瞻性办学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积累、探索提炼逐步形成的。在勤学与实践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观念的交锋。从而使理

论与经验内化,使之成为永久性资源。校长要用自己的办学思想、智慧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风格。

二、战略思考的创新决策能力

西方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认为,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学校管理中,决策是校长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的职能。中小学校长工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决策,对管理中的问题拍板定案,引导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校长的决策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程序,要以民主化为前提,只有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校长每一种管理职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校长科学决策,而科学决策又离不开信息。获取充分、科学、准确的信息资料是做好决策的基础。

好的战略规划与决策,最终都要落实在实施上。任何一种规划与决策的实施都要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同时可能会遇到重重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必须具备“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无论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顺境中能成就事业,逆境中能开创新局面。

三、科学艺术的经营管理能力

经营与管理,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经营是结果的反映,管理是过程的控制;经营是对外活动的体现,管理是对内活动的行为;管理通过对过程的控制保障经营中结果性指标的实现。对教育进行科学艺术的管理,就是要求校长讲究方式方法,以人为本,重视管理的和谐,科学艺术的教育经营管理能力是校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学校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多要素、动态的复杂综合体。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尊重教育规律,按规律办学、管理、育人。校长管理学校必须学法、懂法、用法,具备依法办学的能力,贯彻落实好国家的课程计划,使学校在正确的规范的轨道上运行。

校长要具有科学艺术的经营管理能力,必须加强学习、研究、实践。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研究、实践和创新者。善于用科学的思想品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自身的成长进步。

四、见微知著的文化培育能力

一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物化环境风貌的结晶。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状态,其主体是有形物,是显性

的文化实体;精神文化是学校的价值观念、信仰等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其主体是人,是隐性的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一所学校文化底蕴深厚与否,直接体现为学校对师生高品质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强弱。任何一所学校文化的培育都是至关重要的,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强而有力的学校文化。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学校文化应该是校长理想、价值观的体现,是校长治学精神的外化。现代校长要善于将学校的人、景、物、事、情有机地结合,积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文化,将校长、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形成的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核聚成和谐发展的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处处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师能够团结敬业、爱岗奉献。学校总体上体现出高尚的精神风貌、井然的工作秩序、较高的教育质量、良好的社会形象,影响、熏陶、感染进入校园的每一个人,并产生心灵的震撼,达到一种最高的管理境界——无为而治。

五、人才强教的队伍建设能力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教育改革必定在实战中失败。赢得教师才能赢得21世纪的教育。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一支现代化的教师力量做支撑,任何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目标都是空头支票,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校长要始终把人才强教列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舍得投入、舍得栽培。

学校不仅是校长的舞台,更是教师大展身手的舞台,校长的角色不是主角,而是搭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教师的成功才是校长的成功。

校长应结合学校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强化校本培训,为教师的成长“营造一个氛围、烘托一个场面、创设一个情境、展现一个平台”,通过学历提高、继续教育、岗位练兵,使教师强化专业成长、提升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让教师走出去,把教育专家请进来,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职业修为,让教师“与专家对话、和学者交流、同名校联谊、跟域外接轨”,使教师具有崭新的教育观念、多元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文化鉴赏力、娴熟的教学艺术、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鲜明的个性特征、超强的适应环境和自我提升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六、知人善任的团结凝聚能力

厚德载物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怀,让人如沐春风的亲合力,这是对校长人格魅力的高度概括。校长要容纳具有不同个性、不同教育思想的教师,兼容并蓄,鼓励学术自由,尊重教师的思想个性,虚心向教师学习,使自己成为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校长。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校长要善于“用人”去“办事”。首先,要搞好班子团结,创建和谐的领导集体。团结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