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
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合教[2016]69号
【发布部门】合肥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6.03.25
【实施日期】2016.03.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合肥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的通知
(合教〔2016〕69号)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各市管学校:
为贯彻落实《合肥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2016-2020年)》(合教〔2016〕19
号),我局制定了《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现予印发。
本参考指标主要适用于普通高中学段,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办学类别、学段要求、教学及管理的实际需求,参照执行。
合肥市教育局
2016年3月25日
合肥市智慧校园建设参考指标
为规范并指导我市“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大力推进我市“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依据国家《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参考指标》和安徽省《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参考指标。
各校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环境、资源、管理、应用的全面数字化,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进智慧校园教学与管理新模式,真正实现依托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一、基础环境建设
建设内
容
参考指标
校园网
络1.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两层架构(核心层、接入层)或三层架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建设校园网络。
校园网络出口设备选择支持千兆带宽的中高端路由器、防火墙、链路负载均衡器等设备。
校园网络的核心设备选择中或高端三层交换机设备。
校园网汇聚设备选择中或低端三层交换机设备。
校园网接入设备选择上联千兆光口(电口),下联百兆24口或者48口的二层可网管交换机。
2.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系统、漏洞扫描系统、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和WEB应用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达到二级等保要求。
3.每个教职工办公位有1个网络端口,每个办公室要有冗余端口,每个教室讲台区域至少有2个端口。
4.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全接入;千兆或万兆带宽到楼宇,百兆或千兆带宽到桌面,互联网总接入带宽依据《合肥市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2016-2020年)》文件要求执行。
具有内、外网不同访问控制策略,限定不同类型用户的访问权限。
5.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采用基于无线控制器的AP系统架构,满足可管理、安全、QoS、漫游等功能要求。
AP数量根据场地面积、可能并发的无线终端数进行合理设置,室内区域满足95%区域接收信号强度≥-75dBm,室外满足95%区域接收信号强度≥-65dBm。
6.支持多终端接入,校园各终端功能室设备均应连接至校园网和互联网。
数据中
心1.数据中心主机房进行分区管理。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应采用二层架构(汇聚层、接入层)的星型拓扑结构。
汇聚层设备宜采用全千兆中或高端三层交换机,接入层设备宜采用全千兆中端二层交换机。
对于小型的数据中心,其网络系统可将汇聚层和接入层合并,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交换机设备。
2.根据数据中心安全和管理实际需求,数据中心网络系统可配置独立的防火墙、负
载均衡器等设备。
数据中心主机(服务器)选择标准PC服务器,并根据应用系统的技术和性能要求可考虑虚拟技术的应用。
3.存储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连接存储(NAS)或混合模式。
校园显
示终端学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学校入口处、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等)至少配备1套公用终端,如大屏幕显示设备、触控一体计算机、移动平板等。
主要用于显示校园通知、校园文化展示、校园宣传片播放等。
教室多媒体(班班通)1.每个教室(含功能教室)配置标准的多媒体设备和系统,包括音频扩音系统、视频显示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多媒体讲台、计算机及教学软件、其他教学设备等。
2.实现教室多媒体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根据需要配置)。
3.设备控制系统(根据需要配置),实现对中控主机及连接的多媒体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多媒体讲台根据各学校需要配置,支持教师本地钥匙、刷卡打开讲台。
多媒体讲台可安装多媒体计算机显示器、中控控制面板。
多媒体讲台应有外接电源、音频、视频插座,有VGA、话筒、USB接口和网络接口。
多媒体讲台内设备电源进线必须安装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电源开关。
计算机教室1.计算机教室要以千兆接入校园网,能访问互联网。
每个计算机教室应在本校最大班额基础上配置适量冗余计算机,做教学备用机。
2.每台计算机安装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软件实现可控条件下的网络教学。
多媒体教学软件应具有屏幕广播、多频道教学、屏幕监视、遥控辅导、电子黑屏、远程开关机、双向对讲、多人会话、电子画板、收发文件、电子签到等基本功能。
录播教
室1.采用三基色灯管,照度是常规教室的两倍;教室环境进行吸、隔音处理。
2.支持智能化录播,可在无人值守情况下实现全自动多场景课程录制,录制的视频采用FLASH MEDIA流媒体架构,支持校园网络直播和公网直播,直播时声话必须同步,尽量减少传输延时。
3.录播设备能实现拍摄自动跟踪定位,跟踪无盲区,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无须摄像人员控制;音频采集设备保证录制的声音清晰;录制的视频画面质量要高。
4.多媒体导播控制平台,在远程通过网络登录,可手动或自动控制摄像机云台和焦距、以及导播切换,在线编辑。
5.安装课堂教学录播系统资源管理平台,对录播资源进行发布、管理、点播、后期编辑等,并实现用户权限管理;资源管理平台与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校园广
播1.广播实现校园全覆盖,包括教室、操场、礼堂、走廊、办公楼等各个区域。
支持自动播放,系统可按校方设置的时间表全自动播放广播操国歌、预备音乐铃、上下课音乐铃等,及新闻、英语教学等学校自选广播音乐和节目。
2.支持循环播放,编排好一周的播放时间表后,全年可循环播放;支持多种文件格式播放,同时支持CD盘、U盘播放。
3.支持临时广播,学校可随时结束自动播放状态,进入手动播放状态进行校园通知等内容的临时播放。
4.支持分区控制,根据播放内容和需求的不同,分路控制操场、走廊、校园等扬声器定时播放。
校园电视台1.配置演播室、导播间、灯光系统,可与录播教室混用。
配备数字化摄录、采集、编辑、播出系统,实现校内直播功能。
2.视频全面支持MPEG1、VCD、SVCD、MPEG2、DVD、VOB、MPG、MPEG4、AVI、
MPEGIV、ASF、WMV、QUICKTIME、RM、MP3、CD、MIDI、WAV、RA、AU、FLV等各种国际主流视频/音频格式。
3.采用高效图象压缩算法,录制生成的文件小,图象质量高,直播延迟可以控制在200毫秒以内。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1.每个县区建设一个数字化图书馆,每个学校根据需要配置适量的电子图书资源。
2.电子阅览室。
应连接到社会公共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师生可自由访问图书资源、教学资源和互联网,支持多点并发视音频点播功能,支持多格式的流媒体点播。
3.校园阅读终端。
在教学区、学生活动区、图书馆等公共区域配置阅读终端并连接到上级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支持个人阅读资源管理,提供查看、收藏、下载、搜索等基本功能。
4.学校各计算机教室应连接到上级数字化图书馆、学校电子图书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
5.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
图书入库、图书查询、图书借阅、图书统计、新书推荐,全面采用数字化管理。
数字探究实验
室1.每所小学至少配备1间科学探究实验室。
每所中学至少配备1间物理数字探究实验室和1间生化综合数字探究实验室。
2.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室要支持能量、光影、力、电磁、地理、机器人等多个主题的科学探究实验。
3.中学物理数字探究实验室要配备齐全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各种传感器设备(声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提供40种以上的物理专用软件,支持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开展。
中学生化综合数字探究实验室配备齐全的数据采集设备和各种传感器设备(二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等),提供70种以上的生化专用软件,支持中学生物和化学课程教学中各种探究实验的开展。
4.配备探究实验管理软件,软件具有实验室管理、实验室数据实时显示分析及所有学生实验室数据存储功能。
校园安全防护系统1.安防系统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等统一管理和控制。
2.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部署消防报警系统、紧急广播与疏散系统、视频智能识别系统、应急/紧急求助系统和其他特殊类型安防子系统。
3.各安防子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
安全防护范围涵盖校园的所有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
4.相关要求参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试行)》(公治﹝2015﹞168号)文件执行。
5.视频图像采集系统和报警系统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和报警平台,暂不能联网的预留接口,符合《合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及区域联网建设技术要求》(合公治〔2015〕273号附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