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对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课前演讲稿件
李鸿章在近代海军建设中的作用
学院:人文学院
年级:14级
专业:历史学(S)班级:历史学(S)1班姓名:李红叶
学号:14020440120
今天,我要讲主要内容是,李鸿章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中的作用。暂且不论甲午海战中是否是因为李鸿章的“避战求和”而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灭,而就李鸿章在建设中国近代海军中的作用,我们应该是给予正确的评价的。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筹建中国近代海军,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组织者之一的李鸿章,为近代海军的诞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870年10月下旬,在奕訢推荐之下,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要职。1874年12月,他以丁汝昌提出的关于建设近代海军的“三洋方针”为基础,全面、系统地规划了一个以组建近代海军为核心,强化海疆防御的方案—《筹议海防折》。李鸿章这一思想和行动的产生,有其深刻的主客观原因。
就其客观原因来看,首先是清统治者自遭受二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以后,终于意识到长期处于有海无防局面带来的危险。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向西方学习,导致清王朝长期忽视军队对外职能、缺乏国防战略的传统军事思想发生了变化;而从林则徐、魏源开始,经过许多杰出人物加以充实发展的近代军事思想,终于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上重新获得了一线生机。正当清统治者苦心研讨如何挽救日益衰败的封建王朝时,赫德和威妥玛先后向清廷呈递了《局外旁观论》及《新议略论》。就这“二论”内容的实质而言,表明了西方列强在新的形势下,采取一种新的侵华策略方针。西方殖民者侵华策略方针的变更,促使清政府加快了筹建近代海军的步伐。为此,朝廷急切地要求沿海督抚拿出一个既能预防各国“不致生疑”,又可确保海疆安全的强国御敌方案。
就其主观原因来看,李鸿章是一个汉族地方实力派人物,并以这种身份进入清廷高层领导集团。所以,他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形势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而且对洋枪洋炮的作用,更是有着亲身的体验。而此时政府内部的清议派,一味地“争言驱逐”,但又极力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创建近代海军。清军的现状仍处于“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的局面。据此,李鸿章产生了一个以建设一支近代海军为主要内容,全面强化海疆防御的设想。
1874年5月,日本派兵侵略我国的台湾.一向轻视这个东邻小国的清统治集团无不为之震惊。李鸿章趁此时机向向清廷递呈了《筹议海防折》。在奕訢、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的积极推动下,朝廷最终决定创建近代海军。从此,在中国近代史便开始了持续二十年之久的建设海军活动。
要不要建立近代海军问题虽已解决,但在中国究竞要建立怎祥一支海军,朝廷内部却众说纷纭。身为组建近代海军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李鸿章认为,确保一国海防安全的最好办法是建立一支强大海军。由于中国的国力、财力不足,整个社会处于“华夷混一”的局面,海岸线又漫长,一时无法建立起这样一支海军。故而,他按照新的治国御敌策略总方针和丁汝昌建议的关于建设近代海军的“三洋方针”,为即将筹组的海军确立
了一个建军原则:从创建一支防守型海军开始,逐渐向获取主海权为出发点的积极防御型海军过渡,直至最终建成。在李鸿章情心组织、严格督办之下,经过十年努力,一支以蚊船为核心的防守型海军初具规模。该军种分别由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舰队所组成。
有学者说,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之所以全军覆灭的原因之一就是,清廷将有限的筹建海军费用挪去,为慈禧修筑御花园,也就是颐和园。从1888年起直至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海军“未添一船。在我们的教材中还写有一点,说这其中也有李鸿章使用经费不当,没有对旧战舰进行更新,自满自大。但尽管如此,中国这支年轻的近代海军已具备在大洋中作战的能力,也能在较为广阔的海域中游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世界海军实力的比较中,中国海军占第六位,居亚洲首位。
组建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没有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建军措施是决不能成功的。所以,李鸿章依据其建军原则,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建军方略。第一,筹集充裕的资金,为创建近代海军们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采取购买与自造相结合的方针,建议创办办海军船炮厂,使海军建设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第三,高度重视培养、选拔海军所需人才是近代海军得以建成的重要环节。随着海军创建工作的全面展开,各类人才奇缺的矛盾甚为突出。经李鸿章等人多方奔走、活动,始得朝廷允准。自1872年起,清政府先后分别向美、法、英、德等国派遣留学生;在国内的多地扩建、新建各类海军学校。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时,已拥有一批掌握指挥、管理及各种近代科技本领的海军新型人才。
第四、坚持“权不外假;用洋人而不为洋人所用’的原则,确保这支近代海军真正成为保卫我国海弧的强大支柱。为了粉碎西方列强以协助我国创建海军为名,达到攫取海军大权的罪恶阴谋,他在开始筹组近代海军时,提出了上述原则,并在整个建军过程中同列强展开了激烈而又巧妙的斗争。正是由于李鸿章运用了巧妙而又灵活的斗争方式,迫使西方列强对中国海军的“支配权最多只及于船舶运用术及炮术而已,至于行政则由中国人掌握最高权吻,从而使列强企图控制我国海军的罪恶目的终未得逞。
有一些学者认为,李鸿章在筹建新式海军方面,确实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一支刚成长起来又居亚洲首位的海军,在甲午海战中竟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李鸿章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的近代海军建设思想中,除了积极的、科学的方面以外,也还是带有反动的、消极的因素的。他们认为,李鸿章关于中国近代海军建设的思想无论怎样先进,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但就李鸿章的近代海军建设思想而言,它是晚清时期中国洋务派官僚在“中体西用”理论的框架内进行的一次最为系统和大气的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作为地主阶级中开明派代表的李鸿章,他的这一系列关于近代海军建设的思想理论在客观上符合了中国历史前进的大方向,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潮流。它指导洋务派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构建起了一支近代化的海防力量,这支海防力量也确实对中国的战略假想敌起到过或多或少的威慑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从多方面带动起了洋务派的自强事业。从近代海军的建设入手,中国开始逐步发展起了自己的重工业,开始有了自己的重工业人才,这对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是一个不小的促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鸿章的近代海军建设思想是比较先进和科学的。
纵观近代海军产生的全过程,无论从组建海军思想的萌发到方案的制定,还是从方案的实施到海军的正式成军,每个关键的环节都贯穿着李鸿章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正是海军这一军种的创建,促使中国军队近代化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因此,对李鸿章在开拓近代海军事业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应该引起重视,给予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