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是英国对古代中国的了解要强于对当代中国的了解,两者存在“时代落差”。我发现英国对古代中国的研究非常深。据说杜伦大学的历史系、考古系都在英国名列前茅,中国研究的历史也很悠久,学校东方博物馆馆藏的中国文物就多达上万件。但是英国有许多中国文物专家,知名当代中国研究学者并不多,一些学者对客观、理性认识当代中国还有“心理障碍”。
我认为拓展中英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关键是双方要树立两个意识:
一是伙伴意识。中英经济上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英国的复苏增长对彼此都至关重要,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利益“共同体”。英国应摒弃冷战思维,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不应甘居欧盟第五(在德、法、意、瑞典之后)。
二是机遇意识。中国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这是英国企业的机遇,英国企业不能太“保守”;英国在重振制造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投资,这同样是中国企业的机遇,中国企业要敢于“出手”。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说,中英同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开展了良好互动,在全球性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调。并且,在中英大使级外交建立40周年时说过,政治上互相尊重,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要尊重不同发展阶段这一事实。二是尊重对方选择的发展道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体系、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非是上帝赐予的,而是经过几十代英国国民、经历数百年历史发展演变而来。中国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历史经验而形成的。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内求发展、外求合作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大国振兴的新型发展道路。中国不会干涉别国的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别国尊重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三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这就是中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中国当代文化更为英国民众所了解,英国年轻一代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逐步壮大,了解中国、探索中国日益成为潮流,双方文化相互借鉴不断增强。这正是中英今年启动首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目的
这次温家宝总理的南美洲四国之行相当引人关注,不过从温家宝总理的访问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在南美洲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的基础在于中国和南美洲各国,不管是和一些主要的大国,甚至包括一些小国,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拉丁美洲国家都把和中国发展经贸看成是他们自己对外贸易,乃至于发展他们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过去我们说拉丁美洲它远离中国,中国领导人情况访问的也不多,那么从90年代开始,也可以说是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地加快,中国和拉丁美洲,包括中国和其他各大洲的经贸关系一样越来越发展。
毋庸赘言,中英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是在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背景下进行的。针对英国退出欧盟的可能性,欧盟或将压缩英国在欧洲的经贸空间。法国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努瓦耶已扬言,欧元金融中心设在伦敦是“不合理的”。这不能不影响中英经贸关系。总之,中国应对英国退出欧盟的前景早做预案。
文化上互知互鉴
中国和英国在欧亚大陆的一东一西,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英国开辟了近现代世界文明史,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军事方面,中英两军的总体发展还是好的。在解放军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上,英国空军参谋长斯蒂芬·多尔顿上将曾说过: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进步,并在国际上承担起维和与救灾任务,我认为两军关系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英两军交流合作频繁,英国为中国培训技术军官,也与中国有多方面多领域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据说引起北约及美国的关注。英格兰水下中心消息,中国的救援潜艇LR7正在英国威廉堡最后测试,负责制造该潜艇的公司表示,LR7是最大型最先进的救援潜艇,可潜深三百多米,营救十八名遇险潜艇人员。中国获得LR7潜艇后对于远端潜艇作战有明显帮助。按说美军最头痛中国的潜艇战,有关技术是对中国禁运的重点;作为美国最铁的哥们,英国怎能明目张胆的吃里爬外?赚钱固然天经地义,俄国入侵格鲁吉亚公然挑战美国及北约,令全球战略重新洗牌,中国引而不发坐收渔利的外交政策初见成效。
现如今欧债危机依旧没有过去,很多英国人发表退出欧盟的主张,而且就近期的国民调查发现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英国人支持这一言论。长期以来,支持欧洲联合自强,希望看到欧洲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是中国对欧政策的重点。而英国退出欧盟无疑是欧洲一体化的重大挫折,其影响势必波及中国对欧政策。
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关系也将受到影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经贸伙伴。近年来因受欧元危机影响,欧盟国家进口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而中英贸易逆势而上,仍稳步增长。根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英货物贸易63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在我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一。而同期中欧(盟)、中德、中法、中意贸易均为负增长,英成为我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中唯一实现正增长国家。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英国的经济优势和对来自中国的投资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对英投资增长较快。英国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是欧盟内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最近,英国还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与中国达成外汇互换协议的国家。
在新中国建立后,抗美援朝前,中国从英国以废钢铁的名义买了一批拆除武备的小型舰艇,70年代从英国购进了罗-罗的斯贝发动机,80年代的蜜月期英国向中国推销过42型驱逐舰和其配备的海标枪导弹。但是中英的军事合作的独立性是比较小的,主要是作为中美大环境的附属品(尤其是二战后),主要原因是冷战中北约的主导力量是美国,所以中英军事关系的好坏决定于中美关系的好坏军事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筹码始终存在。近年来由于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持摇摆模糊概念的状态,英国紧随美国步伐,与中国时好时坏。综上可见,两国虽然再军事高端互访方面非常频繁,但是在武器研发合作,防务合作交流方面还是相对较少,可见在军事文化交往的背后,双方还有一定的警惕。当然,中英两国的关系也有冷淡期,例如马岛战争期间马岛之争中方挺阿 折射中英关系冷淡核心提示: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拉丁美洲之行,访问四个国家,当然都是双边的经贸关系,乃至于建立双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其中温家宝总理在访问阿根廷的时候代表中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阿根廷政府对于马尔维纳斯,也就是英国所说的福克纳群岛主权,这个表叹在国际上相当引人关注。对此何亮亮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对英国首相接见达赖喇嘛的报复,同时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中英两国关系冷淡,也格外地引人瞩目凤凰卫视6月27日《总编辑时间》,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6日与智利总统皮涅拉举行了会谈,中智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会后两国签署了10项重要协议,双方决定到2015年,两国的贸易总额要从目前的300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要增长一倍。
可喜的是,情况在不断改善。中国文化精品频繁在英国亮相,无论是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还是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或是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或是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文化演出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中英双方已合作在英建立了20所孔子学院和63间孔子课堂,英国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选修的中文课。
英国各大学纷纷加强对当代中国研究的投入,3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在英国正成为一门“显学”。比如,近年,牛津大学整合学校各相关中国研究机构,设立了“中国中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我曾参加成立仪式;今年,剑桥大学首次设立了“中国教席”;诺丁汉大学的当代中国学学院近年声名鹊起,今年下半年我将应邀参加其新楼启用仪式。我也高兴地得知,杜伦大学不仅恢复了本科中文专业,而且其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这个小组讨论的是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由于知识有限,所以只能大概的讲述一下中英两国的关系。新中国和英国开始打交道是从1950年开始的,1950年,英国是西方第一个承认中国的国家,1954年6月17日,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更是在1972年3月13日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英关系是当今世界很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政治对话机制比较完备,高层交往密切。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自5月成立以来,继续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中英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上互利共赢
中英分别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七大经济体,经济结构互补,双方各有强项。英国在高新技术、金融、品牌、创意产业等方面有领先优势,中国劳动力充沛,实体经济强大,资本雄厚,市场广阔。
中英经贸合作近年取得了加速发展。英国对华出口近两年的增速超过20%,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去年一年几乎超过了以往总和,今年仅1-4月的新增投资额就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但两国经贸合作的规模仍偏小,与双方的实力、地位很不相称。我们知道爱尔兰的人口是450万,而中国有13亿人口,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去年英国对华出口只有英国对爱尔兰出口的1/2。
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拉丁美洲之行,访问四个国家,当然都是双边的经贸关系,乃至于建立双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其中温家宝总理在访问阿根廷的时候代表中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阿根廷政府对于马尔维纳斯,也就是英国所说的福克纳群岛主权,这个表叹在国际上相当引人关注,其实中国政府过去在阿根廷和英国之间有关马岛的争议,中国一直是支持阿根廷的。但是后来中国政府口径有所缓和,就是除了支持阿根廷之外,也希望这个问题经由双方谈判来解决。这次温家宝总理他的口径就没有谈到和平谈判,没有用这个词语,而是强调了支持阿根廷拥有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这个实际上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反映。因为我们知道最近英国首相又接见了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又到英国去活动,这个使中国方面非常不满,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和阿根廷岛屿的争议本来跟中国没有关系,但是中国利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可以说是在报复了英国,而如果说这样的一个报复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话,今天甚至香港有媒体说,未来在奥运会上会遭遇来到中国的冷风。我想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奥运会那是国际的一个体育盛会,但是中英两国的关系的冷淡却是一个事实,而且在香港回归15周年的时候中英两国关系冷淡,却也格外地引人瞩目。
中英的文明交流历史可以说不短,但目前存在着两大不平衡。一是中国对英国的了解要远远多于英国对中国的了解,双方存在“认识逆差”。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心地学习,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市场经济,都学自西方。今天,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英文,每年还有数万中国年轻人来英留学。英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剧在中国也很受欢迎,中文版《妈妈咪呀》在中国一炮走红,《唐顿庄园》在中国也受到热捧。但英国不少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功夫片的程度。
我认为拓展中英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关键是双方要树立两个意识:
一是伙伴意识。中英经济上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合作伙伴。中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和英国的复苏增长对彼此都至关重要,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利益“共同体”。英国应摒弃冷战思维,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不应甘居欧盟第五(在德、法、意、瑞典之后)。
二是机遇意识。中国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这是英国企业的机遇,英国企业不能太“保守”;英国在重振制造业,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来投资,这同样是中国企业的机遇,中国企业要敢于“出手”。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说,中英同为有影响力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框架内开展了良好互动,在全球性问题上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调。并且,在中英大使级外交建立40周年时说过,政治上互相尊重,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要尊重不同发展阶段这一事实。二是尊重对方选择的发展道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体系、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非是上帝赐予的,而是经过几十代英国国民、经历数百年历史发展演变而来。中国今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历史经验而形成的。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内求发展、外求合作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大国振兴的新型发展道路。中国不会干涉别国的发展道路,我们也希望别国尊重中国人民的自主选择。三是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这就是中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中国当代文化更为英国民众所了解,英国年轻一代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热情不断升温,研究中国的学术团体逐步壮大,了解中国、探索中国日益成为潮流,双方文化相互借鉴不断增强。这正是中英今年启动首次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目的
这次温家宝总理的南美洲四国之行相当引人关注,不过从温家宝总理的访问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在南美洲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的基础在于中国和南美洲各国,不管是和一些主要的大国,甚至包括一些小国,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拉丁美洲国家都把和中国发展经贸看成是他们自己对外贸易,乃至于发展他们经济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力,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过去我们说拉丁美洲它远离中国,中国领导人情况访问的也不多,那么从90年代开始,也可以说是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地加快,中国和拉丁美洲,包括中国和其他各大洲的经贸关系一样越来越发展。
毋庸赘言,中英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是在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的背景下进行的。针对英国退出欧盟的可能性,欧盟或将压缩英国在欧洲的经贸空间。法国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安努瓦耶已扬言,欧元金融中心设在伦敦是“不合理的”。这不能不影响中英经贸关系。总之,中国应对英国退出欧盟的前景早做预案。
文化上互知互鉴
中国和英国在欧亚大陆的一东一西,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英国开辟了近现代世界文明史,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军事方面,中英两军的总体发展还是好的。在解放军成立85周年纪念日上,英国空军参谋长斯蒂芬·多尔顿上将曾说过: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进步,并在国际上承担起维和与救灾任务,我认为两军关系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中英两军交流合作频繁,英国为中国培训技术军官,也与中国有多方面多领域的军事交流与合作,据说引起北约及美国的关注。英格兰水下中心消息,中国的救援潜艇LR7正在英国威廉堡最后测试,负责制造该潜艇的公司表示,LR7是最大型最先进的救援潜艇,可潜深三百多米,营救十八名遇险潜艇人员。中国获得LR7潜艇后对于远端潜艇作战有明显帮助。按说美军最头痛中国的潜艇战,有关技术是对中国禁运的重点;作为美国最铁的哥们,英国怎能明目张胆的吃里爬外?赚钱固然天经地义,俄国入侵格鲁吉亚公然挑战美国及北约,令全球战略重新洗牌,中国引而不发坐收渔利的外交政策初见成效。
现如今欧债危机依旧没有过去,很多英国人发表退出欧盟的主张,而且就近期的国民调查发现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英国人支持这一言论。长期以来,支持欧洲联合自强,希望看到欧洲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是中国对欧政策的重点。而英国退出欧盟无疑是欧洲一体化的重大挫折,其影响势必波及中国对欧政策。
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关系也将受到影响。英国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经贸伙伴。近年来因受欧元危机影响,欧盟国家进口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而中英贸易逆势而上,仍稳步增长。根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英货物贸易631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在我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第一。而同期中欧(盟)、中德、中法、中意贸易均为负增长,英成为我欧盟主要贸易伙伴中唯一实现正增长国家。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英国的经济优势和对来自中国的投资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对英投资增长较快。英国也是中国吸引外资的重要来源地,是欧盟内第二大对华直接投资国。最近,英国还成为七国集团中首个与中国达成外汇互换协议的国家。
在新中国建立后,抗美援朝前,中国从英国以废钢铁的名义买了一批拆除武备的小型舰艇,70年代从英国购进了罗-罗的斯贝发动机,80年代的蜜月期英国向中国推销过42型驱逐舰和其配备的海标枪导弹。但是中英的军事合作的独立性是比较小的,主要是作为中美大环境的附属品(尤其是二战后),主要原因是冷战中北约的主导力量是美国,所以中英军事关系的好坏决定于中美关系的好坏军事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筹码始终存在。近年来由于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持摇摆模糊概念的状态,英国紧随美国步伐,与中国时好时坏。综上可见,两国虽然再军事高端互访方面非常频繁,但是在武器研发合作,防务合作交流方面还是相对较少,可见在军事文化交往的背后,双方还有一定的警惕。当然,中英两国的关系也有冷淡期,例如马岛战争期间马岛之争中方挺阿 折射中英关系冷淡核心提示: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拉丁美洲之行,访问四个国家,当然都是双边的经贸关系,乃至于建立双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其中温家宝总理在访问阿根廷的时候代表中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阿根廷政府对于马尔维纳斯,也就是英国所说的福克纳群岛主权,这个表叹在国际上相当引人关注。对此何亮亮先生认为,这是中国对英国首相接见达赖喇嘛的报复,同时在香港回归15周年之际中英两国关系冷淡,也格外地引人瞩目凤凰卫视6月27日《总编辑时间》,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6日与智利总统皮涅拉举行了会谈,中智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会后两国签署了10项重要协议,双方决定到2015年,两国的贸易总额要从目前的300亿美元,在这个基础上要增长一倍。
可喜的是,情况在不断改善。中国文化精品频繁在英国亮相,无论是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还是在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或是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或是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文化演出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中英双方已合作在英建立了20所孔子学院和63间孔子课堂,英国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选修的中文课。
英国各大学纷纷加强对当代中国研究的投入,30多所大学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在英国正成为一门“显学”。比如,近年,牛津大学整合学校各相关中国研究机构,设立了“中国中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中心2010年成立,我曾参加成立仪式;今年,剑桥大学首次设立了“中国教席”;诺丁汉大学的当代中国学学院近年声名鹊起,今年下半年我将应邀参加其新楼启用仪式。我也高兴地得知,杜伦大学不仅恢复了本科中文专业,而且其当代中国研究中心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这个小组讨论的是中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由于知识有限,所以只能大概的讲述一下中英两国的关系。新中国和英国开始打交道是从1950年开始的,1950年,英国是西方第一个承认中国的国家,1954年6月17日,两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更是在1972年3月13日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中英关系是当今世界很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容不断得以丰富和充实,政治对话机制比较完备,高层交往密切。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自5月成立以来,继续奉行积极的对华政策,中英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上互利共赢
中英分别是世界第二大和第七大经济体,经济结构互补,双方各有强项。英国在高新技术、金融、品牌、创意产业等方面有领先优势,中国劳动力充沛,实体经济强大,资本雄厚,市场广阔。
中英经贸合作近年取得了加速发展。英国对华出口近两年的增速超过20%,中国对英直接投资去年一年几乎超过了以往总和,今年仅1-4月的新增投资额就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但两国经贸合作的规模仍偏小,与双方的实力、地位很不相称。我们知道爱尔兰的人口是450万,而中国有13亿人口,但是面对这样一个大市场,去年英国对华出口只有英国对爱尔兰出口的1/2。
这次温家宝总理在拉丁美洲之行,访问四个国家,当然都是双边的经贸关系,乃至于建立双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其中温家宝总理在访问阿根廷的时候代表中国政府公开表示支持阿根廷政府对于马尔维纳斯,也就是英国所说的福克纳群岛主权,这个表叹在国际上相当引人关注,其实中国政府过去在阿根廷和英国之间有关马岛的争议,中国一直是支持阿根廷的。但是后来中国政府口径有所缓和,就是除了支持阿根廷之外,也希望这个问题经由双方谈判来解决。这次温家宝总理他的口径就没有谈到和平谈判,没有用这个词语,而是强调了支持阿根廷拥有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这个实际上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反映。因为我们知道最近英国首相又接见了达赖喇嘛,达赖喇嘛又到英国去活动,这个使中国方面非常不满,从这个角度来看,英国和阿根廷岛屿的争议本来跟中国没有关系,但是中国利用这样的一个方式,可以说是在报复了英国,而如果说这样的一个报复还只是一个初步的话,今天甚至香港有媒体说,未来在奥运会上会遭遇来到中国的冷风。我想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奥运会那是国际的一个体育盛会,但是中英两国的关系的冷淡却是一个事实,而且在香港回归15周年的时候中英两国关系冷淡,却也格外地引人瞩目。
中英的文明交流历史可以说不短,但目前存在着两大不平衡。一是中国对英国的了解要远远多于英国对中国的了解,双方存在“认识逆差”。近现代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心地学习,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市场经济,都学自西方。今天,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开始学习英文,每年还有数万中国年轻人来英留学。英国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剧在中国也很受欢迎,中文版《妈妈咪呀》在中国一炮走红,《唐顿庄园》在中国也受到热捧。但英国不少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可能还只是停留在功夫片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