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近年来,“普世价值”一词在中国受到关注。目前普遍讨论的普世价值,始源于基督教,而之所以在中国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则源于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该文并无具体作者,署名“南方周末编辑部”,其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并由此引发了对“普世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
对于普世价值,很多问题都有必要深入讨论,比如,究竟什么是普世价值,存在不存在普世价值?如果存在,又该由谁来认定?普世价值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的历史的?普世价值是否为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所独创所专有?在中国,对“普世价值”与“反普世价值”的争议,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网络上的争论也十分激烈。
普世价值认为价值中许多东西都是美好的,正确的。例如:民主、自由、博爱、人权,公平、平等、公正、正义,改革、开放、发展、共富,和平、和谐、慈悲、宽容。所以人们应该站在全世界之上的角度,应该接受普世价值,从而追求全中国全社会全世界自由、民主、公平的“普世价值”。但是反普世价值认为这些东西中许多东西真正实现则会触动现有体制的根本,如果要绝对接收普世价值,那现有的体制就会发现,自身的许多东西与这些价值之间是矛盾的。
个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绝对的普世价值,只存在相对的自由,相对的民主,相对的正义,相对的慈悲与宽容。从人类发展史看,几乎没有形成从古至今不变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价值。那种所谓的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的、必然性的普世价值,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一定时代的人们的价值观,总是植根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了,发展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所追求的价值及其构成或早或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价值统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阶层,对它们内涵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内容上的差异性无不反映这特定时代、特定族群的独特性。
是否存在普世价值,这本身就是有争议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尚缺乏对普世价值的构成要素、特征、内涵、形成方式及其影响等基础性研究。因此,需要对普世价值观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