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抽象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描述和发表自己的观点,始终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二、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把一滴墨水滴入一个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验抽象的形象同样可以给人艺术的享受和情绪情感的体验,用形容词是因为本身就具有抽象性,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

问题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

(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不懂,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设计意图:如果他们不能从画布上得到明确的信息,他们既会认为这样的绘画是无意义的,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体验,事实上每一个事物至于眼前的时候都会引起相应的感觉,只是他们不知道这已经是在进行艺术赏析了,在此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这些,只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有一个直观的印象而已,至于如何解读抽象艺术将会在以后的环节突破。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不表现任何客观形象的艺术统称为抽象艺术。

2、抽象艺术是怎么诞生的?

问题1: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画,画上究竟要表达什么?

(这个问题正是学生普遍存在的疑问)

设计意图:学生从最初的茫然,接下来自然会产生疑惑,此时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即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出示一组图片:

《少女的脸》、《水果》、《带露珠的小草》、《一池湖水》

问题2:这四幅图片,分别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用语言对每一张画面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一池湖水》让人觉得宁静、清爽、觉得心情很舒畅……教师分别把学生对四幅图片描述的词汇写在黑板上,)

问题3:如果用形容词提炼四幅画面的共同美感特征,你会用哪一个呢?

(从黑板上提炼出的词汇,学生很容易发现他们共同的美感特征:清新或相类似的词语。)设计意图:这是一个由具体事物概括、抽离出主观感受的过程,目的是为理解“抽象艺术的目的是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作铺垫。

问题4:从不同的事物我们都可以体验到“清新”的美感,那么是不是“清新”就是少女的脸、就是一池碧水或是其它的什么呢?

(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他们会发现“清新”显然不是一个苹果或是其它具体的什么,这是不可逆的,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因为不可逆的,于是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此时的教学内容已经在解决本课p26页的教学难点:抽象艺术的特点——分析性。

问题5:如何理解抽象艺术大师马列维奇“客观世界的视觉现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感觉,因而是与环境完全完全隔离的。”这句话呢?

(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学生尝试理解大师的话,并用语言解读这段话的含义。)

设计意图:解读大师的语言,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思维更加清晰,理解透彻,从而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观点。

问题6:不能还原成具体的事物,那该怎样表现“清新”这样的主题呢?

(具体的事物是行不通的,如果学生不能找到解决的途径,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用基本的语言元素进行创作,而语言元素是在第二课的教学中学过的,例如:用颜色表现清新……。)

师总结:

因为具体的形象不足以准确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也正是艺术家为什么要创作这些“说不清是什么”的作品,以及作品究竟要表达什么。

当然抽象艺术的诞生也不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有些抽象艺术的灵感是偶然间获得的,(简述康定斯基偶然“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结合美国波洛克的“滴洒艺术”加以说明)但是在经历最初的偶然之后艺术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然后进行有意的艺术创作了。同时照相机的发明挑战了艺术家具象艺术创作的极限,于是促进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的本质,导

致艺术内容的地位逐步降低了,除此以外音乐也给抽象艺术创作提供了灵感,听爵士乐,结合《百老汇的爵士乐》加以说明。(学生了解促成抽象艺术诞生的几个条件和因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带领学生再次欣赏两幅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只出示作品,不出示题目,以避免因题目产生的联想,干扰学生的主观感受,学生欣赏抽象作品,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赏析的过程中,抽象艺术本身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是个引导者,切忌把关于作品的资料一股脑的强加给学生,从而削弱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红、黄、蓝构成》为例,学生可能会说:“没什么感觉。”其实这是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状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没什么感觉是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体察到:原来没什么感觉即意味着内心的平静、祥和、理性、单纯。当学生体验到这些的时候,教师把蒙德里安的一句话告诉学生:“我试图表达那种浩瀚辽阔、宁静和谐、协调统一……”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感觉是多么敏锐,情感是多么丰富。)

设计意图:观念上的澄清已经使学生逐步摆脱中国人“叙述性”的审美定势,开始关注内心的体验和感受了。

师总结:可见我们不是不能欣赏抽象艺术,而是我们误以为只有看的出来具体是什么才是看得懂了。

3、两种抽象艺术类型

冷抽象和热抽象的概念在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已经介绍,在此不作过多解释。(学生进一步理解冷抽象:理性、冷静、科学的,热抽象是感性、情绪和运动的。)

4、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

问题1:抽象艺术看上去如此的单纯和随意,是不是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让学生参与活动):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

能: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泼洒在白纸上的颜料。

二是因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望,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