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全身骨显像骨显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转移性骨肿瘤的典型形态包括:
椎体上的不对称病灶 沿肋骨走行的条形病变 大团、块状病灶 颅骨骨缝外的圆形或不则形病灶 盆腔不规则形病灶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4. 多发性放射性增高灶的鉴别诊断(可能性:大→小)
转移性骨肿瘤:多发病灶、随机分布、放射性增浓 骨髓炎、关节炎 创伤,骨质疏松不全性骨折 甲旁亢、肾性骨软骨病、Peget病及其他代谢性骨病 其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发性内生软骨瘤、骨梗塞
放射性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程度和性质有关,如恶性肿瘤常 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
冷区较为少见,可见于骨囊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缺血性 疾病、溶骨性病变和病变进展迅速而成骨反应不佳者。
99mTc的γ光子能量较低,金属的腰带、纽扣和钱币等足以将 他吸收而显示局部冷区,应注意防止和识别。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三、正常静态影像
全身骨骼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血 运丰富和代谢活跃的松质骨如颅骨、胸骨、肋 骨、骨盆和长骨的干骺端,放射性聚集较多, 长骨干等密质骨放射性聚集较少。
生长发育期全身骨骼(包括长骨骨干)代谢旺 盛、成骨活跃,除骨骺部位呈放射性高浓聚外, 全身骨骼影像放射性分布较为均匀。
双肾及膀胱生理性显影。
亦见于非恶性肿瘤患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软骨病 肾功能衰竭等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五、骨骼外的软组织异常影像 骨骼以外的骨化灶、钙化灶和磷酸盐异常聚集部位,
也因可以沉积99mTc-MDP等骨显像剂而显影,多见于结石、 心包钙化和急性心肌梗塞等。其特点是影像不在骨骼上, 多体位或断层显像不难与骨病变鉴别。
35-40倍。 骨转移瘤按X线表现可分溶骨、成骨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 转移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脊柱、肋骨和骨盆等中轴骨,四肢长骨较少
见。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移性骨肿瘤最常见的影像特征:
多发病灶 放射性异常浓聚 随机分布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血池显像:继血流相后于1~4min期间,以 500~100K/帧计数采集图像。
延迟显像: 全身显像、局部静态显像、断 层显像。
显像方法
四.全身显像 准直器与能窗放置同三相骨显像,矩阵256X1024,
病人平卧,探头或显像床的行进速度因放射性活度、探 头灵敏度而定,以影像能清晰分辨骨骼(尤其是各椎体 间)为准。 五.局部骨、关节平面与断层显像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二、血流影像
局部放射性增高:示局部动脉灌注增强, 常见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急性骨髓炎。
局部放射性减低、峰时后延:局部动脉灌 注减低,可见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梗 塞和一些良性骨病变。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三、血池影像
局部放射性增高:示局部血管增生扩张, 如骨骼恶性肿瘤和骨髓炎;也可能因为静 脉回流障碍所致,如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 死等。
c
demonstrate artifact due to (a) pacemaker, (b) belt, (c and d )
hip and knee prostheses .
d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一、静态影像
热区和冷区
放射性较对侧和邻近骨组织增高的区域称为热区,减低区称 为冷区。
热区可见于各种骨骼疾病的早期和破骨、成骨过程相伴的进 行期,是最常见的骨骼影像异常表现。
一、静态影像
热区和冷区
VI. 热区和冷区的数目有一定临床意义,如恶性肿瘤患者骨骼影 像出现多发性热区,转移灶的可能性很大;如为单发性热区 则转移的可能性较小,但需定期随访。
VII.热区形态有点状、条状、片状、团块状、整块骨状和一些特 殊类型,有助于疾病诊断。
VIII.热区中央出现放射性减低区呈“炸面圈”样影像,可见于股 骨头无菌性坏死中期和热区病变中心性坏死,这种形态采用 断层显像更易显示。
成人正常静态影像
ANT
POST
致放成 。射人
性骨 药显 物像 与影 周像 围骨 临骺 近生 骨长 组中 织心 基浓 本聚 一的
青少年正常静态影像
明物影婴 显增像儿 高多的、 于,变儿 周生化童 围长较、 临中大青 近心,少 骨浓青年 组聚少和 织的年成 。放骨人
射骺间 性摄骨 药取显 物药像
正常影像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2. 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
单发性/孤立性放射性增高 放射性缺损区(“冷区”) 弥漫性放射性增高(superscan):超级骨显像 无异常放射性分布(假阴性) 闪烁现象 软组织显影(肿瘤摄取显像剂)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不足
特异性较差 分辨率不如X线
颅骨
中 轴 骨
躯干骨
附肢骨
骨 (器官)
骨组织 骨膜 骨髓
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胶原纤维 比重35%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正
a
b
常
变
异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manubriosternal junction
capula tip overlying a rib
physical uptake at the confluence of sutures in the skull
图像融合
正常影像
一、正常血流影像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8~12s可见局部较大血管的影像,
继而骨和软组织呈一过性放射性轻度增高,随后软组织 轮廓逐渐显示,双侧对称。 二、正常血池影像
显像剂大部分仍停留在血液中,大血管继续显示, 软组织轮廓更加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骨骼放射性稍 稀疏,两侧对称。
正常影像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尤文氏肉瘤 治疗后3个月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 病灶主要累及中轴骨,膝关节和肘关节以下少见; 病灶以多发性为主,其形状呈片状、条索状或点状等;颅
骨、髂骨等扁平骨可见轮圈样改变。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为特点; 发生部位为一侧肢体的多数骨,以胫骨、股骨、颌骨较多
局部放射性减低:多与局部放射性增高同 时存在,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分布不均,减 低部位为坏死区。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四、“超级影像”(Superscan) 骨骼的放射性分布较软组织显著增加,显示为:骨影
浓而清晰,软组织本底低,伴肾影不明显,膀胱内放射 性很少。是恶性肿瘤患者弥漫性骨转移的一种表现。
Ossification of thyroid cartilage and rib cartilage
ANT
POST
Subcutaneous leakage(a) and contamination(b)
a b
Photopenic artefacts on bone scintigraphy. The arrows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 性核素或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人体 内后聚集于骨骼,利用核医学显像仪器 在体外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出的γ射线, 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骨骼的影像。
核医学的优势项目之一
骨 甲状腺 肾脏 心脏 美克尔 肺 其它
骨显像的特点—与X线骨平片 比较*
优点
功能显像,灵敏度高、早期诊断 一次显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 无已知的禁忌症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的流行病学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主 要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
骨骼是恶性肿瘤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 尸检结果显示总体发病率为32.5%,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
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五种肿瘤类型。 骨转移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
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骨显像的适应症
鉴别原因不明的骨痛,排除骨肿瘤; 判断原发骨肿瘤的受累范围,了解有无远端骨转移; 判断X线片难以确定的应力性骨折及细微骨折; 诊断各种代谢性骨病及骨关节疾病; 骨组织病理活检的定位; 评价骨病治疗后的疗效; 鉴别陈旧性或新近发生的压缩性椎体骨折;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诊断骨髓炎,特别是X线片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情况。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是X线、CT或MRI 骨显像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意义
可以在早期检出病灶; 可以清楚显示原发肿瘤浸润的实际范围; 有助于早期发现远处的转移灶; 治疗后的随访,疗效的评价。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
其他放射性药物,85Sr,18F。
显像方法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血流相 血池相
延迟相
MM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超级骨显像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以纤维、骨组织类肿瘤样增生为特 点的非遗传性疾患;
本病多发生在青少年,11-30岁为高发年龄范围; 表现为单个骨组织或多骨病损,以畸形、疼痛和病理骨折
局部平面显像可选择前后位、侧位或斜位,采集矩 阵256X256;断层图像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 128X128,躯干骨断层显像用椭圆形64步采集,每步 (帧)25s,图像重建。
显像方法
六.SPECT/CT融合显像 SPECT的图像缺乏精确的解剖定位,CT影像的分辨率
高,可发现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并完成定位。 SPECT/CT由SPECT和CT结合而成,两者轴心一致,共 用一个扫描床,这样就使得在一次检查中可以获得同一 部位的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进而实现图像的融合。还 可为SPECT提供衰减和散射校正数据,提高SPECT图像 的视觉质量和定量准确性。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前列腺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乳腺癌
肺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超 级 骨 显 像
前列腺癌
胃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乳腺癌随访,3个月后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小细胞肺癌随访,1年后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48y, F, 甲状腺滤泡状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闪 烁 现 象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放射性药物
99mTc-PYP、 99mTc-PPI,在血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慢, 本底高而显影稍差。
99mTc-MDP * 、 99mTc-HMDP,在体内极为稳定,在血 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快,2小时约50%聚集到骨,主 要经肾脏排泄,是比较理想的显像剂。
四、正常变异
颅骨缝和枕骨粗隆有时可显影。 三角肌粗隆。约7%的三角肌在近端肱骨上的附
着处显 影,可不对称。 竖脊肌附着部。约7%的骶棘肌在脊柱的附着部
可表现为垂直线样放射性增高。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
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
椎体上的不对称病灶 沿肋骨走行的条形病变 大团、块状病灶 颅骨骨缝外的圆形或不则形病灶 盆腔不规则形病灶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4. 多发性放射性增高灶的鉴别诊断(可能性:大→小)
转移性骨肿瘤:多发病灶、随机分布、放射性增浓 骨髓炎、关节炎 创伤,骨质疏松不全性骨折 甲旁亢、肾性骨软骨病、Peget病及其他代谢性骨病 其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发性内生软骨瘤、骨梗塞
放射性增高的程度与病变的程度和性质有关,如恶性肿瘤常 较良性肿瘤明显增高。
冷区较为少见,可见于骨囊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缺血性 疾病、溶骨性病变和病变进展迅速而成骨反应不佳者。
99mTc的γ光子能量较低,金属的腰带、纽扣和钱币等足以将 他吸收而显示局部冷区,应注意防止和识别。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三、正常静态影像
全身骨骼显影清晰,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血 运丰富和代谢活跃的松质骨如颅骨、胸骨、肋 骨、骨盆和长骨的干骺端,放射性聚集较多, 长骨干等密质骨放射性聚集较少。
生长发育期全身骨骼(包括长骨骨干)代谢旺 盛、成骨活跃,除骨骺部位呈放射性高浓聚外, 全身骨骼影像放射性分布较为均匀。
双肾及膀胱生理性显影。
亦见于非恶性肿瘤患者: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软骨病 肾功能衰竭等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五、骨骼外的软组织异常影像 骨骼以外的骨化灶、钙化灶和磷酸盐异常聚集部位,
也因可以沉积99mTc-MDP等骨显像剂而显影,多见于结石、 心包钙化和急性心肌梗塞等。其特点是影像不在骨骼上, 多体位或断层显像不难与骨病变鉴别。
35-40倍。 骨转移瘤按X线表现可分溶骨、成骨和混合型,以溶骨型常见。 转移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脊柱、肋骨和骨盆等中轴骨,四肢长骨较少
见。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移性骨肿瘤最常见的影像特征:
多发病灶 放射性异常浓聚 随机分布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血池显像:继血流相后于1~4min期间,以 500~100K/帧计数采集图像。
延迟显像: 全身显像、局部静态显像、断 层显像。
显像方法
四.全身显像 准直器与能窗放置同三相骨显像,矩阵256X1024,
病人平卧,探头或显像床的行进速度因放射性活度、探 头灵敏度而定,以影像能清晰分辨骨骼(尤其是各椎体 间)为准。 五.局部骨、关节平面与断层显像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二、血流影像
局部放射性增高:示局部动脉灌注增强, 常见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急性骨髓炎。
局部放射性减低、峰时后延:局部动脉灌 注减低,可见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梗 塞和一些良性骨病变。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三、血池影像
局部放射性增高:示局部血管增生扩张, 如骨骼恶性肿瘤和骨髓炎;也可能因为静 脉回流障碍所致,如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 死等。
c
demonstrate artifact due to (a) pacemaker, (b) belt, (c and d )
hip and knee prostheses .
d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一、静态影像
热区和冷区
放射性较对侧和邻近骨组织增高的区域称为热区,减低区称 为冷区。
热区可见于各种骨骼疾病的早期和破骨、成骨过程相伴的进 行期,是最常见的骨骼影像异常表现。
一、静态影像
热区和冷区
VI. 热区和冷区的数目有一定临床意义,如恶性肿瘤患者骨骼影 像出现多发性热区,转移灶的可能性很大;如为单发性热区 则转移的可能性较小,但需定期随访。
VII.热区形态有点状、条状、片状、团块状、整块骨状和一些特 殊类型,有助于疾病诊断。
VIII.热区中央出现放射性减低区呈“炸面圈”样影像,可见于股 骨头无菌性坏死中期和热区病变中心性坏死,这种形态采用 断层显像更易显示。
成人正常静态影像
ANT
POST
致放成 。射人
性骨 药显 物像 与影 周像 围骨 临骺 近生 骨长 组中 织心 基浓 本聚 一的
青少年正常静态影像
明物影婴 显增像儿 高多的、 于,变儿 周生化童 围长较、 临中大青 近心,少 骨浓青年 组聚少和 织的年成 。放骨人
射骺间 性摄骨 药取显 物药像
正常影像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2. 转移性骨肿瘤的影像表现
单发性/孤立性放射性增高 放射性缺损区(“冷区”) 弥漫性放射性增高(superscan):超级骨显像 无异常放射性分布(假阴性) 闪烁现象 软组织显影(肿瘤摄取显像剂)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二.转移性骨肿瘤的核素显像表现*
不足
特异性较差 分辨率不如X线
颅骨
中 轴 骨
躯干骨
附肢骨
骨 (器官)
骨组织 骨膜 骨髓
骨原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 胶原纤维 比重35%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正
a
b
常
变
异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manubriosternal junction
capula tip overlying a rib
physical uptake at the confluence of sutures in the skull
图像融合
正常影像
一、正常血流影像 静脉注射显像剂后8~12s可见局部较大血管的影像,
继而骨和软组织呈一过性放射性轻度增高,随后软组织 轮廓逐渐显示,双侧对称。 二、正常血池影像
显像剂大部分仍停留在血液中,大血管继续显示, 软组织轮廓更加清晰,放射性分布均匀,骨骼放射性稍 稀疏,两侧对称。
正常影像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尤文氏肉瘤 治疗后3个月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 病灶主要累及中轴骨,膝关节和肘关节以下少见; 病灶以多发性为主,其形状呈片状、条索状或点状等;颅
骨、髂骨等扁平骨可见轮圈样改变。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为特点; 发生部位为一侧肢体的多数骨,以胫骨、股骨、颌骨较多
局部放射性减低:多与局部放射性增高同 时存在,表现为局部放射性分布不均,减 低部位为坏死区。
异常影像及其临床意义
四、“超级影像”(Superscan) 骨骼的放射性分布较软组织显著增加,显示为:骨影
浓而清晰,软组织本底低,伴肾影不明显,膀胱内放射 性很少。是恶性肿瘤患者弥漫性骨转移的一种表现。
Ossification of thyroid cartilage and rib cartilage
ANT
POST
Subcutaneous leakage(a) and contamination(b)
a b
Photopenic artefacts on bone scintigraphy. The arrows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是利用亲骨性放射 性核素或放射性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人体 内后聚集于骨骼,利用核医学显像仪器 在体外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出的γ射线, 通过计算机处理,从而形成骨骼的影像。
核医学的优势项目之一
骨 甲状腺 肾脏 心脏 美克尔 肺 其它
骨显像的特点—与X线骨平片 比较*
优点
功能显像,灵敏度高、早期诊断 一次显像可以显示全身骨骼的病理改变 无已知的禁忌症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性骨肿瘤的流行病学
骨转移癌是指原发于某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主 要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
骨骼是恶性肿瘤第三常见的转移部位,仅次于肺和肝。 尸检结果显示总体发病率为32.5%,90%以上的骨转移肿瘤来源于乳腺癌、
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五种肿瘤类型。 骨转移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原发恶性骨肿瘤的
超级骨显像(super scan)
metastatic calcification
骨显像的适应症
鉴别原因不明的骨痛,排除骨肿瘤; 判断原发骨肿瘤的受累范围,了解有无远端骨转移; 判断X线片难以确定的应力性骨折及细微骨折; 诊断各种代谢性骨病及骨关节疾病; 骨组织病理活检的定位; 评价骨病治疗后的疗效; 鉴别陈旧性或新近发生的压缩性椎体骨折;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诊断骨髓炎,特别是X线片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情况。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是X线、CT或MRI 骨显像诊断原发性骨肿瘤的意义
可以在早期检出病灶; 可以清楚显示原发肿瘤浸润的实际范围; 有助于早期发现远处的转移灶; 治疗后的随访,疗效的评价。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肉瘤
其他放射性药物,85Sr,18F。
显像方法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血流相 血池相
延迟相
MM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超级骨显像
临床应用-原发性骨肿瘤
骨纤维结构不良
骨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以纤维、骨组织类肿瘤样增生为特 点的非遗传性疾患;
本病多发生在青少年,11-30岁为高发年龄范围; 表现为单个骨组织或多骨病损,以畸形、疼痛和病理骨折
局部平面显像可选择前后位、侧位或斜位,采集矩 阵256X256;断层图像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 128X128,躯干骨断层显像用椭圆形64步采集,每步 (帧)25s,图像重建。
显像方法
六.SPECT/CT融合显像 SPECT的图像缺乏精确的解剖定位,CT影像的分辨率
高,可发现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并完成定位。 SPECT/CT由SPECT和CT结合而成,两者轴心一致,共 用一个扫描床,这样就使得在一次检查中可以获得同一 部位的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进而实现图像的融合。还 可为SPECT提供衰减和散射校正数据,提高SPECT图像 的视觉质量和定量准确性。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前列腺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乳腺癌
肺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超 级 骨 显 像
前列腺癌
胃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乳腺癌随访,3个月后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小细胞肺癌随访,1年后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48y, F, 甲状腺滤泡状癌
临床应用-转移性骨肿瘤
闪 烁 现 象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放射性药物
99mTc-PYP、 99mTc-PPI,在血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慢, 本底高而显影稍差。
99mTc-MDP * 、 99mTc-HMDP,在体内极为稳定,在血 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快,2小时约50%聚集到骨,主 要经肾脏排泄,是比较理想的显像剂。
四、正常变异
颅骨缝和枕骨粗隆有时可显影。 三角肌粗隆。约7%的三角肌在近端肱骨上的附
着处显 影,可不对称。 竖脊肌附着部。约7%的骶棘肌在脊柱的附着部
可表现为垂直线样放射性增高。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
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