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108例临床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108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7-30T08:23:21.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9期供稿作者:何明奎(四川康骨医院骨病科四川成都610041)

[导读] 探讨针刀配合手法对产后骶髂关节炎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配合手法对产后骶髂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08例产后骶髂关节炎患者分为针刀配合手法组82例,对照组26例用中药热敷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32%和80.11%,两者总体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有较好疗效,且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针刀配合手法产后骶髂关节炎治疗

产后骶髂关节炎是产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产妇造成一定的痛苦与不便。骶髂关节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导致腰腿痛的原因之一。过去所谓“骶髂关节滑膜嵌顿”,实际是关节错开移位滑膜嵌入的结果。产后妇女,还可引起耻骨联合处疼痛。笔者自2008~2009年利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产后骶髂关节炎8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病108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针刀配合手法组82例,对照组26例。就诊时间在产后3个月棗2年内,针刀配合手法组中年龄最大36岁,最小24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4个月。82例均以骶髂关节炎症状为主症,伴有骶尾骨顽固性疼痛12例,伴有耻骨联合处疼痛3例。对照组2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34岁,最小27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9个月。25例均以骶髂关节炎症状,伴有骶尾骨顽固性疼痛5例,伴有耻骨联合处疼痛2例。两组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诊断为骶髂关节炎[1]。

1.2 治疗

1.2.1 治疗原则与目的原则是理筋整复,通络止痛。目的是纠正关节紊乱,恢复正常的关节间隙。

1.2.2 方法针刀配合手法组

1.2.2.1 针刀方法[2]

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薄枕,常规消毒。

针刀定位。骶髂关节点,两侧骶髂关节各定2-4点,骶髂骨间韧带,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起止点。依据不同伴有症状随情况骶髂关节外“阿是”痛点可定位1-4点。针刀口线与骶髂关节平行,针刀体与皮肤垂直刺入达骶髂关节骨面,调整刀锋至骨膜上缘,转动刀口线行韧带切开剥力3-4刀即可。

1.2.2.2 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要在尽可能放松肌肉的情况下进行。向后半脱位者,取俯卧位,做腰后伸扳法;向前半脱位者,取仰卧位,先牵引患肢,再以屈髋、屈膝下压法复位;而向内上方半脱位者,取俯卧位,一助手用手掌顶健侧坐骨结节向上,另一助手握伤侧踝部向下牵引,同时术者双手用力推患侧髂嵴向下,有时可听到复位的响声,然后术者双手重叠按压患侧骶髂关节数次即可复位。凡感染、结核、肿瘤、骨折、股骨头坏死、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忌用此法复位。通过针刀及手法整复关节后,如有继发病损,可每隔5~7天再行针刀及手法治疗1次,1~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用中药局部熏蒸,以促进炎症消退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方药是独活10g,当归 15g,木通 50g,乳香、没药各15g,苍术50g,舒筋草10g,刘寄奴15g,红花10g,制川草乌各5g。先把中药煮好,待冷却到45度后保持恒温,对腰骶部进行熏蒸30分钟。每天做1次,5棗7天为一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减轻,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腰部及下肢活动仍然存在障碍。

2.2 结果显示:针刀配合手法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针刀配合手法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中医学对骶髂关节错缝有论述,称之为“骶髂骨移位”,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临床上对此尚未有深刻的认识,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坐骨神经痛”等,因此只有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率。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贴构成。关节面由纤维软骨构成,凹凸不平,但在组成关节时彼此凹凸相嵌,紧密相帖,使关节趋于稳定。关节间隙狭窄,被关节囊紧紧包裹。周围有坚强的韧带加固,以增大它的稳定性。韧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位于关节后上方由骶骨粗隆到髂骨粗隆的骶髂骨间韧带。这是人体上最坚强的韧带,对骨盆支撑躯干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起自骶骨和尾骨外侧缘,分别止于坐骨结节和坐骨棘的骶结节韧带和骶棘韧带。此二韧带将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其孔内有神经血管通过。因此,当骶髂关节及其关节的韧带遭到损伤时,常可累及孔内的血管和神经,使其发生病变。产后骶髂关节炎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妇女怀孕期间体位不正或体质虚弱,产后妇女由于腰椎负荷加大,内分泌的改变致使关节囊、骨盆韧带松弛,加之产前胎儿重力、产伤等诱因的作用下发生的。伴有慢性腰腿痛、骶髂关节劳损、韧带松弛的患者,骶髂关节的旋转活动范围可增加。超越生理活动范围的扭转,则可使之损伤。中药热敷可根据不同的病情配合各种性能的药物,以加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等作用。从解剖及生物力学角度,根据错缝方向的不同施行不同手法,可取得满意效果。另外实施手法整复要轻巧、敏捷,不可粗暴。手法一次不成功,可于次日重复进行,切不可连续操作,以避免引起病侧髂腰肌及腹肌损伤。手法复位时应注意严重心血管疾患、骨关节结核、肿瘤患者禁用手法复位。针刀配合手法能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尚天裕,董福慧.实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 50-56.[2]陈关富,赖志刚.实用针刀术.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